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過哪些指標,看出癌症是否在慢慢好轉?醫生告訴你

2020-12-24 騰訊網

得了癌症,最擔心的是事情就是病情一步步出現惡化。如果通過積極的治療,都盼望著病情向好的方面發展,但是怎麼才能夠知道癌症在好轉呢?我們看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來說,分享一個我身邊的一個真實案例,旨在說明腫瘤患者病情是否好轉,不能單靠一個指標來判定。

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我首先是想起了前段時間我經手過的一位老年肺癌患者,我想把她的經歷先分享一下,用來揭露一下癌症的罪惡。

說到這位肺癌患者,發現時腫瘤已經不算小,但是全身檢查後沒有發現遠處轉移。通過積極的化療和靶向藥物治療等治療之後,檢查發現腫瘤也在縮小。正當家人覺得治療有效為之高興的時候,在第四次化療複查時,發現了遠處腦部轉移。所以說,其實我們有時候對癌症很無奈,儘管看到癌症在好轉,但是表像難以掩蓋它惡的本質。

分享以上真實故事的目的,主要是告訴大家:通常醫生會根據患者體徵、檢查等多個方面綜合評價治療效果,不能因為一些指標的短暫好轉而掉以輕心。無論什麼時候,得了癌症,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放鬆警惕,更不能被表象蒙蔽。但是我更不是說,癌症不可能會好轉,因為有些早期發現的癌症,是可以治癒的,而有些癌症,即使發現時已經中晚期,但是通過積極的治療,也是能夠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有效延長患者壽命的。

回到問題,那麼通過哪些指標,可以看出癌症在慢慢好轉?

首先,症狀好轉。

這個是所以疾病好轉的基礎,疾病帶來的不適症狀,如果通過積極的治療,症狀明顯改善,那麼身體就會感到舒適,也就是病情好轉的一個指標。

對於癌症,大多都會給身體帶來明顯的不適症狀,比如疼痛、出血、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精神不振等等。如果通過積極的治療,這些症狀可以改善,那麼對於疾病來說,也是一種好轉表現之一。

而很多惡性疾病的晚期,如果喪失了手術自己放化療治療,那麼姑息治療是唯一的癌症治療方式。如果可以減輕身體不適,提高生存質量,就是一種病情的好轉。

再者,腫瘤消失或者縮小。

如果早期腫瘤,沒有發現遠處轉移,積極的手術治療,甚至可以完全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這肯定是一種好轉表現。

而如果沒有手術機會,或者通過放化療、靶向藥物治療、免疫治療等等治療方式,使腫瘤瘤體不再增長,或者縮小,那麼這個也是腫瘤好轉的一個指標。

這個指標,通常要以影像學檢查為主,瘤體變小,並沒有遠處轉移才是好轉的重要指標。

而對於實體惡性腫瘤疾病,如果治療後經過超聲、CT等影像學檢查腫瘤完全消失,且時間超過1個月,判斷為完全緩解;而治療後腫瘤半徑(或所有病灶半徑之和)縮小30%以上,且持續時間超過1個月,可以說疾病部分緩解。

再者,通過血液輔助檢查來看。

許多的腫瘤疾病,帶來的是器官功能的損害,比如出現貧血、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等損害,另外腫瘤標誌物檢查時指標增高。而如果通過積極的治療,化驗指標逐漸向好的方面發展。那麼也是惡性腫瘤性疾病好轉的表現。

以上指標不能僅僅通過一次檢查就能說病情好轉,而應該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動態持續好轉才是好轉的指標。比如高於參考值的某種標誌物,一次檢查恢復到參考值內,只能說明這一段時間內的治療效果較好,是一個好現象,長期的處於正常水平更能說明療效較好的趨勢。

同樣,有些指標變差,那可能是近段時間的治療出現,就要警惕治療中的不足,也並非一定就是病情惡化。

所以說,癌症病情好轉是指患者症狀、體徵以及血液、影像檢查都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單純的某一項指標變化一般很難確定病情變化。

那麼得了癌症,應該怎樣對待才能讓患者病情向好的方向發展?

首先,要保持一個比較穩定的心理狀態。

正確認識疾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並且相信自己是可以戰勝癌症的。尤其很多的患者,家屬選擇不告訴患者病情,這個也主要是擔心由此帶來患者心理負擔加重。

另外,積極調理飲食。

做到飲食搭配合理,營養要均衡,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儘量要細嚼慢咽,不要暴飲暴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鹽醃製、燻製品、發黴等食物,過量食用這些食物容易導致病情加重。

再者,力所能及的參加鍛鍊。

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就要適當的進行運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虛弱的體質,增加患者的免疫力,從而更有力量去跟癌症抗衡。

再者,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居住環境要適宜,應該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持室內溼度適宜,不要長時間的呆在沒有陽光、不透氣的屋內。家人更要積極的同患者溝通交流,細心的照顧。

有時候家人的陪伴鼓勵才給患者戰勝疾病帶來勇氣和信心。

再者,積極面對治療。

疾病的治療受制於醫療條件家庭條件、主觀意願等等多方面影響,力所能及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而如果因為治療出現一些副作用,不要過於當心,積極諮詢醫生,積極的克服。

所以說,腫瘤患者疾病是否好轉取決於很多的方面,多數時候需要綜合的評定,而如果不幸得了惡性腫瘤疾病,更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積極配合治療,爭取疾病治療好轉最大化。

相關焦點

  • 假如一個人得了癌症,還能活多久?腫瘤醫生:牢記3點可帶瘤生存
    癌症是縈繞在醫院上空的一個魔咒,非常多得了癌症的患者,都想知道一個問題,那就是還能活多久?其實癌症一旦出現,就很難完全治癒,沒有任何一個醫生能保證你治癒之後,就不會復發。假如一個人得了癌症,還能活多久這個問題取決於癌症的類型,病情的發展程度,患者的治療情況,醫生的治療方案等多個因素。通常醫生在描述癌症的存活率的時候,都是通過「五年生存率」來進行描述。說的就是五年內沒有出現復發轉移,就可能意味著臨床上的治癒。
  • 血液檢查中這3個指標不正常,儘快找醫生,可能是癌症來臨的信號
    導語:現代社會,我國癌症患者逐年增加,有些癌症一旦被檢查出來,無異於是「死亡宣告」。癌症可能會使很多家庭支離破碎,但是很多癌症在初期是可以被發現的,只不過很多人都沒有注意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如果我們能夠及時發現身體上異常,及時前往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和治療,那麼癌症其實也是可以控制的。
  • 腎病好轉,4項尿液指標會發信號,若都有先恭喜你
    判斷病情是好是壞,身體感受是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檢查相應的指標更準確直觀的評估。腎病時好時壞關鍵要看腎功能的情況,那麼檢驗腎功能的指標有哪些?尿液相關的檢查是評估腎功能必查的項目之一。一些特定的尿液檢查指標是腎臟損傷的「報警信號」,相反指標穩定也是病情好轉的寫照。尿液檢測中4大指標,讓你更了解自己的腎功能!
  • 體檢查出腫瘤指標偏高就一定是癌症嗎?
    在癌症的發病率節節攀升的今天,體檢時檢查的腫瘤指標已經成為了一項必查項目。很多人都希望通過檢查腫瘤指標來排除甚至早期發現惡性腫瘤。然而,是不是腫瘤標誌物正常就代表著暫時與癌症絕緣?腫瘤標誌物偏高是不是就一定罹患了某種癌症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 血液檢測中這個指標高是癌症的強有力指徵
    如果在六個月內記錄第二次升高的血小板計數,被診斷癌症的數字上升為18%的男性和10%的女性。在一般人群中,約1%在任何一年發展為癌症。在分析的隊列中,由GP接受血液檢查的人群中,約有4%的男性和2%的婦女患有癌症。肺和結腸直腸癌更常經血小板增多症被診斷。三分之一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和肺或結腸直腸癌患者沒有其他症狀能表明他們患有癌症。
  • CT查出肺癌,血抗癌指標卻正常,是什麼情況?聽聽醫生的回答
    首先很多人都不知道血抗癌指標指的是什麼,其實就是通過檢查血液中的腫瘤標誌物含量來幫助判斷身體是否患癌。主要的癌症篩查有很多種不同的指標,如果篩查肝癌,可以分析甲胎蛋白的指標;想篩查腸癌,就可以篩查癌胚抗原。這些指標超出一定的範圍,可能會代表身體患癌。
  • 很多癌症都是「省」出來的!作為醫生,我必須告訴你真相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癌症的產生。「為什麼是我?為什麼癌症偏偏找上了我?」很多患者在確診的那一刻都有過這樣的心理。其實癌症的發生,與生活習慣是息息相關的,其中一個習慣,就是不該節省的「節省」!
  • 今年體檢新增3項癌症指標檢測
    體檢項目有哪些?,主要通過檢測血液指標判斷有無消化道腫瘤、胰腺腫瘤等疾病。不少市民聽說新增癌症指標檢測後十分滿意。66歲的蔣志英說,以前沒有囊括這些項目時,還要自行去大醫院檢查,「現在癌症較為多發,早篩查早治療,對我們是實實在在的福利。」68歲的葛老伯曾患有鼻竇癌,經過化療後,目前病情穩定。自此以後,他每年都會檢查癌症指標。今年新增三項癌症指標檢測,他非常高興:「我當時還好發現得早,及時治療好了。
  • 屁多且臭,是癌症的徵兆?醫生闢謠,告訴你真正的癌症信號
    哪怕就是因為放屁有點不一樣也會跟癌症聯想起來。放屁,是一種普遍的生理現象。是對人體是有一定好處的,可以幫助人體排出有害的氣體,對身體健康還會有些益處。有人認為屁多且臭是癌症的徵兆?下面醫生告訴你真正的癌症信號。放屁多又臭的原因有哪些?
  • 孕期12周就能看出胎兒男女嗎?這些發育指標,值得每個孕婦收藏
    但是很多的產婦,其實只是好奇而已,想知道自己肚子裡的孩子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那麼當產婦到了12周可以看出孩子的性別嗎?對於胎兒的發育,其實在10周之前的身體狀態都是一樣的,並沒有很多的差異,但是到12周的時候,其實在性別上,如果對於一些有經驗的醫生,通過影像是可以分辨的出來的。
  • 血常規中的3個指標,出現明顯異常,需進一步檢查,或有患癌風險
    相信很多朋友去醫院,都做過血常規這個項目,這是醫院最常用的一個檢查方式,醫生可以從大家檢查單中各種數據,看出來身體是哪邊可能有問題,癌症是比較難治癒的疾病,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在早期不容易被發現,那血常規能查出癌症嗎
  • 血常規出現這幾處異常,趕緊找醫生,可能是癌症的信號
    但癌症是可控可防的,定期的體檢做癌症篩查都能及時發現早期癌症,並且通過檢查血常規,也是能夠看見癌症的苗頭,因此各位朋友做完體檢之後可以仔細分析下自己的血常規指標。一、血常規出現這幾處異常,趕緊找醫生,千萬別大意1、血小板數量異常血常規中一定要格外重視血小板的指數,一旦發現血小板指數異常就要趕緊做進一步的檢查。
  • 癌症症狀都有哪些?和腫瘤有什麼關係?應做哪些篩檢?醫生告訴您
    ,生命終結,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是沒有辦法治療的,有些癌症是可以通過規範的治療保證生活質量的,還有些癌症有特效的靶向藥物能夠長期維持生命等等,但幾乎所有的癌症都可以通過早期的預防,及早發現問題,早期進行治療,甚至可以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談一談什麼是癌症,以及對於癌症的有效篩查有哪些?
  • C型癌症性格是指什麼樣的性格?會得哪些疾病?醫生告訴您
    癌症的發病因素有很多,大致上都是因為遺傳、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或者是居住環境等其他因素整合作用的情況下得出的疾病。長期不良情緒的也和癌症的發生有著一定的關係。人們長期處於壓力、焦慮、緊張、抑鬱等情況下患癌症的機率會大大增加。
  • 癌症手術後,為何有些醫生建議要繼續化療?醫生告訴你答案
    在臨床上醫生經常會被問這個問題,不過有問題及時反映和溝通也是好事情,今天醫生也跟大家詳細的說一下,癌症患者手術後,為何有些人需要繼續化療,這樣也能讓大家理解醫生的工作,了解到化療的重要性。因為在通過手術切除腫瘤之後,患者身體裡面肉眼能看見的,已經形成腫塊的癌細胞,被醫生切除掉了,但是這不意味著,體內所有的癌細胞都被切掉了,體內仍然可能存在著,沒有被消滅的癌細胞,這些癌細胞就會導致患者日後出現復發的現象。
  • 看完體檢報告恐慌了 腫瘤標誌物指標高是怎麼回事
    浙江在線04月28日訊33歲的孫女士近日參加了單位的體檢,體檢中心工作人員的一個電話讓她膽戰心驚:「你有一項腫瘤標誌物指標偏高,是和消化道有關的,建議去醫院複查一下。」「我是不是得癌症了?」當天,孫女士就來到醫院的專科門診,哭著問醫生。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體檢季,在形形色色的體檢指標中,腫瘤標誌物因為和腫瘤掛鈎,顯得格外「扎眼」。
  • 醫生:全切!原來這些癌症可以治癒
    當地醫生讓劉叔前往市級醫院進行治療,主管醫生為他安排了全身CT掃描,隨後,又在他的右側肺部和左側甲狀腺發現腫瘤。為何有的癌症可以治療?不過,早期癌症多數可以治癒,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早期癌症都可以治癒,治療效果還與患者的體質、生存意志等因素相關聯。事實上,很多人在確診癌症的時候都已經到了中期甚至晚期,這種情況下,治療難度大大增加,但也有「奇蹟」出現。
  • 癌症晚期到底有多痛苦?通過真實案例告訴你,癌症晚期真的很痛苦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生活態度也就更加的積極了,可是對於疾病的意識仍舊缺乏,即使就醫意識強烈然而在面對癌症的時候往往還是慢了一步,很多時候發現時已是晚期。「談癌色變」指的不單單是指其死亡率高,更多的是癌症帶來的痛苦。那麼,癌症到了晚期是不是更痛苦呢?今天我們就通過盤點癌症晚期症狀,來看看癌症到了晚期到底有多痛苦!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個案例!
  • 癌症的真相:為什麼甲狀腺癌是「最善良的癌症」,醫生告訴你原因
    這個生存期聽著是不是特別的不可思議,而事實證明就是這樣的,它可能比很多慢性疾病的生存期還長;而且它的復發率也是非常低的,在5%以下,而即使是復發之後的患者,也是可以通過相關治療方法,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的。
  • 癌症患者該不該選擇化療?化療有沒有副作用?醫生如實相告
    癌症至今未被攻克,治療癌症的主要就兩個,一個是化療一個是手術。很多人會受到電視劇和小說的影響,一想到化療就是癌症晚期,腦海中立馬浮現脫髮、噁心反胃等畫面,於是很多人都比較牴觸化療。那麼癌症患者需要接受化療嗎?醫生告訴大家,癌症患者該不該選擇化療不能一概而論,應該根據情況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