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高溫難耐的夏日酷暑終於迎來了「轉機」。昨天,全市普降大到暴雨!由於此次降水範圍廣,強度大,城區多處路段出現積水,尤其對上班早尖峰時段影響較大。全城防汛工作緊張有序展開,城區並未出現長時間積水內澇現象。
》雨情
昨日全市普降暴雨28個鄉鎮大暴雨
德州新聞網訊
受副熱帶高壓邊緣暖溼氣流和低渦切變線共同影響,我市普降暴雨。8月5日6時至8月6日18時,全市平均降水量71.2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現在禹城張莊,為141.9毫米。今日降水過程逐漸結束,以陰轉多雲天氣為主。
8月5日16時7分,市氣象部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6日12時15分氣象部門將暴雨橙色預警信號變更為紅色預警信號。截至6日18時,全市有28個鄉鎮出現大暴雨(100-250毫米),有75個鄉鎮出現暴雨(50-99.9毫米)。其中,德城區平均降水量75毫米,陵城區平均降水量88毫米。8月6日20時24分,我市降水基本結束,氣象部門解除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受降水影響,氣溫略有下降,6日最高氣溫26℃左右。今天降水天氣過程逐漸結束,氣溫也將隨之升高,預計至10日時最高氣溫將回升至34℃。8日至9日無明顯降水過程,自10日開始或還會出現降水天氣過程。(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明凱)
》提醒
城區這些路段易積水市民出行請繞行
德州新聞網訊
6日凌晨開始,我市迎來強降雨天氣,城區部分路面出現短時間積水,給市民安全出行帶來不利影響。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及時對外公布城區易積水路段,提醒市民安全行駛,注意繞行。
【德城區】
(4處)
天衢路與湖濱中大道交叉口;三八路與德興大道交叉口;果園路與湖濱大道交叉口;天衢路和東風路鐵路橋洞。
【經濟技術開發區】
(8處)
京臺高速與紅都路交叉口(涵洞);京臺高速與付莊路交叉口(涵洞);京臺高速與百得路交叉口(涵洞);京臺高速與果園路交叉口(涵洞);晶華大道與廣達路交叉口到廣達路與岔河東大道快速路(低洼積水);東風東路高鐵橋下;東方紅東路高鐵橋下;天衢西路與崇德五大道路口以西200米路段。
【運河經濟開發區】
(3處)
天衢西路橋洞;東風西路橋洞;新河西路橋洞。
【高鐵新區】
(3處)
天衢東路與崇德五大道交叉口;馬頰河路與高鐵涵洞交叉口;三八東路與減河東大道涵洞交叉口。(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良玉 通訊員 肖華榮 張亞磊)
》探訪
記者探訪市防汛抗旱指揮部—— 24小時燈火通明嚴陣以待
德州新聞網訊
8月6日上午10時,全市大雨傾盆,天黑沉沉的,德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內卻燈火通明。打開門,是緊張又嚴肅的工作氛圍,十幾名工作人員圍坐在會議桌前埋頭工作,甚至沒人注意到記者的來訪。事實上,汛期以來,德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工作人員一直24小時「在線」,紮實開展防汛工作,守護在百姓身後。
6日清晨5點20分,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常務副指揮、市應急管理局局長楊曉波便來到指揮部辦公室緊急調度,即便幾個小時前的午夜,他才剛剛離開這兒。
記者了解到,6日上午市防指值班工作人員全部在崗,很多人已經連續工作了二十幾個小時。指揮部的大屏幕上顯示的我省其他地市和我市各縣(市、區)指揮部工作情況,「實況直播」式的工作狀態是為了隨時調度。
市防指辦公室角落的桌子上放著一袋零食,裡面是最普通的麵包和餅乾。工作忙碌,負責值守的同志總不能按時吃飯,為了不耽誤工作,他們常用餅乾和麵包充飢。辦公室一角的兩張椅子上還放著兩臺微波爐。「外賣送到的時候,常常沒有時間吃,等有時間了,飯已經涼了。還有的同志是從家中帶飯,微波爐是供大家熱飯使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6月1日起,德州正式進入汛期,市防指辦公室的7名工作人員也開始了24小時「在線」的工作模式。除了做好信息報送,指揮部還實時關注著雨情動態,跟蹤調度險情、災情和防範應對情況。而從8月3日起,德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開始聯合值守,辦公室的值班人員增加到10名。「市縣兩級防指將充分發揮綜合協調作用,捋順工作體制機制,壓實責任,嚴格執行24小時聯合值班值守制度,確保信息暢通。確保災情險情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會商研判,第一時間得到有效應急處置。」德州市應急管理局防汛抗旱科科長王永華說。(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進)
》見聞
開車「搶燈」積水飛濺
這位司機你開車的方式不妥
德州新聞網訊
一輛銀色越野車加速通過路口,隨即濺起大量積水「灑」向路口執勤交警,8月6日中午,一條短視頻在朋友圈火了。「這人素質真差」「路口能這樣開車嗎」……一時間,網友評論不斷。
上午10點半左右,德州市公安局交警直屬二大隊民警在經開區趙辛路與長河大道路口配合市政管理部門打開下水道井蓋以加速排水,民警則值守在下水道旁提醒過往車輛注意避讓。一輛魯N牌照的銀色越野車在行駛中見前方信號燈即將轉為紅燈,於是選擇加速通過路口,車輪捲起的積水濺了民警一身,而這一幕恰巧被拍了下來。雖然在此之前,執勤民警全身早已被雨淋溼,但這一幕的發生依然讓人很不舒服。
執勤民警表示,強降雨天氣由於視線不佳且地面溼滑,駕駛員在駕車經過路口、積水路段時應減速慢行,不應為了「搶燈」忘記了安全。(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良玉 通訊員 陰祺男)
早高峰遇上強降雨
經開區多個路段擁堵
德州新聞網訊
8月6日早高峰期間,經開區車流量明顯攀升,有多個路段出現交通擁堵,由於降雨不急,大部分路段並沒有形成明顯積水。
早上8時許,記者在長河大道與天衢東路交叉口看到,隨著車流量增多,出現了交通擁堵,幾十輛車在交通信號燈前排起了長隊。其中,八裡莊街與天衢東路交叉口紅綠燈出現故障,路口擁堵,機非混行較為嚴重。但在下雨天,駕駛員行駛也格外謹慎。(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風超)
》救援
汽車雨中側歪消防員冒雨抬車救人
德州新聞網訊
8月6日9時30分左右,經濟技術開發區晶華大道德百汽貿城對面,有一輛汽車在雨中不慎側歪掉入路邊施工的溝中,駕駛員被困,隨著雨越下越大,情況危急。接到報警後,消防救援支隊立即調派晶華北路消防救援站2部消防車12名指戰員趕赴現場施救。
到場後,根據現場情況,指戰員立即展開救援,5分鐘後,側歪車輛被成功「解救」出來。據市消防救援支隊調度指揮中心統計,截至6日17時,全市消防救援隊伍共接到雨中救援警情9起,出動消防車17輛,救援力量100餘人次。(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暢 通訊員 尹巖)
大雨致沿街商鋪被淹消防員冒雨緊急排水
德州新聞網訊
昨日全市大範圍持續降雨,市區部分路段出現積水。運河經濟開發區熱電廠宿舍門口,積水一度沒過沿街門市,嚴重影響了正常通行。
運河經濟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在接到報警後,立即出動2部消防車12名消防救援指戰員趕赴現場,迅速鋪設排水管道,利用手抬機動泵抽水,並對排水渠進行清理。為了防止下水道內垃圾雜物堵塞手抬機動泵的過濾網,消防員劉聰索性直接趴在地面上,用手從下水道中清理垃圾雜物。經過4個多小時的緊張救援,險情終於排除。
消防部門提醒,地勢低洼的居民住宅區、商鋪門店,可因地制宜採取「小包圍」措施,如砌圍牆,大門放置擋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低樓層居民家、商鋪門店的電器插座、開關等應移裝在離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積水觸電傷人。(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風林)
》影響
降雨對農作物非常有利玉米棉花注意排澇防病
德州新聞網訊 「截至目前,此次降雨對夏季作物是非常有利的,比如玉米馬上到了需水較多的抽雄期,這是決定玉米產量的關鍵時期,降雨前又十分乾旱,因此這場雨對玉米等農作物的生長非常有好處。」德州市農科院高級農藝師趙同凱表示。
據市農村農業局專家介紹,當前玉米處於大口期和開花授粉期之間,對未倒伏的田塊,低洼受淹玉米田應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降低地下水位,降低土壤溼度,同時要及時進行行間中耕培土作業;當前棉花處於花鈴期,是需肥需水最多的時期。棉田淹水後,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同時將淤塞的支溝、毛溝進行清理,降低地下水位,排除泥澇,以利棉株恢復生長,減輕棉花嚴重澇災排水後漬澇的危害。
強降雨過後,玉米田間管理一方面要科學補施肥料,另一方面澇後易發生各種病蟲害如大小斑病及玉米螟等,噴施葉面肥時,可同時進行病蟲害防治。
針對棉花排水後往往伴隨土壤養分的流失,要適當追肥。同時,棉花受澇後易引起蕾鈴脫落,根系早衰,要加強整枝修棉。大雨過後,田間溼度大,會加重棉花枯黃萎病及盲蝽蟓等害蟲災害,加強噴藥防治。(德州晚報全媒體見習記者 孫風超)
本版圖片由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胡兵、高家輝、黃玉凱,見習記者李琪 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