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武漢北鬥應用摘取中國導航定位領域最高獎

2020-12-27 武漢發布

23日上午,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首次在漢召開,武漢北鬥應用以第一位次摘取中國導航定位領域最高獎。

開幕式現場。記者高勇 攝

據了解,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簡稱「中位協」)是我國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和產業的唯一性全國行業協會,其主導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是我國業內規模大、層次高、範圍廣且最具代表性的年度產業盛會,今年首次在漢舉辦,並將首個「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帶到江城。該大會旨在推進北鬥在各行業廣泛應用,助力武漢市成為北鬥應用示範城市。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授予武漢東湖高新區「北鬥產業化創新應用示範基地」。記者李佳 攝

大會頒發了最高獎——「衛星導航定位創新應用獎」,武漢夢芯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導航與位置服務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主導的「北鬥實時動態定位技術在共享單車行業秩序管理的創新應用」,以第一位次摘取金獎。據悉,合作方還有廣州騎安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郵電大學。

創新應用獎(金獎)獲獎者。記者高勇 攝

夢芯科技的北鬥晶片裝在共享單車上,讓北鬥「看到」單車。武漢導航院建地面站,類似手機信號基站,30公裡布局一個站,即可輻射,形成電子圍欄,讓北鬥「管理」單車。

「如果你沒停進規定地點,北鬥『看得見』,你會發現單車鎖不上,無法入欄結算。北鬥通過這種方式,有效約束用戶規範停車,助力超大城市社會治理,解決單車亂停亂放『老大難』問題。」武漢導航院北鬥產業創新中心副主任汪毅軍介紹。

在光谷,北鬥技術已進入到共享單車,助力城市社會治理。記者李佳 攝

武漢、深圳、廈門……當下,30萬輛裝有夢芯科技北鬥晶片的共享單車,或正在城市道路上馳騁,或即將安裝出廠奔向街頭。武漢北鬥軍團,僅今年在共享單車領域,就將形成百萬輛級的應用。

據介紹,2019年,以北鬥應用發展為核心的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達到3450億元,北鬥技術正與5G、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加速融合,更加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而獲獎的武漢企業,就處於場景應用高地——東湖高新區。

本屆大會舉辦地東湖高新區,是國內最早的產業基地之一。2008年,科技部批覆東湖高新區建設國家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化基地;2013年,東湖高新區成為國家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領域全國唯一對接地;2013年6月,東湖地球空間信息及應用服務創新型產業集群,被科技部列入全國首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之一。現有夢芯科技、依迅北鬥、湖北地信等相關企業500餘家,集群核心企業總收入約310億元,企業總收入年增長率超15%。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與有關企業籤約。記者高勇 攝

現場,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授予武漢東湖高新區「北鬥產業化創新應用示範基地」。(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李佳 通訊員張珊妮)

來源 | 長江日報-長江網

編輯 | 熊志

文章經授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12位院士聚漢參加首個中國北鬥應用大會 力推「北鬥重鎮」武漢成...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是我國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和產業的唯一性全國行業協會,其主導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是我國業內規模大、層次高、範圍廣且最具代表性的年度產業盛會,尤其是我國北鬥領域層次最高、最權威的會議,今年首次在漢舉辦,並將首個「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帶到武漢。
  • 「北鬥+」與「+北鬥」!北鬥雙向應用未來助力各領域發展
    今年7月,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向全球開通使用。作為國家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北鬥系統對國家的國防、經濟、科技等各個層面發展都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在昨天(22日)舉辦的北鬥應用領域相關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未來除了我們常見的導航應用外,北鬥的應用將滲透到社會生活各領域,並發揮其巨大作用。
  • 瞭望|中國北鬥:創新超車
    北鬥組網模擬圖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供圖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時空基礎設施,充分展現了我國的長遠戰略布局和科研人員的創新精神
  • 北鬥獎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王永泉校友榮獲這項大獎!
    在近日召開的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CSNC2020)上,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科學委員會為北鬥產業突出貢獻者頒發第二屆「北鬥獎」,在科學與技術類、應用與產業類分別評選出1名突出貢獻者,其中北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李祖洪榮獲科學與技術類「北鬥獎」。
  • 航錦科技:攜最新成果亮相中國衛星導航年會 布局自動駕駛擁抱北鬥...
    來源:發布易11月23日,由航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錦科技」,證券代碼:000818)、武漢導航與位置服務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導航院」)獨家贊助的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成都召開。
  • 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將在成都開幕!今天這場論壇,「北鬥」「5G」成...
    現場,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張魯進介紹了成都衛星導航產業發展願景,指出:成都將立足西南,著眼全球,聚焦產業基礎優、市場價值高、應用前景廣的重點方向,多措並舉,精準發力。到2030年左右,在衛星導航領域,將成都及周邊地區打造成中西部產業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國家綜合PNT系統建設重要支撐,面向歐亞的應用技術創新中心,為世界貢獻「成都力量」。
  • 北鬥導航產業深度報告:北三應用蓄勢待發,軍用市場將率先落地
    傳統的星基增強 系統主要面向民航應用,強調高可靠性,而隨著其他高精度應用領域的發展,傳統 系統不能很好地適應新興需求。專門服務於高精度需求的廣域精密定位系統 (WAPPS)應運而生,主要面向測繪、精準農業、遠洋定位導航等領域。
  • 除了定位導航,北鬥還能授時?
    大家都知道北鬥其實就是導航衛星,用於定位導航。那北鬥是怎麼進行定位導航的呢?實際上,導航衛星(如北鬥)提供的是授時信息,手機從授時信息中導出位置信息,導航APP再根據位置信息提供日常的定位、導航功能。衛星授時也是目前最新、精度最高的授時方式。它的出現給各個需要精密時間的領域帶來質的飛躍。
  • 中國衛星導航領域首本英文期刊《衛星導航》上線出版
    中新網北京1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20日發布消息說,中國衛星導航領域第一本英文期刊——該院與施普林格·?期刊主編由中科院院士、衛星導航定位專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楊元喜擔任,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金雙根擔任執行主編,中外多位專家學者擔任副主編。此外,該期刊邀請來自中國、德國、英國、芬蘭、荷蘭、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澳大利亞、瑞士、波蘭、韓國、日本、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頂級衛星導航專家共40餘人組成國際化編委會,其中海外編委佔比52%。
  • 自主研發生產出多款「北鬥+」應用,這家武漢企業真牛!
    12月24日,記者在北鬥衛星導航終端領軍企業武漢依迅北鬥時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看到,該公司自主研發生產出多款「北鬥+」應用產品和解決方案,並且已成功應用在交通、防疫等領域。
  • 雙星定位計算法趕超GPS三星定位公式,北鬥導航做到了獨步全球
    北鬥導航系統近日,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正式向全球提供基本導航服務,中國北鬥距離全球組網的目標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回首來路,不論是先驅者「燈塔計劃」的未果而終、雙星定位系統概念的提出,還是北鬥一號系統從無到有,北鬥二號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再到北鬥三號以昂揚的姿態走向世界……穿越激蕩四十餘年,北鬥趟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在導航領域成就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東方傳奇。
  • 人物 孫家棟:北鬥應用不了情
    放眼滿天星鬥,在我國成功發射入軌的百餘顆衛星中,由他主持研製的衛星就多達30多顆,被公認為中國的「衛星之父」。在向這位航天巨匠致敬的今天,他情系測繪地理信息的點點滴滴,也令我們感動。與中位協的不解之緣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是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的全國性行業協會。孫家棟院士從2012年始,擔任協會名譽會長。
  • 【東興機械軍工】北鬥星通:北鬥導航全產業鏈龍頭
    公司最新研發的支持北鬥三號新信號的22納米工藝射頻基帶一體化導航定位晶片即將批量生產。和芯星通同時也是無人領域定位晶片和模塊主要供應商,為大疆等廠商提供高精度定位模塊,並在汽車電子中探索高精度應用。 5G天線和汽車電子是重要看點。北鬥星通過去三年收入複合增速達38.65%,主要源自併購。
  • 長大隧道+北鬥,中國鐵建新增兩大鐵路科技創新基地
    鐵一院「特殊複雜環境下長大隧道建造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鐵五院「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位列其中。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由國家鐵路局評審並認定,面向鐵路行業重大任務和重點工程建設需要,統籌布局一批工程研究中心,開展前沿引領技術、共性關鍵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創新,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提供成熟的先進技術、工藝及其技術產品和裝備。
  • 天上星星參北鬥 香頌定位助中原——第五屆賽迪北鬥應用沙龍暨中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錚8月31日,為慶祝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助力中原經濟發展,促進鄭州高新區北鬥產業集聚,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鄭州市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由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與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的「集智高新區
  • 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之際
    「北鬥一號系統的建成並投入使用,首先解決了我們國家有沒有的問題。」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說,兼具導航定位和短報文通信的通導融合模式,是我國對世界衛星導航領域的重要貢獻,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實事求是地說,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相比,北鬥一號仍有不小差距,但「服務全球、造福人類」是中國北鬥人的初心。於是,北鬥二號系統建設提上日程。
  • 一張「星網」耀太空 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北鬥一號系統的建成並投入使用,首先解決了我們國家有沒有的問題。」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說,兼具導航定位和短報文通信的通導融合模式,是我國對世界衛星導航領域的重要貢獻,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  實事求是地說,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相比,北鬥一號仍有不小差距,但「服務全球、造福人類」是中國北鬥人的初心。
  • 中國北鬥被某國電磁幹擾,他僅用70天破解,助力北鬥導航建成
    1989年,我國利用通信衛星開展雙星定位演示驗證實驗,證明了北鬥衛星導航實驗系統技術體系的正確性和可行性。隨後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GPS對空中平臺導航、武器發射瞄準、精確制導、打擊目標定位等重要作戰環節都起到了難以替代的關鍵作用,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中國需要有自己的導航系統,1994年,我國啟動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建設。
  • 一文讀透北鬥導航技術,終結美國卡脖子?
    我國北鬥系統在2000年開始啟動,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也使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後的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北鬥系統打破了美國GPS系統壟斷的局面,增強了我國在國際衛星導航領域的話語權和主動權。kp8ednc
  • 北鬥星通發布新一代22nm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
    11月23日,在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北京北鬥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最新一代全系統全頻釐米級高精度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晶片「和芯星雲Nebulas 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