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聽到癌症,都是惶恐不已,談之色變。主要是這兩個字總和絕症聯繫在一起,不僅讓人產生命不久矣的感覺,也很容易聯想到掉頭髮虛弱等病態的身體狀況,還有雖然不知道具體數字但一想就是天文數字巨大包袱的治療費用,讓這兩個字背上了沉重的陰影。
實際上,可能即便是部分醫生,也並不是很了解癌症及其治療方法,甚至即便是治療癌症的醫生也很難信心滿滿地說一句對這個疾病充滿了了解。畢竟癌症作為一個疾病雖然出現的歷史很悠久,但直到現代社會人類能通過醫療手段治癒很多疾病延長生命後,癌症才進入醫生或者研究者的視野,研究成功雖然說不上日新月異,但畢竟是多面開花,所以,終其一生也很難有醫生能自信滿滿地說對抗癌症。
癌症,簡單的說便是身體內的細胞不受控制的不停繁殖,開始各種爭奪同根生的正常細胞的繁殖資源。而且癌細胞仿佛不死一般,永遠在繁殖長大擴散,而正常細胞分裂到一定程度就會自然凋亡,於是整個身體就不在為了人的正常生存而繁殖各種人類細胞,而成為癌症細胞的營養所培養皿,直到這個身體最終崩潰。
成年人得癌症,或許能從漫長的成長過程生活軌跡中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癥結,而兒童得癌症,更多就是歸罪於環境、命運。書中專門講解了霧霾和兒童癌症的關係,提出霧霾這種大環境問題,對兒童癌症發病率的影響,微乎其微,並沒有達到統計學上的關聯關係。當然,兒童成長的小環境,比如家中的甲醛等有害物質超標,的確是罪魁禍首。同時對於現在很盛行的臍帶血保留技術,也給了說明,最讓人意外的便是,保留的臍帶血最終能救助自己的,微乎其微,更多是一個心理作用即安慰劑效應,所以,有經濟基礎的,搞點安慰劑也是可以的。
癌症究竟應該如何治療,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想到的無非是找大醫院,國內的不行找國外的,日本、美國都可以。普通人能有這個治療思路,已經是做了功課的,但落實這個治療思路,依然是讓人頭痛的事情。國內的大醫院很多,不同的惡性腫瘤精通的醫院是不相同的,同樣的惡性腫瘤手術不同的醫生做出來的結果是不同,後者其實很讓人意外。一個手術,不應該有特定的手術方式,怎麼會千人千面?且不說手術醫生的手法,就單單提溜出來切的大小範圍,也是十分考驗醫生水準的問題。
有時候國內的醫生不願意接診或者自覺沒有能力接診了,有些患者就會想去國外治療,近的有日本,遠的有美國,還有一國兩制的香港。先不考慮費用的問題,語言上就是一道攔門虎,而且國內外的治療理念、檢查儀器、使用藥品終歸不相同。然而對於癌症而言,這些選擇都好像最後奮力一搏,這也是生之偉大,願意為了一點希望而孤注一擲,這拼搏行為的本身,也是一種對抗疾病敬畏生命的體現。
書中提到了各種癌症治療的方法,絕對不僅僅停留在已經被大眾所了解的放化療這兩者上,而是全面的介紹了國內外在短短幾十年摸著石頭過河的各種癌症治療方法。有的方法甚至已經在國外不使用了,但在國內依然還在各種實驗進行中。癌症的治療是個新問題,不同的人會提出不同的治療思想,是否有用需要治療結果來證明。國外在治療手段、藥物研發這些方面可謂是百花齊放,如果國內只是一味的生搬硬套,拾人牙慧總不長久。
但國內的優勢也十分明顯,畢竟人口基礎大,患者多,很容易得到治療結果形成統計學方面的報告,因而在一些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方面,國內的治療其實並不比國外差,甚至經驗可能更加豐富。
恐懼多是因為不清楚不了解,因而多了解點癌症這個讓大家恐懼的東西,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