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高1米83,體重107kg,摩羯座,最愛黑色。
平常他都悠閒地在貝克街211號的B室裡,抽著菸斗等待委託上門。但一旦接到案子,他馬上會變成一匹追逐獵狗的狼。
「這是英國自1951年後,也就是60年以來,所舉辦的最大規模的福爾摩斯展。」本次展覽策展人亞歷克斯·沃納(Alex Werner)說。
整場展覽分為了「福爾摩斯再現」、「福爾摩斯起源」、「福爾摩斯的倫敦城」、「福爾摩斯的多稜面」、「福爾摩斯不朽」等多個展區,
各展區展品中,包括了小說原稿、作者柯南·道爾的肖像畫、柯南·道爾本人塗鴉在小本子上的油畫手稿、福爾摩斯系列短篇小說《空屋》的原稿,以及各個時期銀幕上的福爾摩斯形象。
來自世界各地的、與這位虛構名偵探相關的藏品均有展出:涵蓋手稿、插畫、照片、服飾、地圖、海報、雕像、偵探工具和影視劇片段等。
柯南·道爾使用過的的菸斗、放大鏡和打字機,以及他僅存的一段視頻採訪錄影,100多年前最早刊登福爾摩斯小說的英國期刊等藏品,也均在展覽之列。
此外,參觀者還將「穿越」至福爾摩斯生活的維多利亞時期的倫敦,通過早期影片、照片、繪畫作品及手工藝品等展品來營造當時倫敦市區的氛圍,身臨其境地遊歷「福爾摩斯的倫敦」。
這些歷時逾百年的文物藏品與有關福爾摩斯的流行文化元素熔為了一爐。
倫敦博物館「福爾摩斯」主題展開始前,工作人員正在調整蘇格蘭小說家柯南·道爾(Conan Doyle)的肖像畫。
該畫作由英國畫家 Sidney Page 創作於1897年,英國
書中的柯南·道爾肖像
從彭頓維爾十字路向西看
倫敦霍爾本高街
夏洛克·福爾摩斯福爾摩斯是英國小說家柯南·道爾塑造的偵探,也是他創作的四部長篇、56部短篇福爾摩斯系列小說的主角。
他是一位才華橫溢、善於通過觀察和演繹來破解案情的「諮詢偵探」,其形象及相關故事曾多次被改編成影視、戲劇、音樂作品及遊戲等。
有趣的是,在柯南·道爾最初的構思中,福爾摩斯只是小說中的配角。
此外,據說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原型是柯南·道爾自己見習於愛丁堡皇家醫院時所認識的的一名善於觀察的老師,但福爾摩斯身上的品性、性情與柯南·道爾本人的卻密不可分。
平常他都悠閒地在貝克街211號的B室裡,抽著菸斗等待委託上門。但一旦接到案子,他馬上會變成一匹追逐獵狗的狼,開始鎖定目標,將整個事件抽絲剝繭、層層過濾,直到最後真相大白。
他的好朋友華生博士雖然有點「反應遲鈍」,但也正因為如此,才特別襯託出福爾摩斯的足智多謀。
BBC劇集《神探夏洛克》中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扮演的福爾摩斯
近年來,好萊塢電影和多家電視臺重新改編福爾摩斯偵探故事,這讓福爾摩斯的全球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反過來也豐富了本次展覽的展品來源。
譬如,此前由英國廣播公司推出的迷你劇《神探夏洛克》風靡全球,此次展覽中就展出了該劇集中福爾摩斯的扮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身著的標誌性大衣、獵鹿帽、浴袍等,受到許多年輕觀者的喜愛。
《福爾摩斯》書籍封面,1903年,紐約第一版
《河灘雜誌》封面,1891年3月
《河灘雜誌》中福爾摩斯故事的插畫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柯南·道爾的珍貴小說手稿《顯貴的主顧》(The Adventure of the Illustrious Client)也在展出之列。
《顯貴的主顧》創作於1924年,發表於1927年,講述的是福爾摩斯幫助一名英國女子逃脫致命婚姻的故事。
故事中的奧地利男爵埃德伯特·格魯納(Adelbert Gruner)是否是兇手成了小說最大的懸念,全文自始至終都沒有交待這位向福爾摩斯求助的神秘男子的確切身份,也許讀者可以在柯南·道爾的原版手稿中找到蛛絲馬跡。
道爾在1924年出版的自傳《回憶錄及冒險史》(Memories and Adventures)
這部小說的手稿在1930年作家去世後被傳給他的女兒珍·柯南·道爾(Jean Conan Doyle),珍於1997年去世並留下遺囑,將手稿捐贈給愛丁堡的一家博物館,由於未指明具體是哪一家,手稿幾十年來都被存放在倫敦顧資銀行的地下室裡,未能與福爾摩斯迷們見面。
如今,蘇格蘭國立圖書館獲得該手稿的保管權,並決定借給倫敦博物館展出。
柯南·道爾與蘇格蘭有著許多淵源,他於1877年在愛丁堡學醫,並遇到了講師約瑟夫·貝爾博士(Dr Joseph Bell),《顯貴的主顧》中對病理學、心理學的準確描述被認為是這一期間學醫的成果。
策展人沃納說:「能夠在同一地方看到這麼多有關福爾摩斯的文物和藏品,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生難得的機會。」
倫敦博物館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