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二十年前還是今天,「行走的荷爾蒙」就像是胡軍的一個專屬標籤,始終伴隨其左右。娛樂圈頻繁的更新換代,新生代演員層出不窮,但每次歷數「硬漢演員」的盤點名單時,胡軍的名字總是會出現在最前列,稜角分明的五官,魁偉挺拔的身材,低沉磁性的聲線,胡軍身上「man度爆表」 的男人氣質至今仍在俘獲各年齡層觀眾的心。喬峰的俠氣、項羽的霸氣、趙雲的英氣,胡軍塑造了不少的英雄形象,在這些角色中也不難看到他本人的影子,大氣豪邁瀟灑不羈。
胡軍的畫風似乎是從五年前的一檔親子類綜藝《爸爸去哪兒》開始轉變的,出現在觀眾視野的他不再是那個一本正經的「鐵血硬漢」,大眾想像中不怒自威的氣場更是在兒子胡皓康面前蕩然無存。最近,胡軍以導師身份參加了綜藝《聲臨其境》,節目裡不管是與老友何冰調侃鬥嘴,還是對隊員的提攜關懷,其幽默柔情的一面也更多地展示在觀眾面前。也許是標誌性的經典角色過於深入人心,人們很容易忘記胡軍曾展現過的很多個「另一面」,《歲月》中飽經歲月打磨的知識分子梁志遠,《音樂家》中充滿憂慮和滄桑的傳奇音樂家冼星海,《藍宇》中談笑風生溫柔體貼的商人捍東……胡軍從不牴觸觀眾貼在他身上的標籤,但也在不斷開發自身無盡的可能性,「我什麼都能演」。
正在北京衛視黃金檔熱播的經偵題材電視劇《獵狐》中,胡軍就飾演了一位被親情束縛並最終墜入深淵的警察局長。不能稱得上是正面角色,但也不能僅僅用「壞人」來形容,在楊建群身上能看到人性最深處的掙扎,也能看到每個普通人身上的敏感脆弱。從目前的網友評價上來看,更多人對楊建群表達了「心疼」而非「謾罵」。被迫周旋於「情與法」的巨大矛盾旋渦,胡軍總結道,「楊建群是被這個社會完全吞沒,被吃掉的一個人。」他也希望通過這個角色告訴大家警察這個行當的不易,法不容情不只是句簡單的口號,真正能做到是多麼的值得敬佩。
「他把警服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歷任市刑警支隊隊長、經偵支隊隊長、市公安局副局長,多年來在警界的摸爬滾打,楊建群的業務能力從未被質疑。出場也是一副典型的「警隊大哥」形象,對案件親力親為,對下屬愛護有加,泥潭打戲、天台營救,劇中前兩集驚心動魄的動作戲讓人看了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胡軍回憶道:「那場戲確實是比較危險,到一個特別高的樓上拍的,所以看起來特別逼真,兩個演員都綁著威壓,做了很好的保護措施,但還是挺嚇人的。」在胡軍看來,不管是從刑警還是到經偵,都不可否認楊建群是一名優秀警察的事實,「雖然他到後來觸碰了法律,違背了自己的原則,但他始終把身上的這身警服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到最後你們會看到楊建群的那種糾結和無奈」。
劇中,楊建群與夏遠(王凱飾)的「師徒情」是觀眾尤為追捧喜愛的一條故事線,有網友留言道,「師徒倆在飯館喝酒聊天的日常我能看800集」。對兩人的關係,王凱解讀道:「其實在警察這個行當中師徒關係應該是形同父子的關係,就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這個職業中體現得非常明顯。更不用提師父曾經救過夏遠一條命,在我的認知中就是師父開槍了打我,我都不會還手的。」而在胡軍看來,楊建群是從夏遠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過去:「其實夏遠這個人物就是楊建群年輕的時候。我跟他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樂樂呵呵的,倍兒精神,行以後就跟著師父好好幹吧,這兩個人某種程度上是惺惺相惜的。」
「砸碎骨頭連著筋的親情是他最大的軟肋」
妹妹楊建秋(傅晶飾)是硬漢楊建群的最大軟肋,這也和他的原生家庭背景密不可分。出身農村,父親久病臥床,是妹妹放棄學業供他上學做警察,楊建群工作忙碌,逢年過節也是妹妹回老家照顧爹娘。「他虧欠妹妹的」。從事業轉到家庭,胡軍坦言楊建群的狀態大相逕庭,並形象地用一句北京話總結道,「楊建群在工作中是一種狀態,一回到家就『挼』了。什麼是『挼』呢,他有的時候真是挺受夾板氣的,老丈人是副市長,平常恨不得躲著走呢。但因為妹妹工作的事情又不得不低下頭來,甚至是放下了自己的自尊去求人,楊建群對他妹妹真是豁出去了。」是以當妹妹痴迷股票越陷越深時,即使身為警察備受煎熬,心中對妹妹深深的愧疚感最終也促使他走向了錯誤的岔路。
「法不容情,哪兒那麼容易呢。」胡軍感嘆,作為一個執法者,楊建群栽也就是栽在了自己的親情上。但當被問到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是否會有不一樣的選擇時,胡軍卻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既然楊建群鋌而走險做下了為妹妹掩蓋罪行的決定,他就不會去後悔。因為沒有人會比他更了解犯下這種錯誤的後果,但即使知道嚴重性也決心以身犯險,可見他經歷了怎樣程度的糾結與憤懣。在塑造角色的過程中,這點矛盾與決絕也正是胡軍非常欣賞的地方,「人在生活當中或很多個方面都是沒有回頭路的,看劇本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他的這份掙扎,因為我覺得作為一個『人』這份掙扎非常的真實,是為這個角色提分的。」在他心中永遠放不下的就是親情,情與法之間的這種抉擇,放到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是「送命題」。楊建群只是普羅大眾中一個被親情絆住腳的普通人,在他身上觀眾甚至會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
「人到了那個地步就不會再想叫嚷了」
「一錯再錯」,是胡軍給自己這個角色悲情命運的總結,有過第一次「踩過線」的大膽嘗試,熟悉經濟運作與法律規則的經偵隊長,也逐漸開始習慣了在灰色地帶遊走的感覺。楊建群的黑化也是建立在妹妹的希望上面的,飾演妹妹楊建秋的傅晶分享道,「違法就是在那一瞬間,當時我對所有美好生活的嚮往,就像泡泡一樣夢碎了。當時我去公安局找哥哥,哥哥跟我說你回去吧,回家,我就意識到他要為了我做不得當的事情了。」那一場戲,傅晶像逃命一樣地往外跑,她描述自己當時的感覺,就像是作為獵物的兔子突然虎口脫險,兩個人的人生在一瞬間就發生了黑白顛倒的巨大改變。「胡軍老師那場戲演得特別好,觸碰到他的眼神時就感覺心裡一下子就有安全感了。哥哥是楊建秋的英雄,胡軍老師在我看來也是定心丸一般的存在。」聊起楊建群的悲情結局,徒弟夏遠將自己勸返的那場情緒戲時,胡軍則坦率表示情感爆發的是夏遠而不是自己,「其實人到了那個地步,一個真正想要去自殺、自殘的,絕不會去大喊大叫到處嚷嚷,他不會。當下定決心之後甚至連話說得都很少,那更傾向於一種內裡的爆發,表面上看不出來的暗潮洶湧。」一個人從農村考學出來,拼搏半生得來的事業與地位,楊建群珍惜他的榮譽也珍惜他的家庭,最終卻被誘惑吞噬落得如此慘澹收場,胡軍希望通過這個角色能夠警示世人,也讓大家更了解經偵警察面臨的另一種艱難。
與很多中生代男演員相比,胡軍並不算是高產演員,近幾年影視作品的數量也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輸出狀態。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時,胡軍滿是無所謂地答道,「其實沒什麼其他原因,主要是我這個人比較懶,全憑著自己的喜好和興趣在做事。我覺得在這個年齡沒必要再去做一些不得不、會無奈的那些事,所以說完全看自己的心情在接戲。」憑喜好去選擇工作,胡軍也完全沒閒著,主演莎翁經典話劇《哈姆雷特》,重拾小提琴出演電影《音樂家》,做潮牌玩機車也是一個不落。影帝加身、載譽無數,現在這個階段的胡軍已無需特意做什麼來證明自己,專注演戲嘗試新可能,盡己所能提攜年輕人給予鼓勵,胡軍很享受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與工作節奏,「好劇本、好人物,每拍一部戲、演好一個角色都能有一些意義,那就夠啦!」王凱口中「和藹」活潑、開得起玩笑的大師哥,王鷗心中風趣幽默又細膩專業的大前輩,也是和老同學何冰互懟、互相解不開「網絡用語」謎題的「胡憨憨」,在胡軍身上看不到界限,因為他始終處於一個開放接收的狀態,去迎接無限種可能。
來源:大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