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南京、北京、深圳多地的英語學校紛紛遭學生家長投訴。原因是家長花"天價"購買的教學服務,在疫情期間轉變為網絡教學後,課時減少、課程敷衍、網絡課程不僅質量堪憂,教師的許多任務還轉移到家長肩上。學校的授課成本明晃晃地下降了,學費卻一分不退,折算下來學費漲價幅度比前段時間的海底撈還要黑心腸。
許多家長因為疫情,有機會全程參與孩子的學習,曾經因為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對英語課外班、雙語學校的盲目追捧,漸漸回歸成理性認識。不少家長開始重新審視這些學校的師資、教研水平和教育態度,他們發現,很有可能自己多年花高價購買的滿漢全席,實際價值不過是一盤魚香肉絲。
說起英語補習班,我一直堅持它是一種高投入低回報的教育行動,因為無論孩子上了多少補習班,真正讓他受益提高的關鍵還是課外日積月累的功夫。許多家長本是出於對在家教育不夠自信,才把孩子送往補習班,並且抱有"越貴越好"的錯誤心態。
今天,我們就和廣大家長分享兩個簡單易行的方法,讓各位在家就把孩子培養成不需要去補習班的英語高手。
一、用期望引導孩子的學習動力,並且不譴責孩子的未滿足期待
"自我實現預言"不知道大家是否陌生,這個理論由心理學家羅伯特·默頓提出。他認為,每個人的信念都能導向自我實現。
默頓指出,如果人們相信銀行即將倒閉,紛紛上趕著去銀行排隊提款,他們的直覺哪怕一開始是錯誤的,也可以在最後創造出銀行倒閉的事實。如果人們認為股票會上漲,那它可能真的會上漲。
自我實現預言引發心理學家們總結出了期望理論,教師的期望和學生未來成就之間的相關準確率為75%,有時教師會對學生作出超出他們現有能力水平的誇讚,不久以後,學生的表現真的會符合誇讚。
所以,想讓孩子英語好,首先要讓你的信念與期望相符,在心裡認定,你的孩子在英語上將會表現優秀,並且,把這個期待巧妙地傳遞給孩子。
比如,告訴孩子,有位大師曾預言,未來他會是一個有名的翻譯家,可以直接閱讀外國文學、觀看無字幕電影。聽起來有些不著邊際是嗎?可是孩子對於神話的力量,是無限崇拜的,要讓孩子相信,自己就是被神選中的人。
有些家長會質疑,誰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從未少過,可最終孩子還是該怎樣就怎樣。
這種情況的出現,並非是期望理論失效,而是家長行為和信念的不一致,或者,不始終一致。
在毫無希望的時候依然對自己的孩子抱有無限信心,其實是一件對家長心理素質要求極高的事情。每個家長都會在孩子剛入學時充滿希望,也會在孩子第一次拿到滿分時及時送出表揚。但不是每個家長都可以在孩子考試接連失利、成績一直處在中下遊、對學習興趣缺缺的時候,對孩子的成長潛力始終如一地期待。
家長如何處理壓力和失敗,孩子就會如何處理壓力和失敗。這種時候,只要告訴孩子,展現神力的時機還未到達,只要繼續做好該做的就行。
二、培養孩子對英語的平常心
有部分中國家長自己英語水平欠佳,於是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上也如臨大敵。每天耳提面命強調英語重要性,可是,家長們,你們是否想過,自己的一系列舉動會給孩子種下一個心理暗示,那就是:英語很難而我很平凡。
讓成長期的孩子過早意識到能力的局限性,無疑是從根上斷絕了他們發展的可能。兒童思維不似成人複雜,成人能夠一邊意識到世上有力所不能及之事,一邊依然保持挑戰欲望,可是孩子不一樣,他們的思維直線到只有因果兩個節點。
如果你告訴他英語很難,那他會直接得出一個他將永遠學不好英語的結論,並且預備不再花功夫去學。同理,如果你告訴他人其實很平凡,大多數人都活在事與願違當中,他理解不了這句話包含多少成人世界的無奈,相反,他會把這個當作行動指南,面對挫折和失敗也不會有改變的欲望,因為他相信,事與願違是常態。
所以,家長要樹立孩子對英語的平常心。我們怎麼對待母語,就怎麼對待英語。
兒童不需要學習語法,到6歲時,幾乎都能自發地掌握語音、語義的各個單元。
他們像科學家一樣自己發現總結了語言規則,並且能夠運用發現的規則把聲音組合成詞、把詞組合成有意義的句子,並且進行連貫的對話。
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兒童生而具備語言能力,無論一個孩子出生在什麼地方,世界上4000多種語言都可以成為他的母語。
所以,我們並不需要讓孩子把英語當作一門外來語,請專人教學,我們只要讓孩子像使用母語一樣高頻接觸英語,他就能自動地學會英語。
那麼,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1.讓孩子掌握「最少必要知識」
我們可以通過搜集網絡資源,或者最基礎的線下課程,讓孩子儘快掌握英語的"最少必要知識",也就是讓孩子儘早認讀寫字母、音標,並且教會他們查英語字典。
這些最少必要知識是非英語家庭的孩子必須掌握的,因為沒有大量的對話環境讓孩子去領悟規則。不過也不必為了"環境"把孩子送入天價補習班、外語學校。掌握這些基礎知識非常容易,而且這些入門知識,獲取渠道廣泛,成本低廉。
2.養成用英語接收資訊的習慣
家長也可以每天播放英語新聞。
孩子和成人不一樣。成人如果不理解一條新聞的意義,很容易抓狂,然後憤怒地關閉電臺,而孩子卻不會苛求意義。
他們模仿興趣大於求索意義的興趣。只是單純地播放英語新聞、無中文字幕的電影、英美劇,孩子很願意在看不懂深意的情況下津津有味地觀賞和模仿,而因為電影和劇情具備情景畫面,很容易讓孩子領悟到具體話語傳達的意思,進而掌握這些話語。
3. 儘量用英語閱讀
當孩子學會拼讀和查字典後,就可以引導孩子去閱讀英語作品了。家長可以給孩子買英語繪本、英語小說,每天抽出一定時間舉行親子閱讀活動,確保這些書不是買回來就束之高閣,而是真的被當作了營養成分。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
真正有效的英語學習,是離開課堂,以平常心在生活裡汲取英語。
更多學習方法,歡迎關注後查看更多:
將古詩文精準譯成英語,「國翻」美女的高超英譯水平如何煉成的?
語法教父旋元佑,創下託福滿分記錄,好成績源於自創的英語學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