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因為貧窮而產生的概率相當大,社會動蕩、窮困,底層的人們看不到希望,一個以脫口秀為生的人,在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環境下,變得無路可逃。面對孩子的欺凌,面對上司的刁難,同事的甩鍋,他無法抵抗,他親眼見到自己的精神領袖,曾經無比崇拜的偶像是如此的虛偽,哪怕到了最後一刻,莫瑞也依舊維持著自己虛偽的面孔,而在舞臺上的亞瑟心中的唯一信仰也就此崩塌。
一、親自扼殺偶像,是釋放黑暗面的最後一步
亞瑟開槍殺了自己曾經的偶像,親手摧毀了心裡搭建起來的信念,累積了多年的高塔自上而下轟然倒塌,這對於他的內心也不亞於是一場地震,而在他過往的多年生活中,他受欺凌,被壓迫,無端受人指責,這一場場的都是他心靈上小地震,不一樣的是,這一次,他偶像的死亡,是他主動達成的,這一次的地震,是他將自身分崩離析了。
嘲弄的是,這次脫口秀的機會是他夢寐以求的,他從前因為被一群小孩毆打,同事給了他一把槍防身,他帶在身上,手槍掉落,同事將自己撇的乾乾淨淨,而小丑亞瑟則被經理訓斥、開除。
後來他幾乎失去了希望,卻因為一個片段而爆紅,從而被自己的偶像邀請到了舞臺,聚光燈打在他的身上,他歇斯底裡地說起了自己在地鐵裡殺的人,他控訴著社會對他的拋棄和嘲弄,所有人只把這當成了笑話。沒有人理解他內心深處的孤獨,他像一條孤獨的鯨魚,遊在海底,五十二赫茲的他收不到任何回應。
殺掉自己曾經的偶像之後,他被押上囚車,其實眾目睽睽之下,他那麼做,也就是為了讓刑警將他抓捕,將他處決,他的人生早就沒有了任何生存的價值和意義。塗滿五顏六色油彩的臉上是那一張幾乎要裂開到耳朵的血紅色的笑容,而他花了半輩子時間去充當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的生命也終將完結。
二、無意間成了精神領袖,人生卻已到了絕境
還是那座城市,看起來滿是光彩,其實全是陰霾。他的愛人是他幻想的,他的母親幻想自己是明星的情婦,他在小時候被繼父折磨,目睹這一切的母親卻放任不管,他生病了,無法克制自己的笑聲,結果被人毆打,他終於和自己崇拜了半輩子的偶像見面,卻發覺他是那樣的虛偽,這樣的他,終於選擇了死亡。可他最終不能死,他死不成,喪失了所有希望的他無意中成了反抗者的精神領袖。
是的,他被另外一幫裝扮成他樣子的小丑救出來了。
這不是令他高興的事,可他還是帶著巨大的笑,離開了,或許,那時,在他的心裡,他和這個世界的位置就已經調換了。他像看著臺上的小丑一樣,看著那一幫人滑稽而自以為高明實則蹩腳的表演,他不是審判者,卻居高臨下的望著這個無藥可救的城市,內心早已千瘡百孔。
三、人應該活在幻想裡,還是在現實裡掙扎
小丑亞瑟和他的母親一樣,飽受生活的摧殘,避無可避,最終開始了自己窮極一生的幻象,他人生當中唯一的光彩是他的新戀情,可惜,也是假的,在他身上,我們很難見到任何一點的光彩,像個吹了許久的色彩泡泡,泛著黑暗裡的微光,驟然間在空中破裂。
我們常說不要沉湎於幻想之中,所有人都是這麼告訴我們的。但是,究其根源,是什麼讓小丑亞瑟這樣的人有了幻想,他又幻想了什麼,不過是一個對他流露溫存的隔壁女子,讓他在底層生活裡得到一絲的喘息,結果呢,很不幸,他醒過來了,在他進門的時候,女友對他露出了驚恐的表情,他意識到了這些。
醒過來的那一刻,在某種意義上,他已經死亡。
在臺階上跳舞的他,拔槍殺掉混混的他,殺掉偶像的他……從受欺壓,到奮起反抗,都是一個人。他反抗的方式,是將那些毀了他生活的人殺掉,對他而言,這才是活著。他清楚從殺人的那刻,這一生就要交代,可他做好了準備,槍口指著別人的時候,也指著他自己。
他有無數去死的理由,可是沒有自殺,而是變得瘋狂,向過往那些人復仇。小丑亞瑟不願意再以搞笑來維生,不願意再以笑臉迎人,他願意在帶著誇張笑容的油彩下,拿起槍,對著這個世界,「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