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大學的時候,因為興趣很大所以參加了學校的播音主持。當時很遺憾沒有擔任過大型晚會的司儀,只是電臺播音員而已。所以就一直希望參加工作以後在公司能有機會擔任晚會的主持人。
也並不是我有多喜歡主持,只是希望在職場中可以發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其實在職場中,除了工作,其實還有很多可以鍛鍊自己的機會,比如說公司活動,團建,運動會,還有就是年會。這些看起來貌似跟工作性質不相關,但是其實可以從某種角度看出一些工作的品性。比如團建可以鍛鍊團隊的合作精神,運動會可以鍛鍊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健康的體魄,這些都是工作中所以需要的品格。
而年會主持人,是鍛鍊口才和反應能力以及整體的協調把握能力,這個如果運用到工作中,是非常有幫助的能力。所以對於想擔任年會主持人這個事情,不僅是對主持這個工作有興趣,還有就是這個「工作」很鍛鍊人,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經驗運用到工作上。
公司的「年會主持人」
一般公司為了犒勞辛苦了一年的員工們,都會在年終的時候舉辦公司年會,宴請大家一起開懷暢飲,給舞臺盡情展示自己。這就是職場上的娛樂活動,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很多跟平時工作的時候不太一樣的同事們,感受到不一樣的輕鬆氣氛。
一般聚餐之餘,為了能夠給大家助興,通常會讓員工參與一些節目或者是節目的表演,那麼需要有人來掌控整個舞臺情況,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司儀」或者「主持人」。
很多公司為了鍛鍊的員工的口才和應變能力,不會去外包演藝公司專門請專業的主持人來主持,當然有一部分是為了省錢,但是主要還是想從員工當中選出一些適合當司儀的人選來鍛鍊他們,有一些公司甚至還發出了「海選」的活動。
我前後在兩家公司擔任過年會主持人。一家是參與「海選」的,一家公司直接安排的。前者是一家800多人的工廠,而當中有很多人「臥虎藏龍」,公司為了發掘優秀人才,舉辦了「海選」。
別看平時大家都埋頭苦幹默默無聞,公司舉辦了這個活動,居然有很多同事躍躍欲試。一開始有100人參與,第一輪淘汰了50人,第二輪淘汰了30人,最後留下了20人,在面試的時候我跟他們交流過,為什麼要參加海選,他們基本上都說,想要通過主持跟舞臺來鍛鍊自己的口才交流能力,文案寫作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因為這些在工作上都用得到。另外一家公司是領導看到平時我在跟客戶交流和匯報能力上面比較好,所以推薦公司讓我當司儀。
兩次的主持人都順利圓滿結束。我從中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所以我在哪家公司上班,基本上年會的主持人都會有我的影子。
「年會主持」能給職場潤色
為什麼說有機會要去當一次年會的「主持人」呢?
除了我說的能夠鍛鍊自己的口才能力跟應變能力之外,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超越自己,克服膽怯」。在職場上,我們不難發現,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有膽怯的時候。
特別有些同事,性格比較內向,處理工作或者跟人交談的幾乎是膽怯到不夠自信。曾經有一個同事就是比較說話唯唯諾諾,給領導匯報工作也是非常膽怯,拜訪客戶的時候也一副很害羞的樣子。
後來被公司強行推薦去做年會主持人,結果整個過程非常順利,同事間好評不斷,增加了他的自信,從此他在工作上變得自信了,不管是工作還是交流都可以看出有很大的變化,後來他還是說要感謝那次「年會主持」,硬逼著自己成長,可以說是一件好事。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真的膽怯,是我們不敢嘗試去打開自己的潛能。而通過一種娛樂的方式,比如年會主持這樣的方式,說不定能意外地發揮出很好的效果,也能給自己的職場潤色,一舉多得。
有機會就大膽參加吧
如果自己所在的公司是有機會可以擔任年會主持人的話,建議大膽參加。有些同事其實心裡很想參加,但是又怕沒有準備好,這裡作為過來人有幾點可以參考:
1、做好心理準備,主動參與。公司很多時候大家都不屑於或者不想「拋頭露臉」去做主持人,這個是最好的時機,毛遂自薦,主動參與。這樣公司會發現你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連主持都很主動,工作上一定也是個積極主動的人,從給人的印象上就能做出很大的改觀。報名成功後,積極做好心理準備就可以了。
2、多練習。自己可能沒有做過這方面的事情,那麼可以先寫稿子,這樣流程就不會亂,然後每天對著鏡子多練習,稿子列上大綱,因為可能會有一些突發情況發生,嘗試根據稿子上的大綱,不看稿子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就變成了「脫稿」。
3、保持微笑。這是鍛鍊自信的表現,可以克服緊張最好的武器。一直保持微笑,到臺上也就可以習慣性地保持微笑,這樣緊張感就會消失,能夠有助於自己更好地發揮效果。
4、多跟自己說話。這樣能鍛鍊自己的語氣,還能提高口語水平。自己想說什麼話說出來,說多了,自然就「脫口而出」了。
以上這些方面,都是克服恐懼或者膽怯的練習過程,參加了一次主持之後,你會發現結果不重要,過程才是讓你能力提升的關鍵。而這些,往往收到最意外的效果,就是在職場上的你變得更加「不一樣」了。
職場不是一定要工作才能鍛鍊跟提升自己,參與一些跟職場相關的活動,尤其是娛樂活動,你會發現,輕鬆的氣氛中也能激發自己不知道潛能,無疑也是好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