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牽手交大,將共設創新實驗室和人才培養基地

2021-01-18 澎湃新聞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牽手交大,將共設創新實驗室和人才培養基地

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陳伊萍

2020-07-14 16:46 來源:澎湃新聞

7月14日,上海市大數據中心與上海交通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圍繞公共數據治理和一網通辦,共同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現場獲悉,雙方將共同設立「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聯合培養多領域人才,聯合開展項目攻關,推動形成政產學研用一體化效應。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梅宏受聘擔任「上海市大數據中心首席顧問」。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凱原法學院和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等多個學院將以「技術、法律、應用」為驅動點,充分發揮跨學科優勢,與市大數據中心開展深度合作。

雙方合作將重點聚焦公共數據和「一網通辦」兩大領域,通過理論與應用實踐相結合,著力提高數據治理能力,增強數據管理水平,升級數據安全技術,推動完善數據法律體系,夯實上海「智慧政府」的「底座」建設;將優先圍繞市民關注的民生領域和企業關心的營商環境,積極推動政務數據與社會數據融合,開展社會應用場景研究,支撐城市公共服務的高效、便捷、精準;將以「AI+一網通辦」為抓手,廣泛開展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公共服務領域的跨學科研究,運用前沿技術推動城市服務理念、服務體系、服務方式的創新,為上海智慧政府、智慧城市建設輸出智力成果、提供解決方案。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王曉妹表示,「交大有著非常深厚的人工智慧科研的實力,我相信有交大的加入,市大數據中心在這一塊上面能夠有比較大的攻關提升。下一步,大數據中心計劃在智能互動、智能預審、智能預警方面,進一步挖掘AI的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她透露,今年上半年市大數據中心主要推進了「AI+一網通辦」的平臺基礎能力,包括加強對AI需求數據的歸集、形成AI服務目錄清單、建設AI內容學習總庫,提供一批通用的算法模型,以此打造「AI+一網通辦」的基礎能力。

同時,市大數據中心也在探索在不同的領域推行開展智能化這個場景應用,通過運用智能的辦事指南來支撐一些熱門事項。

「比方說公安的出生登記、交通委的夜間道路施工的審批,都已經上線試運行了,接下來還會推一批類似這樣的運用智能指南來支撐的服務事項,包括智能檢索智能問答等。大數據中心正打造一個全新的智能問答形象『小申』,通過他們來為用戶提供善解人意的智能服務。」王曉妹說。

在疫情催生全社會加速步入數位化生活的背景下,上海作為超大型城市,城市治理的新路必然伴隨理念引領、科技賦能。政校強強聯合,將充分發揮雙方數據平臺優勢、科研能力優勢、跨界融合優勢,形成聚合力量,激發數據活力,共同助力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一網通辦,公共數據治理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海市公共建築和基礎設施數位化運維重點實驗室...
    2020年11月18日,上海市公共建築和基礎設施數位化運維重點實驗室啟動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木蘭船建大樓A100創新中心舉行。  林忠欽致辭,他首先回顧了交大土木學科的歷史及近年來的發展和成績,指出上海市公共建築和基礎設施數位化運維重點實驗室建設啟動標誌著交大土木學科在服務國家戰略需要、參與上海市創新體系的進程中掀開了新的一頁,表示學校高度重視科研基地建設,將全力支持重點實驗室的規劃和發展,希望船建學院合理規劃並認真建設實驗室,土木工程系能夠抓住機會,充分開展學科交叉融合
  • 上海市科研領域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授牌籤約儀式在復旦大學舉行
    7月17日下午,上海市科研領域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工作研討會暨授牌籤約儀式在復旦大學經世書局光華廳舉行。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市教委信息中心主任王明政和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薛威等出席會議並致辭。實驗室聯合共建單位代表、上海市信用領域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以下簡稱「信用實驗室」)代表,復旦大學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薛向陽、文科科研處處長顧東輝、復旦大學出版社董事長嚴峰等參加會議。復旦大學圖書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侯力強主持活動。
  • 中科天璣高校大數據實驗室建設方案 賦能大數據人才培養
    中科天璣攜創新高校大數據實驗室建設方案,亮相本次展會,科技創新賦能大數據人才培養。 多年來,中科天璣依託自身的技術實力和行業經驗,針對學校特點和學生水平,進行課程、實驗、案例共同開發和聯合教學,累計跟數十所高校展開合作,從基礎平臺搭建,到基礎知識教學、專項技能培養,全方位建設大數據實驗室,為高校教學能力建設及人才縱深發展提供教育人才培養整體解決方案,持續不斷為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應用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注入新鮮血液。
  • 全拓數據與上海交大成立聯合實驗室 推進數據研發的產學研進程
    本次合作正是將上海交通大學基礎研究技術平臺、專家資源與全拓數據在大數據應用、大數據可視化以及大數據研發架構等方面的專業化技術平臺相結合,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共同成立聯合實驗室,推動我國數據與知識管理相關產業的發展,實現政、產、學、研、用等方面的深度交流合作,為企業發展與科研進步提供新的發展契機,為服務國家大數據戰略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 數智蓮城丨湘潭:政校企三方共話「大數據和產業創新發展」
    不久前,湘潭市召開了大數據和產業創新發展聯盟籌備會。聯盟以市大數據和產業創新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市大數據中心」)為牽頭單位,召集了政府部門、高校,以及華為、阿里、騰訊等企業共40餘家單位座談,圍繞大數據、5G、產業創新等主題,共同探討湘潭市數字經濟的未來發展。
  • 「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打造創新人才培養「高地」 助力科技...
    2016年11月,由國家科技部、教育部、國家自然基金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支持的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大正式成立,研究所將通過頂層設計與體制機制的創新,吸引一批全球頂級的科學大師和傑出的青年科學家,並為他們創造世界一流的研究環境和氛圍。自掛牌成立以來,李政道研究所正在人才隊伍、科學研究及基礎建設方面持續發力。
  • 「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打造創新人才培養「高地」助力科技強國...
    2016年11月,由國家科技部、教育部、國家自然基金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支持的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大正式成立,研究所將通過頂層設計與體制機制的創新,吸引一批全球頂級的科學大師和傑出的青年科學家,並為他們創造世界一流的研究環境和氛圍。自掛牌成立以來,李政道研究所正在人才隊伍、科學研究及基礎建設方面持續發力。
  • ...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公共實訓基地飛機維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的航空製造與維修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公共實訓基地飛機維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電子設備採購競爭性談判採購項目於2020年12月18日結束,現將中標(成交)結果公告如下: 一、採購項目名稱、編號採購項目名稱
  • 安吉縣牽手上海交大打造生命健康研究中心
    生命健康產業最前沿的創新項目將在這裡孵化,待時機成熟後落地安吉縣,同時安吉縣生命健康產業發展也擁有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 據悉,該研究中心本質上是一處研發人才飛地,依託上海交通大學在學科、科技、人才、創新和產業等方面優勢,聚焦大健康產業,通過政府引導、資源扶持、委託運營、引入社會資本等全方位一體化的「政產學研用資」合作,探索成果轉化有效模式
  • 上海國資委構建人才大格局:發布「國資騏驥」人才工作品牌
    要加快構建國資系統人才工作大格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和關於人才工作的各項指示要求,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工作合力。要明確方向,牢牢把握人才配置市場化、人才使用專業化、人才發展國際化三個導向;打開格局,重點聚焦企業家、專技高能人才、青年人才、黨建人才四類人才;開闊思路,著力完善引才聚才、正向激勵、考核評價、流動鍛鍊、培養使用五項機制,努力開創新時代上海國資國企人才工作新局面。
  • 上海杉達學院2018年招生訪談實錄:以行業標準不斷調整優化人才培養...
    學校是上海市民辦高校示範校創建校、上海市實施現代大學制度建設首批試點單位;中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首批成員單位、全國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聯盟發起及成員單位;「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項目首批試點院校;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卓越創新聯盟首批成員。隨著報考季到來,就家長及考生關注的熱點問題,中國教育在線專訪了上海杉達學院分管校長馮偉國教授。
  • 北京交通大學與騰訊聯手 發力產業新型人才培養
    籤約儀式現場,北京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黃泰巖表示,希望藉助北京交大在交通、計算機等相關學科優勢,結合騰訊教育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共同探索人工智慧+專業、高校信息化和未來教育模式創新發展,實現校企合作共贏
  • 慧聚數據力量 創新城市發展——2020 SODA開放數據創新應用大賽...
    、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信息科技處副處長殷炯、長三角合作夥伴代表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蔡豐、東北合作夥伴代表大連市創新創業創投中心副主任劉兆君、上海市北高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嵐、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九評共同為本次大賽按下啟動按鈕。
  • 「上海建成科創中心基本框架」系列訪談 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院士...
    答:創新是源頭活水,更是「第一動力」。大學作為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在科技研發、項目攻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主動對接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進程中,大學要發揮自身優勢,儘快搶抓機遇、實現轉型升級,不斷提升前沿科技創新研發和關鍵技術的全球影響力,為科創中心建設、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戰略支撐。
  • 深度解析上海交大「2+6+7+X」2020年本科招生政策
    工科平臺人才培養成果顯著,一批熱愛工科,有豐富數理基礎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學子已經畢業,超過四分之三繼續深造,開啟未來卓越人才成長之路。經濟管理試驗班由安泰經濟管理學院,這所在全球享有盛譽、相關學科連續多年全球名列前茅、亞洲第一的超強商學院傾力打造。試驗班融合了經濟、管理兩大主幹學科,採用「主修專業+輔修模塊」培養模式,主修專業不設人數限制,充分尊重學生專業選擇意願。
  • 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啟幕 人才齊聚共話創新發展
    人才齊聚 共話創新發展   深圳迎第四個「人才日」,全球創新人才論壇同日啟幕  「只要有想法、沉得住氣,來深圳的每個人都有成才機會。」隨著答案的逐步揭曉,現場觀眾深刻感受到科學的魅力,也體會到頂尖人才的重要性。  如何培養出富有創造力和發現力的人才?薛其坤給出的答案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 濟寧市大數據中心與山東卓朗檢測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大數據檢測實驗室
    濟寧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發揮政府數據價值,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數字城市建設,建立數據安全可信共享體系,12月18日,濟寧市大數據中心與山東卓朗檢測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共同建設大數據檢測實驗室。實驗室主要進行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積極推進大數據治理與安全體系、檢測技術創新,以服務驅動和檢測技術支撐為主線,保障大數據在政務服務、金融服務、教育、就業、醫療等領域的應用,助力濟寧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 西安交通大學入選國家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建設是由國務院批准,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深化教育、科技體制改革,把人才優勢和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舉措,是創新創業領域的國家級最高級別基地,獲批該基地是國家對西安交大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
  • 長大隧道+北鬥,中國鐵建新增兩大鐵路科技創新基地
    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由國家鐵路局評審並認定,面向鐵路行業重大任務和重點工程建設需要,統籌布局一批工程研究中心,開展前沿引領技術、共性關鍵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創新,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提供成熟的先進技術、工藝及其技術產品和裝備。
  • 成都如何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深化校地合作 做強...
    11月24日,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一期園區在成都天府新區正式啟用。啟用的園區包含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北航成都創新科技園、北航成都人才培養基地等,將用於開展以航空航天為背景的大數據、先進材料與製造、先進飛行器及動力等方面的科學研究、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