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寶島臺灣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在上世紀60年代,臺灣省便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在1990年,臺灣省的經濟總量便佔據著整個中國大陸的43%。
不過隨著我國近幾十年來的發展,其經濟也以實現了快速增長,我國已經超越了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且我國大陸經濟總量在2018年已經是臺灣省經濟總量的20多倍了,而臺灣省從當年近一半的經濟佔據到如今佔全國的比重已經不足5%了。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1990年,臺灣省的GDP總量約為1700億美元,同年,我國GDP總量達到了3800多億美元;而在2018年,臺灣省的GDP總量約為589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4.14萬億元)。同年,我國GDP總量卻是高達90.03萬億元。
可見,我國大陸在神速發展之際,臺灣省的GDP總量幾乎出現了滯留現象。按照2019年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速來看,我國增速為6.4%,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穩居第一,而我國臺灣省在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速卻不足大陸一半,僅為2.9%。
那麼,在經濟上先行一步發展的臺灣省,其人均GDP如果放在我國大陸會是什麼水平呢?與我國內地一線城市相比又孰強孰弱呢?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座城市作為我國的一線城市,無論是在城市建設,還是經濟發展水平,都已經率先跨入了高收入的行列,處在大陸作為領先的位置,並且與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相比較也相差無幾。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8年,我國四大一線城市的人均GDP便已經全部突破兩萬美元的大關。按照人均GDP排名分別是深圳(19.33萬元)、廣州(15.77萬元)、北京(13.97萬元)、上海(13.51萬元)。
再來一起看下我國臺灣省的人均GDP,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便可發現,在2018年,臺灣省GDP達到了5894億美元,按照當時臺灣當中人口2358萬左右的數據換算一下便清楚地知道,在2018年,臺灣省的人均GDP約為2.5萬美元。按照2018年6.6174的平均匯率來計算,折合人民幣大約就是16.54萬元。這一水平與我國一線城市相比也只是落後於深圳,可以排在第二的位置。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臺灣省的人均GDP排在深圳之後,但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來看,臺灣省還要擔心著時時刻刻便能超過的廣州。
我們可以從歷年的數據中來分析一下,在2011年,臺灣的人均GDP便首次突破了兩萬美元的大關,達到了2.09萬美元。比深圳早突破兩萬美元大關的臺灣卻在2013年被深圳反超。數據顯示,在2013年,深圳的GDP約為2.2萬美元,同年,臺灣省的人均GDP約為2.19萬美元。可見,兩年過去了,臺灣省的人均GDP只增長了0.1萬美元。
臺灣省人均GDP約為16萬元,如果放在我國大陸,與一線城市相比較的話,能夠排在第二的位置。不過,我們並不能就這樣簡單地否認掉臺灣的整體經濟實力。
總的來說,我國寶島臺灣的經濟實力還是有目共睹的。雖然在增速上臺灣略微不敵我國內地一些省份,但就目前第三季度的數據而言,臺灣省的GDP總量在我國能夠排在第八的席位,比第九的湖南高出1815.47億元,達到了2.98萬億元。在人均GDP上,按照各省份來看,也足以位居大陸第一的位置。
本文由商事奇談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