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陳伊萍
2020-07-14 16:46 來源:澎湃新聞
7月14日,上海市大數據中心與上海交通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圍繞公共數據治理和一網通辦,共同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現場獲悉,雙方將共同設立「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聯合培養多領域人才,聯合開展項目攻關,推動形成政產學研用一體化效應。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梅宏受聘擔任「上海市大數據中心首席顧問」。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凱原法學院和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等多個學院將以「技術、法律、應用」為驅動點,充分發揮跨學科優勢,與市大數據中心開展深度合作。
雙方合作將重點聚焦公共數據和「一網通辦」兩大領域,通過理論與應用實踐相結合,著力提高數據治理能力,增強數據管理水平,升級數據安全技術,推動完善數據法律體系,夯實上海「智慧政府」的「底座」建設;將優先圍繞市民關注的民生領域和企業關心的營商環境,積極推動政務數據與社會數據融合,開展社會應用場景研究,支撐城市公共服務的高效、便捷、精準;將以「AI+一網通辦」為抓手,廣泛開展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公共服務領域的跨學科研究,運用前沿技術推動城市服務理念、服務體系、服務方式的創新,為上海智慧政府、智慧城市建設輸出智力成果、提供解決方案。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王曉妹表示,「交大有著非常深厚的人工智慧科研的實力,我相信有交大的加入,市大數據中心在這一塊上面能夠有比較大的攻關提升。下一步,大數據中心計劃在智能互動、智能預審、智能預警方面,進一步挖掘AI的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她透露,今年上半年市大數據中心主要推進了「AI+一網通辦」的平臺基礎能力,包括加強對AI需求數據的歸集、形成AI服務目錄清單、建設AI內容學習總庫,提供一批通用的算法模型,以此打造「AI+一網通辦」的基礎能力。
同時,市大數據中心也在探索在不同的領域推行開展智能化這個場景應用,通過運用智能的辦事指南來支撐一些熱門事項。
「比方說公安的出生登記、交通委的夜間道路施工的審批,都已經上線試運行了,接下來還會推一批類似這樣的運用智能指南來支撐的服務事項,包括智能檢索智能問答等。大數據中心正打造一個全新的智能問答形象『小申』,通過他們來為用戶提供善解人意的智能服務。」王曉妹說。
在疫情催生全社會加速步入數位化生活的背景下,上海作為超大型城市,城市治理的新路必然伴隨理念引領、科技賦能。政校強強聯合,將充分發揮雙方數據平臺優勢、科研能力優勢、跨界融合優勢,形成聚合力量,激發數據活力,共同助力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一網通辦,公共數據治理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