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隧道+北鬥,中國鐵建新增兩大鐵路科技創新基地

2020-12-25 澎湃新聞

長大隧道+北鬥,中國鐵建新增兩大鐵路科技創新基地

2020-12-15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12月15日,2020年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正式公布。鐵一院「特殊複雜環境下長大隧道建造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鐵五院「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位列其中。

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由國家鐵路局評審並認定,面向鐵路行業重大任務和重點工程建設需要,統籌布局一批工程研究中心,開展前沿引領技術、共性關鍵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創新,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提供成熟的先進技術、工藝及其技術產品和裝備。

特殊複雜環境下長大隧道建造技術

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

鐵一院「特殊複雜環境下長大隧道建造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國在鐵路行業的首個隧道科技創新基地,也是鐵一院繼「軌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陝西省鐵道及地下交通工程重點實驗室」及「中國鐵建BIM工程實驗室」後又一重量級科研創新平臺。

新關角隧道

鐵一院是我國特殊複雜山區鐵路隧道工程,特別是長大深埋隧道工程建造技術的領軍企業。先後設計建成了1700餘座隧道,長度超過2000公裡,包括世界首條高原凍土鐵路——青藏鐵路風火山隧道、中國運營裡程最長的鐵路隧道——青藏鐵路新關角特長隧道、世界首條穿越艱險山脈的高速鐵路——西成高鐵和穿行中國山區「地質博物館」的蘭渝鐵路等一系列鐵路重大隧道工程,承擔川藏鐵路勘察設計及科研攻關工作。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省部級獎10餘項。

厚層溼陷性黃土砂井浸水試驗

該工程研究中心立足國家重大交通戰略和鐵路發展需求,結合國家、鐵路科技創新計劃,承擔重大專項和相關重點研發項目課題,開展科研攻關和技術諮詢服務,研究解決特殊複雜環境條件下長大深埋隧道勘察、設計、施工及運維繫列重大技術難題;以市場為導向、校企聯合、產學研用相結合,加強隧道科研成果轉化及推廣應用;加強國內外隧道技術合作與交流,服務企業技術發展;培養、凝聚一批創新型隧道技術人才,推進以專家為核心的科研團隊建設,提升我國長大深埋隧道建造技術水平,為我國從「隧道大國」向「隧道強國」邁進奠定堅實的基礎。

鄭西高鐵秦東隧道

該研究中心的建成,將為我國複雜環境下長大隧道建造技術研究提供高層次的、開放的研究和交流平臺,是解決深埋長大隧道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提高隧道設計施工創新能力與運營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徑,對提高特殊複雜環境下隧道建造技術水平,為國家路網規劃科學決策管理提供技術支撐,是推進中國鐵路「走出去」的迫切需要。

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

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

鐵五院「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直接服務於中國北鬥和中國高鐵,致力於兩張「國家名片」的深度融合應用,在為中國鐵路行業孵化並提供成熟北鬥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同時,更為兩者攜手參與國際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助力我國自主科技創新再賦新能。

北鬥裝備研發

該工程研究中心將圍繞鐵路工程建設、裝備製造、運維安全、綜合支撐四大版塊進行技術研究和產品孵化。工程建設領域研究包含智能勘察技術研究、智慧建造技術研究;裝備製造領域研究包含北鬥裝備研發、北鬥裝備測試認證研究;運維安全領域研究包含智慧運維技術研究、安全預警防護技術研究;綜合支撐領域研究包含基礎設施時空信息雲服務技術研究、北鬥應用標準研究與制定、智慧財產權布局與預警研究。

鐵五院研究團隊操作雲平臺

該工程研究中心將從北鬥鐵路終端融合、數據融合、網絡融合三個維度,以北鬥融合業務應用和綜合信息服務為手段,為中國北鬥牽手中國高鐵,提供更加成熟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助力北鬥和高鐵深度融合、創新賦能,形成更為響亮的「國家名片」效應,為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注入「芯」動力。

鐵五院北鬥大數據中心

該工程研究中心計劃未來3—5年,將在鐵路基礎設施北鬥時空大數據應用研究領域,面向鐵路行業綜合支撐方向提供資源聚合與管理、高精度定位與分發、數據挖掘與分析等時空信息基礎服務;面向鐵路建設方向提供基於「北鬥精準位置+GIS+BIM」的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管理應用系統服務;面向運輸服務領域方向提供集安全監測、工程管理、綜合養護和運行監測等應用為一體的綜合時空信息應用系統服務。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長大隧道+北鬥,中國鐵建新增兩大鐵路科技創新基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赤鋒至朝陽北段鐵路建成通車 - 鐵路建設 - 中國路面機械網
    中國鐵建十四局三公司等單位的建設者神採亦亦,四年多頑強拼搏的新建錦赤鐵路(赤鋒至朝陽北段)終於通車了。11時許,隨著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啟洲的高聲宣布,首趟滿載人民期盼的煤炭列車鳴笛啟動,在眾人的矚目和報喜的炮竹聲中,徐徐駛出站臺。
  • 中國鐵建大盾構品牌是如何煉成的
    15年間,中國鐵建大盾構品牌已在行業領域熠熠生輝,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傳承鐵道兵光榮傳統,中鐵十四局集團大盾構秉持「專業,實幹,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專注水下盾構和超大直徑盾構施工,敢為人先,勇往直前,善為善成,成為當之無愧的行業領跑者。
  • 世界最長高原高速鐵路隧道大坂山隧道貫通
    新華社西寧2月13日電(齊中熙、王利、劉鳳翥) 由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承建的世界最長的高海拔地區高速鐵路隧道蘭新鐵路客運專線大坂山隧道13日貫通。    大坂山隧道全長15918米,位於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和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的大坂山中高山區,海拔3000米至4200米,穿越大坂山主峰,是蘭新鐵路客運專線第一長隧,也是世界最長的高原高速鐵路隧道。
  • 中國鐵建文創產品獲鐵路文創精品設計大賽三等獎
    中國鐵建文創產品獲鐵路文創精品設計大賽三等獎 2020-12-10 2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輝煌「十三五」 奮進二十局丨數讀科技篇
    122項科技成果獲中國鐵建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122項,其中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中國鐵建級科學技術(進步)獎111項。F4斷層長大隧道施工優勢顯著蒙華鐵路在黃土隧道施工中,按照「保護圍巖、巖變我變」的設計與施工原則,遵循「一加強、兩緊跟、三超前、四到位」施工理念,秉承「技術創新、設備創新、管理創新」的宗旨,合理選擇工藝工法,推行機械化施工,經過科研攻關和工程實踐,最終形成了大跨黃土隧道施工關鍵技術體系
  • 「2020中國100大創新建築」、「2020中國建造項目經理100人」在滬...
    2020年11月23日,第二屆中國建造科技創新大會在滬召開。會上發布了「2020中國100大創新建築」、「2020中國建造項目經理100人」。  本次大會立足於中國建造「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示中國面貌」,展現中國建造參與者對國家科技創新、經濟建設的貢獻。
  • 中航大在「北鬥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再獲佳績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楊通 報導:近日,第十一屆「北鬥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BD-CASTIC)頒獎儀式在成都舉行,中國民航大學獲獎師生代表受邀參加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並領獎。在本次全國總決賽中,來自中國民航大學的學生奪得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省部級一等獎9項。同時,中航大再次獲得優秀組織獎,2名教師獲評「十佳優秀科技教師」。
  • 中國鐵建科創中心落戶臨港新片區 滴水湖畔又將添一地標性建築
    根據新片區的建設規劃,臨港新片區103區域規劃為國際創新協同區,總面積約10.3平方公裡,規劃建設以頂尖科學家社區、科技創新社區、科創總部灣、科創智慧社區、國際創新協同區五大板塊結合的國際創新協同區。中國鐵建總經濟師兼華東區域總部黨委書記、總經理趙晉華表示,中國鐵建第二總部和科創研發中心落戶臨港新片區,未來,將依託臨港新片區在政策、人才、產業、交通、金融等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打造成為中國鐵建國際金融結算中心、投資管理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記者獲悉,目前,中國鐵建已在臨港新片區設立投資平臺公司,承擔多項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任務。
  • 創新|武漢北鬥應用摘取中國導航定位領域最高獎
    記者高勇 攝據了解,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簡稱「中位協」)是我國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和產業的唯一性全國行業協會,其主導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是我國業內規模大、層次高、範圍廣且最具代表性的年度產業盛會,今年首次在漢舉辦,並將首個「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帶到江城。該大會旨在推進北鬥在各行業廣泛應用,助力武漢市成為北鬥應用示範城市。
  • 《金剛川》原型成中國「基建狂魔」:曾修建「地圖上找不到的鐵路」
    圖為由青海、西藏、雲南三省區黨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同飲一江水、共話瀾湄情」2020瀾湄萬裡行中外媒體在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雲南境內三清高速大尖山隧道採訪。 新中國的第一條高速公路、第一條高速鐵路、第一條地鐵到第一條海外鐵路建設……72年來,從當年的鐵道兵到今天的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其建成了中國54%的鐵路、52%的高速鐵路、39%的城市軌道交通線、30%的高等級公路,被民眾譽為「基建狂魔」。圖為中鐵二十局五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雲飛(右)接受媒體直播採訪。
  • 「兩鐵」大爆發:中鐵11個大標1069億!鐵建10個大標1296億元
    三要努力打造和美宜居新城區的金東樣本,全力做好下半年的經營性用地出讓工作,加快金東西城向東、兩城相向聚合發展,努力構建「雙城」聯動發展新格局。建設地點為:項目分兩個片區,其中科技創新區片區一西至春華路,東至採留路,南至鵬卓北道,北至廊涿路;科技創新區片區二西至錦繡東路,東至祥瑞路,南至欣苑東道,北至科融道。計劃工期:總工期1007日曆天,其中設計周期95日曆天;施工工期912日曆天,預計開竣工日期為2021年2月18日至2023年8月18日(因響應大氣治理、職能部門檢查、政策性停工及施工進展不定因素等引起的工期延誤,工期順延。)
  • 關於舉辦第十二屆「北鬥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通知
    「北鬥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由教育部科技司、共青團中央學校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於2010年聯合啟動,由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組委會、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學術交流中心、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共同主辦,北京大學地球觀測與導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大賽已成功舉辦十一屆。
  • 佩戴防毒面具作業 大臨鐵路紅豆山隧道貫通
    人民網臨滄7月9日電 7月9日,隨著最後一聲炮響,由中鐵十局承建的雲南大(理)至臨(滄)鐵路全線重點控制工程——紅豆山隧道順利貫通,標誌著該條有毒有害氣體隧道掘進難題順利攻破,為大臨鐵路早日開通奠定堅實基礎。
  • 石家莊鐵道大學獲批鐵路行業重點實驗室—新聞—科學網
    12月15日,國家鐵路局召開2020年鐵路科技創新工作會議,對認定的7家鐵路行業重點實驗室和10家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進行授牌,石家莊鐵道大學申報的「基礎設施安全與應急鐵路行業重點實驗室
  • 瞭望|中國北鬥:創新超車
    北鬥組網模擬圖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供圖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時空基礎設施,充分展現了我國的長遠戰略布局和科研人員的創新精神
  • 淚奔+震撼,10餘次全場鼓掌,《我是演說家》為中國工程師點讚
    中國鐵建所屬十九局集團蘭渝鐵路項目部2號斜井總工夏荔應邀參加節目錄製,深情發表演說作品《胡麻嶺裡的中國力量》,得到259票,獲本期第二名的好成績。現場280名觀眾多被感動落淚,為鐵建人送上10餘次熱烈澎湃的掌聲。
  • 彌蒙鐵路首座Ⅰ級高風險隧道貫通
    彌蒙鐵路首座Ⅰ級高風險隧道貫通 助雲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中新社開遠10月29日電 (記者 刀志楠)由中鐵十二局承建的雲南彌(勒)蒙(自)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開遠隧道29日順利貫通,較計劃工期提前2個月,是全線首座貫通的Ⅰ級高風險隧道。彌蒙鐵路是中(國)越(南)國際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 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落地
    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落地 發布時間:2020-12-16 14:28: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
  • [分享]鐵路相關介紹資料下載
    等級:     文件 4MB 格式 ppt 關鍵詞: 鐵路隧道關鍵技術 隧道防排水設計
  • 我國首條下穿高鐵大直徑盾構隧道開挖
    記者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獲悉,這是目前我國首條下穿運營高速鐵路的大直徑盾構隧道。駕駛國產盾構機,將上演最秀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