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夫妻成為「鳥爸鳥媽」的151天

2020-12-28 婚姻與家庭

作者:周文平

圖片:受訪者提供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垃圾分類、廢物利用、節能減排、陽臺綠化,生態文明和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我環保、我驕傲、我有妙招!快跟小婚家來這些家庭取取經,一起讓環境變得更綠色,更美麗。——小婚家

遼寧省丹東東港的鴨綠江口溼地,

是世界八大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每年會有大量的海濱鳥從遙遠的南半球遷徙來覓食、繁殖。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

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最美妙的畫面,攝影師姜信和、車勇夫婦喜歡將這生命之美定格。

然而,

在發現有人偷海鳥蛋之後,他們有了一個新的使命……

01

姜信和原來是一名森林公安,保護野生動物成了他的職責。

為了研究候鳥遷徙、亞洲越冬水鳥以及野生動物的救護,他經常跋涉在鴨綠江口溼地。他樂此不疲地追逐鳥類的身影,觀察、記錄、拍照,為此,他還專門向很多著名的攝影家拜師學藝,成為「視覺中國」的籤約攝影師。

10年後,姜信和調到廣播電視局工作,保護鳥類從職業變成了業餘愛好。妻子車勇是一名教師,也是姜信和的鐵粉。每當周末休息,兩人便一起到溼地休閒觀鳥,成為鳥群的忠實護衛者。

2017年5月14日上午,夫妻倆在鴨綠江口的溼地發現有人在偷鳥蛋。

姜信和馬上打了報警電話。夫妻倆在森林公安的指導下對鳥蛋進行了清點,竟然有264枚。這麼多鳥蛋怎麼辦呢?

森林公安說:「鳥蛋脫離了鳥巢後溫度下降,就是再放回巢裡也不會孵化,即使聯繫野保部門,路途遙遠也來不及。」

難道眼睜睜地看著這些被救下的鳥蛋再次失去生命嗎?最後,徵得相關部門同意,姜信和和車勇決定對這些鳥蛋進行人工孵化。

02

當時,他們只想把這些鳥蛋孵化出來,沒想到後來的困難一個接著一個。

夫妻倆把鳥蛋帶回家後,請教相關專家,才知道這些是長腳、燕鷗等多種鳥的鳥蛋,而且國內外並沒有人工孵化的先例。

時間就是生命,夫妻倆只好採用土辦法,像老母雞孵小雞一樣進行孵化。他們把塑料泡沫墊在最底下,然後在上面鋪一層厚棉被,再鋪一張電熱毯,最上面蓋一層棉被,把鳥蛋裡三層外三層包裹好後,在裡面放上溫度計。

為了讓鳥蛋受熱均勻,夫妻倆輪流幫蛋寶寶們翻身,夜裡也要起來好幾次。細心的車勇還在本上詳細記錄下每天孵蛋的過程及變化。

時間一天天過去,這些鳥蛋卻毫無動靜,夫妻倆既焦急又失望。海鳥的孵化期一般在21至25天,他們不知道這些鳥蛋是什麼時候出生的,只能一天一天地堅持。每天按時給鳥蛋翻身,檢測溫度。

9天後,半夜起來上廁所的車勇興奮地喊:「快來聽!是不是有小鳥的叫聲?」

姜信和一骨碌爬起來,跑到鳥蛋旁。「真的呀,小鳥出來了!」隨著鳥叫聲,一隻毛茸茸的小鳥破殼而出,這是一隻黑翅長腳鷸。夫妻倆激動地抱在一起歡呼,車勇的眼淚流了出來。

多麼不容易呀!他們竟然把野生鳥蛋孵化成功,創造了奇蹟!

就這樣,20多天的時間裡,黑翅長腳鷸、反嘴、燕鷗等60多隻小鳥陸續來到這個家。

03

小鳥的出生讓夫妻倆的生活變得更加繁忙,但他們卻樂在其中。每天下班,車勇著急地往家趕,「我家裡還有好多鳥寶寶等著餵食呢!」

同事戲謔道:「你這個鳥媽媽是不是應該向領導申請一個產假啊?」車勇哈哈大笑。兒子已經參加工作,本來生活輕閒的夫妻倆卻成了「鳥爸鳥媽」。

可要想當好「鳥爸鳥媽」並非易事。

姜信和從市場買回很多小魚、青蝦、蛋黃和維生素,每天按時餵養,可這些小傢伙有的胃口大開,有的卻無法進食。

黑翅長腳的嘴特別細,姜信和只得扒開鳥嘴,讓車勇用牙籤把食物一點點送進鳥的喉嚨,可鳥寶寶卻搖頭向外甩,又把食物吐了出來。

「它怎麼不吃呢?這樣下去一定會餓死的!」情急之下,車勇把食物放進自己嘴裡,嚼爛後再模仿鳥媽媽的樣子,嘴對嘴地給黑翅長腳鷸餵食。

姜信和非常感動,將妻子餵食鳥寶寶的溫馨一幕拍攝下來。鳥寶寶們似乎也真的把車勇當成了媽媽,只要她一拍手,它們就會朝她奔來,仿佛蹣跚學步的孩子奔向媽媽的懷抱。

04

即使這樣悉心照料,姜信和發現每天都有一隻黑翅長腳寶寶餓死。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姜信和翻書、查資料、調整食物配比,仍然不見起色。百思不得其解的姜信和只好又跑回溼地,觀察其他黑翅長腳鷸。他發現這種鳥出生後不是媽媽餵食,而是幼鳥跟在媽媽後面覓食,原來不適合人類餵養。

夫妻倆再次聯繫了森林公安,將21隻黑翅長腳寶寶提前放回大自然。

家裡的鳥寶寶們一天天長大,為了幫助它們重回大自然,夫妻倆決定對它們進行野化訓練。

他們找到當初發現鳥蛋的蘆葦蕩,並在一旁搭建了帳篷,作為臨時的野化訓練基地。

為了讓鳥寶寶們儘快適應環境,不至於被豹貓、黃鼬吃掉,夫妻倆清早四五點鐘起床帶鳥寶寶們到野外訓練,8點鐘把它們送回家再去上班;下班後再把鳥寶寶們放出去,天黑再把它們帶回家。

不管颳風下雨,堅持早晚兩次野化訓練。

車勇經常累得躺在地上就睡著了,當她睡覺時,鳥寶寶們就會聚集在她的身旁,仿佛依偎在媽媽的懷抱。車勇朦朦朧朧地感覺鳥寶寶們在往她的懷裡鑽,怡然地享受這幸福的「親子」時光。

05

為了全力照顧鳥寶寶們,夫妻倆暫時放棄了攝影。

他們從來沒有為了拍攝而去打擾鳥類,因此失去了很多拍攝的機會,有時只用手機拍幾張留念。姜信和說:「藝術應該給生命讓路,我們寧願不拍照片也要把這批鳥馴養好,讓它們回歸自然。」

從春到秋,鳥寶寶們一天天長大,它們不僅學會了飛翔,還和夫妻倆相處得很親密。練成了飛行本領的燕鷗寶寶們要走了,臨別時,它們依依不捨,在天空盤旋著不願離去。

看著鳥寶寶們一隻只飛走,越飛越遠,越飛越高,夫妻倆既高興又不舍。

2017年10月11日,在和鳥寶寶們朝夕相處151天之後,夫妻倆送走了最後一隻鳥寶寶。

為了讓大家都來愛鳥護鳥,姜信和決定把和鳥寶寶們相處的生活照發布出去。

這些照片沒有炫技,沒有刻意擺拍,只有對生命的敬畏。

在2018年第18屆遼寧省攝影藝術展上,圖片故事《與鳥相守的151天》從6000餘幅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紀實類金獎。2019年,《與鳥相守的151天》又獲得中國三門峽自然生態國際攝影大展銅獎,並被三門峽市永久收藏。

2020年4月接受小婚家採訪時,姜信和說:「我們不知道來年遷徙時節還能否見到和認出它們,但是當順著叫聲仰望天際,我們會把天空中飛來的每一隻候鳥,都當作是自己孵化出來的鳥孩子。」

「同在天地間,人鳥共安詳」,這是姜信和夫妻的美好願景。他們將繼續行走在護鳥愛鳥的路上,用鏡頭向人們講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動人故事。

相關焦點

  • 【央視裡的長島】鄰居家的孩子走錯門,鳥爸鳥媽該咋辦
    【央視裡的長島】鄰居家的孩子走錯門,鳥爸鳥媽該咋辦 2020-06-11 04: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拍鳥先要愛鳥護鳥
    經過20多天的孵化,5月中旬,疣鼻天鵝寶寶陸續出殼,在鵝爸鵝媽的帶領下開始學習本領。這時,攝影愛好者才能一睹天鵝寶寶呆萌的身影。  近距離拍攝出來「溜達」的疣鼻天鵝一家並非易事,靠的是不懈堅守還有機遇、運氣。今年回到烏梁素海的疣鼻天鵝很少,對攝影愛好者來說,拍攝到疣鼻天鵝寶寶就更加不容易了。
  • 觀鳥故事丨紅尾水鴝添幼鳥,鳥爸鳥媽忙飛天
    除了譁譁的流水聲,我還聽見連續的鳥叫。莫殘溪兩邊,有高高的河堤,聲音是從河堤下的溪邊傳來的。遠遠的,看見水裡的石頭上,有兩隻鳥,一隻鳥張大了黃黃的嘴……原來,是鳥爸爸、鳥媽媽在抓蟲子餵幼鳥。我這才想起來,現在正是小鳥育雛的季節啊!
  • 童話:胖鳥莎麗
    聲音:席璟音樂:丹尼男孩從前,有一隻小熊他最怕別人問自己喜歡什麼因為他不知道畫畫也不喜歡,遊泳也不喜歡摺紙也不喜歡,拍球也不喜歡熊媽媽很著急就向上天祈求快給我的孩子一個愛好吧就在這時天上突然飛下來一隻粉紅色的胖鳥胖鳥落在了小熊身上不知為什麼從此以後,胖鳥一飛小熊就要追著她跑熊媽媽一看小熊跑了趕緊追上去就這樣熊媽媽追著小熊,小熊追著胖鳥跑啊跑啊最後來到了一片密林子小熊定睛一看,嚇了一跳
  • 連續兩年小鳥入駐築巢繁育後代,不知是否是去年的鳥媽呢?
    圖1,2,3是去年架在羅漢松上的鳥窩,露天的,下雨天擔心淋雨在花架上放了把傘遮陽擋雨孵出三個小傢伙,大概9天時間從孵出到飛走。記得第九天上午還去看了一眼,已經羽翼豐滿啦,小小的鳥窩已經住不下這三個小朋友了。
  • 從捕鳥到護鳥 人民日報點讚雲南盈江「鳥塘經濟」
    聽說過「鳥塘」嗎?一汪水塘,幾棵樹樁,樹樁的枯樹洞裡提前放上鳥兒愛吃的麵包蟲。離水塘10米遠左右搭建一間長條形的棚屋,屋內十幾把椅子一字排開,愛好攝影的觀鳥者,在屋內就可拍攝水塘裡鳥兒覓食嬉戲的情景。在雲南盈江縣太平鎮雪梨村石梯村民小組,當地人管這叫「鳥塘」。滿眼皆綠,萬鳥翔集,車子一進石梯,耳畔便響起陣陣鳥鳴。
  • 如果鳥媽媽意外死亡,雛鳥怎麼辦呢?
    對於雄性或者夫妻雙方撫養子女的鳥類來說,鳥媽媽如果意外身亡,另一半會承擔起獨自撫養後代的人任務,但是對於雌性獨自撫養子女的鳥類來說,鳥媽媽死亡,就意味孩子要自生自滅了。下面,我們來看幾種不同鳥類撫養孩子的不同方式。
  • 軍艦鳥,公認的渣鳥
    總是各種高空俯衝、翻轉去嚇唬其他鳥在膽小的熱帶鳥眼中軍艦鳥的大翅膀就是虎虎生風的死神的鐮刀搏一搏單車變拐杖於是它們總是以最快速度扔下嘴中的魚轉身就逃即便軍艦鳥真的不吃它們徜徉而去留下敢怒不敢言的熱帶鳥鯕鰍就是上面的大塊頭垂釣愛好者和海豹都愛它兩魚能成為「飯友」是因為它們都愛吃飛魚鯕鰍在水下窮追不捨飛魚只能「上天」而海面之上軍艦鳥早已張開大嘴
  • 雎鳩是什麼鳥
    即物起興,由雎鳩鳥「關關」的鳴叫聲引出一段才子佳人美麗的愛情故事來。那麼問題來了,「雎鳩」到底是什麼鳥呢?今天試圖為大家解決這個問題。這裡先做一個免責聲明,關於「雎鳩」到底是什麼鳥,歷代以來相關文獻和論文可謂汗牛充棟,眾說紛紜,並沒有達成統一意見,由於不可能有當時的聲音圖像作為證據流傳下來,所以得到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永遠是不可能的。
  • 郭富城裸照攝影師涉猥褻 露鳥寫真銷日被捕
    搜狐娛樂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曾拍過陳冠希露恥毛、郭富城裸露照的新加坡籍攝影師紀嘉良(Leslie Kee),前天(2月4日)在東京被檢舉販賣男性露鳥寫真集,遭日本警方依涉嫌猥褻罪逮捕,好友濱崎步事發後在推特以英文訊息「不管發生什麼事,你都是和我心靈相通的好朋友……」聲援他,曾不滿他把郭富城的泳褲修掉、造成全裸話題的經紀人小美,前天(2月4日)對港媒表示不清楚此事、無法響應,她昨天
  • 兩隻獰貓跳在空中捕鳥,動作很好看,卻沒有捕鳥成功
    在動物世界中,貓科動物大部分都善於爬樹,也專門捕鳥為吃,其中捕鳥能力較為突出應該是獰貓,因為獰貓還善於跳躍在空中捕鳥。近日在西班牙Toledo,攝影師就拍攝到獰貓捕鳥的場面,一隻獰貓跳在空中捕鳥,動作很好看,卻沒有捕鳥成功。
  • 小東和不知名的鳥
    住在農村的小東,他抓過蝴蝶、螞蚱、螳螂,卻從沒有抓到一隻鳥。 一直到那一件事的發生. 事情要從小東放學歸家的途中說起。 在回家的路程中,小東與好朋友小王在閒聊的時候,發現一隻棕黑色的小鳥從一棵繁茂的樹上落地。
  • 老卵模子 | 鳥頭
    後來,走得時間太久了, 走的路實在太多了,天快要暗下去了,快要橫穿過上海了,這時候高架石墩上都已經爬滿綠色爬山虎了。我們的心裡總是懷著巨大的愛和巨大的悲傷。再後來地鐵也有了,輕軌也有了,從地底下從空中橫穿過上海,時間變得很快,快得我們來不及擺出一個摧枯拉朽的姿勢來了,不能空喊著怎麼辦,不能再猶豫。
  • 關於鳥的成語
    鳥語花香:鳥叫得好聽,花開得噴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籠中窮鳥:被關在籠中的鳥。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於擒拿的敵人。籠中之鳥: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於擒拿的敵人。鷙鳥不群:鷙鳥:猛禽。鷙鳥不合群。比喻忠正剛強的人不合於世俗。鷙鳥不雙:鷙鳥:兇猛的鳥。兇猛的鳥不成雙。比喻正直的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 鳥頭:鳥頭世界
    傳統紀實攝影師,往往會虛構一個超越於自我之上的觀看主體,以示其「客觀」立場:拍攝者仿佛是不存在的,被攝者完全意識不到鏡頭的介入,媒介是透明的,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張照片
  • 神話之鳥傳奇——中華鳳頭燕鷗
    這種鳥就是被專家稱之為「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長樂閩江口的鱔魚灘,江風與海風際會,鹹水和淡水交融,灘涂平坦寬闊,潮汐徐緩,波瀾不驚,是海鳥眼中的極樂世界,各種水鳥雲集這裡。那麼,這些黑嘴端鳳頭燕鷗風塵僕僕地趕來,是為了享受何種歡樂呢?通過我上百次的觀察所得,它們是過來洗澡、求偶、跳求偶舞的,它們把最漂亮的瞬間展示給我們,然後便飄然離去。
  • 與名家面對面|邊緣:鳥是人類自由飛翔的伴侶
    鳥、蚊子、蒼蠅、老鼠曾一度被定為「四害」。這個所謂的革命,其實就是「革鳥」的命。而在今天,鳥已經是被人類保護的對象,革命又成為一場環保的革命。這張照片揭示了鳥與環境的關係。再比如,我在江西鄱陽湖航拍的另一張照片,把「運五」飛機的兩個翅膀作為前景,主要拍攝鄱陽湖下面飛行的鳥類。圖片說明我寫為「讓人類插上翅膀」。人類藉助航空器飛上藍天,鳥和人可以在空中平行飛翔,其表達的是鳥和人類的關係。
  • 中國拍鳥大爺,全世界的鳥都躲著走
    大爺們模仿一些專業攝影師拍攝的「大片」,提高攝影技巧,滿足攝影欲望,也是個挺好的娛樂。當這種擺拍心態和套路轉移到野生動物上時,各種不擇手段的誘拍、擺拍行為,就很難避免了。為了拍丹頂鶴飛舞的照片,一名攝影師正在驅趕恐嚇丹頂鶴。誘拍、擺拍野生動物,一直是個世界性難題。
  • 「鳥臉」媽媽為盼兒女雙全執意生二胎,結果令人憤怒又心酸!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對於孕媽們來說,平安誕下一個健康漂亮的寶寶是她們最大的期望,許多孕媽媽甚至在懷孕之後就常常精神緊繃:我吃這個對寶寶有影響嗎?我這樣躺會不會壓著寶寶?我皮膚黑,寶寶可千萬別遺傳我啊……孩子總是承載著父母諸多的寄託,正常情況下,只要父母在孕期注意一些禁忌,寶寶都會很健康。
  • 大鵬金翅鳥
    大鵬金翅鳥又叫迦樓羅鳥。又作加樓羅鳥、迦留羅鳥、伽婁羅鳥、揭路荼鳥。意譯作食吐悲苦聲。或作蘇缽剌尼,即金翅鳥、妙翅鳥。為印度古代神話中,一種類似鷲鳥,性情猛烈的神格化之巨鳥。曾為毗溼奴天之乘物。據云,其生之時,身光赫奕,諸天誤認為火天而禮拜之。據長阿含經卷十九載,此鳥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四種,常取卵胎溼化之諸龍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