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動漫方式讓傳統文化躥紅網際網路

2020-12-18 澎湃新聞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實還有下一句,你知道嗎?」「看透紅塵,虛實相生,鬼谷子教你人生博弈妙招。」「人窮莫說三話,沒錢少管三事。具體指什麼?」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一個個深刻的人生道理,那麼,青少年該如何更有效地傳播、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呢?26歲的陳嘉豪,選擇用一個個簡單有趣的動畫故事來解讀它們。「國學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總結,圍繞優秀傳統文化展開創作,運用動畫形式,通過網際網路廣泛傳播,就是我們目前所做的比較成熟的國學動畫節目。」陳嘉豪希望,通過自己和團隊的努力,為國學文化插上「翅膀」,他的這一想法得到社會和業界的認可,在第七屆「創青春」山西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上徵服評委,奪得獎項。

「我意識到網際網路的潛力是巨大的」

2013年考入瀋陽工業大學市場營銷專業,大二創立晉城市聚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靠淘寶賺到人生第一個10萬元,然後專注於新媒體運營、電商;大三獲得學校最高創業獎項「博仕流體」,並發表演講;大四畢業前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元,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全身心運營公司,吸納晉城本地全職人員40多人,兼職人員近百名。在5年內,計劃將公司打造成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內容生產服務機構,為創立一家偉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努力奮鬥。

陳嘉豪的這份履歷,和他的名字一樣豪氣。

剛步入大學,有些人專注於學習,有些人專注於玩耍,而陳嘉豪,更在意的是持續不斷地發展。他喜歡探索研究,但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對他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專注於學習深耕碩士博士還是碌碌無為荒廢四年,這都不是我想要的,受父親經商的影響,我覺得我應該及早創業,實現自己的價值。」剛開始,陳嘉豪找兼職賺錢是從網際網路上開始的,當時找了很多做小任務賺錢的網站,累計一兩個小時才賺幾塊錢。後來,通過QQ兼職群等方式接觸了撰寫微博評論,很辛苦,很累,200條才賺不到10塊錢。再後來,開始做更多的資料收集、文字整理、撰寫工作報告等工作,從一個小時賺幾塊錢十幾塊錢到幾十上百塊。

「有些事情想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真的不容易。很多東西一開始都不懂,都是一點一點自學的。錢都是一塊一塊賺的,路都是一步一步走的。」那段經歷雖然艱辛,但是磨礪意志,接下來的創業路上,陳嘉豪變得更加堅韌。

「創業酸甜苦辣都要嘗,但只要你能把握機遇,努力爭取,一定能成功。」接的單子多了,陳嘉豪開始建群,將一些單子發給別人做,從中賺點差價。三個月賺了8000多元,成為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從那時候開始,我意識到網際網路的潛力是巨大的,也確定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從事網際網路行業。」馬化騰、雷軍、馬雲是陳嘉豪的偶像,之後他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向目標不斷前進。

「客戶開拓了我的眼界和格局」

慢慢地,為了接觸和聯繫到更多的客戶,在2014年5月18日,陳嘉豪開設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家淘寶店鋪。當天下午4點左右,一個客戶找到他,問能不能做一份下半年的工作計劃書,字數要求3000字。「或許是出於對自身實力的自信吧,我說沒問題,本應該270元,那客戶說給300元,只要做好就行。」陳嘉豪當時很開心,那是他開設店鋪的第一個客戶,根據客戶給的資料花費近3個小時,在機房做完。他感覺自己做得很不錯,條理清晰,有理有據,但還是懷著忐忑的心情通過阿里旺旺的方式發給了客戶,然後開始等待回復,大約3分鐘後,客戶給他回復了四個字:「做的很棒!」很快對方確認收貨,給了好評!

「當時的那種心情真得開心到要飛,那一刻我堅信:只要付出,一定是有回報的。不過到現在,我覺得應該補充一句,如果沒有回報,沒關係,繼續努力,回報是遲早的事情。」後來,陳嘉豪從客戶給他的資料中得知這是深圳的一名投資人,陳嘉豪把他確立為一個可以長期發展的客戶。

「事實證明,我的想法是正確的,在接下來的一兩年裡,那個客戶給我創造的價值是非常大的,不僅僅是給我介紹了好幾個客戶,賺了幾萬塊錢。更重要的是通過撰寫商業計劃書,開拓了我的眼界和格局,令我受益匪淺。」通過代寫計劃書和設計PPT等業務,大二的時候,陳嘉豪註冊成立了晉城市聚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那時他已經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萬元,大三開始他又大力開展新媒體業務,在大四畢業前就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元。

大學四年,默默創業的陳嘉豪並沒有耽誤學業。他積極參加學院組織的各項大賽,2013年—2014年下學期參加了省級挑戰杯比賽,榮獲優秀獎;同時,他因創業成績突出,獲得了學校「博仕流體創業獎學金」。

「把工作做到極致,成功是遲早的事」

2017年大學畢業後,陳嘉豪回到家鄉晉城,全身心投入到公司運營中,並且確定了新的發展方向。

「2018年開始,我們已經做了很多短視頻節目,當時也在想著創新開拓,當時試了很多,最後確定了是國學大方向。」陳嘉豪認為,國學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總結,傾浸於每個中華兒女的血液和靈魂中。於是,他帶領團隊開始圍繞優秀傳統文化展開創作,通過打造眾多古代動畫人物、場景和動畫視頻,用生動有趣的動畫解讀深奧的國學內容。比如,為人處世之道、國學經典、民俗智慧、物候節氣。目前,他們所創作的《第一國學》系列節目已經推出1000多集,成為相對成熟的國學動畫節目。

運營到2019年,陳嘉豪更加堅信這個方向是正確的,後來公司投入了很多的人力財力去做這個項目。事實證明,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公司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新媒體運營經驗,多次成為各大新媒體平臺的上榜MCN機構,豐富的運營經驗使得國學項目發展至今,實現了粉絲和收入的雙增長。

「公司全職人員從最初的一個人發展到5人、10人、20人,直到現在的30多人,目前,我們仍然缺乏優秀的人才,比如動畫製作、動漫設計等,之後將通過校企合作、加大社會招聘力度等方式繼續帶動更多人就業,為公司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生動力。」陳嘉豪說。

「任何時候做事情,訂最好的計劃,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準備」。從大二開公司至今,各種管理方法技巧全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陳嘉豪相信,只要細節等各方面做到極致,成功是遲早的事。

採寫:山西青年報記者郭麗菲

原標題:《他用動漫方式讓傳統文化躥紅網際網路》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凡爾賽文學」躥紅,其實是社交平臺梗文化的體現
    如今網絡已經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學習知識,以及交友的重要途徑,而隨著這一方式的不斷進化,也催生了各類網絡亞文化的誕生。其中依靠各社交平臺上所產生的「梗文化」,也已經進入到了網民的日常交流中,而通過類似彈幕、留言,以及論壇回帖等形式所進行的交流,讓接梗、普及梗,再到玩梗,已然成為了其在社交平臺上「傳承」的一種形式。
  • 動漫壁紙,日本動漫題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利用
    這些作品,有的採取直接改編的方式,將中國典籍和文學名著的書面語言改編為視覺表現;有的動漫則擷取精華,利用歷史事件或名著典籍中的某個要素,進行故事再編,除與原著有著類似的「名號」和「稱謂」,其作品內容已毫不相關;還有的則是利用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如飲食文化、武術文化、京劇文化以及圍棋文化進行故事再創造,使得「日本原創動漫」充滿了中國要素
  • 網際網路+文化創意資訊
    手趣動漫《魔都zero檔案》《浪子慢歌》上海Y3新品發布2016年5月1日,手趣動漫新品發布會在上海Y3動漫展現場舉行,活動現場多家媒體與眾多漫迷們共同見證了手趣動漫原創動漫作品《魔都zero檔案》和《浪子漫歌》的發布。
  • 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弘揚者
    5年來,陝西文物系統深刻領會新時期博物館社會角色和職能定位新要求,以「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為使命,以破解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為問題導向,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目標導向,以服務「堅定文化自信」為結果導向,在推動將博物館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拓展博物館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優化博物館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增強博物館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等方面勇於探索實踐,取得積極成效
  • 淺析日本動漫《犬夜叉》中的日本傳統文化
    《犬夜叉》作為較早引進中國的優秀日漫,它使我們對日本的動漫文化和傳統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日本動漫中的各種角色與衣飾形象設計之間有著彼此推進、彼此影響、彼此強化的聯繫。日本動漫中的服飾源於人物的設計需求,由於動漫《犬夜叉》的主要故事情節發生在日本的戰國時期,所以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大量以日本傳統服飾——和服為原型設計的人物服飾。這部動漫以人物為名,毋庸置疑它的主人公就是犬夜叉。
  • 《十萬個冷笑話》:網際網路逆襲傳統電影
    來自網際網路的內容、依託網際網路的宣傳、瞄準網際網路一代的觀眾,網際網路是否正在逆襲傳統電影工業? 當「吐槽」成為一種能量 《十冷》講述了一個架空時空的傳奇故事:神話裡的李靖和哪吒、童話裡的白雪公主和匹諾曹、沒有名字的男主角和一隻名叫「時光雞」的散養雞,因為時空錯亂聚到了一起,共同走上了拯救世界的艱難旅程。
  • 演繹傳統文化,這裡有最酷的姿勢!
    我和我們小夥伴們,正親身實踐著串聯中國傳統文化,用年輕方式演繹,來點燃前途的過程。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願意加入進我們的行列。中國本土文化傳承,反而成為了「小眾」 中華文化不該與現代文化分隔而立,束之於歷史的高閣,以供後人追憶身為華夏文明傳承者們,更不該甘於只做現代文化的旁觀者被潮流媒體烙上束縛自由天性的烙印。 任何國家進行文化輸出、擴展影響力都需要藉助流行媒介的推廣想想孩子們是先喜歡看日本動漫,還是先喜歡上日本文化的?
  • 網際網路+中華文明行動計劃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
    我們正逐步推進全國文物資源資料庫建設,各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和文物博物館單位都在建設文物數據資源庫,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海量資源。二、文物傳播展示方式不斷創新全國目前已有13萬處文物保護單位和近5千家博物館基本實現網際網路全覆蓋,3500家博物館數字地圖對外開放,各文物和博物館單位通過門戶網站、手機APP、公眾號等多種渠道,集中展示精美文物,講好文物故事,文物蘊含的文化精髓和時代風採被挖掘,文物領域海量好故事和精彩好內容被廣泛傳播。
  • 如何打造優秀傳統文化IP之「新文創篇」
    騰訊新文創研究院副院長羅施賢認為,「新文創」能成為網際網路趨勢和文化產業重要力量,簡單來說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移動終端快速的普及,包括一些新的技術的普及,導致文化的形態包括文化消費的方式和觀念都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羅施賢說:「現在聽音樂、看書、看劇,都是一部手機就能解決的,但是,在幾年前完全不是這個樣子。」第二個是新文創的核心——創意。
  • 網際網路動漫迎來第二春
    可以看到,動漫已經成為信息流平臺、視頻網站以及網際網路巨頭角逐的重點。一方面,動漫市場用戶規模十分可觀,且都是網際網路公司覬覦的年輕用戶,特別是Z次元用戶,得動漫者得年輕人,得年輕人者得天下。2018年,北京電影學院等共同發布了《數字娛樂產業藍皮書:中國動畫產業發展報告(2017)》,該報告認為國產動畫沒有解決好故事內容、世界觀構建和人物塑造問題,同時,在改編文學名著和演繹傳統文化題材上出現新的硬傷。正是由於內容質量普遍較低,導致中國動漫行業的優質IP極少。
  • 酷狗跨界「音樂+動漫」 打造二次元文化社交新場景
    這些二次元的「圈內用語」,一度被認為是「不流行」的「行話」,但融入傳統文化和網際網路元素後,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愛。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酷狗攜手螢火蟲動漫在廣州琶洲會館舉辦酷狗蘑菇×螢火蟲動漫音樂嘉年華。眾多動漫、遊戲品牌和二次元超級大咖驚喜亮相,4天共迎接觀眾27.8萬人次,創五一華南地區漫展歷史新高。
  • 網際網路重塑娛樂產業,技術將定義遊戲規則
    《福布斯》雜誌早已預測過這場意義深遠的變化,影視業按照長幼強弱排定的市場結構,將會在「數字洩露」的危機中重新排列。曾經井然有序的行業界限被打破,更要命的是,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個對手來自何方,以及,他會以什麼方式和你競爭。網際網路主導下的娛樂業,將釋放出「破壞性創新」力量。
  • 網際網路重塑了娛樂產業,但技術才是決定遊戲規則的關鍵
    虛擬經濟的無限博弈毫無懸念,傳統影視產業鏈,將會在這波新勢力的衝擊下,經歷一場重塑。未來我們買到的電影票背後,或許會悄然印上網際網路公司的名字。歷史免不了戲劇性的相似,網際網路所到之處,總是以顛覆者的身份出現,那些曾經在媒體業、唱片業發生過的革命,無疑會在娛樂業重演。
  • 霹靂布袋戲:傳統文化如何成為年輕人新寵兒?
    作為小眾文化產品,外圍人不明所以,但在B站等年輕人聚集地,它卻擁有火熱討論度和一批熱情粉絲,既繼承了傳統文化之美,又憑藉大膽創新,成為連接新時代、新語境的橋梁。 近幾年,傳統藝術越來越受到關注和喜愛。人們開始在抖音看德雲社相聲,在視頻網站聽王珮瑜講京劇……藝術還是那些藝術,只是搭乘網際網路東風,他們被傳播得更廣、被更多人看見。
  • IP引領文化傳媒泛娛樂行情發酵 動漫產業引爆點
    特別是「網際網路+」政策實施後,網際網路傳媒板塊從中充分受益。以今年三季報來看,傳媒板塊整體收入增長32.33%,淨利潤增長24.69%,僅次於非銀金融,位於板塊增幅第二名。子板塊中,網際網路傳媒表現突出,前三季度淨利潤增速達95.43%,而網際網路信息服務類淨利潤增速更是高達149.54%。相關研究人士認為,文化行業依舊是市場高景氣與高成長的雙高行業。
  • 虛擬網絡影音串聯傳統文化
    對此,B站主播「納蘭尋風」解釋,「在一部分年輕人眼中,只要提到傳統藝術,就好像是遙遠的東西。這個節目就是希望大家能夠靜下心來,感受一下傳統文化傳統藝術的魅力。如果你只是某一個圈的粉,看了一遍不能完全理解,這時你會去了解了相關的內容,甚至回頭再來看一遍,或許你會有新的收穫。」
  • 【智庫思享】「網際網路+文化扶貧」的現實挑戰與創新路徑
    劉易斯試圖從文化的角度解釋貧困並提出「貧困文化」概念,他用「貧困文化」以及這種文化的「圈內」交往,揭示貧困的文化屬性和遺傳特性,認為貧困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貧困人群所接受的貧困文化的影響和制約。[1]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開展貧困指數測度時增設文化維度的評價指標並逐漸增加其權重。
  • 淺談日本動漫文化 (一)
    日本的動漫文化十分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這不僅體現在部分以傳統題材為創作基礎的動漫作品上,更體現在大多數動漫中所包含的傳統文化內容上。其主要的影響方式是給作品帶入傳統文化的世界觀或是角色人物,這其中又以神道教的影響最深。神道教是日本的傳統民族宗教,以自然崇拜為主,它源於日本本土的崇神傳統,其主要體現在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祇。
  • 舜緣文化全新改版,引領傳統文化文藝復興!
    陸續推出以紅木文、茶文化、紫砂文化及國畫書法為理念的傳統文化產品。將其傳承弘揚,全心全意打造傳話傳統文化民俗好物,為人們帶來雅俗共賞的好運生活。 舜緣講堂舜緣講堂以優質國學易經等傳統文化內容為核心產品,匯聚各界名師大儒;通過線上授課,視頻講座等方式,結合前沿科技,以網際網路思維助力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播,增加了傳統文化的真實性
  • 探析日本動漫文化
    日本豐富多彩的動漫人物、離奇多樣的題材以及獨具一格的表現方式都為其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大量的觀眾。本文試從跨文化交際的視角對日本動漫的人物塑造及其人物表現方式展開初步探討,以期挖掘日本動漫作為一種文化範式同其受眾群體的「對話」方式以及在此過程中的問題。日本動漫文化的發展分為四個歷史時期:1917-1945——萌芽期;1946-1973——探索期;1974-1989——成熟期;1990至今——細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