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六兄弟是什麼修煉成仙的?為何能與楊戩並稱梅山七聖

2020-12-23 騰訊網

楊戩自修成八九玄中之妙,便縱橫在三界之中。然而,無論是在灌洲灌江口坐享下方香火,還是奉舅舅玉帝之命為天庭效力,抑或閒暇時駕風霧縱鷹犬赴四海名山圍獵,楊戩的身邊,時刻都有六人追隨相伴,即是梅山六兄弟。在西遊原著中,楊戩前去收服孫悟空時,梅山六兄弟曾在花果山大顯身手。且看觀音聽聞哪吒父子在花果山遲遲不勝,於是力薦楊戩前往,故而一卷聖旨飛傳至灌江口,賢甥同義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後,高升重賞!楊戩焚香聽令,回身對梅山六兄弟道,吾當就去拔刀相助也!

楊戩一聲令下,梅山六兄弟立刻點兵布將,駕鷹牽犬,搭弩張弓,縱狂風,隨楊戩奔赴花果山。此一去,趁著楊戩牽制孫悟空,梅山六兄弟對花果山群猴下了狠手,這陣上,康、張、姚、李、郭申、直健,傳號令,撒放草頭神,向他那水簾洞外,縱著鷹犬,搭弩張弓,一齊掩除。梅山六兄弟這一出手,可憐花果山滿山群猴登時潰散,一個個被追趕的拋戈棄甲撇劍丟戟,嚎叫著四散逃命而去。然而,蹊蹺的是,縱然這般,到了收九頭蟲一回,孫悟空見了梅山六兄弟,不僅不能記恨怪罪,還得稱兄道弟。

由此可見,梅山六兄弟不僅身手不凡,還頗有些來歷,不然何以能令孫悟空禮讓三分。那麼,在古籍記載中,梅山六兄弟究竟是誰?他們什麼修煉成仙的?他們又有何非同尋常的來歷,竟然能跟玉帝的外甥楊戩義結金蘭?與其並稱梅山七聖?我們且一一來尋找答案。正所謂斧劈桃山曾救母,彈打鋋羅雙鳳凰,力誅八怪聲名遠,義結梅山七聖行。楊戩的赫赫威名,離不開梅山六兄弟,這兄弟都是何人?梅山六兄弟,分別是梅山太尉康安裕、梅山太尉張伯時、梅山太尉李煥章、梅山太尉姚公麟、梅山將軍郭申、梅山將軍健。

我們且先來看這六兄弟之康安裕,根據古籍《二郎寶卷》記載,康安裕其人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其腦門上有包,類似壽星那種,體魄健碩,手執一柄月牙鏟。康安裕為人外柔內剛,處事甚為沉穩,故而居於六兄弟之長。康安裕在居於梅山之時,得道成聖,曾與激浪之中斬蛟龍,後被楊戩收為護法。再看這張伯時,張伯時是個一根筋的彪形大漢,處事魯莽,類似張飛李逵,跟隨康安裕在梅山一同修煉,亦成聖。由於其生的燕頷虎鬚豹頭環眼,故而魑魅魍魎見到張伯時,就很是畏懼。

故而,古籍記載張伯時慣會降妖捉鬼怪,邪崇精靈影無蹤。再繼續看這李煥章,其人相貌非常特殊,據載相貌奇醜,兩邊頭髮猙如鋼絲叱吒朝天,身披紅黃相間長衫,身形瘦高,其本領與張伯時相當。接下來即是姚公麟,姚公麟不論任何時節任何場合,都喜戴一個大鬥笠,穿著一件褐色短褂,列位不要小覷此人,他可是梅山六兄弟中的臥龍鳳雛,是個智囊,常臨陣出謀劃策,故而深得楊戩器重。當然,這姚公麟也是在梅山修煉成聖的,他跟幾位兄弟一樣,都是人身。

這第五位,即是郭申。郭申頭上光頂,四周卻又有一圈烏髮,其喜紅色,故而時常身披紅色長衫,外罩金絲花紋的短褂,為人處事憨直,頗為呆萌。最後這位梅山老六,即是直健,直健年紀最小,但卻十分重義氣,留著一頭飄逸的長髮,每常駕風霧,都十分拉風。這六人都是在梅山修成道行,其六人的師父究竟為何人?古籍並未給出記載。不過就楊戩結識梅山六兄弟,且與他們義結金蘭來看,梅山六兄弟的師父應該是三界中的老仙尊,否則絕不可能與玉帝的外甥稱兄道弟。

相關焦點

  • 從封神的梅山七怪和西遊的梅山七聖,觀兩部名著的二郎神形象借鑑
    但奇怪的是這樣一部玄妙的神通法門,楊戩身為闡教弟子也不奇怪。可梅山七怪中的袁洪為什麼也會?難道說這種功法不是誰教的,而是靠自己領悟天地大道來的?如果真是這樣,袁洪有什麼特殊性,竟然能跟楊戩相提並論呢?要解釋這個巧合,咱們要從西遊記中的梅山七聖分析。前文中咱們說過,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成書,都受到過元代雜劇的影響。而在元代雜劇中早就提及過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的關係。李冰次子——李二郎下江擒殺蛟龍時,曾得到過六位友人的幫助。也就是梅山六兄弟。
  • 封神榜中的梅山七怪分別是誰?
    梅山七怪出自中國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它們是白猿、豬、牛、狗、羊、蛇和蜈蚣等七種動物修煉成精。
  • 梅山七怪
    即便是「周營」一哥楊戩也奈何不得,最後還是女媧娘娘親自出馬,用法器「山河社稷圖」才收伏,才將其陽神封印於猴子山(1500年後,又是一代戰神,謂齊天大聖也),陰神奔赴封神榜,冊封為正神「四廢星」,可以說是「梅山系」星官之首,也是神史上唯一陽神不死,陰神封神的梅山翹楚。為何將他封為「四廢星」,其實是對其狠,蠻,戰鬥力太強了的形容,其殺傷力比今天的核武器更核武器。
  • 梅山七怪是逍遙自在的妖怪,為何會助紂伐周而參與封神之戰?
    那麼梅山七怪既然是逍遙的散妖,他們為何要助紂伐周,趟封神大戰這灘渾水呢?  小劉跟大家分析一下。  一,想要得到人間富貴。  姜子牙幫武王得到了天下就被封為齊王。當然,這與姜子牙的本心相反,因為他是想要成仙。  但梅山七怪不同,他們是想要享受人間富貴。而幫助紂王滅了西岐,他們就能得到分茅裂土的王位。所以,他們對於自己的修為和能力很自信,幻想著能滅了西岐。畢竟富貴是險中求來的。
  • 二郎神麾下梅山六兄弟和1200名草頭神,是誰的誰?
    ——梅山六兄弟開道,一千兩百名草頭神押後,架著鷹犬,「一個個腰挎彎弓,手持利刃」,縱風踏霧,呼喇喇,一時間飛沙走石,塵土飛揚,激起千層人浪。梅山六兄弟和千二草頭神夠猛,扇起這麼大風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 楊戩收梅山七怪,朱子真與天蓬元帥豬八戒有無聯繫?網友:還真像
    楊戩收梅山七怪,朱子真與天蓬元帥豬八戒有無聯繫?網友:還真像中國的神話故事,離不開兩本文學名著,一本是四大名著《西遊記》,一本是神魔小說《封神演義》。有人說,兩本名著中國佛、道、儒三教神仙體系的來歷,差別很大。
  • 不過千年道行,梅山七怪之首白猿,為何只有女媧娘娘才能降伏?
    不過千年道行,梅山七怪之首白猿,為何只有女媧娘娘才能降伏?封神神話中,梅山七怪之首的白猿,姓袁名洪。
  • 《封神演義》中的梅山七怪是哪七怪,你真的都認識嗎?
    相信大家都看過《封神演義》這一部小說,這部小說也是講述姜子牙協助武王伐紂的故事,劇中也是神仙打架,當然在小說中有很多讓我們記憶猶新的角色,像姜子牙,楊戩,雷震子等等,但是在小說中還出現了梅山七怪,那麼大家都知道這七怪是誰嗎?你真的都認識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
  • 【梅城新聞】向亮晶:梅山文化裡浸大 梅山剪紙裡走出的女人
    「現在這些志業很多都沒有了……」向亮晶回憶著自己童年記憶中家鄉的模樣,她就在這種梅山文化的浸染中成長起來。  梅山,其腹地在今天的湖南安化一帶。古時梅山「不與中國通」,長期反抗朝廷的武力鎮壓,是「不服王化」之地,直到宋朝才以懷柔政策劃入朝廷管轄。也因此,梅山形成了自己神秘而獨特的民風和傳統。  安化在高山峻岭間,河湍浚急,交通閉塞。
  • 梅山文化的顯性基因庫
    李翔 開梅山,開梅山,梅山萬仞摩星躔。 捫蘿鳥道十步九曲折,時有僵木橫崖巔。 肩摩直下視南嶽,回首蜀道猶平川。 人家迤邐見板屋,火耕磽确多畲田。…… 這是宋代開梅功臣章惇的詩句,描寫了一個山巒疊嶂、百姓安居、世外桃源的梅山形象。 何謂「梅山」? 梅山是一個古老地域稱謂,據元人脫脫主修的《宋史·梅山蠻傳》記載:「梅山峒蠻,舊不與中國通。
  • 如果哪吒三太子和二郎神楊戩對戰,誰的實力更強?
    總體來說楊戩和哪吒的背景都很深厚,不過哪吒還是略勝一籌,楊戩只有個便宜舅舅玉皇大帝,關鍵關係還不太好,而哪吒還有父親、兄弟都在天庭、佛教任職,就算哪吒天天想著造老爹的反,可畢竟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三、部下實力哪吒和楊戩都畜養著自己的部曲手下,而且實力都很不俗,其中哪吒的部下有巨靈神、三十六員、五營四神、繡球十六魔王,還可以調遣十萬天兵天將。而楊戩的部下則主要是梅山六怪、哮天犬以及三千草頭神。
  • 神話被埋沒的六頭頂級神獸,金須龍鰲和梅山妖牛上榜
    5.梅山妖牛提起梅山七怪,大家印象最深的應該只有奇怪之首的袁洪,對另外六隻的印象非常模糊,當然,其中五隻的本領確實不高,但有一隻卻是很有能耐的,他是一隻牛妖,名叫金大升,乃是梅山七怪裡實力僅次於袁洪的,他腹中煉成的牛黃是相當厲害的法寶,曾一舉擊殺了周營裡的哼將鄭倫,以及妲己的父親冀州侯蘇護。
  • 神秘的梅山法事之 衝儺(上、下篇)
    「衝儺」,在教明上和民間,還存在另外幾種說法,稱祈福急救,回眾神,勒梅山,還赤膊願(因做這段近三個小時的法事時,法師要脫掉衣服和鞋子,哪怕是寒冬臘月),民間也稱退傷。也許衝儺就是另外這幾種名稱的概括。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才做「衝儺」這一堂法事呢?
  • 為何不怕女媧卻怕陸壓飛刀
    封神原著用了六個章節來寫袁洪與姜子牙的大戰,袁洪這邊,雖然梅山六兄弟被周軍用各種計策殺掉,但姜子牙那邊,卻也痛失了楊任、龍鬚虎等幾十員大將。在一次夜間偷襲的戰鬥中,姜子牙損兵折將二十多萬人,周軍遭遇了黎明之前最後一次沉重打擊,連姜子牙都狼狽逃竄,差點成了俘虜。 從上面可以看出,袁洪與孫悟空是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人物。
  • 袁洪為何也會八九玄功?他的師父究竟是誰?
    作為一個對人生充滿了各種浮想的漢子,我只關心兩個問題:       1)梅山七聖為甚麼來朝歌作戰?       2)他們如此高強的法力是誰教給他們的,是自學成才的麼?  梅山七兄弟的水平顯然無需贅言,通過書中91回各次交鋒的勝負統計可以看出,整個玉虛宮陣營只有楊戩可以相抗,哪吒、雷震子等人簡直羞愧的要以淚洗面,而且七兄弟中的袁洪和楊戩本人應該是不相上下,如果楊戩不是在女媧那裡開了個山河社稷圖的外掛,不見得能收拾得下來。這不得讓人為之側目,奇怪了吧,崑崙山嫡系傳人居然打不過一個江湖拳師,這讓人唏噓之餘不由得心生困惑,難道這七個奇葩像是七個葫蘆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