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線還是三線?實拍臺灣省會臺北城建,竟連大陸三線城市都不如?

2020-12-26 悠遊四方

很多去過臺灣的大陸朋友,回來以後都覺得臺灣其實沒啥可玩可看的,臺灣的風景和大陸的名山大川比起來實在是乏善可陳,就連臺灣的城市建設和現在的大陸城市相比也已經全面落後。現貼上一組我在臺灣最大城市臺北實地拍攝的照片,和大家分享,大家一起來看看臺北的城市建設水平和大陸的城市相比,到底屬於幾線的水平?

從大陸飛臺北的航班絕大多數都降落在臺北桃園機場。該機場離開臺北市區比較遠,飛機降落前看到的是一片田園風光。

想要從空中俯瞰臺北市容,必須選擇在臺北市中心的松山機場降落,才有可能。這是我在乘坐島內短途航班,飛機在臺北松山機場降落前拍攝到的臺北市容。感覺城市規模還是挺大,建築密度很高,但高樓不多,3-5層的低矮建築居多。

上圖中黃色琉璃瓦屋頂的是臺灣最具辨識度的建築之一,圓山大飯店,建築雄偉,富麗堂皇,飛簷鬥拱的中國式宮殿外觀,極具視覺衝擊力。飯店前面的高架公路和高架捷運線看上去倒也有幾分氣勢。

不過落地以後,地面高架路兩邊不斷掠過的建築則很少給人以美感了。這些建築大多雜亂無章地堆砌在一起,看上去很像我國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城建水平。

基隆河岸的建築看上去也是低矮陳舊,鮮有高樓。

城區道路並不寬,摩託車(臺灣叫機車)佔據了絕大多數路面。摩託車具有佔地面積小,方便靈活的優勢,對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有不小的作用,所以臺灣各大城市都沒有禁摩。但街頭潮水般的摩託車讓我們這些大陸來的人感覺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臺北市內繁華的街市,給人以中國四線小縣城的即視感。但街面非常整潔,摩託車停放有序,可以看出城市居民的文明水準還是很高的。

寸土寸金的臺北市中心,這樣的破舊建築比比皆是。別看房子破,房子下面的地皮可是貴得很,沒有雄厚的實力誰也拆不起。如果業主不願意拆,你就算開價再高也是白搭。

人行道上走過一個小女孩兒,老爺爺身上背著小孫女沉重的書包緊隨其後。這應該是爺爺或者外公在接孩子放學吧。此情此景,在大陸我們也是司空見慣的。

臺北市東邊的信義區是臺北城建最富現代氣息的地方。這裡的高樓大廈相對多一些,街道也寬闊整潔一些,是臺北人最引以自豪的區域。但這種城建水準在大陸早已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了,很多三線地級市都能達到這一水準。

這座形同竹筍節節高的建築是臺北的最高建築101大樓,高509米,是臺北的城市地標,一直是臺灣最為自豪的建築,曾佔據過世界第一高樓的位置達6年之久。不過臺北真正拿得出手的超高層建築也就這一座。曾有新聞報導,一群臺灣大學生到上海實習,臺灣記者問他們對上海的觀感,一位學生說,上海的摩天大樓實在是太多了,感覺上海到處都是101大樓。

這是臺北地鐵(捷運)的車廂。臺北捷運1996年開通運營,目前有5條主線和2條支線,總裡程121.3公裡,和大陸的蘇州市水平相當。很多車站沒有玻璃屏蔽門。但無論是車站還是車廂內的人性化設施都比較齊全,每趟列車均有可以攜帶自行車進入的專用車廂,大部分站點都可以進出自行車。這一點還是很贊的。車廂內整潔寬敞,乘客文明有序。

夜幕降臨,臺北的很多小街巷就搖身一變成了熱鬧的夜市。這也是臺北人最津津樂道的夜間生活方式,深受中外遊客的青睞。這是我拍攝的臺北師大夜市一角,雜亂的街市讓人感覺連中國的一些五線小縣城都不如。

夜幕下的臺北「戲劇院"氣勢恢宏,屋頂系仿照北京故宮太和殿的造型,內部設施先進,是臺北重要的戲劇舞蹈表演場地,有一千五百多個坐席。

這裡是臺北最熱鬧的西門町,一向有臺北流行前線之稱,百貨商場、電影院、劇場、小吃店、夜總會、歌舞廳、遊樂場比比皆是,一到晚間,霓虹閃爍,人潮湧動,好不熱鬧。不過在我看來,大陸很多二、三線城市的步行街硬體水平都在其上。

這是臺北桃園機場的出發大廳,機場的規模早已經被許多大陸機場甩到身後。臺北作為臺灣最大的城市,自有其獨特的魅力。因為臺灣的經濟騰飛於上世界七、八十年代,所以很多現代建築呈現的是三、四十年前的水準,再加上處於地震帶,高樓大廈自然也不多。特別是近二十年來,臺灣經濟基本停滯,臺灣全部的GDP,已經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相當於祖國大陸全部GDP的45%降到目前的4%左右。就城市建設來說,後發的大陸的一、二線城市全面碾壓臺北已是不爭的事實。當然,我們也並非妄自尊大,臺北等城市在管理和軟體上仍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相關焦點

  • 作為臺灣最大的城市,臺北的城建和大陸一比怎麼樣,二線還是三線
    臺灣大家很熟悉,這裡是我們中國的一個省,自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很快,和香港、新加坡、中國等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居住在這裡的人,大多數都有較高的物質生活水平,今天我們來談談臺北,它曾經很輝煌,當然也有些失落,近幾年來,它曾是臺灣最大的城市,但現在感覺臺北落後,容易被內陸城市超越
  • 臺灣「最大」城市臺北,城建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二線還是三線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個省,70年代以後經濟發展迅速,與新加坡、香港、韓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臺灣島的臺北是臺灣最大最發達的城市,一度輝煌,失意,去過臺北的人都覺得臺北已經落後於內陸城市。曾幾何時,很多人知道的臺北都來自歌詞中「冬天來臺北看雨」的歌詞,當時臺北對人民很有吸引力,都有想去臺灣看看的心,現在兩岸開放多年了,去臺灣是件容易的事,源源不斷的大陸遊客給臺灣城市帶來了很多活力,這些城市將會發生多大的變化?
  • 臺北和大陸比城建,結果大跌眼鏡,大陸三線城市都「笑」了!
    自古以來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在中國佔有重要的位置,70年代以後,這裡的經濟發展速度特別快,以前也被稱為「亞洲四小龍」, 臺灣最大的城市是臺北,這裡也是臺灣經濟發展最好的城市,臺灣政治經濟中心文化的發展中心,以前這個城市既有輝煌也有失去,但很多去臺灣旅行的人覺得臺灣城市建設的程度比大陸落後得多
  • 臺灣最「繁華」的城市,目前處於什麼水平?二線還是三線?
    說起臺灣,這裡地方很小,但卻是一個寶島,是「亞洲四小龍」之一,而這裡最發達的城市便是臺北。很多人認為這裡經濟發達,發展的也一定很好,但事實上由於這裡發展得比較早,所以這裡的建築都很舊,並且這裡有著日本街道的特徵,比較狹窄。
  • 民進黨大佬吐槽臺北市容「又老又舊又醜」 連大陸三線城市都不如!
    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呂秀蓮今日(8日)上午出席活動時吐槽臺北市現況,還直呼:「老、舊、醜、危、貴」。據臺灣親綠媒體報導,呂秀蓮表示,臺北市市齡超過百年,但「老」不一定不好,百年城市要有古蹟與故事,還要有文化特質。
  • 李敖率性女兒李文:臺北連大陸的三線城市都不如
    01 李文稱:臺北很多地方連一個大陸的三線城市都不如近日,臺灣媒體報導,在北京居住十多年的臺灣著名作家李敖女兒李文
  • 臺灣的省會城市臺北,GDP總量5412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今天我又來跟大家說說國內的城市,現在國內的城市發展很快,資源好一點的城市經濟實力很強,發展不起來的城市是極少數,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內陸的一些城市,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臺灣的省會臺北,臺灣有很多人都有過去臺灣旅行的夢想,大陸也曾經掀起過去臺灣旅行的熱潮。
  • 臺灣最大城市臺北,城市建設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二線還是三線
    臺灣是中國的省級行政區,位於中國大陸的東南部,70年代以後,經濟迅速發展,與新加坡、香港、韓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臺北是臺灣最大、發展最好的城市。在許多人眼裡,臺北是一個非常神秘和迷人的地方,大陸人想去臺灣看看,兩岸已開放多年,去臺灣已經不難了,臺北位於臺灣島北部的臺北盆地,面積271平方公裡,人口270萬人,是臺灣經濟文化中心,有名的集團、企業、銀行的總部在這裡。
  • 臺灣的一線城市臺北和廣東的深圳對比,一個像三線,一個像一線
    而臺灣在中國經濟還不算強大的時候,經濟就很發達了,在上世紀70年代,韓國,中國的臺灣和香港還有新加坡,這四個地區,被稱為「亞洲四小龍」,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而那時候,中國大陸的經濟則比較落後。臺北市,是臺灣省的省會城市,同時也是臺灣省最發達的城市,不僅是臺灣的經濟中心,還是政治,文化,旅遊,工業,商業,傳播中心,那臺灣省的臺北市和廣東省的深圳市對比,哪一個更強?
  • 臺灣網友下戰帖比城建,各地人民都出動了
    「臺北不如上海、高雄不如廈門、臺南像內陸省小縣城」,這是許多到過臺灣的大陸人的感慨。有個叫「西門町小曾」的臺灣網友不服氣。11月14日晚,他在天涯上下戰帖:發現你們大陸人超愛講臺灣城建怎樣怎樣,號稱「天龍國」的臺北東區笑了~~這些照片定讓你們目瞪口呆!大陸城建發達?歡迎你們把自己家鄉城建貼出來。(原文是繁體字,時報君貼心地為您轉成了簡體。)
  • 臺灣最發達的城市,曾經領先大陸城市多年,去過的人都說好
    臺灣最發達的城市,曾經領先大陸城市多年,去過的人都說好,都說「同根同源是祖先,臺灣人陸地人中國人」,現在臺灣作為祖國的一部分,和新加坡、香港、韓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發展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人去臺灣旅行!
  • 四川「有資格」升為二線的城市,全省就它一個三線
    現在的四川,就其城市的發展而言,它所擁有的城市數量是非常大的,有些城市的地理區域非常廣,但遺憾的是,就這些城市的發展而言,他們的城市有很多不足,有些是因為交通部的便利,有些是因為發展中缺乏資源和實力,然而,在四川,以其城市為代表的一些區域文化優勢仍然很強,尤其是在一些發展能力方面,但它們有很大的潛力,所以,我們來介紹一個四川最有資格升二線的城市,事實上,在整個四川城市中
  • 天涯臺灣版兩岸城建曬圖大戰,快看看你的家鄉應戰沒!
    對於許多還沒來過大陸的臺灣青年而言,這裡可算是「天涯若比鄰」的交流園地。天涯社區作為臺灣網友最熟悉的大陸論壇之一,時不時就迎來一個有關兩岸交流的熱帖。近日又有一個網友發的曬圖帖成為「天涯頭條」,引來眾多大陸網友圍觀。臺灣城建落後?@西門町小曾 一怒發帖臺灣的城市建設水平究竟好不好?
  • 臺灣最發達的城市臺北,相當於大陸幾線城市?遊客:意料之外
    自古以來,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國佔有重要地位,臺灣以前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充分了解它的經濟水平,臺灣發展最好的城市是臺北,臺灣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城市,在臺灣就像「大哥」一樣存在。以前臺灣對大陸人有一定的吸引力,大部分是因為臺灣的娛樂產業發展得很好,就編制自己來說,以前喜歡看流行的臺灣電視劇,聽臺灣的流行歌曲,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對臺灣的好奇感很深,放假時,編輯去了臺灣最大的城市臺北,從建築上看,可能是因為臺灣發展得早,高層建築基本上建於80、90年代,到目前為止看起來都很舊,如果要和我們大陸一線城市的整個城市相貌相比,肯定是無法比擬的。
  • 趣讀|天涯臺灣版兩岸城建曬圖大戰,快看看你的家鄉應戰沒!
    天涯社區作為臺灣網友最熟悉的大陸論壇之一,時不時就迎來一個有關兩岸交流的熱帖。近日又有一個網友發的曬圖帖成為「天涯頭條」,引來眾多大陸網友圍觀。臺灣城建落後?@西門町小曾 一怒發帖臺灣的城市建設水平究竟好不好?去過臺灣的陸客,相信對此都有自己的認知。
  • 我國臺灣最發達的一座城市,只能相當於大陸的二線城市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們國家的一部分,特別是70年代以後到現在,發展速度非常快,曾經在整個亞洲名列前茅, 實力至今仍很強, 說到整個臺灣省最發達的城市,一定是臺北,曾經很輝煌,但一個地方的發展一直不向上。這個地方曾經也有輝煌的,也有失落的,但現在去過臺北的朋友們會注意到,這裡對那麼多城市,已經晚了一點,雖然已經不是當年輝煌的樣子了,但是很有魅力, 幾十年前,人們對這個地方還不太了解, 一直有去看的魅力,現在兩岸的相互交流也已經很多年了, 我想去臺灣也只是手續的問題。
  • 一省之府 曾經的亞洲經濟橋頭堡 為何發展速度滯於三線城市
    日前,臺北市長柯文哲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市容「難看」,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引發網友熱議。臺灣網民也因此展開激烈的討論。有人表示,「不要說一線,二三線也比不上!」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我們過去常稱之為寶島臺灣。
  • 我國發展很好的三線城市,GDP超2500億,「秒殺」部分省會城市!
    介紹給大家的這個城市是三線城市,發展非常好,比很多省會城市發展好,那就是珠海。珠海位於廣東珠江口的西南部,地理位置優越,東與香港相望,西與江門相鄰,南與澳門相連,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有「百島之市」的美稱。
  • 柯文哲:臺北「難看」,不如大陸一線城市
    有人表示,「不要說一線,二三線也比不上」。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的市容已經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柯文哲(資料圖)據臺灣「今日新聞網」21日報導,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今年是臺北設市100周年,臺北有歷史有文化,但40年以上的老房子也高達30萬戶,沒有變動。在1999年的「9·21」臺灣大地震之前,島內的房子都沒有防震係數的概念與要求。
  • 嘆高雄錯過對的人,跟不上大陸三線城市!臺網友:韓選臺北市長吧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遊淑慧揭曉上次去高雄看到的現況,感嘆比較是最殘酷的!高雄錯過對的人,後悔也都沒有用了。對此,網友贊同遊淑慧心聲,表示如果高雄人不珍惜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那麼就來選臺北市長吧,翻轉現任市長柯文哲主政的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