如果美國在臺灣駐軍會有什麼影響?美專家:可能導致中美斷交

2020-12-28 騰訊網

文/木才

10月22日,曾在美國駐臺協會擔任過理事主席的卜睿哲表示,美國如果再一次向臺灣地區派遣軍隊,中國很有可能會與美國斷絕外交關係,因為當初中美建交的原則之一就是美國從臺灣撤軍,而現在這個規則被破壞了。

在10月22日舉行的美臺關係在線研討會上,卜睿哲表示美國如果想重新在臺灣駐軍將面臨幾個問題:

首先一個也是最重要問題就是,如果中國和臺灣地區發生戰爭,臺灣地區要堅持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美國的軍隊才能全面抵達,讓臺灣地區這樣幹明顯是不現實的。如果美國向臺灣地區派兵,臺灣地區又會說美國將保證我們的安全,我們不需要再在軍事上投入大量的資金了,美國就少了一項經濟來源。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當時中國和美國兩國建交的條件之一就是臺灣地區的美國軍隊和設施要撤出臺灣,現在美國如果重新向臺灣部署軍隊,中國很有可能會中止甚至取消和美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因為美國破壞了當初兩國建交的條件。

同樣參加會議的格林表示,目前臺灣地區雖然有美國的軍事人員,但是他們和正式的軍事部隊不同只是為了確保美國會投入衝突,而且現在中國對臺灣地區的威脅都是灰色地帶的迫脅,面對這種灰色地帶最好的反擊手段是經濟、貿易、外交等手段而不是軍事力量。

格林還表示,在這種「灰色地帶」下,美國在向臺灣地區派遣駐軍問題上速度過快的話,很有可能不會得到美國盟友的支持,而美國拋下盟友,單打獨鬥的話只會讓美國受到更大的傷害,所以美國現在不適合在臺灣地區駐兵。

格林曾經在小布希執政時擔任白宮亞洲事務高級主任,現在是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高級副總裁。

最後格林表示雖然他的回答是在假設未來的情況下回答的,但是是可以預見的未來。美國在臺灣地區駐兵只會讓美國更危險而不是更安全。如果將來發生更加嚴重的臺海危機,美國和其他國家在臺灣的機構不得不決定是否要進行「非戰鬥撤離」,這就涉及到美國的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

其實美國如果真的重新向臺灣地區派遣軍隊,不光可能會導致中美斷交,也是在公開挑戰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違反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中國一定會採取軍事活動,以武力統一臺灣地區。

相關焦點

  • 「美駐軍若重返臺灣地區,中國大陸可能會直接與美國『斷交』」
    對此,美國知名臺海問題專家卜睿哲就曾明確指出,若美國真的要「讓駐軍重返臺灣地區」,那麼中國大陸在感受到巨大壓力後,很有可能會直接與美國「斷交」。因為當年雙方建立外交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美國從臺灣撤軍被破壞了。
  • 美國在臺協會前主席:美國若駐軍臺灣,可能導致中美斷交
    據臺媒22日報導,美國在臺協會前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今天表示,如果美國重新在臺灣駐軍,可能會讓中國大陸感到壓力,要求中止或取消與美外交關係,因為中美當年關係正常化的條件之一就是美軍撤臺。
  • 在臺灣「駐軍」?美國是有多焦慮!?
    兩岸網友紛紛反對美軍期刊的惡意炒作,島內網友直言,美國來臺「駐軍」,這是要把臺灣當戰場?! 美國頻打「臺灣牌」,它的真正意圖是什麼? 美國強化對華打「臺灣牌」 美國持續對華打「臺灣牌」,可謂步步緊逼。
  • 美國智庫學者鼓吹在臺灣駐軍,前臺防務部門負責人:不可能
    美國在南海積極投入軍事力量,強調有自由航行權力,這是持續性以及不斷強化的動作,也是向「盟友」釋放強烈訊息,突顯美國會保護這個地區的穩定。中美都會維持鬥而不破、貼近對峙,會不會誤判很難講,但雙方都在刻意避免軍事上摩擦。
  • 臺灣「零邦交國」風險有多大 索羅門群島和臺灣斷交
    他向記者分析,太平洋島國長年與美國、澳洲關係緊密,但是其經濟開發度低,近年受到全球化影響,政府希望加快建設,因此需要外資,而現在最有資金做海外投資的就是中國。他近一步表示,中國在南太平洋耕耘有成,在當地的軍事力量也正持續擴大,因此不排除有更多臺灣在該地區的友邦會與中國建交。
  • 美方炒作「重返臺灣、在臺駐軍」 臺南市長回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時新聞網9月24日報導,美國陸軍最新一期《軍事評論》雙月刊中的文章日前聲稱,「美軍應重返臺灣、在臺灣駐軍」。對此,有國民黨「立委」分析稱,進駐的可能性不大。島內網友也議論紛紛,有人直言「反對美國來臺駐軍,把臺灣當戰場。」
  • 專家談「臺灣旅行法」:茲事體大,美國需謹慎
    近日,美國眾議院一致通過為美臺高層互訪解禁的「臺灣旅行法」,要求美國政府「鼓勵美臺所有級別官員的互訪交流」。島內媒體稱,這是「美臺」在人員互動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北京聯合大學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朱松嶺做客海外網「金臺沙龍」時指出,美國眾議院通過了所謂「臺灣旅行法」草案,這項草案鼓吹「美臺」之間實現所有層級官員的「互訪」,但這其實還沒有生效,只是在眾議院通過。如果要成為法律的話,還需要獲參院通過,並得到總統籤字。
  • 補壹刀:在臺灣部署美軍重裝師?今天還有人敢做這樣的大夢
    美國真的會這麼幹嗎?美軍會真的再次部署臺灣?也許寫這樣文章的美國人沒有意識到,美軍重新部署臺灣,必然導致臺海爆發戰爭。屆時解放軍勢必採取軍事行動,打響解放臺灣的正義戰爭!可以說,這兩名作者代表了美國國內對華極端強硬派的看法,這些「鷹」們在臺灣問題上還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刀哥問了多位研究中美問題和臺灣問題的專家,他們一致認為,如果美軍宣布恢復在臺灣駐軍,那就是打響臺海戰爭之時。這並非是口舌之快,而是有法律依據的。
  • 「臺北法案」深度剖析 專家:民進黨「倚美抗中」把臺灣推入火坑
    特別是在2018年的5月到8月,臺灣接連丟掉3個「邦交國」,出現「斷交潮」。美國親臺議員對此表示「關切」,有議員擔心「若美國不採取一致措施,臺灣『邦交國』可能從17個減至0個」。2018年9月,「臺北法案」首次被提出。「臺北法案」的提出者加德納表示,美國應該使用一切手段來支持臺灣在國際上的地位,讓臺灣「邦交國」清楚知道「若你決定拋棄臺灣,會發生什麼事」。
  • 《臺灣「斷交潮」下一個會是誰?》之宏都拉斯
    索羅門群島8天前剛和臺灣「斷交」,4天前,吉里巴斯以出乎意料的「突襲」方式也宣布與臺當局斷絕關係。自此,臺灣僅剩15個「邦交國」,其中包括海地、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貝里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瓜地馬拉、聖露西亞、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史瓦帝尼、梵蒂岡11個國家。另有太平洋地區4個,分別為諾魯、帛琉、吐瓦魯和馬紹爾群島。
  • 【臺灣研究集刊推介】童立群:美國「外交助臺」新模式與中國涉臺外交的應對
    美國在臺灣「國際空間」問題上的立場是觀察美國對臺灣地區政策(以下簡稱「美國涉臺政策」)以及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以下簡稱「美臺關係」)的重要視角,也是中國(對美)涉臺外交中需要處理的敏感問題。縱觀中美關係發展的歷史,從美國國內政治的視角觀察,美國涉臺政策的形塑、決定、執行常常在行政部門與國會之間有一種微妙的平衡。
  • 臺灣終將淪為中美嫌惡的「麻煩製造者」!
    1月20日美國新總統拜登順利就任了,但在臺灣島內只因為駐美代表蕭美琴到底是否受邀參加拜登的就職典禮所引發的爭論,藍綠吵到不可開交,藍綠也紛紛翻看過去的黑歷史來彼此吐槽。為了一件小事就衍生這麼多紛擾,凸顯臺灣各界對接下來臺美關係是否因拜登上任而走味的焦慮感,也預示著拜登時代的中美臺海關係勢將有一波調整。
  • 臺軍在澎湖駐軍6萬?美「軍事專家」給臺灣支招鬧笑話
    島內多家媒體昨天轉載「美國軍事專家」艾克斯在《福布斯》雜誌的文章,認為解放軍若想拿下臺灣,澎湖將是重要關鍵點
  • 德納:中美力量消長之下,統一臺灣的主動權及時間表要握在手中
    近期趙少康重新加入國民黨成為了臺灣新聞最熱點。可以看出,趙少康明顯想做2024臺灣全民領導人,所以他必然會向過去的馬英九一樣向藍綠兩邊討好,以便未來獲得更多選票。趙少康思路和馬英九一樣,是不折不扣地執行美國民主黨拜登時代的美國對臺政策,也就是以中美三個公報、臺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為基礎,以保持美國對臺戰略模糊政策,即所謂不統、不獨、不武的美國民主黨拜登的對臺模糊政策!
  • 美軍駐臺有沒有可能?島內網友翻出證據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兩岸情勢緊張,相關議題引發熱議,有人好奇「美軍有沒有可能在臺灣駐軍」,網友則翻出過去「立法院」質詢影片,曾有「立委」爆料樂山雷達基地裡有美軍人員,且「美國在臺協會(AIT)」去年也證實,「臺北辦事處」一直有美國現役軍人。PTT網友好奇,有沒有可能某一天,美軍突然在臺灣駐軍。
  • 「卡達斷交風波」結束會帶來區域團結嗎
    種種因素疊加,卡達從2017年6月開始遭遇到以沙特為首阿拉伯國家的斷交潮。  沙特等國向卡達提出結束斷交危機的要求,包括卡達撤回駐伊朗外交人員、終止所有與伊朗的軍事合作,關閉半島電視臺,禁止土耳其在卡達駐軍等,但是卡達當時予以拒絕,催生的「海灣危機」因此也沒有得到及時解決。
  • 俠客島:美國的「臺灣旅行法」到底是個什麼鬼?
    「臺灣旅行法」是個什麼鬼?說白了,它認為,美國的政策應當允許美方所有層級的官員訪問臺灣,允許臺灣高階官員在「受尊敬的條件」下來到美國,與包括美國國防部、國務院的高官會見,並鼓勵臺灣駐美經濟文化代表在美展開業務。  前有「國防授權法」,後有「臺灣旅行法」,聯繫到中美間近期的多次互動,這究竟是要鬧哪樣?
  • 如果中美斷絕經濟往來,我們會怎樣,過不下去了嗎?
    很難想像這樣的事情會發生,中國不願意,美國更不願意,世界更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因為美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一,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二,中美互為最大的貿易夥伴。如果這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之間絕緣,很難想像世界會怎樣。退一萬步說,即便事情真的如此,美國的損失也一定會比中國大,由於中國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市場,中國人也一定比美國人活得滋潤!
  • 《臺灣「斷交潮」下一個會是誰?》之加勒比海盜來了
    直新聞為你逐個「擊破」,從歷史、地理到政治主張,我們來挖掘這些國家與臺秘辛,一起來猜猜,誰會是下一個與臺灣「斷交」的國家。昨天,我們解鎖了比基尼誕生地馬紹爾群島,看了許多養眼的美女,今天我們換換口味,看看海盜,大名鼎鼎的加勒比海盜。今天為大家帶來臺灣「友邦」中名字最長的一個,也是大電影《加勒比海盜》系列取景地,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 中美競合|美臺關係會走多遠?
    在美國的保守派群體中,向來不乏「親臺」勢力,川普在臺灣問題上的操弄,也有在共和黨內部進一步拉攏支持力量的考慮。由於白宮在疫情、種族抗議、經濟等方面表現不佳,很多共和黨人士和川普的關係正發生微妙變化,而臺灣問題可以成為調節兩者關係的「潤滑劑」。然而,除了美國大選因素的影響,川普政府打「臺灣牌」還反映出美臺關係的若干深層次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