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的《西遊記》那可是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長大,逢年過節,暑假來臨,衛視都是翻來覆去的播放,但似乎人們並不會覺得索然無味,而是每每都能咀嚼出不一樣的味道。
在那些年,內地的影視圈並沒有如今的發達,特效、拍攝器材等更是簡單的很,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西遊記》凝結了無數人的心血,才有了後來的經久不衰。
要知道,《西遊記》雖然主要人物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但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妖怪和人物卻都是缺一不可的,譬如,若沒有了"白骨精",那"三打白骨精"篇章將只是兒戲,若沒有了"女兒國美麗的女皇",這一篇章也將成為無稽之談。
所以,《西遊記》中每個角色,大到主角,小到白無一不是導演楊潔煞費苦心、精挑細選出來的,然而,為了使這部作品更加優秀,楊潔導演也是得罪了不少人,有的演員甚至直至今日都無法釋懷,有的演員只能鬱鬱而終。
想必看過《西遊記》的小夥伴都對"三打白骨精"這個篇章記憶深刻,而"白骨精"的扮演者楊春霞卻為這個角色葬送了自己演員前途。
1943年,楊春霞出生於上海,父親是當地一家機器廠的職員,母親是會計,12歲那年,她考入了上海戲曲學校,拜在名師門下的她,自此與戲劇結下了不解之緣。
1973年,楊春霞被調到北京京劇團《杜鵑山》劇組中,主演了"柯湘紅"一角,紅透大江南北,而她在其中的扮相更是成為那個時代的潮流,女孩們爭相模仿的對象,"柯湘頭"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誌。
然而,在她大紅大紫,成為"戲劇名旦"之時,楊潔執導的《西遊記》正在艱苦的拍攝當中,正巧拍到了"三打白骨精"的篇章,但是楊潔遲遲未找到心儀的"白骨精"人選,試了很多演員,都沒有那股子邪氣,而"白骨精"篇章又是《西遊記》中頗為重要的一篇,是唐僧和孫悟空感情遭遇挫折,引發信任危機的一章,這一章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並且,"白骨精"這一角色是劇中為數不多露臉反派的角色,許多演員聽聞便直接拒絕了,畢竟這樣的反派角色是會影響自己的觀眾緣的,一旦過去深入人心對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經過一番精挑細選,楊潔偶然看到了楊春霞扮的"柯湘紅"的海報,頓時眼神放光,她終於找到了最契合"白骨精"的人選。
但是,那時候的楊春霞已是名遍大江南北的"上海第一旦",名氣斐然,怎麼可能會捨棄自己的前程去演一個反面角色,堵上自己的未來呢,所以第一次楊春霞拒絕了楊潔的邀請。
耐不住楊潔三番五次的盛情邀約,楊春霞也不好駁了楊潔的面子,隨後便同意出演"白骨精"一角,但是前提是後續的"女兒國篇章"中的女皇也由自己出演,一正一邪的角色便不會讓觀眾厭惡自己。
而楊潔聽到此番要求後,雖有些為難,因為同一個演員出演一正一邪兩個角色定會讓觀眾跳戲,影響觀感,但當時還是勉強同意了。
可是,令楊春霞沒想到的是,楊潔當初答應得好好的,在自己演完"白骨精"後,推掉其它的演出,在家坐等楊潔通知去演女兒國國王時,卻傳來楊潔邀請了朱琳扮演國王,把當初答應自己的承諾拋之腦後,她氣急敗壞但無可奈何。
隨後,在《西遊記》播出後,楊春霞的"白骨精"果不其然飾演的入木三分,自小學習戲曲的她演技自是毋庸置疑,所以正是這樣精湛的演技,才讓觀眾印象深刻。
而她自此被釘上了反派的頭銜,因為"白骨精"過於深入人心,所以無論後來她在飾演什麼角色,大家一看到她就會想起"白骨精",而演員一輩子都被固定在一個角色中,對其發展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時至今日,距離《西遊記》首播已有幾十載,楊春霞也已是77歲高齡,但她仍對楊潔當初的不守承諾難以釋懷,不止一次在公眾場合嘲諷,儘管楊潔已不止一次隔空向她致歉,但兩人再也沒有往來。
另外,還有那匹每集都會出現的白馬也是重要演員之一,但是自《西遊記》拍完後,白馬被棄,最後瘦到骨瘦如柴,抑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