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癌症都是「省」出來的!作為醫生,我必須告訴你真相

2020-12-23 齊魯壹點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癌症的產生。

「為什麼是我?為什麼癌症偏偏找上了我?」很多患者在確診的那一刻都有過這樣的心理。

其實癌症的發生,與生活習慣是息息相關的,其中一個習慣,就是不該節省的「節省」!

01

省錢!

不吃新鮮的水果蔬菜

有些老人上街買菜,挑著買便宜的,但往往便宜的果蔬都早已不新鮮。

便宜、打折的水果蔬菜許多都伴隨著腐敗變質的問題,其中黴菌是一級致癌物,如果黴菌布滿了整個食物,哪怕你把發黴的部分削掉,還是會有致癌風險。

正確做法:

①買菜時,儘量買新鮮的蔬菜水果,當天現宰的肉,魚儘量要現場剖的,這樣營養成分才是最佳的。

②此外,市場上還有切好、搭配好的半成品蔬菜和水果,如果放置時間太久,這種也儘量少買。

02

省電!

做飯時不開抽油煙機

有些老人習慣用大火爆炒,同時那個年代的人為了省電,又捨不得用抽油煙機……這時會吸入大量油煙。

那這些油煙會對家人的身體造成哪些危害呢?

四川省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莊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如果在一個密閉的、沒有開啟抽油煙機的環境炒菜,在裡面呆一小時,對肺部的傷害相當於吸進去整整兩包煙!」這個比喻讓人不寒而慄。①

正確做法:

①炒菜時一定要開啟抽油煙機。

②並且定時對抽油煙機進行清潔,保證良好的通風條件。

03

省油!

食用油放很久也捨不得扔

不少老人往往會認為,食用油只要在保質期內都可以食用,其實不然。

2018年天津衛視《食鑑出真知》欄目曾專門做過測試,食用油一旦開封,3個月就是安全用油的臨界點,開封3個月還沒有吃完的油,就相當於我們身邊的一個危險致癌因素。②

據介紹,油脂氧化和酸敗後,常含有黃麴黴毒素汙染,會產生一股「哈喇味」,加熱時煙大、嗆人,這跟肝癌的關係很大。別想著用太陽曬曬,黃麴黴毒素就沒有了,其實現在沒有什麼很好的辦法能把黃麴黴毒素去掉。

正確做法:

①如果家中人口少,最好買小桶裝的油。

②大桶油一定要用油壺分裝,油壺則選擇磨砂工藝或不透明的更安全一些。

③最好不要把油瓶擺在窗臺等陽光能直射的地方,這樣更容易氧化。

04

省菜!

桌上總有一盤隔夜菜

老一輩很多都是從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過來的,所以非常節約糧食,吃不了的飯菜,經常就是放在冰箱裡面,第二天、第三天還在繼續吃。

四川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醫師宋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蔬菜裡面通常含有硝酸鹽,在細菌的作用下,硝酸鹽就會轉變為對人體有害的亞硝酸鹽,存放時間越長,亞硝酸鹽含量越多。①

偶爾吃一頓沒有關係,但如果我們長期吃這樣的剩菜,攝入的亞硝酸鹽很多,從而對人體造成一些影響,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可能會致癌。

正確做法:

①不是所有的隔夜菜亞硝酸鹽含量都很高,比如肉類的亞硝酸鹽含量就比較少,所以肉類是可以剩下的(但也不要超過一天)。

②但這些種類的隔夜菜最好扔掉,比如綠葉類蔬菜,隔夜最危險!因為它的硝酸鹽含量較高。

05

省力!

有些癌是懶出來的

有些人好像每天除了工作久坐,就是睡覺了;能坐車絕不走著,能坐電梯絕不爬樓梯……一點兒也不捨得花點力氣鍛鍊,長期這樣缺乏鍛鍊,患癌風險真的會增加!

2019年陝西省腫瘤醫院柴麗在健康時報撰文表示,世衛組織早在2013年就公布,懶得運動已成為全球第四死亡風險因素。缺乏運動會導致體內免疫細胞減少,大大增加患癌的機率。進行有規律的、持續的身體活動,能預防某些部位的癌症。③

正確做法:

①走路就是很好的運動,它能緩解壓力、強健肌肉、減輕體重等。每天抬頭、挺胸、大步走,持續30分鐘以上為宜。

②工作時,最好每20分鐘就站起來抖一抖,伸伸腰、踢踢腿,這也算是一種運動。

06

省事!

懶得體檢,錯過癌症最早發現期

懶得去體檢、懶得去醫院,想給自己省點事,沒想到最終卻大病一場!

很多癌症患者拖到晚期症狀出現才去醫院,這時查出癌症往往為時已晚,錯過了最佳治療期,醫生也沒有辦法。

正確做法:

健康人群每年定期體檢,有癌症家族史、有危險因素人群還要每年定期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如:

①肺癌高危人群可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

②40歲以上,胃癌高危人群定期進行胃鏡檢查;

③45歲以上,腸癌高危人群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④建議20多歲的年輕人體檢時,要注意傳染病的篩查,比如肝炎指標;

⑤25歲以上女性定期做乳腺彩超等;

⑥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議定期做TCT及HPV檢測;

⑦建議40-50歲人群每年定期檢查心血管健康,記好血脂、血壓等指標。

你身邊有特別「省」的人嗎?一定要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告訴他們這些真相!

相關焦點

  • 很多癌症都是「省」出來的!醫生這些話道破真相
    推薦閱讀↓↓↓(點擊查看詳情)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癌症的產生。「為什麼是我?為什麼癌症偏偏找上了我?」很多患者在確診的那一刻都有過這樣的心理。4省菜!桌上總有一盤隔夜菜老一輩人很多都是從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過來的,所以非常節約糧食,吃不完的飯菜,經常就是放在冰箱裡面,第二天、第三天還在繼續吃。四川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醫師宋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蔬菜裡面通常含有硝酸鹽。
  • 面對癌症患者,醫生應該告知真相還是幫家屬隱瞞?
    主要原因首先是,一般人對癌症非常恐懼,談「癌」色變,家人會下意識認為老人家承受不了疾病的打擊,加上有的人確診癌症之後就有了輕生的念頭,所以很多時候,作為家屬第一個主觀的反應就是對患者隱瞞病情。我時常在跟患者家屬交流的時候說,你是和病人長期生活在一起的,你應該知道病人的心理狀態,能判斷他對疾病的承受能力。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查出來就是晚期?醫生兩句話說出了真相
    我國癌症死亡率之所以居高不下,最重要的一點是「大部分癌症一發現即是晚期」,很多網友不解,普通的小感冒都會有症狀,為什麼癌症到了晚期都沒有症狀?今天,我們邀請了專業的醫生,為大家解決這一疑問。2018年,全球新發癌症患者1810萬例,死亡病例960萬例。其中,我國的新發癌症病例和死亡病例都處於國際中上的水平,甚至有很多癌症患者,在確診是就已經是中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你知道嗎?對於癌症治療來說,早治晚治的生存差異非常大。世界衛生組織提出,1/3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治癒。
  • 癌症的真相,你真的知道嗎?
    2019年的時候,一個醫生朋友送了我一本書——《癌症·真相 醫生也在讀》。說實話,我當時挺不高興的,認為這好像不太吉利,隨手就把它扔在書架上了。很久以前我看過的一本書《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中,女兒患上了眼癌,父親那種撕心裂肺的傷痛,至今還印在我腦海。這一部分內容也科普了霧霾與癌症的關係,講述了臍帶血的作用,都是和兒童的健康密切相關的內容。第三部分介紹了癌症的治療。這一部分內容作者講解了癌症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各個方面。
  • 癌症能治好嗎?一個腫瘤醫生終於說出了真相!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在多數人眼中,癌症即為不治之症,等同於「絕症」、「死亡」、「沒救」。而癌症之所以可怕,最主要在於:很多人的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癌症晚期,在很多人的心裡就等同於是「不治之症」。
  • 癌症的真相:為什麼甲狀腺癌是「最善良的癌症」,醫生告訴你原因
    曾經有一句話在網絡上流傳的非常廣泛,那就是「如果我們這一生當中必須要患一種癌症,那麼希望它是甲狀腺癌」。而這句話能夠流傳開來,說明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劉醫生就好好和大家聊一聊甲狀腺癌的相關知識。為什麼它被稱為「最善良的癌症」?
  • 到底該不該讓癌症患者知道真相?
    每天我都收到諮詢癌症相關的郵件,漸漸發現,來信的人裡,家屬遠比患者多:「我媽媽剛查出xx癌,我們都在想辦法瞞著她,現在美國有什麼新藥嗎?」 在中國,確診癌症後,第一個得到消息的往往不是患者,而是家屬。在震驚之餘,家屬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應不應該告訴她(他)實情?」
  • 胃腸息肉易變成癌症,需要「一刀切」?消化科主任告訴你真相
    尤其是做病理結果時更是心裡焦急得不行,晚上連覺都睡不好。胃腸息肉到底是什麼?通俗來講息肉就是在我們人體組織表面多出來的一種贅生物,也就是身體內部多出來一塊肉,這塊肉長在胃腸道內,所以被稱為胃腸息肉。一般分為幾種類型。分別是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等,很多人都會諮詢胃腸息肉是不是一定會癌變?
  • 讀《癌症 真相 醫生也在讀》有感
    普通人聽到癌症,都是惶恐不已,談之色變。主要是這兩個字總和絕症聯繫在一起,不僅讓人產生命不久矣的感覺,也很容易聯想到掉頭髮虛弱等病態的身體狀況,還有雖然不知道具體數字但一想就是天文數字巨大包袱的治療費用,讓這兩個字背上了沉重的陰影。
  • 癌症5年生存期是什麼意思?熬過5年就沒事了?腫瘤醫生告訴你
    腫瘤醫生告訴你。那麼癌症5年生存期是什麼意思?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醫生經常會和患者說「癌症5年生存期」挺過,再復發的機率就比較小了。比較良性的腫瘤在切除後在五年內復發的概率小或者不復發,五年後再威脅生命的概率就更小了;中晚期的腫瘤已經開始進行擴散和轉移,在切除腫瘤後,不能明確癌細胞的位置,在手術後這些癌細胞可能還會捲土重來,所以醫生會告訴患者有五年的生存期,在這期間惡性腫瘤復發的機率很大,我國癌症患者5年存活率僅為25%。
  • 癌症是拖出來的,醫生忠告,晨起堅持三多三不要,癌症才能更遠
    談及自己為什麼罹患癌症,56歲的楊先生告訴醫生,都是我自作孽,年輕的時候就養成了一些壞習慣,40歲的時候,醫生就建議你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但我不聽,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 醫生不願意說的癌症真相:癌症病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毒死的
    醫學永遠不願意告訴你疾病發生的真相,其實,這也很簡單:任何的疾病的發生,都是身體受損,就是細胞的大量的死亡,而細胞的死亡,只跟兩個因素有關,一是毒素太多
  • 可以通過哪些指標,看出癌症是否在慢慢好轉?醫生告訴你
    得了癌症,最擔心的是事情就是病情一步步出現惡化。如果通過積極的治療,都盼望著病情向好的方面發展,但是怎麼才能夠知道癌症在好轉呢?我們看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來說,分享一個我身邊的一個真實案例,旨在說明腫瘤患者病情是否好轉,不能單靠一個指標來判定。
  • 屁多且臭,是癌症的徵兆?醫生闢謠,告訴你真正的癌症信號
    有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健康問題,導致有很多人出現了一點異常症狀都會覺得不安。哪怕就是因為放屁有點不一樣也會跟癌症聯想起來。放屁,是一種普遍的生理現象。是對人體是有一定好處的,可以幫助人體排出有害的氣體,對身體健康還會有些益處。有人認為屁多且臭是癌症的徵兆?
  • 癌症是拖出來的?醫生告誡:體內有3種炎症,趕緊消炎不要拖
    水滴石穿不是一天能產生的,同樣,癌症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形成的,大病往往都是小毛病拖久了拖出來的。有人聽說炎症是癌症之源,炎症長時間存在,真的會變成癌嗎?如果體內有3種炎症,要乾淨消炎,拖久了,可能真的會變成癌前病變,大大增加癌症風險,下面就具體向大家介紹一下。
  • 癌症患者白細胞低,該怎麼辦?一定要打升白針嗎?醫生告訴你答案
    通常情況下,患者一般會打升白針或者是口服升白藥來進行補充,但是醫生告訴大家,其實生活中也有方法可以進行升白。首先需要給大家說一下,什麼是升白針。升白針的作用主要是刺激身體骨髓生成白細胞,以提供身體需要。升白針也分為見效快和見效慢的,見效快的升白針只需要在化療結束之後打一針就可以了。
  • 我是一名腫瘤外科醫生,我推薦的這本書叫《癌症傳》……
    我是一名腫瘤外科醫生,我每天面對的敵人都是癌症,藉此機會跟大家聊一聊,我們手術刀與癌症的戰爭……」成興華,上海市胸科醫院腫瘤外科副主任醫師、研究員,他也是上海圖書館評選出的2019年度「十佳知識分享人」。話匣妹在上海市胸科醫院見到他時,成興華剛為住院病人查完房,就近尋一處安靜的辦公室見縫插針接受採訪。
  • 癌症到了晚期,還有救嗎?醫生直言:2種癌症到了晚期也能治癒
    癌症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死亡的代名詞,癌症確實是所有疾病中最為兇險的病。其實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很多癌症都有了很好的治療辦法。癌症最可怕之處之一就是癌症晚期,有人覺得相當於宣布死亡,但其實有些癌症晚期是有希望的,甚至可以治癒。你不信嗎?別急,接著往下看。
  •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人都在「假查癌」?醫生著急
    大夫,你肯定檢查錯了,我年年都體檢,一點問題也沒有,怎麼就癌症晚期了呢?這是腫瘤科醫生,經常聽到來自於癌症患者的疑問!隨著國民健康意識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定期體檢。不過,即便如此,有部分每年體檢的人,仍然被查出了癌症晚期!之所以會如此,主要和患者錯誤認為普通體檢=防癌篩查有關!我們自費參加的體檢、或企業組織的員工體檢,其實都是普通的體格檢查,它們的確有利於部分疾病篩查,比如慢性肝腎疾病、普通婦科疾病、三高疾病等,都可能通過普通體檢發現。
  • 真相 | 中國人談之色變的癌症,都被這部美國紀錄片無情揭露了
    因為莆田系的免疫療法而死,一時間這個詞,進入很多人心目中的黑名單。也有很多人問科普作者李治中,為什麼我有親朋好友接受了免疫療法,卻沒什麼效果呢?有三個殘酷的事實,必須被我們正視。放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連醫生都會成為犧牲品 很多人可能以為,白血病離我們很遠,離兒童更遠。然而在中國,無論男性或女性,白血病都是14歲以前最高發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