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2020-04-29 東風願卿

史蒂芬·霍金是現代最具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他對黑洞以及宇宙的探索令人著迷,著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書,在2018年與世長辭,享年76歲。

不少電影嘗試描述這位偉大人物的傳奇人生,其中,2014年上映的《萬物理論》是最負盛名的一部。「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飾演霍金,因其精彩絕倫的表演,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這部電影既是人物傳記片,又是愛情片,同時被貼上了勵志、溫情、文藝的標籤。

影片劇情改編自史蒂芬·霍金第一任妻子簡·王爾德的回憶錄,而在事後訪談中,她也用心地解釋了電影的名稱「萬物理論」——這個短語「未必限於科學界的理論,也是關於世間萬物、人與事的種種。」

「過去25年的各種情景細節,
經常像放電影在我腦海裡重現。
我很想把這些記憶卸下來,
收藏到一個盒子裡,放到一邊去,
好繼續過我自己的生活。」

雖然兩人後來離婚,簡嫁給了喬納森,霍金娶了第二任妻子伊萊恩,但是最終他們依然保持著溫暖的友誼,確有無法割捨的牽絆。

喬丹·彼得森在《人生十二法則》中有一句話:「存在的美好,也許可以平衡生命中無法消除的痛苦。」

人生在世,我們面臨著不幸,也享受了幸運。如何平衡「美好」與「痛苦」兩個極端,這是每個人永遠無法逃避的問題。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第一重愛情平衡:不幸的是承諾難以兌現,幸運的是愛過便是雋永

霍金與簡在大學舞會初遇,「回眸一笑百媚生」,她的笑容已經銘刻在他的心上,一眼萬年。

「我是宇宙學家。宇宙學是一種有智慧的無神論者的宗教。」

「我們崇拜什麼?用一個統一方程式,解釋宇宙間的一切。」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霍金稍顯笨拙地與女孩搭訕,用特有的理科生的浪漫氣質吸引了簡的目光。之後,兩人在燦爛的煙火下定情,萬物像詩歌一樣美好。

1963年,21歲的霍金患上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他將會逐步喪失說話和走路的能力,醫生預期他的壽命只剩下兩年。

當愛情遭遇了現實的沉重打擊,簡執意與霍金舉行婚禮,勇敢地承諾:「我看起來不像是一個非常堅強的人,但是我愛他,他也愛我。我們要一起對抗這個疾病。」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然而,現實並不能輕易地改變。霍金的病越來越嚴重,他常年坐在電動輪椅上,而瘦弱的簡沒有力氣把他抬過一級一級的臺階。夫妻二人育有兩子一女,簡想要擁有自己的事業,撰寫博士論文,又要看護丈夫和孩子,一口一口給他們餵飯、穿衣。

簡臉上的疲憊之色逐漸加深,對於曾經的承諾有了些許動搖。在教堂唱詩班,她遇到了信仰相同又溫文爾雅的喬納森,他真誠熱情地來家裡幫忙,一同照顧霍金,為她減輕了不少負擔。

所有人去海灘玩耍,健康的喬納森、簡和孩子們更像一家人,只有霍金孤獨地坐著輪椅看海,似乎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愛情的承諾難以兌現,這是人生中的第一重不幸。有多少人信誓旦旦,相信自己能做到與愛人長相廝守,最後卻還是向困境低了頭?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
提出了一項「愛情三角理論」,
即愛情由親密、激情和承諾構成。
由此觸發了喜歡式、迷戀式、
伴侶式、完美式愛情等七種類型。

一旦這個「愛情三角」缺了一角,那麼整段關係就會失衡,仿佛崩塌的平面。遺憾的是,簡不是聖人,當年她對霍金的承諾出自真心,但是隨著歲月流逝,她很難把承諾貫徹到底。而霍金深知這一點,所以他願意放手,讓簡尋找更適合她的另一半。

不過,人生本來就呈現了一種平衡。霍金在愛情中確實是不幸的,但是他和簡的感情裡依然存在著幸運的微光。

一方面,他們曾經山盟海誓,愛過的心情和記憶已經互相留在了對方的生命軌跡中,沒有誰能夠否認。另一方面,儘管愛情已經在柴米油鹽中褪去了色彩,兩人卻建立起了超越愛情的友誼,說是知己與親人都不為過。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電影中,導演設計了一個前後呼應的細節——「你的眼鏡總是這麼髒。」

當霍金知道自己得病,鬱鬱寡歡的時候,簡勸說他重新振作起來,摘下他的眼鏡用心擦拭。她還說:「我希望我們在一起白頭偕老。如果在一起不是很長久,那麼有多長算多長。」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在電影的結尾,簡陪著霍金去白金漢宮覲見女王,她說了同樣的一句話,並且再次為他擦拭鏡片。他們看著長大成人的三個孩子,如同看著兩人創造的神跡。

此時鏡頭不斷倒放,時光回溯,在劍橋大學裡,霍金還是那個意氣風發的才子,簡還是那個溫柔甜美的姑娘。一切回到相識之初的回眸對視,「人生若只如初見」。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第二重友情平衡:不幸的是友誼別有目的,幸運的是珍重之意不作假

不論是在電影裡,還是現實中,喬納森都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人物。

正是他的出現,加劇了簡心境的變化,也讓簡和霍金兩人的關係變得尷尬。對於霍金來說,喬納森到底是一個雪中送炭的朋友,還是一個覬覦妻子的小人?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不得不承認的是,喬納森成為他們家庭的「一員」,確實帶著一定的目的性。

根據簡·王爾德在電影訪談的描述,她和喬納森擁有共同的愛好,例如「我喜歡唱歌,喬納森特別擅長巴洛克音樂,我倆經常在一起合作」,這些共通點都是霍金無法給予她的。

一開始,簡和喬納森存了欣賞對方的心思,漸漸地有了好感,之後他們三個人變成了朋友,霍金是夾在中間的存在。然而,霍金是何等聰慧的人,他深切地知道喬納森的友情並不純粹,但是他以寬容的心態,珍視了這份友誼。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電影中的喬納森,就像一個成熟穩重的老友。他進入了霍金的生活,也實實在在地提供了幫助。他耐心地照顧霍金,把他抱到輪椅上蓋好被子,給他們一家拍全家福,還會和霍金互開玩笑。當霍金的家人提出異議,喬納森果斷地退出了這段關係,直截了當地離開,不想給無辜的人帶去困擾。

因此,了解了前因後果,即便喬納森的動機不純,我們依然難以徹底地否定他和霍金的情誼。

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在《大人的友情》裡分析道:

「當感受到彼此都會死時,
人才能超越善惡、貧富、優劣等,
而不顧世間的各種評價,
對共同活在這個世界
共度一段短暫時光的人,
自然產生溫柔體貼之情。」

霍金時刻活在「生命短暫」的警醒中,所以他和喬納森的友誼,含著溫柔體貼,也含著包容尊重,減少了對於利益得失的計較。

在喬納森和簡不再見面以後,霍金看出妻子十分悲傷,也認同這個朋友曾經給予的歡樂。於是,霍金悄悄帶著酒去找喬納森,誠摯地對他提出請求:「簡需要幫助。」

喬納森沉默不語,扶著酒瓶餵霍金喝酒,再用白色餐巾為他擦去汙漬,一如既往的細心。兩個男人之間不用多言,眼神中已經透露出了默契和理解。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友情為人生之酒」,亦苦亦甜。世間的友情並非十全十美,這是人生的第二重不幸。然而幸運的地方是,不完美的友情也有彌足珍貴之處,值得感激與愛護。

第三重自我平衡:不幸的是生活困苦無藥可解,幸運的是自律樂觀照亮生命

佛教有言:「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霍金比普通人經受了更多的煎熬,「病苦」已經貫穿了他的一生。

電影開頭,他朝氣蓬勃,是和同學一起自由騎行的青年,隨手寫下的作業答案能讓教授另眼相看。一轉眼,因為運動神經元病的折磨,他口不能言,手不能寫,身體扭曲變形,吃飯穿衣都需要別人幫助,甚至不能好好地抱一抱孩子。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上天賜予他天才的大腦,卻也給他關上了一扇象徵「健康」的大門。他一天天地看著肌肉逐漸萎縮,變成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只能鍛鍊出強大的內心,來應對漫長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人生歷程。

電影中,當霍金被問到他的處世哲學時,他盯著觀眾掉落的鋼筆,想像自己站起來走過去撿筆的樣子,露出了神往的微笑。他說道:

「關於宇宙的邊界情況,還有比沒有邊界更特別的嗎?人類的努力應該沒有邊界,我們千差萬別,不管生活看上去多麼糟糕,總有你能夠做的事情,並且能夠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霍金的這段話反映了他自身的兩個特質,也就是自律和樂觀。因為努力沒有邊界,所以他從來不放棄努力。因為有生命就有希望,所以他對「活著」這個事實感到歡欣。

雖然不幸降臨在他頭上,讓他無緣擁有健康的身體,但是他的自律與樂觀使他達到了自我平衡,照亮了生命的道路。

  • 自律不一定成功,不自律一定失敗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自律,歸根結底,
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博弈。」
「不能自我控制的人,
最終必將失去這個世界。」

霍金的自律原則,不但成就了他本身,還督促了身邊的人。拿不了筆之後,他通過訓練強大的記憶能力,把知識裝進大腦,並且能在腦海中自如運算。

在他的影響下,簡也坦承,「哪怕只有五分鐘空閒,我也會到書桌前坐下來,查閱資料」,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平凡人遇到困難自暴自棄,喜歡空等機會的來臨。而霍金病痛纏身,仍然堅持人生規劃,在精神上向著更好的自己奔跑,這便是他思維和眼界的優越之處。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 樂觀幽默的生活大智慧

正所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霍金在現實裡,一直像一位「老頑童」。既然有些痛楚無法緩解,那麼樂觀幽默總比自怨自艾要好。

霍金積極嘗試新鮮事物,笑對他人的調侃,還客串了美劇《生活大爆炸》。在這部電視劇裡,他是科學家謝耳朵的偶像,卻在網絡上嘲諷了謝耳朵發表的論文。他一本正經地解釋自己的行為:「如果你在輪椅上坐四十年,你也會很無聊的。」

在劍橋大學裡被遊客攔住,他笑眯眯地說:「我不是真的霍金,霍金本人比我帥多了。」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幽默感像宇宙一樣廣闊,活著的每一分鐘都儘量珍惜,這是霍金的生活準則,他也由此活出了充滿智慧的人生。

或許我們沒有霍金那般聰明的頭腦,但是我們能夠保持樂觀的態度,不辜負「在人世走一遭」的幸運。

結語

「萬物理論」包羅世間萬象,不僅是科學意義的無盡研究,而且是哲學意義的無窮探索。

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不幸與幸運的交織,美好與痛苦的平衡,這是個人成長和生命延續的必然過程。

在現代社會,除了智商IQ和情商EQ,逆商AQ也需要被大眾重視。霍金在逆境中迎難而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達到了愛情、友情、自我的三項平衡,這才成就了一個思想和行動的巨人。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這裡是東風願卿,一個旅行、文史和音樂愛好者,願你我都能溫柔地看待世界。

相關焦點

  •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人生有三重不幸,也有三重幸運
    史蒂芬·霍金是現代最具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他對黑洞以及宇宙的探索令人著迷,著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書,在2018年與世長辭,享年76歲。不少電影嘗試描述這位偉大人物的傳奇人生,其中,2014年上映的《萬物理論》是最負盛名的一部。「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飾演霍金,因其精彩絕倫的表演,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 《萬物理論》講述屬於霍金的愛情故事,天才也不過只是個凡人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 《萬物理論》。這部影片的偉大不僅在於霍金教授,而更重要的是這部影片本身就很偉大,影片拍得非常美,電影配樂也很好聽,傳達出人類對於愛情友情親情純粹的嚮往,傳達出了愛的真諦。
  • 《萬物理論》:霍金造神運動 電影
    誠然,從結構和敘事上說,《萬物理論》的角度和手法都並不新,雖然不乏富於情感的細節,加之兩位演員——埃迪·雷德梅恩和菲麗希緹·瓊斯的真摯演繹,觀影過程中細碎的感動是一直有的,但,這些對於用一部傳記電影回答「霍金到底是誰?」「為什麼霍金成為了霍金?」還遠遠不夠。
  • 《萬物理論》:為什麼霍金成為了霍金? | 五官科
    誠然,從結構和敘事上說,《萬物理論》的角度和手法都並不新,雖然不乏富於情感的細節,加之兩位演員——埃迪·雷德梅恩和菲麗希緹·瓊斯的真摯演繹,觀影過程中細碎的感動是一直有的,但,這些對於用一部傳記電影回答「霍金到底是誰?」「為什麼霍金成為了霍金?」還遠遠不夠。
  • 《萬物理論》:霍金與妻子簡的愛情故事!
    一位偉人離開了這個人世,大家都知道霍金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只有手部三根手指能夠可以活動,就連說話也只能靠電腦才能溝通!記得去年在杭州我參加了一場GMIC+人工智慧大會,會議上霍金先生以視頻的形式跟大家溝通。
  • 今晚我們看電影 《萬物理論》
    埃迪·雷德梅恩憑藉著在《萬物理論》當中飾演著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獲得金球獎最佳劇情男主角獎。1月24日晚21:30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看電影》請到了電影學者葛穎,與主持人張穎共同來聊一聊詹姆斯·馬什《萬物理論》。
  • 霍金前妻:《萬物理論》電影很美,但與事實有些不符
    她說,如今與喬納森生活愉快,而與霍金仍然保持著「家人般的聯繫」。《萬物理論》中飾演簡·霍金的弗莉西蒂·瓊斯,在揣摩角色期間,曾來過這兒幾回,與簡喝茶、吃晚飯。簡給她說了很多往事的細節,還把婚紗拿出來給她看。電影出來後,簡對著大銀幕驚呼:「那簡直就是我啊!」採訪期間,電話頻繁響起。簡會遠遠招呼一聲:「請接電話吧,喬納森,謝謝。」
  • 為什麼電影《萬物理論》評分這麼高?
    想知道「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的演技能有多炸裂?看一看《萬物理論》吧。記得第一次看《萬物理論》的時候,那是在2014年的冬天,這部電影用一種奇妙的韻味溫暖了我,如今再回味《萬物理論》,那種溫暖仍然會蔓延出來.回到正題,之所以《萬物理論》在豆瓣能拿到8.2的好成績,我認為是如下三點原因:選材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們都知道,《萬物理論》講述的是一代傳奇—史蒂芬霍金的生活經歷,作為一代傳奇學家,他的經歷是很令人感興趣的。
  • 年終八卦一下霍金和電影《萬物理論》
    譬如,因為熱愛《悲慘世界》的原著,而去看音樂劇電影《悲慘世界》,對音樂劇電影《悲慘世界》出演馬呂斯的演員埃迪雷德梅恩大感興趣,四處搜索這雀斑小帥哥的資料,發現他演了霍金傳記片,扮演那位著名的殘疾科學家。又正巧在啃霍金的《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以及克裡斯廷·拉森的《霍金傳》,對霍金大感興趣,於是懷著興味看了奧斯卡獲獎影片《萬物理論》。
  • 弱點與平凡:《萬物理論》之外的霍金故事
    市面上有很多關於他的許多傳記、一本名為《我的簡史》的回憶錄,還有一部傳記片《萬物理論》,片中的霍金由艾迪·雷德梅恩扮演。而列納德·蒙洛迪諾(Leonard Mlodinow)的新作《史蒂芬·霍金》卻與以往的傳記截然不同,十分有趣。這本書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它沒有像往常一樣去奉承一個非凡的心靈,也沒有慶祝戰勝逆境的勝利。相反,這本書充滿了溫柔的敘述和真摯的感情。
  • 傳記電影推薦 高分人物傳記名人傳記電影好看影片排行榜
    傳記電影顧名思義就是根據真實人物事跡改編的電影,通常是因為這個人本身有比較值得紀念的價值,有哪些好看的傳記電影呢?下面就來了解下吧!  傳記電影推薦  1.《林肯》  2.《漢娜·阿倫特》  3.《萬物理論》  4.《辛德勒的名單》  5.《鋼琴家》  6.
  • 《萬物理論》:霍金的非典型愛情故事
    多數人對霍金的了解,不過是書本、網絡上那些流傳的故事和根本看不懂的理論介紹。除了專注科研,超有娛樂精神的霍金,也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成為犀利段子手的機會。他也曾經有過刻股骨銘心的愛情,並被拍成了電影——《萬物理論》▼萬物理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影片靈感源於他的第一任妻子簡·
  • 《萬物理論》:「這是我對你的愛.」
    我們要一起抗爭,大家一起」 「我們都是與眾不同無論生活多麼艱辛你總會有自己的方式發光生命不息,希望不止」以上臺詞,出自電影《萬物理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萬物理論》在2014年秋天多倫多電影節上舉行世界首映當時霍金本人就是臺下的一員觀眾電影結束之後他的秘書從他的臉頰上擦去了一行眼淚這部電影豆瓣評分8.3
  • 《霍金與萬物理論》讀書筆記
    推薦人:耿總 , 時間:3.15 書名: 《霍金與萬物理論》3月14日,據說是數學家的節日,因為是pi day,這一天是愛因斯坦的生日,也是霍金的忌日。一晃霍金去世兩年了,但是我明明記得是去年的事兒啊,時間過得真快。
  • 霍金浪漫美麗的婚姻卻有始無終,《萬物理論》道出愛情沉重的真相
    電影《萬物理論》是根據簡·王爾德·霍金的傳記《音樂移動群星》和《飛向無限》改編的,由埃迪·雷德梅恩和菲麗希緹·瓊斯聯袂出演。相比十幾年前BBC的那部名為《霍金》的電影,《萬物理論》雖然有著一個聽上去很物理的名字,但霍金最深刻的物理學理論貢獻在片中只是作為點綴出現,影片把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史蒂芬·霍金和簡·王爾德·霍金二人的愛情與婚姻生活中。影片在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和第72屆金球獎等頒獎典禮上獲得提名。
  • 《萬物理論》:萬物所生,皆有其用
    著名物理天文家史蒂芬·霍金所說,「人的努力應該是沒有邊界的,我們千差萬別,但不管生活看上去有多糟糕,總有你能夠做的事情,並且能夠成功。生命不息,希望不止。」初聽這句話是在《萬物理論》這部關於霍金與他妻子簡的電影裡。而霍金窮盡一生,向世人證明了這句話的真理性。
  • 物理學家霍金去世!影片《萬物理論》講述他的一生!
    霍金的傳記片《Theory of Everything》 萬物理論
  • 物理學家霍金去世,影片《萬物理論》講述其一生
    到底是什麼讓「你的時間」或成為「奇蹟」,或成為「煎熬」?《萬物理論》讓你看見了答案,而這個答案,殘酷地起始於一份生命判決書: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霍金,你的生命至多還有兩年!1963年,劍橋大學,一場學生聚會上。
  • 《萬物理論》2020.9.24
    雖然名叫萬物理論,但其實是主要聚焦於霍金的感情生活的,有點俗氣,感覺像披著名人傳記外殼的窺私八卦電影,格局小了很多。如果是作為勵志傳記電影的話,霍金身上令人感動的堅強意志和天才世界並沒有突出表現出來。如果是作為愛情倫理電影的話,霍金和妻子、妻子和喬納森、霍金和女傭之間的感情糾葛也並沒有很好的表達出來。
  • 這五部為天才作傳記的經典電影,值得一看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五部為天才作傳記的經典電影,這五部電影個自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了那些我們所熟知的天才的背後不為人知的生活。5. 《社交網絡》這是導演大衛·芬奇為臉譜網站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所拍攝的傳記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