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最火的要屬黃軒了!
《芳華》還在熱映,
黃軒的又一部大片《妖貓傳》也上了。
人帥,有內涵!演技炸裂!
可是為了這兩部片子,他也累得夠嗆。
「沒有什麼明星願意在拍戲前花幾個月的時間參加集訓。」
馮小剛之所以找黃軒來演劉峰,不只是因為他本身與角色的相似程度高,還因為黃軒沒有明星架子,肯為角色吃苦。
果然,不負馮小剛重望,黃軒花了好幾個月時間認認真真參加集訓,只為將角色完美地呈現。
拍《妖貓傳》時,
黃軒喝酒,讀詩、愣是撐了三天沒睡覺.
只是為了找到,角色需要的崩潰的感覺。
雖然早些時候《芳華》面臨著「下架危機」,
可是好在老天似乎是看到了黃軒一路走來所留下的淚水與汗水,
兩部電影順利上映,他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在堅持與渴望中,黃軒徹底火了。
他早已不是那個在各種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文藝片裡掙扎的男青年了,
可是他的演繹經歷卻是一部心酸史。
1985年,黃軒生於甘肅蘭州,父親是一名普通工人,而母親是一名舞蹈演員。
父親就像是紮根在這片土地上的大樹,不論風雨都佇立在那裡,而母親就像是一隻美麗的風箏,因為工作的原因,她時常會去其他地方表演。
儘管風箏的線在黃軒手中,但他依舊沒有安全感,這種孤獨的感覺,瀰漫了整個幼年。
大一些的時候,黃軒又隨父母輾轉他鄉,在城市與城市之間穿梭著,生活中的一切都變得不穩定,雖然顛沛,但好在一家人還在一起。
「我們打算離婚了。」
這對於黃軒來說,無異於是晴天霹靂。
這次是父親走了,只剩他和母親留在廣東。
似乎是這個緣故,黃軒從小就比其他小孩子來得敏感、內向,不善與人傾吐心事,在他看來,樹比人要靠得住。
於是,在宿舍門口,會看到這樣一副畫面:一個害羞的男孩,正對著三棵樹說著什麼。
孤獨,似乎是刻在了黃軒的骨子裡,直到現在,他還是會直言不諱地說「我天天都很孤獨」。
不知是因為內心的牴觸,還是因為語言問題,黃軒的成績一直很差。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迷上了麥可·傑克遜的舞蹈,還給自己「謀了一條出路」。
「我不考試了,我要去學舞蹈。」
母親最終還是同意了——文化課跟不上,學個一技之長也是好的。
學舞蹈,先天條件很重要,如果條件不好,那就意味著要比別人多吃許多苦。
很不幸,黃軒就是條件不太好的那個,不過好在他足夠刻苦。
但是,黃軒也被刻苦害慘了。
「別去參賽了,先休息半年吧。」
原本被老師推薦去參加苗子選拔賽,卻因為練功受傷,被攔在了大門外。
原本就內向的黃軒更加抑鬱了,悶聲不吭地坐在寢室,租一大堆影碟排遣情緒。
也不知是看得多了,還是怎麼了,黃軒竟然生出了當演員的念頭。
如此害羞、內向的他要當演員?
「你快算了吧,連在大家面前唱歌都放不開,哪是當演員的料?」
母親第一個不同意。
可是黃軒不服氣,每天看著前輩們的錄影帶揣摩演技,想像著如何能用自己的身體展示出角色的意義。
即便黃軒如此不顧一切地投身演藝事業,但事實上,他離的夢想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三番兩次被電影學院刷下來,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考上了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系,因為聽說這個專業也能學表演。
當大一的黃軒和張藝謀面對面時,可以想像當時是怎樣的心情。
「黃軒,定了你,好好準備吧!」
於是,一通電話讓黃軒成了《滿城盡帶黃金甲》裡的小王子。
他狂喜、他激動,他感覺自己真的太幸運了,不僅僅因為導演是張藝謀,還因為能和周潤發、鞏俐演對手戲。
一天,兩天,三天.黃軒收拾好行李,早已做好了去劇組的準備,可是一個月過去了,劇組依舊沒有動靜。
「我們又加了一個王子,由周杰倫來演,小王子的年齡,必須從19歲改成14歲,你就不合適了,導演讓我跟你說聲抱歉。」
同樣的一通電話,讓黃軒從小王子變回了那個羞澀的男孩。
慘嗎?
不慘,生活最擅長在人的傷口上撒鹽了。
《滿城盡帶黃金甲》的首映禮需要一支舞蹈,副導演來找黃軒。
「我去不了,心裡受不了。」
「不行,黃軒,你必須成長起來,這是你必須要面對的東西。」
沒人知道他是帶著怎樣的心情上臺的,只是從那以後,有人看到他在夜裡坐在馬路上,手裡拎著酒瓶,在哭。
從那次開始,同樣的事情接連不斷地出現在他的生活中:
2009年,婁燁找他拍《春風沉醉的夜晚》,足足40多分鐘的戲,讓黃軒過足了癮。
更讓他欣喜的是,片子入選了第62屆坎城電影節,也就意味著他可以去坎城走紅毯了。可是成片出來,因為和自己相關的一條故事線被刪掉,他被剪得只剩一個背影。
婁燁感到抱歉,他說欠黃軒一個角色。
《春風沉醉的夜晚》
《海洋天堂》裡,為了演好角色,原本不會遊泳的黃軒跟著劇組訓練了一個夏天,住在北京郊區的孤獨症患者學校裡體驗生活,一周三次在體校遊泳館學遊泳。
結果開拍前,他又接到電話:「你不用來了。」
《日照重慶》開機前,投資商嫌他不夠紅,導演努力為他爭取,卻也無可奈何,黃軒還是被換了。
「你啊,你跟圈內人多搞好一點關係,想辦法巴結一些人,興許角色就回來了。」
可是黃軒偏不,他從不認為從旁門左道得來的角色能夠站得住腳,對於表演的堅持與渴望、「希望能演一輩子戲」的執著才是他脫穎而出的秘密武器。
也是在那幾年裡,執拗的黃軒被頻頻換角,他依舊不爭不搶,可是命運卻最愛跟他開殘酷的玩笑。
事業不順,連父親也永遠離開了他,這讓黃軒本就孤僻的內心更加冰冷,甚至一度因此變得消沉、放縱。
父親去世48天後,他將自己的無助、脆弱寫給了爸爸:
「.爸,你走了,留我在這個依舊的城市,我每天都在物是人非的感覺中生活,我好痛苦,我現在幾乎天天都喝酒,因為在醉的時候會好受些.我真的好想你.我真的好想你.我真的好想你.我真的好想你.我真的好想你.好想你.好想你.好想你.好想你好想你.好想你.」
當所有最壞的事情都堆在一起的時候,黃軒只剩下了一腔孤勇。
「我反而不怕了,都已經這樣了,還能怎麼樣,還能再怎麼樣?」
於是,他揣著200歐去了巴黎,不想北京,不想電影,不想希望,只想在巴黎流浪。
機遇是個奇妙的東西,就像手中的沙,握的越緊,溜得越快。
流浪失敗的黃軒從巴黎回到了北京,想通了許多事,變得更加內斂沉穩,事業也意外地出現了轉機。
這一年,婁燁準備把《推拿》拍成電影,他找到了黃軒,讓他出演孤獨又敏感的小馬。
「這樣演可以嗎?」
「你不用問我,你就是小馬。」
就這樣,在擁有很大自我發揮空間的一部電影裡,黃軒演出了自己的孤獨與傷感,他與小馬合二為一徵服了所有人,一時間名聲大噪。
再後來,《黃金時代》裡最後陪伴蕭紅的駱賓基,一邊哭一邊嚼口香糖的動作,讓人念念不忘,許多人感受到了他內心的複雜與快要溢出屏幕的悲傷。
甚至有人評價:連老戲骨都演不出來如此層次豐富的情感,黃軒做到了。
不出所料的話,黃軒會在文藝憂鬱男青年的人設上越走越好,可他卻退了一步。
「你拍了電影,我們怎麼沒看到呢?」家人問。
家人沒機會看那些文藝片,那黃軒就拍她們能看的。
比如《紅高粱》、《羋月傳》、《女醫明妃傳》,比如《親愛的翻譯官》。
《紅高粱》
或許會有人說,演十部這些電視劇,都比不上一部《推拿》,可是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不是嗎?
而對於黃軒來說,嘗試一些不同的角色未免不是一件好事情。
曾經,他演繹出來的那些悲傷陰鬱的文藝男青年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他自己的影子,這些或許是性格所致、或許是家庭所累,但大都是灰色的。
而演電視劇,可以讓他轉換不同的心情,嘗試不同的角色,讓他的生活不再是單調的灰。
至於那些對黃軒感到惋惜的人,則忽視了他最大的資本在:他可以是複雜時代的縮影,也可以是瑪麗蘇的霸道總裁,演技過硬,角色自然切換自如。
今年有一部電影《非凡任務》,
在這部電影中,
黃軒搭檔段奕宏
這是一部動作戲
他也化身硬漢
他成功的演繹了一個精通格鬥、擅長巷戰、槍法驚絕、身手矯健的臥底警察。
在這部作品中,曾經的小鮮肉,
成了行走的荷爾蒙!
果然肌肉才是男人最性感的外衣。
那個文藝、煽情、眼睛會說話的情話男孩黃軒,
竟然也脫了!
開啟了肌肉型男的新模式。
黃軒提前一個月去泰國進行高強度訓練,
在泰國的廢棄機場,每天繞機場跑步訓練,
然後做伏地挺身仰臥起坐,
拍攝期間也堅持遊泳、跑步、器械練習,保持肌肉的姿態,期間在微博曬出的健身照,瞬間讓一波迷妹窒息。
包括開槍、搏擊等,學會了格鬥搏擊。
(從踢不到靶上進化到能快速連踢)
在說到飲食問題和健身的配比時候,黃軒說自己那個時候為了做動作靈巧,是想故意瘦一點,但是身上又不能太瘦。所以就是每天吃的不多,但是要鍛鍊,其實也挺難受的控制好自己的飲食,控制好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攝入,要跑很多步和進行力量訓練。
曾經有人問,為什麼會喜歡黃軒?
因為他溫潤如玉,人淡如菊,是一個謙謙君子;
拍戲以外的時間都留給生活:品茶、看書、練字.
就連去《羋月傳》劇組拍戲,他都會帶上筆墨紙硯,沒事的時候,就靜下心來練字。
黃軒書房
因為他就像一個強大的矛盾體,內心極度敏感,卻比任何人都要強大;
「頻頻被換角,其實也可以理解。有這麼多的演員,這麼多的可選性,那為什麼一定要是你呢?」
「這個行業,就是永遠是在等待和被選擇,你得接受這個特質。」
這樣的黃軒,才讓我們看到了在滾滾紅塵中依舊閃閃發光的劉峰。
因為他耿直,無論在魚龍混雜的娛樂圈呆多久,他依舊是那個討厭被「人設」的黃軒;
文藝與禁慾交織的臉,帶有一絲野性的外形,加上與生俱來的脆弱憂鬱,絕對讓黃軒可以在圈裡吸粉無數,不用那麼辛苦拍戲也能高枕無憂,但他卻說:
因為他對表演的純粹與愛。
黃軒塑造出的無數經典形象背後,都飽含著血汗,可他自己卻覺得理所當然。或許娛樂圈中太多人未紅,架子先起來的現象太多,像黃軒這樣的人就更加難能可貴。
人們努力生活,不是為了改變社會,而是為了不被社會改變。一個演員,就是要那作品來立足,無論以前還是現在,這是黃軒職業觀,而我們卻從中看出了他的人生觀。
這一切的一切,構成了那個讓無數人喜歡的黃軒。
「我想讓自己停一停,我需要放空」
一個演員在大火的時候,竟然想要停下來,許多人會問,黃軒你想什麼呢?
想什麼呢?
大概是想要變得更強吧。
他看書、旅行,健身懂得審視自己的內心,這一切都讓靈魂變得有深度,讓他成為一個豐富的人,也更能將角色最精華的部分發掘出來。
如今的黃軒真的火了,可是他想要的並不多,只是想過自己理想的生活:
三個月在為一個角色做準備,三個月拍戲,三個月種地,三個月旅行,堅持著的健身。。。
將來找一個民風好的村子,弄一小院,一畝良田;每日讀書,寫字,彈琴,種地,運動;時有好友做客,交心品茗,把酒當歌;一年拍一部電影,旅行一個國家。
這就是黃軒,一個浪漫主義與理想主義的完美結合體,讓人很難不喜歡。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 END —
逗 逼 小 新
| 一 個 健 身 狗 卻 是 一 個 段 子 手 |
健 身 勵 志
| 每 天 打 雞 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