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自殺方法、配圖血腥、少兒不宜……童書豈能「開卷有毒」?

2021-01-08 中國青年報

「我受不了練鋼琴了,不想練了,都想自殺了……哪種自殺方式比較好?拴根繩子在脖子上,再找棵樹吊死。從樓頂上像鳥兒一樣張開雙臂飛下來……」這樣直白描寫自殺情節的內容,來自推薦小學生閱讀的兒童讀物,讓部分家長頗感不適。

日前,新華社記者調研發現,童書市場存在大量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現象,部分童書還存在「兒童不宜」的露骨情節——有些童書赤裸裸展示血腥、暴力,書中赫然配圖:貓爸爸開車載著家人,車輪底下是被軋過的老鼠;有的童書插圖中,卡通人物背著鮮血淋漓的包裹,舞臺上躺著被警察殺死的人,寶箱在流血,傘扎進頭部等畫面。

現在的孩子,是名副其實的電子時代「原住民」。為了不讓孩子過度受「碎片化閱讀」的影響,從幼兒園時期的立體書、洞洞書、翻翻書、遊戲書,到小學階段的各種繪本,乃至暢銷童書經典名著,很多家長經常上網下單「廣撒網式」購書。

但令家長們大跌眼鏡的是,部分少兒不宜、情節露骨的童書,不但沒能讓孩子貼近「書香」,反而可能「開卷有毒」,對幼童價值觀、人生觀的塑造產生不良影響。

讀書的目的,在於突破時空限制,用知識滋養心靈,從世間平凡中發掘美好閃光的小確幸。一個人讀過的書,終會沉澱到漫長的人生歲月裡,從而改變一生。對於三觀尚在形成期的孩子來說,讀什麼樣的書,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他們未來將怎樣看待這個世界。從這個角度來看,把好童書的質量關,至關重要。

據統計,目前國內童書約佔圖書銷售總量的四分之一,是市場增長的主要推動力。2018年,僅當當網銷售童書就多達6.2億冊。然而,儘管市場蛋糕越來越大,但童書出版行業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

究其原因,童書出版機構的魚龍混雜,加劇了市場競爭的無序化。「大量原本不是從事童書出版的出版社來『分蛋糕』,不少缺乏相關專業素養的人員進入這一行業,造成童書質量良莠不齊。」部分童書出版從業者盯著碼洋說「要走量要走量」,心態浮躁,只想從利潤中分一杯羹。這也進一步加劇了童書的同質化、過度商業化、功利化,重複出版名著,缺乏原創精品、粗製濫造甚至挑戰底線等問題。

近年來,為了不讓內容失格、涉黃涉暴的童書流入市場,國家有關部門實施了「護苗行動」,嚴厲查處面向未成年人的非法有害出版物。但從市場監管層面來看,銷售渠道的多樣化為依法監管帶來不小的難度。很多時候,都得依靠家長充當「把關人」,避免涉黃涉暴圖書侵蝕未成年人的思想。

選購童書時,依賴家長擦亮眼睛只是一方面,想要全面整頓童書市場,還需各方形成合力。出版社應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長遠發展,讓圖書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讓孩子能藉助圖書與更多優秀的靈魂對話。行業主管部門則應當加強審核監管力度,為孩子的開卷有益保駕護航。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劉晶瑤

相關焦點

  • 內容血腥、傳播謬誤、少兒不宜,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然而,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流入市場,容易對少年兒童產生不良影響,引起了家長們和社會輿論的關注。如《淘氣包馬小跳》裡,兩個孩子竟然在輕鬆地討論自殺方式。   雖然該童書在家長反映後,已經被勒令下架,但是市場上仍然充斥了類似的各種「問題童書」。這也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如何保護我們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長,免遭打著童書名號的不良出版物荼毒?
  • 2021國考面試模擬題:童書豈能「開卷有毒」
    對於三觀尚在形成期的孩子來說,讀什麼樣的書,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他們未來將怎樣看待這個世界。尤其是在這個電子閱讀、碎片化閱讀盛行的時代,家長們對兒童書籍的需求量愈加增多。但目前市場上出現了童書「開卷有毒」的現象,這急需我們予以關注並加以解決。2.消極影響:(1)不利於孩子價值觀的形成。一個人讀過的書,終會沉澱到漫長的人生歲月裡,從而改變一生。
  • "兒童不宜"的童書是怎樣出籠的
    原標題:「兒童不宜」的童書是怎樣出籠的 一本名為《小熊過生日》的兒童繪本,近日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該繪本中,許多朋友參加小熊的生日會,吃蛋糕時卻有一位朋友不見了,餐桌上則多了只烤雞。故事暗示朋友「上」了餐桌。網友紛紛表示,這樣的內容難以理喻,這樣的奇葩童書令人難以接受。
  • 「兒童不宜」的童書是怎樣「煉」成的?
    網友紛紛表示,這樣的內容難以理喻,這樣的奇葩童書令人難以接受。(6月14日《半月談》)圖書是少年兒童獲取知識、陶冶情操的重要渠道。健康向上、內容豐富的少兒出版物,可以豐富少年兒童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則會嚴重危害少年兒童身心健康,對其人生觀、價值觀培養產生誤導作用。
  • 童書公然討論哪種自殺方式比較好?以下「毒書」,家裡有就扔了吧
    文|秘籍君童書是孩子接觸信息的一大來源。在家長自身知識水平有限,工作繁忙,且不能天天陪孩子出門增長見聞的情況下,花錢為孩子買些童書,算是明智之選。但是,最近童書領域並不太平。有一段時間,網上有家長反映,部分兒童讀物中有少兒不宜的內容。並舉例說明,在一本叫做《淘氣包馬小跳系列之天真媽媽》一書中,有對「自殺橋段」的描寫。書中的主人公因為不想練鋼琴,想到了自殺,還與同學討論了「哪種自殺方式比較好?」上吊、跳樓,這些自殺方式如何進行,還有自殺後的慘狀,都寫得非常詳盡。童書裡有過於詳細的自殺描寫,不禁讓人想到有引誘少年兒童自殺的嫌疑。
  • 「問題童書」內容失格兒童不宜 深圳檢察機關立案調查
    12月15日,深圳市人民檢察院舉行「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邀請市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家長代表、專家學者代表以及相關職能部門代表對「問題童書」泛濫現象發表意見,共同探討如何解決少兒圖書中存在的諸多亂象。
  • 童書咋成了「兒童不宜」
    張立美還兒童閱讀一片精神淨土,讓兒童閱讀開卷有益,必須淨化童書市場,將「兒童不宜」的童書驅逐出童書市場。一本名為《小熊過生日》的兒童繪本,近日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很顯然,這類童書違反兒童成長規律,不但不能開卷有益,反而會帶來消極影響,對孩子產生誤導,不利於兒童形成健康、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不利於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甚至將他們引向歧途。這種低俗化、成人化童書,屬於名副其實的「兒童不宜」圖書,兒童讀物成了兒童「毒物」。更嚴重的是,這種「兒童不宜」圖書、兒童「毒物」還不少,儼然處於一種泛濫態勢。
  • 討論哪種自殺方式好,爆粗、賄選……這些兒童讀物怎麼了?
    近日,有網友爆料《淘氣包馬小跳》等著名兒童讀物中出現自殺、暴力等兒童不宜內容的詳細描寫,被質疑是否適合給小學生推薦閱讀。網友整理發現,該書中具有爭議的地方不少,例如直白描寫自殺情節的內容:「我受不了練鋼琴了,不想練了,都想自殺了……哪種自殺方式比較好?拴根繩子在脖子上,再找棵樹吊死。從樓頂上像鳥兒一樣張開雙臂飛下來……」除了自殺情節之外,書中還有一些血腥暴力或是對兒童有不良引導作用的內容,比如說為了和漂亮女孩搶做同桌,男孩子們大打出手。
  • 暢銷童書《米小圈》在部分地方被禁 是少兒不宜還是矯枉過正?
    然而近期,在一些地方集中清繳整治少兒非法有害出版物的工作中,米小圈系列讀物中的《米小圈上學記》不止一次登上了被禁名單,理由是書中含有「給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影響不好。新聞縱橫值班編輯翻看了部分被指「不適宜兒童閱讀」的內容。比如,米小圈一年級時的同桌是女生李黎,也是班長。
  • 檢察官揭「問題童書」六宗罪!34萬網友在線圍觀
    一本名為《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的童書,竟然如此輕描淡寫地描述自殺話題,而且結果還這麼「美好」。《裝在口袋裡的爸爸》被質疑內容「孩子的人生觀尚未建立,是非鑑別能力弱,童書中扭曲的三觀,可能引發孩子模仿,後果不堪設想!」廣東省深圳市檢察院檢察官王棟華不無憂慮地說。
  • 兒童繪本公然教唆自殺!這些「毒繪本」白送都不要給寶寶看!
    兒童繪本竟會公然討論自殺方法,甚至有的書籍配圖血腥、少兒不宜……這哪是讀物啊,簡直就是「毒物」!書中明顯提到跳樓自殺選段,第一段 暗喻,第二段在145頁,直白的寫出跳樓自殺。這是讀物還是毒物?小學生適合看這推薦書嗎?同時提醒下各位家長,給孩子的買的書,一定要自己先看一遍。
  • 大家談|拿「兒童不宜」的兒童圖書怎麼辦?
    伴隨國內兒童閱讀需求上升,少兒閱讀市場逐漸擴大。然而,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流入市場,甚至還有一些兒童圖書赤裸裸地展示血腥、暴力。這些「失格童書」,對孩子會有怎樣的影響?它們如何流入市場?怎樣禁止它們?
  • 《八佰》血腥場面被指「少兒不宜」 觀眾:麻煩給個提示唄!
    不過也有觀眾表示,《八佰》作為戰爭片有的場面比較血腥,但卻發現有不少家長帶小孩子前來觀看。就此,業內人士表示,片方和影院最好提醒觀眾此片「少兒不宜」,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片方未作出相關提示。
  • 電影《八佰》被指「少兒不宜」,家長:沒想到有這麼血腥
    不過也有觀眾表示,《八佰》作為戰爭片有的場面比較血腥,但卻發現有不少家長帶小孩子前來觀看。就此,業內人士表示,片方和影院最好提醒觀眾此片「少兒不宜」,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片方未作出相關提示。
  • 《八佰》血腥場面被指「少兒不宜」成都已有影院做出提示|我看八佰⑥
    8月21日,紅星新聞率先報導「《八佰》血腥場面被指『少兒不宜』」後引發觀眾和業內熱烈討論,8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多家影院處得到反饋:他們已經做出相關提示,如太平洋影城(王府井店)在醒目位置做出文字提示:建議12歲以下兒童謹慎觀影;PIX像素影城也做出相關提示,還有影城表示將做出口頭提示。「我覺得提醒一下還是應該的,孩子年齡太小的話確實會留下陰影。」
  • 檢察公益訴訟介入,共同查禁「問題童書」
    為此,深圳新聞網從今年6月起,連續報導《淘氣包馬小跳》、《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等兒童讀物中出現的不良內容,呼籲社會關注問題童書,取得了積極的輿論反響。為了有效解決少兒圖書中存在的諸多亂象,近日,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召開了全國首次針對問題童書的公益訴訟聽證會,召集了多個部門、機構,以及人大代表、專家學者、家長代表共同磋商,希望通過公益訴訟公開聽證,達成共識、凝聚合力,淨化少兒圖書出版環境,還孩子們一片綠色的閱讀天空。聽證會在網上直播,引來34萬熱心網友的關注。
  • 如果只能推薦一本童書,我會推薦這本書給家長
    02.作為家長,應該早日學會選擇適合孩子的童書經常有寶媽們苦惱:胎教時期、嬰兒時期、早教以及小學階段不知道該如何給孩子選擇童書,才能激發興趣,愛上閱讀,從而養成終身閱讀的優秀習慣?最近,看了聯合低音圖書公司出版的《影響孩子閱讀世界的100本童書》,完美解決了選書難的問題。
  • 《八佰》血腥場面被指「少兒不宜」觀眾:麻煩給個提示唄!|我看《八佰》③
    不過也有觀眾表示,《八佰》作為戰爭片有的場面比較血腥,但卻發現有不少家長帶小孩子前來觀看。就此,業內人士表示,片方和影院最好提醒觀眾此片「少兒不宜」,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片方未作出相關提示。
  • 世界童書出版中國影響力20強與中國少兒出版影響力20強排名
    【百道編按】世界童書出版中國影響力20強和中國童書出版影響力20強研究系上海國際童書展組委會委託,由百道網和百道新出版研究院研究和發布,數據收集主要圍繞好書指數、圖書暢銷指數,版權指數和閱讀推廣指數幾個維度展開,在CCBF全球少兒出版新常態與新趨勢論壇,百道網新出版研究院發布了世界童書中國影響力20強和中國童書出版影響力20強,並對研究的框架和方法進行了相關的說明。
  • 全世界的童書概覽,教給你如何給孩子選童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經常感嘆現在的孩子太幸福,能夠閱讀的童書真的太多了:嬰兒時期的布書,刺激感官的觸摸書、翻翻書,他們從小就能閱讀世界各地、獲得不同大獎的書籍,從書裡認識世界,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令我沒想到的是,早在17世紀和18世紀,就已經有專門寫給孩子的書了。到1900年之後,布書、耐撕的書開始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