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童書《米小圈》在部分地方被禁 是少兒不宜還是矯枉過正?

2020-12-24 央廣網

央廣網昆明7月28日消息(央廣記者李騰飛 四川臺劉國慶 李慧娟)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如果您有一個上小學低年級的孩子,那您很有可能十分熟悉「米小圈」這個名字。這個兒童讀物系列以一個叫米小圈的小男孩為主角,以米小圈的日記為載體,講述了他和朋友們的成長故事,是一個很多家長和小朋友耳熟能詳的IP,還被改編成了動漫。

然而近期,在一些地方集中清繳整治少兒非法有害出版物的工作中,米小圈系列讀物中的《米小圈上學記》不止一次登上了被禁名單,理由是書中含有「給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影響不好。

新聞縱橫值班編輯翻看了部分被指「不適宜兒童閱讀」的內容。比如,米小圈一年級時的同桌是女生李黎,也是班長。在一段改選班幹部的劇情中,因為李黎平時對同學們很嚴格,米小圈希望李黎永遠都當不成班長。這一段被指教孩子「嫉妒」。同一段劇情中,米小圈自己也想當班長,理由是可以管別人。這一段則被一些家長認為是教孩子「官僚」。

而另外一種意見認為,這些就是那個年齡的孩子的日常想法,作者並不存在所謂教唆之嫌。何況,作者不這麼寫,孩子就不這麼想了嗎?既然存在爭議,那麼,這部暢銷兒童讀物究竟為何被拉黑?少兒讀物是否為不良書籍的邊界在哪裡?

說起《米小圈上學記》,許多孩子和家長都不陌生。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米小圈》十分暢銷,受到許多小朋友的喜愛,曾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18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出版物。

不過,就在近期全國多地開展的「護苗2020」專項行動中,以《米小圈》為代表的部分暢銷兒童讀物,卻被列為不良出版物而遭遇下架。給出的普遍理由是書裡含有「給老師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的影響不好。

一些家長提出,這本書比較幽默有趣,孩子十分喜歡,家長在陪讀過程中也沒有發現明顯負面的內容,遭遇下架有些矯枉過正。

李女士:「最開始孩子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對上小學有一種深深的恐懼感,一個朋友就給我推薦了米小圈上學記,讓她可以提前了解小學的生活,從那個時候就開始聽,米小圈裡面對小學生活情節很搞笑很幽默,所以她一聽就喜歡上了。對於起外號的事情,我覺得家長和老師正確引導的話不會有影響。」

王先生:「這本書我覺得在給人取外號,比如說體育老師,肌肉豐滿,給他取了一個肌肉老師,這說明體育老師經常鍛鍊肌肉豐滿,熱愛體育事業,我倒覺得這是一個正能量的體現。」

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近期就組織新聞出版、文化執法等部門開展文化市場專項整治檢查,共清理下架「黑名單童書」1415冊,包括《淘氣包馬小跳之天真媽媽》《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米小圈上學記》《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地理藝術史》等。據介紹,「童書黑名單」書籍涉及宣揚自殺、暴力、情慾、不良習慣、誤導三觀等,對青少年成長會造成不良影響。

記者致電昭陽區相關政府部門,詢問下架「黑名單童書」的依據時,工作人員回復稱,下架書籍的名單是上一級新聞出版部門定的,基層只負責具體執行。

工作人員:「要求下架是上一級部門要求的,昭陽區只是執行。要求下架的圖書目錄,是從上級新聞出版版權局那邊下來的。」

記者:「是市一級還是省一級?應該是省一級吧?」

工作人員:「嗯,就是落實嘛。」

而在福建、黑龍江等地,一些暢銷兒童讀物也因為內容存在問題被列入黑名單。

對此,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常青表示,出版社並未收到過主管部門關於米小圈系列圖書下架的任何通知和約談,多地下架《米小圈》有些輕率。

常青:「他給出的理由就是說米小圈給老師和同學起外號有一些不好的習慣 ,就是不建議看,就這麼一個理由。那就是說怎麼樣去評判一本書,可能還是應該由政府主管部門,或者是權威機構,由他們來鑑定一本書是不是應該下架。而不是僅憑一個「排雷」書單,這樣顯得很草率很不負責任。」

常青介紹,在得知米小圈系列圖書在部分地區下架後,出版社立即向相關書店進行了溝通,目前部分地區已經恢復了上架。

常青:「 7月10號的時候福建那邊已經發文讓所有的書店重新上架米小圈,目前書店也很積極已經在添貨補貨。可能就是還有雲南、黑龍江有個別的縣上,他們也發出了下架的通知,我們已經在跟他們積極溝通。」

記者查詢發現,目前《米小圈》在電商平臺和電子書平臺上都能正常購買,相關評論也並未出現明顯異常。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在為《米小圈》等兒童讀物被下架喊冤。其實,《米小圈》在網絡評價上一直褒貶不一,書中一些「為了當上班長而投機取巧」「當選勞動委員要帶頭勞動而提出辭職」「想要婦女節禮物要儘快結婚」等內容,就被很多用戶提出不適宜青少年太早閱讀。

那麼,少兒讀物是否為不良書籍的邊界在哪裡?怎麼判斷一本暢銷童書是否適合給孩子閱讀?成都巴德美際小學總校長藍繼紅建議,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日前已經發布了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是比較權威的參考。而具體來看,兒童讀物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是適齡,需要分階段閱讀不同類別童書。藍繼紅呼籲,將讀書的選擇和樂趣更多地交還給孩子。

藍繼紅:「我覺得首先是尊重兒童世界,相信兒童世界有陽光,也有風雨,跟成年人的世界是一樣的,只不過它帶有更多的兒童性;第二是把選擇書和評價書的權利還給孩子們吧,我不主張成人對兒童的圖書過多的幹涉和評價。」

新聞縱橫值班編輯經過多方查詢,也沒有查到剛才所謂的童書「黑名單」最初的源頭在哪裡,更不能確認在這份所謂黑名單來自於官方。一些地方的執法機構,是不是把這份目前只能說是「網傳」的名單直接拿來使用了呢?

當然,也決不能否認,當下個別兒童讀物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美化自殺行為、涉黃等,這種問題別說兒童文學,就是給成年人看也不適宜。下架「米小圈」等童書,是不是矯枉過正?當然不是出版社說了算,而是應有更權威的部門來認定。在這裡,我們也再次向家長們推薦教育部發布的最新《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這些是經過慎重甄選的書單,值得信賴。

對美化自殺之類的內容當然要零容忍,那對於我們剛才說到的類似「起外號」「不想讓同桌當班長」這樣的話題呢?是不是也決不能讓孩子看到?正如剛才採訪中從事教育的人士所說的,兒童世界有陽光,也有風雨。即便我們打造了一個一塵不染的書中世界,對生活在真實世界中的孩子來說就一定是好事嗎?

另一個層面,類似「性」「死亡」這樣的話題,是不是一定要跟孩子物理隔絕呢?例如,孩子的人生一定會經歷、甚至已經經歷了關於生老病死的思考,如果我們能夠用優秀的作品、科學的共情、恰當的表述,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是不是比強行阻止孩子接觸這些他們人生必然經歷的東西要好得多呢?

 

相關焦點

  • 《米小圈上學記》在部分地區下架,知名兒童讀物為何被拉黑?
    說起《米小圈上學記》很多孩子和家長都不陌生然而這個被大家周知的IP卻在近期一些地方集中清繳整治少兒非法有害出版物的工作中不止一次登上了被禁名單理由是書中含有「給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影響不好
  • 知名兒童讀物《米小圈上學記》被部分地區下架,網友:矯枉過正易適...
    >卻在近期一些地方集中清繳整治少兒非法有害出版物的工作中不止一次登上了被禁名單理由是書中含有「給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影響不好「米小圈上學記」中部分被指「不適宜兒童閱讀」的內容在一段改選班幹部的劇情中,因為李黎平時對同學們很嚴格,米小圈希望李黎永遠都當不成班長。這一段被指教孩子「嫉妒」。但另外一種意見認為,這些就是那個年齡的孩子的日常想法,作者並不存在所謂教唆之嫌。這部暢銷兒童讀物為何被拉黑?
  • 討論自殺方法、配圖血腥、少兒不宜……童書豈能「開卷有毒」?
    日前,新華社記者調研發現,童書市場存在大量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現象,部分童書還存在「兒童不宜」的露骨情節——有些童書赤裸裸展示血腥、暴力,書中赫然配圖:貓爸爸開車載著家人,車輪底下是被軋過的老鼠;有的童書插圖中,卡通人物背著鮮血淋漓的包裹,舞臺上躺著被警察殺死的人,寶箱在流血,傘扎進頭部等畫面。現在的孩子,是名副其實的電子時代「原住民」。
  • 童書咋成了「兒童不宜」
    很顯然,這類童書違反兒童成長規律,不但不能開卷有益,反而會帶來消極影響,對孩子產生誤導,不利於兒童形成健康、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不利於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甚至將他們引向歧途。這種低俗化、成人化童書,屬於名副其實的「兒童不宜」圖書,兒童讀物成了兒童「毒物」。更嚴重的是,這種「兒童不宜」圖書、兒童「毒物」還不少,儼然處於一種泛濫態勢。
  • 如果只能推薦一本童書,我會推薦這本書給家長
    01.童話有毒,是童書三觀不正還是家長矯枉過正?一位媽媽曾經吐槽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三觀不正」,她從來不給女兒講《海的女兒》這種「經典童話」。她認為,「雖然我還不確定我女兒聽不聽得懂這個故事和我說的話,但我當時立刻告訴她,別學小美人魚,她們魚類智力不高,你是人類女孩,你有腦子,沒有任何人值得你付出生命。」
  • 內容血腥、傳播謬誤、少兒不宜,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然而,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流入市場,容易對少年兒童產生不良影響,引起了家長們和社會輿論的關注。如《淘氣包馬小跳》裡,兩個孩子竟然在輕鬆地討論自殺方式。   雖然該童書在家長反映後,已經被勒令下架,但是市場上仍然充斥了類似的各種「問題童書」。這也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如何保護我們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長,免遭打著童書名號的不良出版物荼毒?
  • "兒童不宜"的童書是怎樣出籠的
    原標題:「兒童不宜」的童書是怎樣出籠的 一本名為《小熊過生日》的兒童繪本,近日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該繪本中,許多朋友參加小熊的生日會,吃蛋糕時卻有一位朋友不見了,餐桌上則多了只烤雞。故事暗示朋友「上」了餐桌。網友紛紛表示,這樣的內容難以理喻,這樣的奇葩童書令人難以接受。
  • 「兒童不宜」的童書是怎樣「煉」成的?
    網友紛紛表示,這樣的內容難以理喻,這樣的奇葩童書令人難以接受。(6月14日《半月談》)圖書是少年兒童獲取知識、陶冶情操的重要渠道。健康向上、內容豐富的少兒出版物,可以豐富少年兒童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則會嚴重危害少年兒童身心健康,對其人生觀、價值觀培養產生誤導作用。
  • 「問題童書」內容失格兒童不宜 深圳檢察機關立案調查
    深圳檢察機關:對「問題童書」立案調查隨著國內兒童閱讀需求上升,童書市場逐漸擴大,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問題童書」流入市場。近期有人大代表和家長投訴稱,部分正規出版的兒童文學或漫畫作品內容失格、三觀不正、情趣低下,甚至存在情慾、暴力和粗口等情節描寫,比如《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淘氣包馬小跳》兩本童書內容涉及自殺情節,對少年兒童產生不良影響。基於輿論壓力,兩本內容不當的「問題童書」已經下架。深圳檢察機關對「問題童書」亂象高度重視,全面排查深圳市線上線下流通的部分少兒圖書。
  • 奇想國年度童書榜單:2020最暢銷的10本書!
    (《奇想文庫》書系部分作品)奇想文庫·世界經典兒童文學是奇想國童書專門為6~12歲的中國兒童打造的一套經典讀物。★美國圖書館協會傑出童書★美國銀行街教育學院最佳童書★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美國《紐約時報》傑出圖畫書★海峽兩岸童書展入圍圖書★愛閱早期兒童閱讀書目2018版-2~4歲★2018靜安父子閱讀聯盟冬季閱讀推薦書單卡車主題與睡前故事的絕妙組合,榜樣力量,帶孩子拓展認知、調節情緒、建立秩序感
  • 世界童書出版中國影響力20強與中國少兒出版影響力20強排名
    【百道編按】世界童書出版中國影響力20強和中國童書出版影響力20強研究系上海國際童書展組委會委託,由百道網和百道新出版研究院研究和發布,數據收集主要圍繞好書指數、圖書暢銷指數,版權指數和閱讀推廣指數幾個維度展開,在CCBF全球少兒出版新常態與新趨勢論壇,百道網新出版研究院發布了世界童書中國影響力20強和中國童書出版影響力20強,並對研究的框架和方法進行了相關的說明。
  • 童書公然討論哪種自殺方式比較好?以下「毒書」,家裡有就扔了吧
    文|秘籍君童書是孩子接觸信息的一大來源。在家長自身知識水平有限,工作繁忙,且不能天天陪孩子出門增長見聞的情況下,花錢為孩子買些童書,算是明智之選。但是,最近童書領域並不太平。有一段時間,網上有家長反映,部分兒童讀物中有少兒不宜的內容。並舉例說明,在一本叫做《淘氣包馬小跳系列之天真媽媽》一書中,有對「自殺橋段」的描寫。書中的主人公因為不想練鋼琴,想到了自殺,還與同學討論了「哪種自殺方式比較好?」上吊、跳樓,這些自殺方式如何進行,還有自殺後的慘狀,都寫得非常詳盡。童書裡有過於詳細的自殺描寫,不禁讓人想到有引誘少年兒童自殺的嫌疑。
  • 暢銷童書被仿冒 出版社叫苦不迭
    「這本所謂的《蝴蝶·豌豆花——中國經典童詩》已經銷售一年了,銷量一直很好。」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很無奈地說。金波所面對的是一本仿冒書。其實這並非孤例,在童書市場,暢銷童書不少都被仿冒,這令不少出版機構叫苦不迭。
  • 《刀劍神域》是不是少兒不宜?
    關於這個在刀劍裡也確實存在一些大家不宜學習的行為,不過在整部動畫裡佔的比重相當少,至於有哪些少兒不宜地方,感興趣的話可以來了解下。而亞絲娜17歲,這個年齡段完全屬於早戀,而早戀是家長明文禁止的,這點大家還是不要去學,好好讀書就行了。
  • 少兒不宜!《頂樓》劇情再次調整為19禁,越來越刺激了,期待結局
    再有4集就要收官了,然而播出平臺突然宣布後面兩集(也就是第18和19集)改為「19禁」,也就是限制級電視劇,未成年人不得觀看。這個消息也是引起了熱議,天哪,這兩集到底有多刺激竟然能改為限制級電視劇?少兒不宜!其實呢,這部劇早在開播不久後就調整成19禁了!
  • 明明是「18禁看」的動漫,卻評判為少兒不宜的動畫?國漫未來在哪
    明明是「18禁看」的動漫,卻評判為少兒不宜的動畫?國漫未來在哪各位小夥伴們,大家晚上好,這裡是愛動漫的歐尼醬,每天都會和大家一起討論動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國產動漫已經慢慢崛起,有很多部非常優秀的國產動漫製作都比較精緻,慢慢的也不比日本動漫差了,可是依然有很多人對國產動漫並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原因是什麼呢,明明是「18禁看」的動漫,卻評判為,少兒不宜的動畫?國漫的未來到底在哪裡?
  • 全世界的童書概覽,教給你如何給孩子選童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而說到觸摸書的鼻祖,應該是那本家喻戶曉的《拍拍小兔子》了,這是一本寫於1940年的書,當時就可以讓孩子觸摸、聽聲音、聞氣味等方面,引導孩子們去閱讀這本書。直到現在,這本書仍然在觸摸書類排行榜上。這是《影響孩子閱讀世界的100本童書》中帶給我的新體驗,書中介紹了100本世界童書,從全球視野出發,構成了一座兒童讀物的童書博物館。
  • 暢銷科普讀物多進口 誰來為中國小讀者寫科普?
    暢銷科普讀物多進口 誰來為中國小讀者寫科普?據「東方大數據」發布的2015中國少兒出版閱讀現狀與未來趨勢報告顯示,科普讀物已成為兒童文學和低幼讀物之後,最受家長與小讀者青睞的童書品種。與兒童文學中原創作品比例佔絕對優勢的狀況不同,暢銷科普讀物幾乎一邊倒地由進口書唱主角。原創科普方面,除《十萬個為什麼》系列外,幾乎沒有力作。
  • 原創發力 童書市場添活力
    加大創新力度 培養創作人才 嚴格品質要求  原創發力 童書市場添活力  核心閱讀  過去10年,我國童書發展迅速,但少兒人均出版物擁有量不高,童書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還較為突出,具體表現在相同主題偏多,新作品偏少,原創力不足
  • 《言言媽媽故事屋》0327.米小圈對你說
    感謝小夥伴們的捧場,言言姐姐又開始講米小圈了~米小圈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一套書。我周圍的孩子,沒有任何人不愛米小圈。而家長和孩子們的看法恰恰相反。認為這類書很「口水」,沒啥價值,甚至有家長視為洪水猛獸,覺得這種書太「垃圾」。事實上,在言言讀一年級時,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千方百計阻撓言言看。但越是攔,孩子看得越起勁。而且學會撒謊,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