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遊應用裡面,在汽車電子化、新能源汽車的爆發、5G建設等一系列需求推動下,我們可以看到所有被動元器件頭部公司將迎來歷史機遇。從日本電子產業鏈發展過程中來看,被動元器件公司下遊對應的客戶一般還要經歷從低端往高端走的過程。」湖南艾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劉聰穎12月12日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
通過對國內外電子製造業發展狀況的研究,劉聰穎指出,從整個電子產業鏈的完整程度來看,雖然國內下遊電子製造業蓬勃發展,已經基本上把日本人的腳步打垮了,但是日本人牢牢把握住了原材料端技術優勢以及客戶優勢。比如我們薄膜電容器的機膜都是在國外買入,還有金屬粉、高端陶瓷粉都是需要從日本那邊進口才能完全生產。
在市場機遇和生產製造蓬勃發展的雙重背景下,國產替代呼聲越來越高。劉聰穎認為國產替代被提上日程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因素:首先市場不斷擴大,5G建設、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具等電子化設備帶動了需求;第二,我們國內一些大廠幫助上遊企業進行研發;第三穩定的供應鏈,在整個疫情環境下,國內應該屬於全球的避風港,所有電子產業鏈的生產不穩定了,他們有很多轉單拿到了國內,進一步推動了當時需要很長時間認證的過程,打破了這個時間結點以後,被動元器件就來到國產替代這一環節了。最後就是苦修內功,大家都有非常勤勉務實的團隊,再加上我們規模效應又逐步提高、技術在逐步積累,市場認可度隨之上升。
以下為發言實錄:
很高興能夠有機會到三亞分享一下我對於被動元器件行業趨勢的看法,這三年以來伴隨著中興、華為事件發酵,我的感觸還是比較深的,我認為產業鏈下遊的客戶們在國產替代問題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現階段跟投資人交流過程中發現有一個習慣,比較容易高估一個事件五年之內的變化,比如我們被動元器件現金流非常好,但是他們都偏保守,而且利潤不是特別有彈性,導致我們股價不是特別有想像空間,這樣投資人不是特別熬得住。
我想以這個PPT作為一個開場白。這是我選取了8家公司從2017年以來的一個走勢圖,它是上證50走出的一個比較好的收益,跑出來一個複合收益了。巴菲特曾經說過,股價整個指數走勢是不是代表了被動元器件在一系列過程中面臨國外勢力的競爭,國內小廠商在壓力當中,走出了如何戰勝自我的一個商業歷程。
這個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被動元器件,大家可能理解的都是電子產業鏈比較下遊的公司,我們是屬於電子產業鏈以及包括像很多基站類、通信類公司最上遊的元器件。這個中間市場份額最大的是電容市場,將近1500億人民幣,電感69億美元,電阻相對來說市場比較小一點,當然我們在整個統計口徑過程中,有看到很多的研究院拿出來的報告有不同的口徑,我們大概可以追求一下模糊的正確。在下遊應用裡面,在汽車電子化、新能源汽車的爆發、5G建設等一系列需求推動下,我們可以看得到所有被動元器件頭部公司將迎來歷史機遇。從日本電子產業鏈發展過程中來看,被動元器件公司下遊對應的客戶一般還要經歷從低端往高端走的過程。我們公司規模較小的時候,可以做一些有價格優勢的競爭品,公司做大了,就慢慢突破到消費電子,甚至中高端的領域。最近這幾年我們國內被動元器件公司都已經開始涉足了汽車電子、醫療電子、軌道交通之類中高端領域,也向競爭對手發起了挑戰。
我們可以看到所有被動元器件廠商,排在前面的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的老牌廠商。早期日本電子產業鏈蓬勃發展的時候,也帶動臺灣發展,最終把日本以及臺灣的被動元器件一系列廠商全部帶起來,這也是一個歷史因素,加上他們當年產業鏈也比較齊全,經驗也比較全,所以現階段這些公司基本上排在了國內被動元器件廠商前面。在一系列學習中,我們也可以研究他們在發展路徑中的幾個特點,供我們對於未來被動元器件廠商的走勢做一個預判,我相信這幾個預判一定是國內被動元器件廠商已經在重點考慮的戰略發展規劃之一。
首先現階段我們看到像村田,TDK,三星機電,會有一個不同的組合拼打,未來國內被動元器件廠商也會走多品類發展的道路。而這個過程中,時間不確定,每一家背景和結構不一樣,也看具體時間,這個也是未來發展的道路。第二點,像村田早期並不是世界第一的,它是因為把螺母和松下的事業部併購了,所以成為了全球第一。TDK花了16個億併購了美國一個做被動元器件的廠商。被動元器件發展巨頭們,他們都是靠併購走上了多品類發展的道路。現階段對外,國內一些廠商暫時還不具備進行國際併購以及消化優質資產的能力。
對內,我們在註冊制背景下,國內有很多好的公司,並不願意被國內廠商所併購,他只願意自己上市,而對於不是特別好的公司,達不到被動元器件公司的要求,大多數走入了一個死胡同。從整個產業鏈的完整程度來看,我們本身的生產製造經歷了很多年的發展,雖然隨著國內下遊電子製造業蓬勃發展,已經基本上把日本人的腳步打垮了,但是日本人他們牢牢把握原材料端技術優勢以及客戶優勢。比如我們薄膜電容器的機膜都是在國外買入,還有金屬粉、高端陶瓷粉都是需要從日本那邊進口才能完全生產。
接下來我希望給大家介紹一下整個被動元器件裡面品類最大的元器件,叫做電容器,它的主要功能是電荷儲存、交流濾波或旁路。全球電容器市場規模不是發展特別快,只有兩、三個點的速度,但是我們國內增長還是略高於海外的,因為我們下遊製造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國內上遊元器件的訂單爆發,因為國內電容器廠商響應速度、服務高於海外。質量上面在不同行業有無限界定海外客戶的過程,整個國內的增速大大高於全球市場的發展。
接下來我主要想給大家介紹幾個主要的電容器,給大家有一個形象的感官印象,想像一下產品是什麼,其實在這個房間裡面如果單單從數量上來說,最多的應該是元器件,它根據每一個有電的地方,我們先從最小的鉭電容來聊,它的主要原材料是鉭,所以性價比不是很高,主要在軍工領域,現階段上市公司涉及到做鉭的主要是宏達電子、火炬電子等。它全球市場是兩位數。
第二是薄膜電容器,圖在右邊,也不是特別全,它外觀形狀比較多。薄膜電容器最大的優勢在於耐高壓,壽命比較長,安裝的時候不需要很小的位置,像工業領域光伏風電,現在最重要的是在電子汽車裡面的。
接下來就是鋁電解電容量是300到400左右的市場規模,現階段我們整個鋁電解電容器國內由艾華集團和江海股份來做的。江海主要是工業領域比較多,像艾華消費類電子的話,小點類就比較小一點,我們每個都看著是在做電容器,實則有很多區別。鋁電解電容的話是跟技術路徑最小的行業,現階段競爭已經回應了響應速度、價格、機器設備自動化率包括我們整個產業鏈一個完整程度,剩下交給客戶認證時間和認可度了,鋁電解電容器應該是打敗日本最明顯的領域。
我想介紹最後一個行業是MLCC(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是很有價值的行業,未來也是支出最高的一個行業,現在我們可以看到5G手機增量在MLCC是巨大的,以前幾百個,現在已經上一千個以上了,主要料耗是0101,汽車領域0603,因為所有我們未來的產品都往扁平化、編寫化、縮小化,MLCC是唯獨可以做得更小的產品。整個所有的四個電容器裡面,鋁電對外依存度70%,薄膜電容器60%,MLCC是彈性最大的,它有95%都是重點依存的。
接下來是電感,簡單的理解,薄膜電感的規模非常小,現階段國內做得比較大的就是順絡電子,當然我們不用看電感和電阻下遊的應用了,不用想的特別複雜了,而電感現在增長率將近5個點左右,跟我們電容器是類似的,所以這就是我們電感這部分的介紹。最後是電阻,風華高科也在做這個,它的市場佔有率超過15%了,需求端也聊到車用需求增加,國內就是風華一家市強大了。
接下來我想做一個總結,為什麼國產替代要提上議事日程?首先市場不斷擴大,5G建設、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具等電子化設備帶動了需求;第二,我們國內一些大廠幫助上遊企業進行研發;第三穩定的供應鏈,在整個疫情環境下,國內應該屬於全球的避風港,所有電子產業鏈的生產不穩定了,他們有很多轉單行為拿到了國內,進一步推動了當時需要很長時間認證的過程,打破了這個時間結點以後,被動元器件就來到國產替代這一環節了。最後就是苦修內功,大家都有非常勤勉務實的團隊,再加上我們規模效應又逐步提高、技術在逐步積累,市場認可度隨之上升。
最後我用我很喜歡的一句話來結束,無法預知宏觀未來,很少有人對未來的經濟利率和經濟總量有超越現實的方法,我們應該對公司進行深度了解,期待大家對鉭行業的關注,熱烈關注到我們湖南艾華集團進行指導,謝謝。
2020三亞·財經國際論壇由《財經》雜誌、財經網、《財經智庫》、《證券市場周刊》聯合主辦,於2020年12月11-12日在中國海南舉行,論壇主題「後疫情時代的應對與抉擇」。
(嘉賓觀點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發言人本人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