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冠日記:反智主義與陰謀論為什麼會流行

2021-02-28 德歐華商

4月17日 星期五 慕尼黑 晴

新冠時期不能和志同道合的好友常聚,只能在微信裡擺龍門陣侃大山。為了打發時間,我不分青紅皂白加入好幾個群。群友五湖四海,五花八門,聊起天來當然不忘以新冠為中心,各種真消息、假消息,不知真假的陰謀論消息滿天飛。

免不了聊到病毒起源。一位群友信誓旦旦地說一定是起源於美國的生化武器實驗室,另一位則給出科學見解說不可能是人造,並表示自己就是這方面的醫學博士。第一位可不吃這一套,說什麼讀書讀傻了吧,生化武器這種事情只有可能美國幹得出來,並歷數美國建國以來種種「暴行」。

可能大家在各種各樣的聊天群裡都或多或少碰見過這種對話,其中透露出的反智主義傾向很是耐人尋味。反智主義主要是對於知識和理性的懷疑甚至反對,順便對知識分子貶低甚至污衊。文革前後的大躍進、臭老九、白卷英雄,八九十年代的讀書無用論、搞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沒有知識分子地球照樣轉,進入新千年的拼爹拼乾爹、比爾蓋茨退學、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等都屬於反智主義思想。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這樣的思想在西班牙也很有市場。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學輟學率最高的歐盟成員國,我在西班牙工作時的同事很少有本科以上學歷,高中念完就出來混的有的是。馬德裡地鐵曾經發起一項讀書活動,在車廂牆壁上貼上名著佳作片段供人閱讀。有一次我也饒有興致地讀了一段:住在城市裡的作者小時候去鄉下看爺爺。爺爺帶他到郊外,教他辨別不同動物的糞便,並語重心長地說:書本裡的知識重要,但是爺爺教你的了解大自然的技能更重要。你在荒郊野外,根據星辰起落、動物蹤跡、花草樹木,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我不知道這是哪本西班牙語「名著」,找不到原文了,但大意是這樣的。濃濃的土味反智主義有沒有?書本裡的知識和大自然的現象同樣重要,至於孰輕孰重,要看應用者在什麼環境生活。而且無論是動物糞便還是日月盈昃,教科書中都有更詳細更系統的講解。爺爺說出那番貶低書本的話,想必是根本沒有翻過任何一本生物、地理或是天文學教材吧?

記得美國航空航天局剛宣布在火星上發現水源,就有西班牙朋友在網上諷刺這種「捨近求遠找水喝」的行為。新冠疫情開始之初,西班牙一位家喻戶曉的漂亮女主持宣布全國確診病例破千時她會露出「半球」以饗球友。

阿爾巴尼亞抗疫:國民女主播們憑一己之力鎖住千萬國民居家隔離

西班牙宣布全民居家禁足隔離後,有太多人質疑洗手20秒等防疫政策的合理性,創作表情包漫畫(meme)加入揶揄的狂歡。疫情高發期間,5G技術導致新冠的說法開始流行。這些反智主義現象在德國都不曾發生。

德國有沒有反智主義呢?我想至少不是主流思想。不然不會有《朗讀者》(Der Vorleser)問世。聽說這部小說是德國高中生必讀書目之一,我也在2017年臥床養病期間讀畢。小說女主角是個文盲,一遇到需要她讀寫的場合就會渾身冒汗,羞愧到不行,生怕別人看穿自己大字不識。如果她是西班牙人,說不定還會大言不慚吧?

德國是英語普及率不錯的國家,只會英語在德國生活也不會遇到太多麻煩,在西班牙則會寸步難行(除了處處跟西班牙劃清界限的巴塞隆納英語普及率還不錯)。不僅全民牴觸學英語,還嘲笑標準的英語發音。一次和西班牙室友聊天說到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的新片,當我念人名時從西班牙語切換到英語發音,對方笑著告訴我,說西班牙語時不能夾雜外語單詞,非要說也要按照西班牙語讀音規則來發音,不然只會遭來不解或嘲諷。然而在德語句子中夾雜英語單詞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為什麼同是歐洲國家,對待學識卻有這麼不同的觀念?眾所周知,西班牙是歐盟重要的農業大國。德國把西班牙當成「後花園」來看待,除了閒暇時去旅旅遊,瓜果梨桃都從那裡進口。農業的發展靠的是從大量的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比如節氣規律,比如動物習性,這種經驗是沒有經過系統化、理論化的「跟著感覺走」。而德國和英國是老牌工業國家,沒有理論知識的足夠積累,蒸汽機及其它帶動工業文明長足進步的發明不可能橫空出世,沒有人會依賴直覺,反對理性,鄙視知識分子。

不要以為反智主義僅限於開開玩笑。4月15日這天,巴塞隆納一位女醫生像往常一樣下樓取車上班時驚訝地發現自己的車子被人塗鴉上「傳染的老鼠」幾個大字。距離馬德裡兩百公裡的雷亞爾城(Ciudad Real)一名醫生被全樓居民聯名寫信請求搬出去住。在歐洲的很多語言中,醫生和代表最高學歷水平的博士都是同一個詞。反智主義是否盛行,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國家的醫療防疫水平。

相關焦點

  • 來論丨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某些政客的反智主義
    來論丨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某些政客的反智主義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彭達理 2020-09-26 15:04 來源:澎湃新聞
  • 德國新冠日記:箇中奧妙,不足為外人道也
    德國新冠日記:箇中奧妙,不足為外人道也 今天是個大日子:終於在最後一卷用完之前買到了廁紙!以前在西班牙從沒有過,開始在德國生活後在柏林、科隆有過短暫的,但是長期固定的就只有在枯燥單調的慕尼黑。我們每周見一兩次,非常和諧,不夠時我再自行解決。比起西班牙的幾乎頓頓自助和德國其它城市的吃了上頓不知道什麼時候下頓,慕尼黑讓我第一次有了安居樂業的打算。不巧就在疫情前固炮手機壞了,告訴我新號碼之前一直沒能聯繫上。限足令(Ausgangsbeschränkung)前一天我去找過她一次,沒在家。
  • 黃鵬:美國反智主義興起的政治原因
    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從拒戴口罩、拒絕封城的任性而為,到「炒掉福奇」、調查比爾·蓋茨的情願抗議,美國社會上下出現的種種反智言行令人瞠目。在促成反智主義流行的諸多因素中,政治原因尤其值得關注。
  • 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某些政客的反智主義
    從「新冠肺炎疫情是場騙局」到「病毒很快就會消失」,從「注射消毒液防止病毒」到「口罩金屬條是5G天線」,從「福奇的專業建議是阻止川普連任的陰謀」到「比爾·蓋茨打算通過疫苗接種將數字身份晶片植入人體」,從「新冠病毒源於武漢實驗室」到「中國向世界輸出病毒」,美國政客拋出一個又一個挑戰科學、挑戰常識、挑戰人類認知下限的言論,為美國本屆政府打上了反智主義的鮮明烙印。
  • ...因為說「美國登月是真的」而被狂噴,中國也開始反智主義泛濫了?
    歐陽自遠在一個採訪節目中為此闢謠,解釋國旗為什麼會在月球上抖動,列舉了幾個證據證明美國登月是真的,然後就讓有些中國網友不樂意了。然而一些真正很牛的人,往往會對自己的認知水平有著更清醒的認識,也就更會謙卑,反而會更加審慎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越是知識豐富的人越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也越能發現、承認與學習別人的優點。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 新冠肺炎下的網際網路輿論:警惕反智主義與情緒傳播病撕裂人群
    新冠疫情之下的網際網路,呈現著一個令人憂心的問題——反智主義與情緒傳播病。   在網際網路上,憤青用他們憤怒的吼聲和偏執的話語,吸引著大眾的眼球,當社交網絡把數字人類,帶一個個彼此隔絕的線上群體中,我們的分辨能力與理解力也在日漸衰退。     網際網路自媒體生產門檻太低了,噪音大,雜音多,極端偏激性的內容,很容易帶偏認知和三觀。
  • 嫦娥之父因為說美國登月是真的被狂噴,中國也開始反智主義泛濫?
    比如為什麼國旗會抖動這種問題.......歐陽自遠在一個採訪節目中為此闢謠,解釋國旗為什麼會在月球上抖動,列舉了幾個證據證明美國登月是真的,然後就讓有些中國網友不樂意了。這幫人堅持美國登月就是假的,認為是歐陽是在替美國人說話,是美粉,收了美國人的錢。
  • 美國面對「反智主義陷阱」
    美國人對政治精英、專業人士的懷疑和敵意,可回溯至18、19世紀的民粹主義大覺醒時期,但直至上世紀中葉理察·霍夫斯塔德的著作《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問世,反智主義才真正成為觀察美國社會和政治的經常性鏡頭。
  • 「反智主義」比無知可怕一萬倍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上到聯邦政府,下到普通百姓,各種反智行為令中國人瞠目結舌。「反智主義」這個詞也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人們通常覺得反智主義與教育水平相關。殊不知,反智主義和無知完全是兩回事。(圖片來源:網絡)無知是客觀存在的狀態,指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缺乏相關知識。
  • 「蜥蜴人」「地球是平的」,為什麼總有人相信陰謀論?
    美國邁阿密大學的政治學副教授約瑟夫·烏欣斯基(Joseph Uscinski)專門研究過陰謀論,他對陰謀論嗤之以鼻,認為是政治鍵盤俠用來自我療傷的絕技,他認為只有輸家才總把陰謀論掛在嘴上,尤其是在競選中失敗的政客,他們因為失敗而顏面盡失,只能用陰謀論給自己打氣,同時用陰謀論掩飾自己的無能。
  • 不信科學信謊言,反智主義盛行,美國精英教育下的新「愚民」效果
    反智主義,是美國歷史學家理察·霍夫斯塔特在其1962年出版的《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中提到的一個概念。簡單的理解,反智主義,指的就是不相信科學理論,而相信各種謊言,迷信的思潮。 相信看到這裡的時候,很多人腦海之中已經想起疫情中的美國,有年輕人故意舉辦聚會,尋求互相感染的的新聞了,這就是徹頭徹尾的反智主義。
  • 李公明|一周書記:會傳染的反智主義病毒與專家……之死
    對於反智主義的研究和批評當然不是該書作者提出的新觀點,但是在拓展研究和批評的新視野、貼近現實狀況的針對性等方面,該書的現實意義的確很突出。對於會傳染的反智主義病毒,願意讀這本書的人或許能獲得防疫的作用。
  • 我們為什麼愛聽陰謀論?
    成先生的文章是為新書《金融國策論》寫的序言,一同為此書寫序言的還有劉亞洲上將。告訴你們個秘密,書的作者正是俠客島(ID:xiake_island)上的島妹Z博士。 以下是島妹寫的文章,談怎樣認識大洋彼岸的美國。文風有點猛烈,請自覺系好安全帶。
  • 以陰謀論抹黑中國,有違世道人心|新京報快評
    各國需攜手應對全球疫情大流行,而非歸咎他國或訴諸「陰謀論」。▲我國第三批赴義大利抗疫專家組啟程,隨行攜帶超10噸物資。這跟此前,美國參議員湯姆·科頓妄指新冠病毒是來自中國實驗室的生物戰計劃一樣,已經滑向了赤裸裸的陰謀論。誰都知道,新冠肺炎疫情這隻黑天鵝突然來襲,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非世界各國所願。從歷史上每一次較大規模的疫情看,其對社會經濟的衝擊都是巨大的。任何一個稍有常識的人,都不會將疫情說成是某個國家用以統治世界的陰謀。
  • 案上沐塵: 美國新冠肺炎感染確診人數都快破五十萬了,為什麼陰謀論還是滿天飛?
    之所以我稱陰謀論為鬼影,是因為陰謀論是人類精神世界中一種負面情緒,在某些時候它甚至會對文明進程造成巨大的破壞。赫拉克利特說人不可能兩次跳入同一條河流,但令人遺憾的是人類總是反覆跳入陰謀論這條河流中。自從零九年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各種陰謀論甚囂塵上,充斥各種傳媒平臺。
  • 在流行反智主義的美國,為什麼家長還拼命讓孩子上名校?
    為此,美國人的「反智主義」一直受到學術圈的嘲笑。不過,「反智主義」在美國盛行歸盛行,美國對人才的培養可一點也沒有鬆懈,因為美國依然擁有一流的大學和人才。無可否認的是,美國科技、教育、文化均遙遙領先,這與美國對於人才的培養分不開。美國家庭孩子閱讀量驚人,更是跟他們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關。在美國,孩子們一年的固定任務量大概是300本左右,平均下來,幾乎是一天一本。
  • 為什麼我們喜歡陰謀論——從共濟會到趙薇事件
    甚至這個組織還策劃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1929年和2008年美國的兩次金融危機,以便為建立新世紀進行洗牌。 和所有神秘組織一樣,共濟會最讓人畏懼和好奇的,就是它的神秘性了。圍繞著共濟會的種種陰謀論往往聲稱人類歷史上著名的那些事件都是由共濟會秘密操縱而成,然而自相矛盾的點在於,似乎人人都知道是共濟會操縱著這一切——這就一點也不神秘了。
  • 解讀美國的「反智主義」:為什麼有人不相信科學?
    (為什麼要相信科學?)中,Oreskes提出了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信任的製造和維持。這本書以她在普林斯頓大學發表的關於人類價值的系列講座為基礎,探討了20和21世紀對科學知識和科學共識的追求、科學觀念從個人追求到社會共識的演變,以及人們對「科學錯誤論」的反應。這本書強有力地辯護道,多元的科學界生產出多樣的科學觀點是我們相信科學的重要衡量標準。
  • 反智主義為何成為一種突出政治文化現象
    【摘要】反智主義思潮主要表現為對於智性、知識的反對或懷疑。而2020年,這一思潮有所升級,其新動向表現在對科學認知的全面否定、極端民主主義泛濫、保守主義回潮等方面,顯示出將愚昧大眾和培植精英結合在一起的新動向,特別是反智主義思潮下的反智主義行為成為一種突出的政治文化現象,甚至成為一種特別的政治經濟操作。
  • 戴口罩會感染病毒?新冠陰謀論視頻再度充斥美社交媒體
    戴口罩會感染病毒、沙灘上的沙子能提高免疫力、迄今尚未發明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美國人很危險......這些觀點均來自視頻主角——一位名叫 Judy Mikovits 的女性,她聲稱曾與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負責人、免疫學家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博士有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