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科學信謊言,反智主義盛行,美國精英教育下的新「愚民」效果

2020-12-28 騰訊網

「比無知更可怕的,是自以為聰明的無知。」

反智主義,是美國歷史學家理察·霍夫斯塔特在其1962年出版的《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中提到的一個概念。簡單的理解,反智主義,指的就是不相信科學理論,而相信各種謊言,迷信的思潮。

相信看到這裡的時候,很多人腦海之中已經想起疫情中的美國,有年輕人故意舉辦聚會,尋求互相感染的的新聞了,這就是徹頭徹尾的反智主義。

美國大學生舉行聚會,尋求感染

讓人們所不解的,作為當今世界的頭號科技強國,美國到現在為止,依舊站在科技領域的世界巔峰,所以才能肆無忌憚的打壓中國的高科技企業,那麼為何這麼一個科技最強的國家,民眾卻選擇不相信科學,而痴迷於各種謊言呢?

一、市場調節下的精英教育,實際上是將社會從認知層面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階層

認為地球是平的,達爾文的」進化論」全部是騙人的,如果不提前說明這兩種看法,都是媒體在採訪當代美國年輕人時他們說的話,恐怕很多人要認為這是文藝復興運動還沒有開始之前,中世紀歐洲普通人的認知了。

但諷刺的是,這確確實實是在人類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世界科技實力最強的美國一部分年輕人的認知。

那麼是什麼促使了美國年輕人之中會出現這種反智主義的認知呢?一切社會文化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教育的問題。

美國人的高等教育並不差,基礎教育的普及率,其實也很高。然而就是在如此發達的教育制度下,卻衍生了反智主義的思潮,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世界上最著名的100所大學之中,美國佔了近三分之一,這裡頭固然有一流大學的評判標準以西方為主的緣故,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高等教育的發達,不但不差,而且是世界最強的。

哈佛大學

問題是,這些世界最強的名校之中,精英階層和普通階層的比例太懸殊了。一方面固然是高昂的教育費用所限,這教育費用不止是大學的學費,更是一個孩子從幼兒園上學到最後考上大學這期間的所有費用。

美國基礎教育的規模並不小,但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大都集中的學費高昂的私立學校之中,從私立的幼兒園,到私立的高中。教育資源集中於少數私立學校,是一條龍式的。而這些學校大都學費不菲。

這個不菲不是對於貧民的不菲,而是對於美國中產階級來說,都無法承擔的不菲。可以想見,這套教育制度會把多少人阻攔在真正的名校之外。

另一方面,也是從事教育的人,自覺不自覺的把讀書的美國孩子,區別對待的產物。如果說教育費用的高企是阻攔美國白人和黑人平民進入大學明顯的壁壘的話,那麼別忘了美國是個移民國家,還有大量的亞洲移民存在。

而依照亞洲人的傳統觀念,就算賣房賣地,也要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他們願意傾家蕩產的為孩子贏得一個好的教育機會,而且亞洲孩子普遍都比較能學,從成績上講,亞裔美國人的孩子能夠上名校的比例,是比白人高很多的。

美國私立高中,環境優美,教育資源集中

但是,美國高等教育入學考試不僅看成績,還要看學生的社會活動。簡單來說就是做過多少義工,在初中高中時學校表現如何。

這其中,做義工還可以量化。但在學校的表現,卻完全是一個老師主觀的判斷,在大部分中學老師都是美國白人的前提下,他們會下意識的把自己對亞裔,非裔等偏見帶入到對學生的日常評價之中,成為他們升學的另一道壁壘。

如此,美國高等教育等於是用教育費用和主觀的評判標準,把大量有資格入學的亞裔和非裔孩子阻攔在了大學之外。高等教育就從全社會的公共資源,變成了專屬於精英階層的「私塾」。

二、固化的階層和泛濫的美國式自由,成為美國新「愚民」制度的幫兇

中國封建時代,儒家有句話,叫: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老百姓可以驅使他們,但不能教育他們,使他們掌握了知識。這種思想,正是「五四運動」以後,被中國思想家們批判的愚民思想。

愚民思想的核心,就是通過把老百姓變得無知,以實現官員們更輕鬆的管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國古代是一個小農經濟為主體的社會,統治者們只有把農民固定在土地上,才能收取相應的稅收。

但問題是,如果人讀了書,有了新的希望,就不會安分守己的守著土地了,所以古代統治者們要施行愚民政策。

當下的美國,其實也是一樣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除了開啟民智以外,就是加速階層的流動。正常的教育制度下,下層的人可以通過教育改變命運,而上層的人如果不好好學習,就會被擠出上層,這樣就實現了社會階層的流動和統治階級的更新。

而隨著教育資源向少數富人階層集中,美國的階層固化越來越嚴重,而他們的政治結構又決定了政客們必須得依靠底層百姓手中的選票。

美國人抗議嚴格防控

為了安撫或者說拉攏他們,在物質層面的高福利制度之外,美國精英階層還拋出了一個巨大的誘餌,那就是「美國式自由」。

除了必須繳納稅收之外,你可以自由的生,自由的死。一切都是自由的,那麼上不上學自然也就是自由的,對於大多數的孩子們來說,上學本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哪有到處玩來的痛快。

當「美國式的自由」思想從上到下浸透整個國家的時候,學生們,尤其是到了中學以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識的學生們,他們自然也會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既然大人們都是自由的,為什麼孩子們不能自由?父母有把我送到學校的自由,我也有不學習的自由。

毫不客氣的說,相比於種種硬性的固化階層的制度,這種思想的浸透,簡直就是釜底抽薪。教育資源不平衡,家長們可以歸咎於政府,但你自家的孩子不願意學習,總不能怪政府吧?

更悲哀的是,當這種現象在社會上越來越普遍的時候,人們發現那些堅持把孩子送進初中和高中的家庭,最後的結局也跟完全沒有讀書的人一樣,最後還是回到了基層的崗位,這就更加助漲了整個社會「厭學」的風氣,既然學不學都是一樣的,上這個學有啥意義。

當上學變成了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反智主義的出現,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三、教育的失衡,又促使成年人因為自己的立場,刻意的選擇忽視真理而相信謊言,成為美國社會反智主義的催化劑

讓我們再回到開頭提到的美國年輕人,認為「地球是平的,達爾文的「進化論」是騙人的」這兩種觀點上。

認為地球是平的,這明顯是認知所限。幾百年前的古代,大多數人都是這麼認為的,這只能證明基礎教育的缺失。

人類起源

但認為達爾文的「進化論」是騙人的,卻不能完全歸結於認知水平不夠。相對於「地球是平的」這種認知,能知道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並不認可這種思想,已經算是一種進步了。

但是這種進步,實際上比無知更可怕。認為地球是平的,只是自己見識的問題,但認為達爾文的進化論是騙人的,卻隱藏著一個立場的問題。

達爾文的進化論,除了提出了一種人類可能的進化方向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巨大的社會效應,那就是證明人人平等。

大家都是從猴子演變而來的,自然沒有什麼高下之分。但這種觀點在當下的美國,遭到一部分白人的反對,那是因為作為美國的「特權階層」,白人是能夠享受到一些「黑人」享受不到的政策優惠的。

認可進化論,就是認可白人和黑人應該獲得一樣的權利,但很顯然,很多「白人至上」思想的擁躉們,不想認可這個觀點。所以哪怕他們心中明知道進化論是科學的道理,但依然會選擇拒絕。

這個時候,「反智主義」就從一個名詞,變成了一個動詞。如果說之前因為教育的失衡,很多美國平民階層認為讀書無用,只是一種社會客觀存在的反智現象的話。那麼堅持「進化論」是騙人的這種行為,就是一種運動,是一種特權階層站在自己立場上,保護自己既得利益的運動。

客觀存在的現象,再加上一些人為了保護既得利益的刻意推動,反智主義在美國盛行,就萬事俱備了。

相關焦點

  • 黃鵬:美國反智主義興起的政治原因
    根據霍夫施塔特的理解,反智主義是一種「對精神生活以及那些被認為精神生活代表之人的不滿,是一種不斷貶低精神生活價值的傾向」,其本質是反理性主義。在霍夫施塔特的基礎上,知識社會學學者裡格尼(Daniel J. Rigney)總結了美國三種類型的反智主義,即宗教的反理性主義、民粹的反精英主義和粗淺的工具主義。
  • 美國面對「反智主義陷阱」
    同時在特定社會背景下,反智主義能夠發展為盛極一時的政治思潮,不僅反對與科學共識相關的政策議題,且大力支持那些旨在壓制、懷疑專家的政客立場和政治運動。反智主義並非川普當政的獨特產物。美國人對政治精英、專業人士的懷疑和敵意,可回溯至18、19世紀的民粹主義大覺醒時期,但直至上世紀中葉理察·霍夫斯塔德的著作《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問世,反智主義才真正成為觀察美國社會和政治的經常性鏡頭。
  • 反智主義為何成為一種突出政治文化現象
    【摘要】反智主義思潮主要表現為對於智性、知識的反對或懷疑。而2020年,這一思潮有所升級,其新動向表現在對科學認知的全面否定、極端民主主義泛濫、保守主義回潮等方面,顯示出將愚昧大眾和培植精英結合在一起的新動向,特別是反智主義思潮下的反智主義行為成為一種突出的政治文化現象,甚至成為一種特別的政治經濟操作。
  • ...因為說「美國登月是真的」而被狂噴,中國也開始反智主義泛濫了?
    細究之下,不得不讓人憂心,在美國有著悠久歷史的「反智主義」,在中國也開始泛濫了嗎?1何為反智什麼是反智主義?大英百科全書給出的定義是:「反智主義描繪的是一種態度,它敵視,或者說不信任知識分子和對知識的追求。它可以通過許多種途徑表達,比如攻擊科學、教育和文學的價值。」
  • 餘鵬鯤|西方高校瀕臨破產:教育產業化是主因,反智主義是助力
    一般而言,教育水平較高的國家,由於科技水平高,經濟基礎也較好,能迅速控制新冠疫情,並開放校園,中國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而那些教育和科技水平較低的國家,如果不能很好控制住疫情,那麼就必然長期關閉校園甚至普遍停學。前者的代表是印度,後者的代表是非洲薩赫勒地區(最不發達、人地矛盾突出、戰亂特別頻繁)的國家。
  • 嫦娥之父因為說美國登月是真的被狂噴,中國也開始反智主義泛濫?
    它可以通過許多種途徑表達,比如攻擊科學、教育和文學的價值。」中文維基百科更直接認為,反智主義「是一種存在於文化或思想中的態度,而不是一套思想理論。反智主義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對於智性、知識的反對或懷疑,認為智性或知識對於人生有害而無益。另一種則是對於知識分子的懷疑和鄙視。」說到反智主義,就不得不提美國。
  • 李公明|一周書記:會傳染的反智主義病毒與專家……之死
    《專家之死:反智主義的盛行及其影響》,[美] 湯姆·尼科爾斯著,舒琦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3月版,280頁,58.00元託馬斯· M·尼科爾斯的《專家之死:反智主義的盛行及其影響》對於反智主義的研究和批評當然不是該書作者提出的新觀點,但是在拓展研究和批評的新視野、貼近現實狀況的針對性等方面,該書的現實意義的確很突出。對於會傳染的反智主義病毒,願意讀這本書的人或許能獲得防疫的作用。
  • 新冠肺炎下的網際網路輿論:警惕反智主義與情緒傳播病撕裂人群
    當反智主義以一種負面形象進入自媒體時代,亂象和弊端是大家看得到的,懷疑知識、蔑視讀書,輕蔑技術,不敬畏科學,質疑一切知識分子。    在當今的社會,開放程度和受教育程度越低,反智主義越容易成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 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某些政客的反智主義
    從「新冠肺炎疫情是場騙局」到「病毒很快就會消失」,從「注射消毒液防止病毒」到「口罩金屬條是5G天線」,從「福奇的專業建議是阻止川普連任的陰謀」到「比爾·蓋茨打算通過疫苗接種將數字身份晶片植入人體」,從「新冠病毒源於武漢實驗室」到「中國向世界輸出病毒」,美國政客拋出一個又一個挑戰科學、挑戰常識、挑戰人類認知下限的言論,為美國本屆政府打上了反智主義的鮮明烙印。
  • 「反智主義」比無知可怕一萬倍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上到聯邦政府,下到普通百姓,各種反智行為令中國人瞠目結舌。「反智主義」這個詞也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人們通常覺得反智主義與教育水平相關。殊不知,反智主義和無知完全是兩回事。(圖片來源:網絡)無知是客觀存在的狀態,指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缺乏相關知識。
  • 來論丨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某些政客的反智主義
    從「新冠肺炎疫情是場騙局」到「病毒很快就會消失」,從「注射消毒液防止病毒」到「口罩金屬條是5G天線」,從「福奇的專業建議是阻止川普連任的陰謀」到「比爾·蓋茨打算通過疫苗接種將數字身份晶片植入人體」,從「新冠病毒源於武漢實驗室」到「中國向世界輸出病毒」,美國政客拋出一個又一個挑戰科學、挑戰常識、挑戰人類認知下限的言論,為美國本屆政府打上了反智主義的鮮明烙印。
  • 德國新冠日記:反智主義與陰謀論為什麼會流行
    一位群友信誓旦旦地說一定是起源於美國的生化武器實驗室,另一位則給出科學見解說不可能是人造,並表示自己就是這方面的醫學博士。第一位可不吃這一套,說什麼讀書讀傻了吧,生化武器這種事情只有可能美國幹得出來,並歷數美國建國以來種種「暴行」。可能大家在各種各樣的聊天群裡都或多或少碰見過這種對話,其中透露出的反智主義傾向很是耐人尋味。
  • 在流行反智主義的美國,為什麼家長還拼命讓孩子上名校?
    為此,美國人的「反智主義」一直受到學術圈的嘲笑。不過,「反智主義」在美國盛行歸盛行,美國對人才的培養可一點也沒有鬆懈,因為美國依然擁有一流的大學和人才。無可否認的是,美國科技、教育、文化均遙遙領先,這與美國對於人才的培養分不開。美國家庭孩子閱讀量驚人,更是跟他們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關。在美國,孩子們一年的固定任務量大概是300本左右,平均下來,幾乎是一天一本。
  • 「嫦娥之父」因為說「美國登月是真的」而被狂噴,中國也開始反智...
    細究之下,不得不讓人憂心,在美國有著悠久歷史的「反智主義」,在中國也開始泛濫了嗎?1何為反智什麼是反智主義?大英百科全書給出的定義是:「反智主義描繪的是一種態度,它敵視,或者說不信任知識分子和對知識的追求。它可以通過許多種途徑表達,比如攻擊科學、教育和文學的價值。」
  • 魔幻主義盛行的時代(原創·隨筆)
    我們生活的世界既是一個高科技盛行的時代,人類已經登上月球了,也能深海下潛了。但同時又是一個魔幻主義盛行的時代,魔幻主義是讓現實披上一層光怪陸離的魔幻外衣,充滿了魔幻想像與荒誕情節的表演。現代文明進步到如此高度,社會現象呈現出魔幻主義色彩似乎有些讓人無法理解,反智主義怎麼能大行其道?但事實就是這樣,而且魔幻主義的代表人物層出不窮。早之前有那個被武術打假人徐曉冬暴虐的像個孩子一樣痛哭,但轉頭聲稱要去打一個六十多歲的女作家的太極雷雷,後來又出現了耗子尾汁的馬大師,緊接著又冒出來一個旅美學者的李大師。
  • 為什麼我說快樂教育會摧毀一代人:美國來的都是精英嗎?
    近些年來,國內越來越喜歡推崇在美國下層社會流行的快樂教育,所謂快樂教育,在筆者看來真的……不主張知識與理性,反而推崇享樂與天性,這種幾乎違背自法國大革命以來所推崇的一切理念的教育理念,因為極大地減輕了家長乃至於孩子負擔的做法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 有些美國人為什麼那麼反智?
    此前,副總統彭斯的幕僚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但是,作為白宮應對疫情工作組的負責人,彭斯不僅沒打算自我隔離,反而無視美國疾控中心的防疫指南繼續競選活動。高官的言行再次驗證了美國政府的非科學態度,也凸顯了美國社會當下的一個顯著分化:科學與反科學的矛盾愈發激烈。為什麼美國反對科學和知識能有市場,「反智主義」能夠堂而皇之成為與科學思想分庭抗禮的聲音?
  • 愚民之蠢乃國家之禍
    可惜天要亡大明,就在皇太極率兵繞開寧遠、錦州,由蒙古入境直抵長城,明軍一路潰敗,袁崇煥、祖大壽等率勤王兵一路趕來,與後金兵馬激戰於北京城下。因為有了袁崇煥的勤王軍,皇太極一時攻城不下,便使出了極為低級下三濫的類似《三國演義》苦肉計劇情的離間計,故意讓副將高鴻中、參將鮑承先來到擄獲到的明王朝太監楊春、王德成處,趁著楊春、王德成似睡非睡之機,相互私語有關袁崇煥與皇太極私通的絕密信息,第二天又故意放走了楊春,楊春得以將這致命假情報送達天庭。如此情節,如果不是歷史呈現,我們都會認為是編得太假了的離間計。
  • 所謂快樂教育,其實是麻痺窮人最大的謊言
    美國的教育自動完成社會分層。窮人覺得是在享受「快樂教育」,也不錯,放飛天性。中產階級以上的社會,不信這一套,仍然實行的是精英教育,大家不僅要在應試上搞軍備競賽,還要在素質教育上搞軍備競賽。快樂教育絕不是精英教育快樂教育,在理論上聽著特別有道理:快樂才能學的進去嘛。不要強制孩子。在實踐上也特別容易受歡迎:家長少費勁少費錢,孩子挺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