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大城市臺北,城市建設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二線還是三線

2020-12-19 各地的風景很美

臺灣是中國的省級行政區,位於中國大陸的東南部,70年代以後,經濟迅速發展,與新加坡、香港、韓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臺北是臺灣最大、發展最好的城市。

在許多人眼裡,臺北是一個非常神秘和迷人的地方,大陸人想去臺灣看看,兩岸已開放多年,去臺灣已經不難了,臺北位於臺灣島北部的臺北盆地,面積271平方公裡,人口270萬人,是臺灣經濟文化中心,有名的集團、企業、銀行的總部在這裡。

很多大陸人覺得臺北不是大城市,深得無法與北上相比,有些二線城市也比不上,臺北的城市建設有點晚了,因為這裡的發展很快,所以大多數的大樓都是80、90年代建造的,很多看起來很舊,高層建築不多,按國內城市水平劃分。

臺灣的城市沒什麼變化,雖然高樓沒有那麼密集,但是臺北的城市細節與大陸城市無法相比,這裡的建築風格和日本很相似,街道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很漂亮,很舒服,便利店很多,密度可能是世界第一。

大部分城市表示舊市區的建築落後,大部分被拆除,正在建設高層建築,這裡留下了很多舊房子,這些記載著幾代人的回憶,是城市的無形資產,臺北101大樓一帶建設得比較好,有很多大樓,感覺像日韓的城市,101大樓高509米,是臺北地標,在臺灣最自豪的建築,曾經佔據了世界最高的大樓的位置。

臺北也可以說是先進城市,高樓大廈並沒有完全代表先進水平,你覺得這裡的城市建設怎麼樣?

相關焦點

  • 臺灣「最大」城市臺北,城建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二線還是三線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個省,70年代以後經濟發展迅速,與新加坡、香港、韓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臺灣島的臺北是臺灣最大最發達的城市,一度輝煌,失意,去過臺北的人都覺得臺北已經落後於內陸城市。曾幾何時,很多人知道的臺北都來自歌詞中「冬天來臺北看雨」的歌詞,當時臺北對人民很有吸引力,都有想去臺灣看看的心,現在兩岸開放多年了,去臺灣是件容易的事,源源不斷的大陸遊客給臺灣城市帶來了很多活力,這些城市將會發生多大的變化?
  • 作為臺灣最大的城市,臺北的城建和大陸一比怎麼樣,二線還是三線
    臺灣大家很熟悉,這裡是我們中國的一個省,自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很快,和香港、新加坡、中國等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居住在這裡的人,大多數都有較高的物質生活水平,今天我們來談談臺北,它曾經很輝煌,當然也有些失落,近幾年來,它曾是臺灣最大的城市,但現在感覺臺北落後,容易被內陸城市超越
  • 二線還是三線?實拍臺灣省會臺北城建,竟連大陸三線城市都不如?
    很多去過臺灣的大陸朋友,回來以後都覺得臺灣其實沒啥可玩可看的,臺灣的風景和大陸的名山大川比起來實在是乏善可陳,就連臺灣的城市建設和現在的大陸城市相比也已經全面落後。現貼上一組我在臺灣最大城市臺北實地拍攝的照片,和大家分享,大家一起來看看臺北的城市建設水平和大陸的城市相比,到底屬於幾線的水平?從大陸飛臺北的航班絕大多數都降落在臺北桃園機場。該機場離開臺北市區比較遠,飛機降落前看到的是一片田園風光。想要從空中俯瞰臺北市容,必須選擇在臺北市中心的松山機場降落,才有可能。
  • 臺灣最「繁華」的城市,目前處於什麼水平?二線還是三線?
    隨著兩岸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開始提高,很多人選擇去臺灣旅遊,但是回來後發現,臺北的發展還不如內陸二線甚至是三線的水平呢?或許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有輝煌的時候就有沒落的時候,那麼,如今,臺北這裡的發展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 如果把臺灣省最發達的城市,放在大陸會是什麼水平?
    如果把臺灣省最發達的城市,放在大陸會是什麼水平?臺灣省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曾和韓國、新加坡以及香港並駕齊驅,是亞洲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其經濟巔峰期的經濟總量曾佔大陸的45%,相當於是大半個大陸的經濟總量了。
  • 臺北和大陸比城建,結果大跌眼鏡,大陸三線城市都「笑」了!
    自古以來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在中國佔有重要的位置,70年代以後,這裡的經濟發展速度特別快,以前也被稱為「亞洲四小龍」, 臺灣最大的城市是臺北,這裡也是臺灣經濟發展最好的城市,臺灣政治經濟中心文化的發展中心,以前這個城市既有輝煌也有失去,但很多去臺灣旅行的人覺得臺灣城市建設的程度比大陸落後得多
  • 臺灣最繁榮的城市,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出乎你的意料
    在我的心目中,臺灣是一個極其繁榮的省份。早在20世紀60年代,臺灣就已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領先於中國。上世紀90年代,臺灣在半導體、IT、通信等行業領先世界。特別是對父母來說,他們都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臺灣的發展。臺灣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臺灣最發達的城市臺北,相當於大陸幾線城市?遊客:意料之外
    自古以來,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國佔有重要地位,臺灣以前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充分了解它的經濟水平,臺灣發展最好的城市是臺北,臺灣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城市,在臺灣就像「大哥」一樣存在。以前臺灣對大陸人有一定的吸引力,大部分是因為臺灣的娛樂產業發展得很好,就編制自己來說,以前喜歡看流行的臺灣電視劇,聽臺灣的流行歌曲,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對臺灣的好奇感很深,放假時,編輯去了臺灣最大的城市臺北,從建築上看,可能是因為臺灣發展得早,高層建築基本上建於80、90年代,到目前為止看起來都很舊,如果要和我們大陸一線城市的整個城市相貌相比,肯定是無法比擬的。
  • 我國臺灣最發達的一座城市,只能相當於大陸的二線城市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們國家的一部分,特別是70年代以後到現在,發展速度非常快,曾經在整個亞洲名列前茅, 實力至今仍很強, 說到整個臺灣省最發達的城市,一定是臺北,曾經很輝煌,但一個地方的發展一直不向上。這個地方曾經也有輝煌的,也有失落的,但現在去過臺北的朋友們會注意到,這裡對那麼多城市,已經晚了一點,雖然已經不是當年輝煌的樣子了,但是很有魅力, 幾十年前,人們對這個地方還不太了解, 一直有去看的魅力,現在兩岸的相互交流也已經很多年了, 我想去臺灣也只是手續的問題。
  • 臺灣的省會城市臺北,GDP總量5412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今天我又來跟大家說說國內的城市,現在國內的城市發展很快,資源好一點的城市經濟實力很強,發展不起來的城市是極少數,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內陸的一些城市,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臺灣的省會臺北,臺灣有很多人都有過去臺灣旅行的夢想,大陸也曾經掀起過去臺灣旅行的熱潮。
  • 臺灣最發達的城市,曾經領先大陸城市多年,去過的人都說好
    說起臺灣最發達的城市,無疑是曾經領導過大陸城市的臺北,如果放在大陸的城市水平上,是二線嗎?還是三線?臺北簡稱「北」,又稱北市,是臺灣省的省會,是臺灣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最發達的城市,臺灣自古以來被稱為中國的一個省,其中臺北歷史悠久,歷史遺蹟眾多,1875年(清光緒元年)欽差大臣的沈幀在此建立了臺北府。
  • 臺北市的經濟水平,相當於內地哪一座城市?
    從1990年開始至今30年的歷史,是大陸快速騰飛的30年,而臺灣卻止步不前,截止2019年末,臺灣省的GDP總量僅為4.21萬億人民幣,僅相當於大陸GDP總量的4.3%,此時臺北,曾經的王者,若放到大陸的城市排名中,又能排到第幾名呢?
  • 臺灣「最發達」的城市,經濟在大陸算什麼水平?看完就知道差距了
    我國城市數量多,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發展情況和經濟水平,其中經濟發展最好的當然是四個一線城市,它們是我國城市的實力代表,帶動了國內各大城市的發展,但是今天要說的不是我國大陸城市,而是臺灣省最發達的城市,你知道這個臺灣最強的城市相當於內地的什麼水平嗎?
  • 臺灣「最發達」城市「臺北市」,放大陸算幾線城市,現實很扎心
    臺灣,這座歷史上脫離祖國懷抱的城堡,現在和香港、新加坡、韓國一起,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現在隨著時代的變化,不在輝煌的臺灣,而是在「亞洲四小龍」的光環下慢慢沒落,臺北作為臺灣最大、最發達的城市見證著這一進程,很多去臺灣旅遊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一點,因為最好的臺北也已經落後於我們內陸的很多城市
  • 一省之府 曾經的亞洲經濟橋頭堡 為何發展速度滯於三線城市
    日前,臺北市長柯文哲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市容「難看」,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引發網友熱議。臺灣網民也因此展開激烈的討論。有人表示,「不要說一線,二三線也比不上!」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我們過去常稱之為寶島臺灣。
  • 臺灣的一線城市臺北和廣東的深圳對比,一個像三線,一個像一線
    而臺灣在中國經濟還不算強大的時候,經濟就很發達了,在上世紀70年代,韓國,中國的臺灣和香港還有新加坡,這四個地區,被稱為「亞洲四小龍」,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而那時候,中國大陸的經濟則比較落後。臺北市,是臺灣省的省會城市,同時也是臺灣省最發達的城市,不僅是臺灣的經濟中心,還是政治,文化,旅遊,工業,商業,傳播中心,那臺灣省的臺北市和廣東省的深圳市對比,哪一個更強?
  • 「臺北『難看』,不如大陸一線城市」,柯文哲又扎心了
    有人表示,「不要說一線,二三線也比不上」。臺灣市容市貌曾一度成為熱門話題。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的市容已經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他說,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甚至跟大陸一線城市無法相比,尤其是市容的更新速度實在太慢。柯文哲表示,也因為這樣,市政府正在研究如何讓臺北市的建設更快,更用力推動公共區域的建設,當天的典禮就是案例。柯文哲這番話也讓島內網友「炸鍋」。
  • 柯文哲:臺北「難看」,不如大陸一線城市
    有人表示,「不要說一線,二三線也比不上」。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的市容已經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柯文哲(資料圖)據臺灣「今日新聞網」21日報導,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今年是臺北設市100周年,臺北有歷史有文化,但40年以上的老房子也高達30萬戶,沒有變動。在1999年的「9·21」臺灣大地震之前,島內的房子都沒有防震係數的概念與要求。
  • 臺灣最發達的一座城市,這樣的城建能跟你家鄉城市相比嗎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漢成,7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迅速,與新加坡、香港、韓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臺灣島的臺北是臺灣最發達的城市,這座城市曾經輝煌失意過,去過臺北的人好像臺北落後於內陸城市。曾經有很多人知道的臺北都在歌詞中說「冬天來臺北看服務」,當時臺北很受人民歡迎,很想去臺灣,現在兩岸開放多年了,去臺灣很容易,不斷的大陸遊客給臺灣城市帶來了活力,這些城市會有多大變化?
  • 臺灣省人均GDP約16萬,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與一線城市比呢?
    眾所周知,我國寶島臺灣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在上世紀60年代,臺灣省便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在1990年,臺灣省的經濟總量便佔據著整個中國大陸的43%。可見,我國大陸在神速發展之際,臺灣省的GDP總量幾乎出現了滯留現象。按照2019年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速來看,我國增速為6.4%,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穩居第一,而我國臺灣省在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速卻不足大陸一半,僅為2.9%。那麼,在經濟上先行一步發展的臺灣省,其人均GDP如果放在我國大陸會是什麼水平呢?與我國內地一線城市相比又孰強孰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