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寧觀看胡波《大象席地而坐》完片首映是怎樣的體驗?

2021-03-03 銳影Vanguard


2018年7月21日,西寧,晴,《大象席地而坐》後期製作完成版本內地首映;

2018年2月25日,柏林,《大象席地而坐》榮獲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及獎。

1、

西寧,大象起航之處。

似乎是命中注定一樣,時隔兩年大象回到西寧,就像是對導演胡波的祭奠。

或許是在歡迎《大象席地而坐》的到來,西寧的唐道廣場這兩天相當熱鬧。

下午13:00,筆者早早來到現場,發現整個唐道的七層都被前來觀看《大象席地而坐》的觀眾團團圍住,水洩不通。

胡波事件已經過去了半年多的時間,這半年來大家對胡波的關注度並沒有降低,反而越來越迫切的希望早一點看到青年才俊的這部驚世遺作。

早在FIRST青年影展公布本屆開幕片為《大象席地而坐》之後,這就已經註定是一場萬眾矚目的放映。7月13日下午15:00淘票票正式開票,僅僅半分鐘時間,243個座位全部售罄,一票難求。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場長達四小時的放映上,因為這是《大象席地而坐》所有後期製作全部完成之後的第一場放映。

因此無論是對於胡波以及家人,還是影片製作的每一個參與者,甚至每一個對這部作品寄予厚望的觀眾來說,都是一場至關重要的放映。

所有能夠在這個日子,看到這部影片的觀眾,都是幸運的。

現場最早到來的嘉賓是王傳君和主演章宇,兩個人低調的坐在最後一排,坐在一起,觀看他們生前最好的朋友胡波的這部作品。

就在前不久,兩人憑藉《我不是藥神》終於一炮走紅,而胡波卻永遠被埋葬在了地心深處。

章宇說「詩歌是被沒收了工具的人,開墾世界的方式。《大象席地而坐》就是胡波開墾世界的作品。」說完,轉身,潸然淚下。

2016年,《大象席地而坐》(那時候還叫《金羊毛》)入圍FIRST青年影展創投會

時光荏苒,兩年過去,雖然胡波已經不在,但他的作品帶著他對這個世界的關懷,重返這片土地——大象起航之處,我們能夠清晰地感覺到,他的精神依然陪在我們左右。

他的電影夢,依舊還在傳遞。

2、

在西寧FIRST,看到這部電影,是非常特別的。

從所有人員陸續就位,燈光逐漸暗下來的那一瞬間開始,接下來的四個小時裡整個影廳鴉雀無聲,大家一起凝神靜氣的感受著一場精神的洗禮。

雖然在絕望中離開了這個世界,但顯然胡波對於這個世界是關心的,不然也不可能給我們奉獻出這樣一部作品。

在影片的第20分鐘左右,伴隨著胡波典型的長鏡頭,片名字幕「大象席地而坐」才緩緩出現在大銀幕上。

那一刻,觀眾中沒有人舉起手機屏攝,都屏住呼吸專注在銀幕上。

「在滿洲裡有一隻大象,就坐在那兒,有人捅它或者餵它東西,它也不動。」

「大象」是影片中最重要的意象,它就像一個三稜鏡一樣的存在,照出生活,照出世界,照出自我。

為同學出頭的英勇少年,為弟報仇的撞球廳老闆哥哥,被生活的囹圄困住的高中女生,被兒女安排睡陽臺還差點趕出去的老人,他們每一個人都面對著絞成一團亂麻的生活。

家庭的不和諧、社會的的冷漠自私、階級的嚴重分化、現實與理想的距離,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不平衡,都被胡波看在眼裡,寫在小說裡,拍進電影裡。

正如胡波所說「世界是一片荒原」,而胡波的荒原,是一片沒有生機的無人區,雖然熙熙攘攘,但卻沒有一星半點的「人情味」存在,絕望至死。

他要給我們看的,是一個生冷的社會。這個社會,現實得有點不忍直視。

英勇少年為同學出頭反遭背叛,惡霸哥哥為弟復仇飽受家人冷眼,老人深陷困境遭子女棄置不顧,高中女生為逃家庭誤入歧途……

這些就像是每天報紙上社會版新聞大標題一樣的劇情,胡波以他獨特的編織方式,為我們呈現在大銀幕上。

觀看過程中,我們一直有一個清晰的感覺——看大象,即是在看世界。

因為我們的周圍發生了太多這樣的事情,以至於我們在大銀幕上觀看的時候,這些不好的回憶都被從腦海深處重新勾回來。

影片中,印象最深的一個長鏡頭是,鏡頭緩緩略過養老院的走廊,每一個孤獨的老人站在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孤獨的做著自己的事情。

但是卻給我們呈現出一種生活格子一樣的感覺,人到晚年被困在原地,無人陪伴,有一種遭人遺棄的晚景悽涼。

在胡波的世界裡,生活就是一團破爛,你根本無法去拯救生活。

失落的少年站在河岸對著另一邊,大聲喊出「你就是個混蛋」。這一聲吶喊,既是對背叛的指責,也是對生活不滿的發洩。

胡波最崇拜的偶像是著名大師級導演貝拉·塔爾,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撒旦的探戈》,長達450分鐘。

片中的長鏡頭寓意深遠、獨特而耐人尋味,而胡波的長鏡頭裡深深的打著這位大師級偶像的烙印。

胡波是一個非常堅持自我的導演,在創作過程中,他頂住重重壓力一心去實現自己的藝術構想。現在看來,這種嘗試是成功的。

他認為,每一個場景都應該由一個單機位的長鏡頭完成,因此拒絕了製片方採用兩個機位的建議。

他用長鏡頭,繪成了一張生活的全景。這幅全景畫下,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生活,不同的遭遇,面臨不同的困境。而這些遭遇,組成了一張生活的群像畫,每一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或者自己身邊的故事。

貝拉·塔爾的長鏡頭裡飽含著對世界的辯證思考,而胡波思考的同時也提出疑問,這個世界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完全是按照流程來的,怎麼最後成這樣了?

他思考的結果是人性本惡。


正如一部武俠小說中所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胡波就站在這江湖深處,望著江湖上充斥著的虛榮、爾虞我詐、忠誠與背叛,拋出了一個重磅的炸彈,炸出他們本來的面孔。

這就是胡波要給我們呈現的世界,他雖然已經去世,但是我們依然對這個世界感同身受。

因為,我們都在其中。

3、

也許是安排,也許是巧合。

第十二屆FIRST青年影展青年導演訓練營請來了兩位導師,一位是著名臺灣導演蔡明亮,另一位就是前文中提到的這位大師級導演貝拉·塔爾。

為什麼在西寧看《大象席地而坐》會如此不一樣?為什麼西寧會邀請貝拉·塔爾這樣級別的大師來為青年導演背書?

因為無論是貝拉·塔爾,還是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因為他們都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FIRST、代表了西寧的氣質。

正如FIRST執行長李子為所說「感謝電影讓我們找到通往內心、通往世界的道路,感謝西寧讓創作與表達都找到土壤,感謝所有新鮮的面孔和影像,堅持用電影展現著當前時代最敏感的知覺。」

西寧正是這樣的一個電影節,它審視社會,用電影去展現我們看得到看不到的社會細節。

一個胡波去世了,但是未來會有很多的胡波在這裡誕生。

我們也期待,未來能夠看到更多的《大象席地而坐》。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銳影Vanguard編輯 |致遠君

✪▽✪歡迎轉載,但一定要註明來源和作者

相關焦點

  • 《大象席地而坐》獲獎,李安給了胡波媽媽一個擁抱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臺灣電影金馬獎上,胡波的遺作《大象席地而坐》拿下了最佳劇情長片的最高獎項。胡波的媽媽不善言辭,之前在代替兒子領取最佳改編劇本獎時,只說了一句話就哽咽了。「我是胡波的媽媽,代表胡波謝謝評委,謝謝觀眾,謝謝大家。」
  • 大象席地而坐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這部《大象席地而坐》,是中國年輕導演胡波的遺作,目前豆瓣8.0分,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及獎,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導演「胡波」2016年7月,青海西寧FIRST青年電影節。胡波介紹了自己的劇本《金羊毛》,也就是後來的《大象席地而坐》。
  • 《大象席地而坐》:「離隊少年」胡波的真實寫照
    一年前,第68屆柏林電影節組委會將費比西獎頒給《大象席地而坐》時,我才知道這部電影和胡波這個名字(寫小說時他用「胡遷」作筆名)。因為看不到影片,我只好從圖書館找來了他的小說集《大裂》和《牛蛙》。翻開書本,我發現《大象席地而坐》居然只是一篇情節簡單的短篇小說。一篇短篇小說怎麼能拍成將近4個小時的電影?終於,網上有了《大象席地而坐》的視頻流傳,我急忙下載了觀看。
  • 胡波,你看到了嗎,《大象席地而坐》贏了
    胡波導演的《大象席地而坐》斬獲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影片大獎。《大象席地而坐》的導演,是胡波。一部電影,對於一個導演來說,意味著什麼?別人我不知道,但是對於胡波來說,電影是他這樣被世界沒收了工具的人,開墾荒地的方式。當無法保留這片荒地時,胡波選擇放棄這個世界。2017年,製片人不認同4個小時版本的《大象席地而坐》,要求刪減120分鐘,但胡波拒絕了。為了保持電影的完整性,胡波希望有人能夠接手影片。
  • 《大象席地而坐》在線觀看
    《大象席地而坐》豆瓣評分:8.0《大象席地而坐
  • 大象不會永遠席地而坐
    寫在前面 這是我第二遍看《大象席地而坐》了,從西寧FIRST到今天的金馬影展。 再後來就是去西寧郊區勘景的那輛大巴上。 我拿了個小板凳坐在過道上,兩邊都坐滿了學員,大家都被西寧突如其來的高溫折騰的有些吃力,胡波坐在靠窗的地方託著頭盯著路邊不斷後移的枯樹。
  • 你的《大象席地而坐》獲獎了,胡波在天上你看到了嗎?
    你的《大象席地而坐》獲獎了,胡波在天上你看到了嗎?胡波,88年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網上給他的評價是中國內地作家、導演、編劇,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而這樣一個優秀的人,卻選擇在2017年10月13日,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那年,他不過29歲,沒有成家,沒有孩子,有的只是失去兒子悲痛欲絕的父母和他的處女座《大象席地而坐》。在胡波去世後的第401天,曾經一度受盡冷眼的《大象席地而坐》在金馬獎大放異彩,獲得了獲金馬獎最佳影片。在16日晚舉行的金馬酒會上,胡波母親代領獎項,影片主演之一彭昱暢代表劇組出席。
  • 導演胡波自殺後第401天,《大象席地而坐》斬獲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兩個大獎
    胡波的作品《大象席地而坐》獲6項提名,最終奪得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劇情長片2項大獎。2018 年 2 月 16 日,農曆新年第一天,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在柏林舉行了首映。此前,他曾為《大象席地而坐》的拍攝製作與冬春影業僵持。
  • 廣州放映 | 《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毫無疑問是近年最重要的華語片,它在當代生活、藝術與理想之間構築了一道橋梁,因此,這是一部不得不看的青年電影之一。
  • 濟南最好的導演:胡波 | 他已經走了兩年,你看過《大象席地而坐》了嗎?
    胡波是濟南最好的導演。這種說法應該沒人會反對,雖然他只拍了一部長片,雖然他已經自殺離世,但【濟南最好的導演】的評價,估計短期內沒人可以改變——畢竟,下一位能獲得金馬獎的濟南籍導演,還很難去想像。2018年11月,第55屆金馬獎將最佳劇情長片、最佳改編劇本授予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導演胡波的母親上臺接受了獎盃。
  • 電影資源推薦:大象席地而坐 在線觀看
    好看的電影資源推薦免費大象席地而坐導演
  • 致敬胡波《大象席地而坐》:那頭不存在的大象,除了諷刺還有其他
    或許《大象席地而坐》的片長會是影院、片商和一般觀眾跟它之間最大的一道門檻。《大象席地而坐》其實告訴我們的就是這個道理。雖然片中的四位角色都有各自不同的煩惱,但《大象席地而坐》的劇情一點都不雜亂,反倒還有其獨特的魅力。
  • 胡波導演遺作,這部《大象席地而坐》獲得無數獎項
    胡波導演的電影《大象席地而坐》獲第55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獎、最佳改編劇本獎,輿論的焦點不僅是兩項大獎,更是導演胡波的英年早逝,年僅29歲的他選擇了自殺。該片可謂喪之極。四個人共同的希望是去滿洲看看什麼也不敢,整天坐在那的大象,大象在影片中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一個符號,這個符號,是他們四個人的希望,或者說是他們認知中所追求的希望。
  • 金馬最佳紀錄片《囚》+最佳劇情片《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映後主創嘉賓交流*特別說明:放映均已獲得正式授權放映地點成都市區內每場提前20小時電話告知影片介紹囚 大象席地而坐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2018 | 劇情片 | 彩色 | 2K DCP | 中/英字幕
  • 《大象席地而坐》奪金馬!真為胡波感到驕傲!
    以下是獲獎名單:最佳劇情片《大象席地而坐》《誰先愛上他的》《影》《我不是藥神》《地球最後的夜晚》胡波遺作在斬獲觀眾票選最受歡迎影片後,又得到了最佳影片大獎,這是金馬獎首次將最佳影片頒發給去世影人作品段奕宏《暴雪將至》邱澤《誰先愛上他的》鄧超《影》彭昱暢《大象席地而坐》徐崢是一個長期被喜劇形象所遮掩的好演員,本次的《我不是藥神》,在亦莊亦諧之間,彰顯出小人物的悲歡,
  • 北京 | 胡波導演作品《大象席地而坐》雙場
    10月9日,《大象席地而坐》雙場加映,我們北京現場見。關於胡波:我遇到的胡遷是最勇敢的電影人人,為什麼會那麼「邪惡」呢?我們曾真切地熱愛著這個世界我們將在這片荒原上相遇那些《大象席地而坐》走過的城市:南京 | 南京(2) | 上海 | 蘇州 | 蘇州(2) | 無錫 | 無錫(2) | 廣州 | 北京 | 北京(2) | 北京(3) | 北京(4) | 長沙 | 長沙(2) | 武漢 | 成都 | 晉中 | 桐鄉 | 江門 | 濟南 | 寧波 |
  • 電影推薦《大象席地而坐》
    我們不是生活在被毀滅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錯亂的世界我們就像被遺棄的孩子迷失在森林裡「有一部你們可能不認識的電影,電影名字是《An Elephant Sitting》,是由一個二十多歲的中國導演拍攝,可是製作完電影後就自殺了,是近期的事。
  • 書本放映78期:重慶首映《大象席地而坐》+《囚》
    2月份去柏林首映時,有觀眾問,為什麼這個電影是四個小時?我仔細想了之後,給了一個回答:我們的生活往往比電影裡面更漫長,所以這四個小時一點都不長,因為他講的是四個人的生活,裡面能有我、你,也有我們身邊的人,這是胡波對我們世界的觀察,這種凝視是基於他對這個世界的愛,只不過他的方式是用電影和文字去表達自己的態度。
  • 豆瓣日曆 2020年9月9 日《大象席地而坐》
    今日主題影片:《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英語: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是中國大陸出產的電影,由已故導演胡波(筆名胡遷)執導的唯一一部長篇電影作品,由章宇、彭昱暢、王玉雯、李從喜等主演,於2018年2月16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節首映,同年11月獲臺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 斬獲金馬獎等眾多獎項,《大象席地而坐》究竟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每個人都夢想逃離現在的生活,去往滿洲裡,那裡有一隻大象,席地而坐……榮譽地位及評價:《大象席地而坐》爆冷奪得了金馬獎的最佳影片,並且在第4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獲得觀眾票選大獎以及在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處女作獎(特別提及)胡波、費比西獎 (國際影評人聯盟獎)論壇新電影論壇最佳影片等眾多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