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科研平臺上海應用數學中心啟動建設 將服務多領域問題攻關

2020-12-25 儀器網

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是由科技部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科研平臺。首批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名單由《科技部辦公廳關於支持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建設的函》(國科辦函基〔2020〕19號)公布。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的建設是國家科技部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國發〔2018〕4號)和《關於加強數學科學研究工作方案》(國科辦基〔2019〕61號)文件精神設立的國家級科研平臺。

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的建設將聚焦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重大工程、區域及企業發展重大需求中的數學問題,推進數學與工程應用、產業化的對接融通,加強數學家與相關領域科學家及企業家的合作與交流。

近日,科技部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建設的函》,支持各地組建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上海應用數學中心為首批建設的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當前主要研究方向為「集成電路智能設計與製造中的數學應用」以及「航空製造中的數學應用」。

未來,上海應用數學中心將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人工智慧、金融、生物醫藥、大數據方向等領域關鍵數學問題進行集中攻關,著力構建一系列面向具體領域的基礎理論體系和原創技術標準,形成一條能夠迅速實現轉化、促進產業能級提升的有效路徑,打造一個面向國家戰略發展的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技術研發轉化的科技生態環境。

信息技術

是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信息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體。它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主要包括傳感技術、計算機與智能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物聯網和雲計算作為信息技術新的高度和形態被提出、發展。根據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的定義,物聯網為當下幾乎所有技術與計算機網際網路技術的結合,讓信息更快更準地收集、傳遞、處理並執行,是科技的最新呈現形式與應用。信息技術的應用包括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網絡和通訊技術、應用軟體開發工具等。計算機和網際網路普及以來,人們日益普遍的使用計算機來生產、處理、交換和傳播各種形式的信息(如書籍、商業文件、報刊、唱片、電影、電視節目、語音、圖形、圖像等)。

智能集成電路

微電子技術是信息技術的核心技術,模擬集成電路(IC)又是微電子技術的核心技術之一,因而模擬IC成為資訊時代的重要技術發展目標。模擬IC包含了純模擬信號處理功能的電路和AD混合信號處理功能的電路。其技術範圍涉及數據轉換器(如AD、DA轉換器等)、線性和非線性放大器(如運算放大器、射頻放大器、對數放大器、電壓比較器、模擬乘法器等)、電子開關和多路轉換器、穩壓電源調節器(如線性電壓調節器、開關電源控制器等)及其它模擬IC(入驅動器、延遲線、傳感器等)。

航空產業

是指與航空器研發、製造、維修、運營等活動直接相關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個關聯行業所組成的業態總稱。廣義的航空產業還包括為上述產業內容做配套支撐的科研教育、交通運輸、公共管理、現代服務等經濟活動內容,以及航空產業直接和間接帶動的相關農業、製造業和服務業內容。

航空產業體量規模較大,帶動效應明顯,是世界技術、人才、資本集聚化程度較高的產業,能夠有效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生物醫藥

製藥產業與生物醫學工程產業是現代醫藥產業的兩大支柱。生物醫藥產業由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藥產業共同組成。各國、各組織對生物技術產業的定義和圈定的範圍很不統一,甚至不同人的觀點也常常大相逕庭。生物醫學工程是綜合應用生命科學與工程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從工程學角度在分子、細胞、組織、器官乃至整個人體系統多層次認識人體的結構、功能和其他生命現象,研究用於防病、治病、人體功能輔助及衛生保健的人工材料、製品、裝置和系統技術的總稱。

上海數學中心

谷超豪院士2010年向國家領導人提議,經國家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和上海市等多部門論證,2011年底由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批准成立的國家級數學研究中心。中心年度運行經費由國家財政部、上海市和復旦大學共同資助。中心依託復旦大學並與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形成「協同創新」的學術共同體,力求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交叉等方面探索新的路徑,為我國早日建成「數學強國」做出積極貢獻。

上海數學中心從全球引進學科帶頭人(首席教授)和優秀青年學者,致力於形成一個在理論數學和應用數學方面多梯隊、多方向的高水平的學術研究隊伍。同時,結合國家和上海地區的需求和優勢,形成一個交叉學科的發展中心,建設成為一個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數學科學研究中心和交叉學科研究中心。

通過開展專題學術年、舉辦多種形式的國際學術交流會議和設立訪問學者制度,建設一個國際學術交流平臺,推動數學學科及交叉學科的發展,逐步建設成為一個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通過建設一流的科研隊伍和學術研究環境,吸引優秀的青年數學人才、招收博士後和博士研究生。建設成為一個優秀青年數學人才培養中心。

立足上海,輻射全國,聯動發展,建設成為一個在國際上有重要學術影響的數學科學研究中心、數學技術創新中心、數學人才培養中心和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為復旦大學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學科做出貢獻,為我國早日建成數學強國作出積極貢獻。

新聞來源:科技部、百度

相關焦點

  • 重慶市數學領域第一個國家級科研平臺——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
    12月11日,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渝州賓館舉行揭牌儀式。該中心由重慶師範大學牽頭,聯合北京大學等共16家單位共同建設。該中心是科技部首批支持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也是重慶市數學領域第一個國家級科研平臺。
  • 關注丨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這些行業和領域有福了
    12月11日,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揭牌。這是科技部首批支持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也是重慶市數學領域第一個國家級科研平臺。中心由重慶師範大學牽頭,聯合北京大學等16家單位共同建設。科技部為何啟動建設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數學與生活有怎樣的聯繫?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將在哪些領域進行研究?
  • 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在山大揭牌
    他表示,建好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對提升山東基礎科學研究水平,推動數學與相關領域實質性交叉融合,提高服務國家戰略急需、服務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戰略的能力,支撐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各參與單位要發揮主體責任,立足建設定位,深入對接行業和企業,加強人才引育和團隊建設。
  • 吉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啟動儀式在吉林大學舉行
    原標題:吉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啟動   8月10日,吉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啟動儀式在吉林大學舉行,副省長安立佳、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吉林大學校長張希等出席啟動儀式。在啟動儀式上,吉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與中國一汽、中車長客、長光衛星、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等9家企業、科研院所和醫療機構籤署合作協議。
  • 復旦大學:面對疫情大考,科研攻關爭分奪秒!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復旦科研工作者如何科研報國、服務人群?這也是擺在復旦面前的一道考題,一定要答,還要答好。  31日,我們專訪的是我校疫情防控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請他介紹復旦大學疫情防控專家組成立以來開展的有關工作。
  • 成都北科細胞中心啟動 每年為3萬人儲存細胞
    細胞中心定位於整合與人相關的細胞資源的長期儲存、細胞信息以及細胞應用需求側個體信息數據為一體的創新公共平臺。在軟體方面,團隊具有15年的從業經驗和科研數據,培養了一批專業的技術、管理和服務人才;在硬體方面,細胞中心主要製備區域按照GMP規範的B級潔淨區進行建設,具有專供臍帶血處理等符合GMP標準的實驗室;設備方面均為國際一線品牌,具備血細胞生物學、HLA配型、遺傳學和冷凍生物學相關的專業設備,設置有細胞存儲庫、區域綜合細胞製備中心、綜合細胞檢測平臺等,嚴格建立相關技術標準、規範和信息化管理體系
  • 突破「卡脖子」技術建設創新平臺 科技「硬核」加碼美麗河南
    河南大學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劑關鍵技術,實現了鎘、砷等重金屬汙染土壤的安全修復,產品已在濟源、新鄉等地的重金屬汙染農田使用;許昌金科資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帶來的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關鍵技術,讓建築垃圾處理的「世界性難題」有了中國方案;河南中原黃金冶煉廠有限責任公司力推的金銅冶煉含砷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是我國含砷廢渣處理工藝上的一次重大創新,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突破「卡脖子」技術建設創新平臺 科技「硬核」加碼美麗河南_河南...
    河南大學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劑關鍵技術,實現了鎘、砷等重金屬汙染土壤的安全修復,產品已在濟源、新鄉等地的重金屬汙染農田使用;許昌金科資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帶來的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關鍵技術,讓建築垃圾處理的「世界性難題」有了中國方案;河南中原黃金冶煉廠有限責任公司力推的金銅冶煉含砷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是我國含砷廢渣處理工藝上的一次重大創新,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比較華南理工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國家級科研平臺!
    華南理工大學國家級科研平臺華南理工大學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文科國家級平臺、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9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9個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69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7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 「上海建成科創中心基本框架」系列訪談 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院士...
    答:主動對接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的目標、需求與任務,對標上海產業發展與產業升級,立足優勢學科,上海交大瞄準關鍵問題、集中優勢力量,積極打造服務區域創新的重要基地,主動布局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為地方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上海交大創新源頭支撐。
  • 團中央全國青聯呼籲建設國家級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從1月27日起,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聯合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開通了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輔導服務。  疫情期間,類似項目還有很多。雖然心理健康服務項目「遍地開花」,但也反映出心理應急服務的不足。  今年,全國青聯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提交了《關於建設國家級心理健康服務平臺,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
  • 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落戶江蘇徐礦 為長三角能源保障提供科技...
    此次徐礦獲批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充分體現了國家和省級層面對企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及成果轉化等方面工作的充分肯定,在集聚全球高端人才,開展前瞻性、基礎性、至高性研究中有了更好的載體,對於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建設創新型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千尋位置博士後工作站掛牌:聚焦時空智能科研
    5月8日上午,千尋位置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正式掛牌,這是中國第一家聚焦時空智能領域,專注北鬥高精度定位軟硬體技術研發與融合創新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千尋位置宣布將面向全球招募青年科研精英入站,並依託千尋的科研體系資源,與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聯合將其培養為時空智能領域科研「新領軍者」。
  •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牽手交大,將共設創新實驗室和人才培養基地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現場獲悉,雙方將共同設立「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聯合培養多領域人才,聯合開展項目攻關,推動形成政產學研用一體化效應。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梅宏受聘擔任「上海市大數據中心首席顧問」。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最新進展情況發布會
    戰勝疫病離不開科技支撐,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全國科研工作者參與疫情防控特別是藥物和疫苗等方面的科研攻關。今天發布會主題是: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最新進展情況。  我們請來了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先生、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先生,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先生回答媒體提問。 還請來了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李濤先生,介紹健康知識。
  • 夯築科技創新基石,支撐科技自立自強——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
    五年來,我們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不斷強化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創新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支持開展數學、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自主探索。全市R&D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超過紐約、柏林等國際知名創新城市,其中,基礎研究投入佔比從2015年13.8%提升至2019年15.9%。
  • 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武漢這樣安排
    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盛繼亮介紹了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部署安排和具體措施。盛繼亮指出,打造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就是要堅持把創新擺在事關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圍繞「四個面向」,實現科技的自立自強;就是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疏通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科技成果產業化雙向連結快車道。
  • 上海高院通報司法保障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情況
    上海高院副院長陳萌、海事及海商審判庭庭長王珊通報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上海高院政治部副主任孫婧主持新聞發布會。這也是上海法院推進司法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的第七場。   新聞發布會通報,加快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是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重大國家發展戰略,也是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據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上海排名逐年前移,今年已上升到第三位,僅次於新加坡和倫敦。
  • 吉林大學數學學院:實力強勁,我國重要的數學人才培養基地!
    天元數學東北中心重點圍繞計算數學、分析學和統計學建設,既鼓勵自由探索,也主動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通過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研討,加強國內外多領域科學家之間的緊密合作,促進數學與其它學科、數學各分支間的交叉融合,培植新興學科增長點,打造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學科方向。
  • 上海市科研領域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授牌籤約儀式在復旦大學舉行
    陳志敏在致辭中指出,以數據為支撐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已經成為復旦大學人文社科發展的重要內容,希望通過建設科研實驗室,更好服務高校和兄弟單位,並且將其打造成示範性平臺王明政指出,教育科研領域的大數據目前尚未形成較好的推廣模式,希望科研實驗室未來能在對教育和科研領域的認識上,尤其是在基礎教育領域、教育大數據模式和應用場景以及數據安全等問題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