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梅娘說,遇見通透的自己
浪漫的心境,你永遠都值得擁有
文\枕書聽雪、江左梅娘
圖\《流金歲月》劇照
亦舒在《圓舞》裡說:「做人是講運氣的,在我感情生活中,並沒有遇見對我好與能保護我的丈夫,許多女人都沒有遇到。」梅娘真的也沒有遇到。
郭碧婷嫁入豪門,大家誇她「運氣好」。
郭晶晶婆婆朱玲玲兩嫁豪門,大家也誇她「運氣好」。
仿佛所有女人只能用「運氣好」、「運氣不好」這兩種標籤定義似的。
而且,在很多人看來,衡量「運氣好」的標準,僅僅只是她「嫁得好」而已。
所以,在電視劇《流金歲月》裡,蔣南孫媽媽再婚嫁給大學教授時,大家紛紛她「運氣好」,有「福氣」、「命好」、一生享福。
說她前半生享盡榮華富貴,後半生又能拋開世俗加諸的「身份」枷鎖,擁有浪漫的黃昏戀。「嫁得好」固然好,但是什麼是真正的嫁得好?你自己沒兩把刷子,就算嫁入了豪門,會一直好嗎?你有兩把刷子,但是豪門若不認可,你會好嗎?
01.我們來看看南孫媽媽,是不是真的嫁得很好。
從物質層面看,蔣南孫媽媽的確很富足。
蔣家破產前,她住的是低調、奢華的獨棟老洋房。
吃飯方面,頓頓十來個菜,連盛菜的盤子都有講究,她出去打麻將,回來之後傭人還會給她開小灶。
家務方面,蔣家有傭人,她的十指從沒沾過陽春水,不會做飯,也沒做過家務。
穿戴方面,她手指上戴著碩大的鑽石戒指,圍巾是愛馬仕的,聽說女兒砸了十幾萬的小提琴,眼睛都不眨一下。
她在蔣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日常以打麻將、跳舞作消遣。
南孫搬出蔣家,她出手就給女兒買了30多萬的代步車,還給配備好了保姆和銀行卡。
蔣家破產後,南孫拼命賺錢、承擔債務,鎖鎖想方設法為他們租房子、照顧奶奶,而她則跟著南孫小姨去了義大利散心,不用承擔任何壓力,在異國他鄉,她更是「運氣」爆棚,還得到了大學教授的垂青,最後在女兒的祝福、婆婆的默許、妹妹的支持下,開啟了全新的生活。
跟那些婚後為了生計發愁,節衣縮食、精打細算的妻子們相比,南孫媽媽的物質生活好到沒話說。
這也是很多人羨慕她的原因。
02.好吧,如果過得好就是獲得這些優渥的衣食,那是真的不錯,但是她為什麼回了上海,依然不願意見婆婆一面呢?
因為,在精神層面,她是極度痛苦的。
丈夫是「媽寶男」,志大才疏,不走正道,一心只想靠投機賺錢。
他是態度上對妻子還算不錯,但是他明知道蔣奶奶看不起她,時常對她言語奚落,進行精神PUA,但是他也不管不問,不保護、不安慰(雖然自己不掙錢沒底氣,但是維護一下妻子也是應該的)。
試想一下,跟這樣的「啃老巨嬰」生活幾十年,怎麼可能不痛苦呢?
原著裡,南孫小姨都說蔣父是南孫媽媽的大兒子而已。
蔣南孫之所以執意跟章安仁在一起,就是因為蔣父太不靠譜。
權威期刊《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有一篇論文曾寫過:「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行為,會影響女兒未來的擇偶觀。」深以為然。
蔣爸浮誇,章安仁踏實,蔣爸投機取巧,章安仁認為事業要聚沙成塔,蔣南孫選擇章安仁就是因為他是蔣爸爸的對立面。
正是南孫這麼多年看到了媽媽的痛苦,爸爸和奶奶對待媽媽的態度,所以才下定決心離開蔣家,做個經濟獨立的事業女性。
蔣媽媽生下南孫後,蔣奶奶聽說是女孩,寧願在家連打七天麻將都不肯去醫院看望一眼。
她給孫女取名叫「南孫」諧音「男孫」,這個名字和「招娣」一樣,殺傷性極大,這是對南孫媽媽個人價值的侮辱,也是對南孫的輕視。
在原著裡,蔣媽媽的吃穿用度根本不像劇裡那麼優渥,南孫和媽媽用錢需要層層申請,南孫讀書奶奶不願意供養,唧唧歪歪很久,才肯願意讓她上學,而且南孫很早就一邊讀書一邊做家教掙錢了。
蔣媽媽也沒穿過什麼好看的衣服,平時穿的都是奶奶不穿的舊衣服,非常老氣,後來跟教授在一起,才變得時尚和容光煥發。
南孫都為媽媽抱屈:
「南孫看在眼裡,益發可憐母親。多年來她不知什麼叫自尊,卑躬屈膝待主子手指縫間漏些好處出來……一定要經濟獨立,否則簡直沒有資格講其他。」
在蔣家,蔣媽媽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她跟教授結婚,南孫如是感慨:
「母親並不姓蔣,閨名也不叫太太,她是一個人,有血有肉有靈魂,自丈夫去世之後,合同終止,她已不是任何人的妻子,那個身份已告完結,有什麼理由再叫她繼續為蔣家服務。」
而新劇中,淡化了這些,反而讓我們感覺到蔣太太過得很是優渥,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想想朱玲玲就明白了,她的上一段婚姻中,戴個首飾都要打申請的,在那個時代,一個不賺錢的女人,一個沒有任何經濟地位的女人,一個沒有給夫家生出兒子的女人,一個性格又不是很潑辣的女人,怎麼可能過上什麼好日子?
03.幾十年來,蔣媽媽和厭惡自己的人住在一起,丈夫的軟弱,婆婆各種陰陽怪氣和訓斥,眼睜睜看著女兒被丈夫培養成「上流社會」的工具人卻無能為力,聽著女兒被奶奶嘲諷卻不敢反駁,在這種環境下維持的婚姻,如果她不痛苦,除非她不是活生生的人,或者是重度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患者。
不是只有扇巴掌,扯頭髮,吃糠咽菜才算是痛苦的。幾十年如一日地忍耐不喜歡自己的人也是非常痛苦的,那是精神上的凌遲,如鈍刀子割肉,想想就可怕。(皮糙肉厚的人除外)
精神上的痛苦真不是物質生活可以填補的。那些覺得她好命的人,不過是自己的人生中可能連溫飽都很成問題,才會羨慕她。
想想《紅樓夢》裡,李紈和香菱,都不缺吃穿,照樣活得很痛苦。
想想港姐朱玲玲如果不痛苦,她就不會離婚離開霍家。
蔣媽媽離婚前靠婆家,離婚後靠小姨,改嫁後靠老公,其實她一直是一株菟絲花,始終依靠的是別人。
她沒有遠見,格局不大,在表面風光實際腐朽的蔣家苦苦煎熬,一方面是被圈養太久,失去了謀生的能力,害怕以後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也害怕影響女兒的未來,一方面是過慣了闊太太的日子,忍受不了貧窮。
她明知道老公不靠譜,家底逐漸被掏空,卻不做風險防範,為自己和女兒攢一筆錢,以防後患。
她只會逃避,一輩子都在自欺欺人。可現實是無法逃避的,越逃避越痛苦。
她迅速嫁給教授,一半是為了自己的後半生有著落,另一半是為了減輕女兒的負擔。
可她在生活上能照顧教授嗎?她連做飯都不會!在精神上,她又做了幾十年的家庭主婦,跟社會早就脫節了,跟教授又能有多少靈魂的契合呢?
04.梅娘說《流金歲月》裡最好命的女人是戴茵?如果你這麼認為,你還很年輕。在電視劇裡,戴茵就算將來教授變心,她至少還有好妹妹和好女兒託底,可現實中跟她一樣的人,能有這種好運嗎?
幾乎不可能。
有錢的老男人,喜歡的幾乎全是年輕漂亮的小姑娘。沒錢的老男人,想要的都是能端茶遞水,伺候自己的保姆。
就像亦舒在《不易居》裡說的那樣:
「現今還有誰會照顧誰一輩子,那是多沉重的一個包袱。所以非自立不可。」
從擺脫女性的身份上講,蔣媽媽算是進步了。可是還是因為她有個好女兒,好妹妹為她保駕護航,若是這些都沒有,她會過得有多慘?
所以你要誇她好命,那簡直要讓人笑掉大牙。
電視劇《山海情》中,熱依扎扮演的農村女孩水花說:
「人可不可憐都是自找的,女人要想不可憐就得活明白,我現在越來越覺得這世上,最重要的事是底氣,自己出門掙錢、見世面更重要。」
所以,蔣媽媽的這種「運氣」,既可憐又可悲,一般女人真消受不起。比起運氣,我更想要底氣。因為運氣靠天賜,底氣靠自己,運氣不能由自己掌控,底氣自己可以成全自己。
所以,最好命的女人其實是戴茜,因為她完全可以掌控自己,不卑微、不討好、不委屈、去留無意。
其次是南孫,我喜歡南孫的態度:
「生活給我蜜糖,我就安享蜜糖,生活給我考驗,我就披甲上陣。」
她可能暫時沒有南茜強大,但是她顯然在朝著小姨的境界進發。
再次是朱鎖鎖,原生家庭不那麼幸福的她,已經靠「人間清醒」讓自己脫離了苦海,雖然也走了一些彎路,但是最終必將也長成一株樹。
希望看到文章的你,也能夠立志做一顆樹。
就像賈平凹在《帶燈》當中寫的那樣:
「我向樹去學習啊,把內心美麗的情愫長成葉開成花結成果,像樹一樣存活,一年一年,一季一季,一天一天,去生輪圈,(做一個)平靜的人,(有一顆)華麗的心。」電視劇改編得更符合現代社會的生活場景,但是原著裡面,你更能夠看到師太亦舒的獨立三觀,有空看看原著吧,你會有更驚豔的收穫。
看完文章順手右下角點『贊』或『在看』,把梅娘說設為『星標』,就可以每晚準時與我們見面了~梅娘在此表示感謝!
END
"梅娘說"原創平臺,長期接受讀者傾訴,傾訴內容默認同意作為寫作素材,關於婚姻,情感,發生在你身邊經歷,都可以成為文中的故事,歡迎把你的故事告訴我,免費幫你排憂解難。
傾訴直達微信:yfumin
江左梅娘 專欄作者 情感分析師
你有故事,我有酒,一起聊聊人生吧
微信公號:梅娘說
ID:mns226
(喜歡我的文,就點個「贊」和「在看」再走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