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衛視熱播的經偵題材電視劇《獵狐》,在高收視數據下完美收官。劇中,胡軍飾演的被親情束縛並墜入深淵的公安局長楊建群,在戴罪立功後,在徒弟夏遠的勸解下放棄自殺,走向認罪服法的結局。觀眾對這個人物在表達痛心之餘,關於楊建群的墮落蛻變過程又引起了新一輪討論。
「一錯再錯」,是胡軍給楊建群這個角色悲情命運的總結。一個人從農村考學出來,拼搏半生得來的事業與地位,楊建群珍惜自己的榮譽也珍惜自己的家庭,「把警服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最終卻被誘惑吞噬落得慘澹收場。
對於劇中楊建群的蛻化進程,有觀點認為,這位警隊中原本剛正不阿、智勇雙全的硬漢人物,僅僅因為妹妹犯下的輕罪就被拉下水,包庇和私放經濟犯罪嫌疑人王柏林,缺乏足夠說服力,是人物服從劇情需要的敗筆。
其實,在楊建群身上,創作者想讓觀眾看到的就是人性深處的掙扎,是每個普通人身上的敏感脆弱。《獵狐》一開始就為楊建群這個角色埋設好了伏筆。出身農村,父親久病臥床,是妹妹放棄學業供楊建群上學做警察。楊建群工作忙碌,逢年過節也是妹妹回老家照顧爹娘,「他虧欠妹妹的」,胡軍分析說。楊建群的嶽父是副市長,平常恨不得躲著走,但因為妹妹找工作的事情,楊建群不得不低下頭來去求人,「楊建群對妹妹真是豁出去了。」所以,當妹妹痴迷股票越陷越深時,即使身為警察備受煎熬,但心中對妹妹深深的愧疚感最終促使他走上歧途。
「法不容情,哪兒那麼容易呢。」胡軍感嘆,作為一個執法者,能誘惑楊建群的不是錢、權,他是栽在了自己的親情上。被問到如果再給一次機會,這個角色是否會有不一樣的選擇時,胡軍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既然楊建群鋌而走險做下了為妹妹掩蓋罪行的決定,他就不會去反悔,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犯下這種錯誤的後果。知道嚴重性仍決心以身犯險,可見他經歷了怎樣程度的掙扎。
「人在生活中,可能有時候是很難回頭的,看劇本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他的這份掙扎,因為我覺得作為一個『人』,這份掙扎非常的真實,是為這個角色提分的。」對於這個周旋於情與法巨大旋渦中的矛盾人物,胡軍說,他希望通過這個角色警示世人,法不容情不只是句簡單的口號。
劇中楊建群在被抓前,他吐露了自己的心聲:「作為一個人,心裡總存著一絲僥倖。」應該說,他只是普羅大眾中一個被親情絆住腳的普通人,這份真實,讓觀眾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塑造一個警界英雄的正面形象並不難,難的是把他看作一個人,而文藝作品有魅力的地方,就是把人性放在極端環境或者兩難處境裡拷問,來表達對於人性和社會的思考,正是這種人物複雜性塑造,才令這部主旋律作品有了更多的思辨價值。
來源:北京晚報
本報記者 邱偉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