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要想活得自在,就要學會自主人生

2020-12-28 騰訊網

古人說,五十而知天命。

人到五十,人生已經過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們也全部都體會過了,此時,如果我們的餘生,想要生活得自在快樂,我們就要學會豁達,懂得坦然,自主地決定我們後半生的活法。

自主人生,說起來簡單,不過做起來卻並不容易,回首前半生,我們大多數的時間,其實都是在為別人而活:小時候,我們為了父母而活,長大後,我們為了愛人和子女而活,在生活的重壓下,我們絲毫也不敢讓自己有一絲的放鬆,只仿佛,我們一旦有片刻的偷閒,整個家庭便會失去了支撐,五十歲前的我們,總是活得非常辛苦。

到了五十歲,我們的事業已經穩定,我們的兒女也已經長大,此時的我們,要想活得自在,就要改變自己過去為別人而活的生活狀態,學會自主人生。

今後,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因為自己喜歡,而不是為了討好別人;今後,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坦蕩自在的心意表達,而不會因為顧慮他人,而使得自己言不由衷。

五十歲後,要想活得自在快樂,就要懂得自主人生,用真實的自己,開拓嶄新的人生。

一,人到五十,不要留戀自己的過去。

人的過去,可以成為一種經驗的累積,使人變得成熟厚重;人的過去,也可以成為一種累贅和包袱,使人無法成長和進步。

人到五十,只有不再留戀過去,懂得自主人生,在會將過往都變成一種經驗的積累,使得自己變得成熟厚重,活得自在快樂。

老鷹到了遲暮之年,它的喙會因為常年的磨損,而長滿繭子,變得不再鋒利,它的爪子也會因為歷盡歲月,而變得又長又彎,失去了獵物生存的能力。

此時,擺在老鷹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安靜的等死;二是飛到懸崖上,用堅硬的巖石,抹掉自己的喙和爪子,這個過程雖然極為痛苦,但也只有這樣,才能讓老鷹迎來新生。

人也是一樣,到了五十歲,如果我們沒有和過去告別的決絕,那麼,我們的後半生就勢必會受到前半生的影響,而變得壓抑。

劉德華有一句歌詞唱得好:如果想飛得高,就要把地平線忘掉。

人到五十,要想活得自在快樂,就不要在留戀自己的過去,只有為當下的自己著想,向前看,才能做到自主人生。

二,人到五十,不要再介意別人的看法。

年少時,我們總會介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認為只有得到了別人的認可,才算得上是人生的成功。

然而,為別人而活,終究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曾看過這樣一幅漫畫,一對夫妻牽著驢走,路人看見了便笑這對夫妻,說他們傻,有驢不騎,還自己走,浪費力氣。於是,老公和妻子便騎上驢子,這時,另一個路人看到了,卻責怪他們壞,說他們兩個人騎著驢,把驢壓壞了。

終於,這對夫妻發現,無論他們做出什麼樣的決定,總會有人對他們指指點點,於是,他們不再顧及別人的看法,決定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行走。

人到五十,歷經歲月滄桑的我們,也應該懂得這個道理,不要太介意別人的看法,因為你永遠無法令所有人都滿意。

既然這樣,我們倒不如為自己而活,做能讓自己感覺到自在的事,做能讓自己感覺到快樂的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自主人生,讓餘生活得自在快樂。

三,人到五十,要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

人到五十,要懂得為自己而活,歷經半世,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人總是在一晃之間,就會變得衰老,所以,到了五十歲,要儘早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

俗話說,有備無患,那些晚年能夠生活得幸福的人,大多是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對自己的未來做出了規劃,比如說,給自己留好了養好的房子,給自己準備好了養老的錢。

前半生,我們都在為別人而活,嘗盡了生活的苦,到了後半生,要想活得自在,就要懂得為自己而活,選擇能夠令自己快樂的生活方式了。

人到五十,趁我們還有餘力,自主人生,選擇一種能令自己快樂舒適的生活方式吧,早點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打算,才能免除自己的後顧之憂。

人到了天命之年,很多事都想開了,有一句話說得好,人生的成功,無關財富,能夠活得自在快樂,就是成功。

人到五十歲,要想活得自在快樂,就要學會自主人生,做讓自己喜歡的事,說無愧於心的坦率話,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人到五十,該為自己著想了。

相關焦點

  • 人生,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隨心生活,自在快樂!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情感勵志美文,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的主題內容是:人生一輩子,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隨心生活,自在快樂!導語:誰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或者說也不會是一直處於困境之中的,生活當中,有好有壞,有順心如意,也就會存在心煩意亂,在人生這場大的旅行之中,我們要做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能夠拿得起,同樣更能夠放得下。學會讓自己去隨心而生活,讓自己過得簡單而又快樂自在些!
  • 人到五十,還不知道「天命」,晚年會越活越苦!
    孔子說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生到了五十歲,一定要知道天命,如果過了五十歲,還不知道「天命」,晚年一定會越活越苦。什麼是天命?其實就是天道運行的規律,古話說:「盡人事,聽天命。」就是告訴我們,人不能與天為敵,不能違背天命,一旦違背天命,必然會招來災禍。不管是佛家還是道家,都告訴我們,一定不要違背天命,天命就是自然運行的規律和法則。我們在五十歲之前,因為人生閱歷有限,可以犯一些錯誤,但到了五十歲之後,一定要去掌握這種世間萬物運行的規律才能,這樣才能安享晚年。
  • 餘生,要想活得不累,就要懂得遠離這四種人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畫虎畫皮難畫骨,要真正認識了解一個人,不僅困難而且還需要一定時間。因為人會偽裝自己。如果結交到一些心胸狹隘、自私自利、忤逆之人,那麼註定你的人生會被毀掉。反之,如果大家遇到友善、誠實、心胸寬廣之人,那麼人生就會是另一番景象。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則黑。
  • 【學習時光】賈平凹:真正的人生從五十歲開始
    人嘛,活在這個世界上做再多事,賺再多錢,不就是為了生存,但是更重要的還是要學會欣賞。 五十歲以後,更像是人生的一堂哲學課。 人到五十,前面父母要用金錢把你養大,中間你要花費金錢養自己的家庭,晚年還要給自己存養老錢。 一生都在社會中為金錢打拼,錢不是萬能的,可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人生要的就是活得開心,自在,因為錢的事把自己提前變成了七八十歲的老頭,實在有些對不住逝去的年華。
  • 朗誦|人生,要學會釋懷
    都說人生不易,只要活著,就得去經歷世事的風風雨雨,誰也不知道前方的路途能走多遠,誰也不敢保證餘生無災無難,只有學會珍惜,釋懷所有,從容的過好每一天,才是最好。其實,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就要學會看淡、看開,想通了,什麼功名利祿、富貴榮華,都將灰飛煙滅,只有把握好當下,用豐子愷的話就是:「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那麼快樂一定會無處不在!
  • 人過五十,要想混得好,就要和這四種人搞好關係!
    人到中年的我,一直在努力向前,雖然人生還沒有太大的起色,但此時「小荷也露尖尖角」了。不過,面對困難和挫折,有時感覺心有餘力不足,甚是煩惱。這不,昨天就為了工作那點瑣事,茶飯不思。                                                為了解開心結,特意找爺爺喝茶聊天。閒聊一番,爺爺告訴我:做人,要靠自己,更要懂得借力。
  • 人過五十:養個好身體,活個好心情
    文|凌小麥人過五十,慢慢老去的你,要學會富養自己,養個好身體,活個好心情世上最無情的就是時間,你再怎麼感嘆,它也不會放慢自己的腳步。不信你看,暮然回首,不知不覺中我們就過了五十歲。生命短暫,時光匆匆過,人生不過區區三萬天,上天給我們的時間太短,所以,人到了五十歲一定要學會好好愛自己,也更要學會珍惜時間了。
  • 人過五十,要學會「不聞不問」,越老越有福氣
    五十歲的人,一晃就要退休了,要踏入老年了。對於自己的命運,應該「自有定數」,瞎折騰是沒有用的,拼命折騰也不一定有用。學會順其自然,過隨遇而安的生活,雖然看起來有些「怠慢人生」,但是快樂總會更多一些。曾經奮鬥了那麼多年,要是能夠過上大富大貴的日子,那麼早就應該實現了。雖然五十歲之後,也可以大器晚成,但是不要強求了。人過五十,要學會「不聞不問」,越老越有福氣。
  • 人到五十,越活越累,如何調節?這3件事看開了,無需羨慕別人
    古代有「五十知天命」之說,將人生分為兩個階段,前世後世,人到五十,不論前世貧富貴賤。人生在世要坦率,但至少不要做一些讓自己後悔的事情,有些事情寧可不去冒險,也不要落得太晚。俗語說:「福無雙至,禍無雙至」,「福無雙至」只剩下「氣無雙至」了,後半生想活得自在,這三件事看起來都很幸福:第一,不因別人的指責而氣憤人到五十,人生走到半坡,看過太多人情冷暖,陰奉陽違的事情,早已習以為常,沒有什麼事情值得自己與紅臉爭辯,比真情更惹人嫌;第二,人到中年,要輕鬆自在,不煩耳邊煩瑣的事,喝口熱茶。
  • 不想再次體驗失業時的焦慮和無望了,想要活出自主人生
    但是實際的情況是這樣:要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呢?那些知識都要學完嗎?要學習的內容那麼多,我學得完嗎?我就算學了,也只是理論知識,沒有實際項目經驗,這對找工作有幫助嗎?所以經常是學著學著突然覺得很沒有意思,不想繼續學下去。
  • 人生要越活越明白
    要越活越明白。該走的留也留不住,是你的搶也搶不走。別讓不值得的人和事,將自己的心情塞滿,學會選擇,學會清空。擁有,未必都是幸福;失去,未必都是悲傷。 生活總會有陰霾,但陰霾只是暫時遮住了天空,掏出你心中的明月清風,人生無論何時都是一派寧靜的天籟。
  • 「人到五十,人生過半」,這3件事要狠心,是對自己大愛,要注意
    他給後世遺留下了許多 忠告,在其中一個便是對於年過50的人!人生五十,是一道坎。暮然回首,一轉眼來到知天命的年紀。王陽明忠告: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狠心,是對自身大愛。第一:狠心控制自己的欲望王陽明說過:人活到極致,是節制!王陽明的一生是行動的一生。人來到50歲,一定看慣了那類被欲望迷惑了頭腦,幹了許多 昧良心事情的人。
  • 王陽明: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要對「2個人」心狠
    我們中國人大多都很講究有「福」無「福」,誠摯的祝願一個人的時候,喜歡祝對方有萬事勝意,有兩個人相遇、相知我們喜歡說這兩個人是有緣分,過年的時候更是家家戶戶都要貼「福」字,倒著貼寓意著福到了,這都是我們對於有福的認識。
  • 人到五十歲,知天命之年,這四件事,還是認命吧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五十歲,許多事該放的放,該忘的忘,對一些名利慾望也該學會看淡了,人生要學會隨時給自己做減法,才會輕鬆前行。人到五十歲,早已走過了激情的年紀,不再意氣用事,學會了向生活低頭,學會了沉默寡言,學會了對自己人生的深度思考,人到五十歲,終將會明白,人生沒有回頭路,許多事,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得不到的名利,愛不到的人,還是放下吧,求而不得的奢望,往往是人生的煩惱和痛苦。
  • 「用心良苦,深情必傷」人到五十,對這3種人要無情一點,淚目了
    我感覺你的生活枯燥而乏味,沒什麼說話的人,也沒什麼娛樂項目,您活得快樂嗎?禪師跟我講起了他的人生經歷,他的話,讓我沉思良久......他把頭轉向山林中悠悠說道:我已看透這個世界,曾經的我跟你一樣,享受著美好的生活,每天充滿著歡聲笑語,而改變我人生軌跡的是「情」。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心狠,是在積攢大愛
    古人也說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可能這就是人生年輪給五十歲人的一個忠告或者內心的感悟吧,對於人生到了五十歲這個事實,應該重視這三件事,必須對自己心狠起來,可能很多年輕人看不懂,也可能看起來很是刻薄,但這確實是一種大愛,老了老年慢慢回想自己之前的往事,慢慢地品一品,這個時候才能體會老酒的味道。
  • 人到了50歲,要學會享受生活,這兩個地方,儘量不要去
    人生也就短短幾十年,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感悟。若一個人活到五十歲,那人生就已經過了半生。在不同人生階段,人際交往的圈子也是不同。當然人到了五十歲,就要做這個年紀的事。人在年輕的時候是有很多的精力的,所以要努力去拼搏,不要貪圖享受,這樣才會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然而上了年紀後,就要學會修身養性,做事不能過於衝動。《易經》當中就強調,人到了五十歲後,這兩個地方儘量不要去,免得招來麻煩。
  • 人生,需要不斷學習,更要學會放棄
    人生需要不斷學習:學會放棄,有些人永遠不屬於自己,那麼就痛快的放手,別拖泥帶水,這樣不但連累別人,也累垮自己。要學會守護品格的高潔,別讓靈魂動輒經受道德的拷問,那樣最終你會跌入劫難的迷途。要知道,你笑了,有人會陪你笑;你若哭,只能獨自去流淚。
  • 易經忠告:人到五十,半生已過,要學會心如止水的生活
    不管民間有多少對於《易經》的流言(學易經的不瘋就傻之類),研究這本《易經》的人從來沒有少過。而其中的內容,不管是卦象還是其他,都是在說:一個人一生的規律,還有要怎麼樣做,才能隨著規律做,獲得成功,保持長久之道。易經忠告:人到五十,半生已過,要學會心如止水的生活。首先,人到五十,我們的身體經不起折騰了。人到五十,我們已經開始老了。
  • 人過五十,記住這四句忠告,以免晚景悽涼
    時間是把催人的利劍,一轉眼己到五十歲了,回頭望望,有種想哭的感覺。人吶,一晃就老了,簡單的活,開心的過,才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