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是帥氣的小鮮肉,在那個沒有美顏的年代,他一笑便能讓人沉淪。因為拍攝《西遊記》,他被人嘲諷說:「你要是臉上不沾毛,你都不掙錢的呀!」為了證明自己能憑真本事掙到錢,張衛健狠了狠心,將自己的頭髮全部剃光,從那之後,這個小鮮肉成了光頭。
哪怕是這樣,他的顏值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而他也憑藉自己的演技,塑造了很多經典的角色。比如說《小魚兒與花無缺》裡的小魚兒,《少年張三丰》裡的張君寶,《少年方世玉》裡的方世玉等等。
本來演藝事業這麼順利的他,生活應該過得不錯。可就在幾年前,他出現在了農村的婚禮上,為了掙點錢,他賣力地表演了一整天。看到他的現狀,有人覺得很是心疼,有人卻在評論區說:「這就是報應,誰讓你恩將仇報?」
01.張衛健和鄭則仕之間的事情,到底誰對誰錯?
在遇到鄭則仕之前,張衛健一直都在劇組跑龍套,七八年過去了,他依舊拿不到什麼有分量的角色。
遇到鄭則仕之後,他的片約越來越多,沒過多長時間,就從一個跑龍套的小弟,變成了劇中的男主角。
在大家看來,鄭則仕完全算得上是張衛健的恩人了。然而誰都沒想到,幾年之後,張衛健竟然將自己的「恩人」告上了法庭,原因是鄭則仕已經好久沒給他發工資了。
那時候,鄭則仕對這件事的回應是:「我養你捧你,現在卻反過來咬我一口。」那段時間,網友們全都在指責張衛健,一時間他成了眾矢之的,沒有人站出來替他說話。
02.「忘恩負義」張衛健的背後故事
在大家都覺得張衛健忘恩負義的時候,沒有人去了解他當時的處境,也沒有人知道他經歷了什麼。
15歲那年,張衛健的爸爸拋棄了家裡人,原本的四口之家,突然少了最重要的那個支柱,張衛健備受打擊。
身為長子的他明白,自己就算再怎麼傷心,也要考慮自己的家人。為了幫助媽媽減輕經濟負擔,他選擇輟學打工。
與此同時,他不希望弟弟也跟自己一樣輟學,便努力掙錢,甚至還將弟弟送到了國外留學。在留學的這幾年裡,弟弟一直都是靠著張衛健的錢吃喝玩樂。
那時候對於張衛健來說是幸福的,因為他能感受到家人對他的需要和依賴。可是時間一長,這份依賴就變了味。
出國留學回來的弟弟,本該有著大好前途,本該找個工作來分擔張衛健的壓力。可他已經習慣了好吃懶做的日子,怎麼肯認真生活呢?
於是,弟弟張衛彝就賴在了張衛健家裡,吃他的住他的用他的,還要強迫張衛健給他安排一個職位。
對於這個弟弟,張衛健真的是盡心盡力,可他怎麼也沒想到,當自己投資失敗的時候,弟弟竟然會跑過來嘲諷他:「幹什麼不好,非得去當個戲子,連自己的錢都管不住。」
03.金錢和恩情之間,哪個更重要?
故事看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張衛健的肩膀上,有著怎樣的責任了吧。他需要錢,因為他要照顧自己的媽媽,要照顧自己的弟弟。
鄭則仕確實是把他捧紅了,他的片酬也漲了好幾倍,可那幾百萬的片酬,都沒能到張衛健的手裡。那段日子裡,鄭則仕公司的投資出現了一些問題,急需一筆錢來還債,於是,他就動了張衛健的片酬。
在長達幾個月的時間裡,張衛健都沒見到自己的工資,後知後覺的他才發現,原來是鄭則仕把他的錢拿走了。沒有了工資,張衛健不能養家餬口,無奈之下,他選擇跟鄭則仕解約。
當時兩人鬧得很不愉快,每次提起張衛健,鄭則仕沒有一句好話。然而提起鄭則仕,張衛健卻還是心懷感激,畢竟當年是他讓張衛健相信,憑藉演技也能獲得成功。只是,知遇之恩再怎麼大,也不至於讓他一直當免費的工具,只工作不拿錢。
有人覺得張衛健實在是太無情了,還有人說:「要是沒有鄭則仕,張衛健可能還在跑龍套呢!」這樣的評價,在我看來,實在是有失水準。首先,鄭則仕對張衛健所謂的「恩情」,並不是那麼無私的。
在鄭則仕剛籤下張衛健的時候,他公司的經濟狀況就不是很好了。在93年那一整年,鄭則仕幫張衛健接了十幾部電影,還有其他各種工作,張衛健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最重要的是,對於演員來說,好的劇本很重要。可鄭則仕從來不看重劇本,他只看重片酬。所以觀眾們後來就會發現,張衛健那些作品的水準越來越低,幾乎可以被稱之為「爛片」了。
由此可見,張衛健和鄭則仕兩個人,並不存在單純的知遇之恩,鄭則仕給張衛健提供了很多工作機會,可張衛健也幫鄭則仕掙了很多錢。
接著,我們再來談談要是沒有鄭則仕,張衛健會在幹什麼吧。要是按照網友所說,張衛健沒有遇到鄭則仕,就算他還在跑龍套,那至少工資也是會按時發放,他也能勉強養家餬口,只不過日子可能沒有那麼好而已。
更何況,就算不是鄭則仕,張衛健也可能會遇到別人,無論顏值還是演技都在線的他,被挖掘出來也是遲早的事情。
所以說,無論怎麼看,張衛健在這件事情當中,都沒有犯很大的錯誤,更不至於被大家指著鼻子罵。不過,張衛健雖然接不到片約了,但是至少能拿出時間來享受生活,跟自己的妻子共度二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