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死亡,機器人》——超酷的亞文化大合集

2021-02-13 YYeTs人人影視字幕組

Donkk,人人影視認證評論員,一個誤入理科的文學愛好者,一個愛看電影的美劇迷。

血腥、暴力、性、機器人、蒸汽朋克、東方玄幻、西方科幻、隨口一謅,就有一堆話題,足見本劇元素繁複、主題

近些年,亞文化的復興、強勢躍然眼前。

acg的繁榮,帶動了各個圍繞在主流文化邊緣的亞文化,使得諸如克蘇魯、賽博朋克、蒸汽朋克、科幻、玄幻這些文化元素,不再是鮮為人知的標籤。

一個個通過文藝作品,走入大眾視野,當然這裡的大眾,範疇所指依然跳不開「小眾群體」的圈子。

以往這些亞文化的出路,主要在遊戲、漫畫、電影。

這些媒介的最大缺點,就是傳播覆蓋度太小,傳統媒體又不會多費筆墨,推廣傳播,其成為小眾文化是必然的。

改變這一切的,正是媒體傳播的革新。打破傳統媒體的壟斷,滿足了每個人的個性需求。

《愛,死亡,機器人》這部短劇,正是流媒體大佬Netflix送給「硬核觀眾」的禮物。畢竟,人家不賺票房,賺流量。

想像一下,隨便一個好萊塢大廠,斥貲億萬,拍一部特效絢麗、陣容豪華的克蘇魯電影,引得宅男歡呼海嘯,卻得票房暴死撲街,換你是製片人,你會幹嗎?

飯碗還要不要了?好萊塢還混不混了?當年掛著《最終幻想》屍體的歪脖子樹,還在不在了?

好了,感謝新媒體,感謝Netflix,讓我們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意識形態就此結案,暫置不表,回到這部動畫短劇吧。

劇集共分18集,每一集都是獨立故事,每一集都有獨特理念。

血腥、暴力、性、機器人、蒸汽朋克、東方玄幻、西方科幻、隨口一謅,就有一堆話題,足見本劇元素繁複、主題龐雜。

讓人覺得,本劇的製作人,相比主流影視製作者,更像是神經質的野路子,一邊剁著豬肉案板,一邊畫著抽象藝術,既野蠻,又文藝,這是學院派玩不來的。

而本片的兩大製作人,一是大衛·芬奇,二是提姆·米勒。

前者做特效出身,後者做動畫出身;

前者拍過《七宗罪》、《搏擊俱樂部》、《十二宮》電影,後者拍過《死侍》。

這些電影都有一個共同點——「邪門」。這裡,看過的都懂,沒看過的自己去看,不作贅述。

所以,這部動畫片特質邪典、視效絢麗,融合了二者自身的藝術特點。

並且,這種特點,不是下功夫翻翻資料、學學案例就能取得的,他需要藝術家自身的氣質和豐富的實幹經驗,以及奇特的知識結構。

都說本劇主題「硬核」,那最近的《阿麗塔》也是賽博朋克主題,卻沒人說他「硬核」,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硬核?

這讓筆者會想起,第一次聽到硬核,是在遊戲中。

它泛指那些受眾小、難度高、玩法奇特的遊戲,比如《黑魂之魂》系列、《忍者龍劍》系列。

總結起來,就是區別於主流遊戲,擁有自身獨特的玩法和理念,這是遊戲其特點所賦予的。

和遊戲不一樣,「劇」沒有參與感,只有表達,那麼理念作為其藝術的唯一表出,賦予了其自身特點。

劇與劇的本質區別,就在於理念的表達。這麼看,《阿麗塔》的理念,依然是「英雄主義」,和漫威、DC、乃至很多主流美式電影一樣,有著強烈的中心主旨,賽博朋克只是其表皮。

這和《銀翼殺手》所表達的「無解」和「絕望」,是本質不同的,所以,後者就很「硬核」。

《愛、死亡、機器人》雖由18個小故事集結而成,有血腥、有搞笑、有思考、有隱喻,卻沒有完整表達出創作者明確的「意識指向」。

它就像海明威的「冰山文學」,將理念隱藏在劇情中,供觀者自己去發掘、描繪。

這18個故事,更像18個短片小說集子,短小精悍,引人深思。

由於劇情篇幅過多,筆者以第三集《證人》(本人最喜歡的一集)為例,做個拋磚引玉式的解讀。

本集最大的藝術特色,是鏡頭語言的運用幾乎拋棄了臺詞,同時又向我們勾勒了一個香港賽博朋克的世界。

女主角極具視覺衝擊裡的妝容和塗口紅的場景閃回暴力現場;

高視角俯瞰鏡頭表現出殺人者的精神錯亂和癲狂;

情緒高亢使得目光趨於消散;綿密的廣告牌和不絕於耳的汽笛;

忽清忽糊的鏡頭表現出意識與現實的割裂;

高聳的城市大樓如筷子,逼仄的街區小巷如下水道;

女主光著身子在街頭疲於奔命;看似繁華的香港街頭,卻空無一人。

這些鏡頭畫面,不置一詞,卻營造出絕望、空虛的氣氛。

故事講述了一個殘忍的施暴者(男人)追趕絕望的逃亡者(女人),為什麼要追趕,因為人在逃跑,為什麼要殺女人,因為女人目擊了殺人現場。

而開頭被殺的女人和女主為同一個人,這種怪異感從開始就縈繞在筆者腦子裡。

直到結尾,男女回到了一開始的公寓,女人開槍反殺了男人,受害者轉眼成了施暴者。

公寓對面的窗戶裡,露出男人的身影,施暴者死後,又成了目擊者,女人從受害者變成施暴者,開始追趕男人,這是一種循環。

這一集的結構,完美運用文學手法,將「暴力傳承」這一主題,表現得恰如其分——每一個殺人犯,同時也是受害者,拔刀出鞘者,必死於刀下。

但是,結尾並沒有給跳出這種暴力循環以明確方向,導演通過這個故事,提出一個社會問題,並將問題留給觀眾,如何擺脫暴力,這不是導演的問題,仿佛在說:「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這樣的故事,照同樣的手法搬上熒幕,必定暴死,因為這太硬核了。

詳細參考,請看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

而本劇18個小故事,差不多都是這個路子,它就像一個融合了所有亞文化主題的大熔爐,喜歡的人如中魔怔,不喜歡的人大啐一口——這講得什麼東西。

相關焦點

  • 動畫學習資料 | 《愛,死亡和機器人》幕後珍藏設定大合集!
    《愛,死亡和機器人》(Love,Death&Robots)由NetFlix
  • 愛死亡和機器人豆瓣9.4好看在哪?愛死亡和機器人全集在哪看
    這過程中,Netflix 對內容創作沒有任何幹預,《愛,死亡和機器人》於是就成了一塊自由的畫布。在這樣的土壤裡生長,最終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幾乎囊括了所有動畫風格類型。從傳統的 2D 到連毛孔都逼真的 3D CG,有粗線條的美漫風,也有皮克斯畫風的小清新,可以說是一次暢快淋漓的視覺盛宴。甚至,要說它是動畫工作室們的大型廣告片也完全不為過。
  •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消息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在三月份的時候,就爆出會回歸,望眼欲穿的情況下,迎來的卻是假消息!然而等到9月末,迎來的還不是確切的消息,只是一個預告片,而且是預熱的預告片,什麼時候播出,仍未知,確實夠折磨人的!
  • Netflix官宣:《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上線
    Netflix官宣:《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上線 時間:2021-01-06 23:50:27
  • 2019-愛,死亡和機器人-維克多·馬爾多納多
    基本信息《愛,死亡和機器人》(Love,Death&Robots)是由NetFlix出品,提姆·米勒和大衛·芬奇執行監製的成人向動畫短片集
  • 強烈推薦「愛,死亡和機器人」,18篇大尺度短片動畫合集
    最近這兩天,小初剛補完一部被人們吹爆的動畫「愛,死亡和機器人」,簡稱「愛死機」,今天推薦給大家。這部動畫由18個短片合集組成,每部時長不一樣分時長5-20分鐘,內容雖短,尺度不小。該動畫涵蓋了多重元素類型,科幻、戰爭、恐怖和喜劇,應有盡有,製作形式包括傳統2D和3D。
  • Netflix續訂動畫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
    《愛,死亡和機器人》(Love, Death & Robots)自今年 3 月播出即引爆收視狂歡,全球口碑也爆棚,IMDB 和豆瓣分別獲得了 8.7 和 9.1 高分。在如此優秀的表現下,Netflix 近日正式宣布續訂該動畫第二季,並將邀請《功夫熊貓》第2、3部的導演呂寅榮(Jennifer Yuh)加入製作團隊,作為監督導演之一。
  • 美國動畫 [恐怖] 愛 死亡和機器人 第一季 (2019)【全18集】
    季數: 1集數: 18單集時長: 15分鐘又名: 愛 x 死 x 機器人(臺) / 愛.死.機械人(港) / 愛情,死亡與機器人 / 愛,死亡與機器人 / 愛、死亡 & 機器人 / 愛、死亡+機器人 / LOVE DEATH + ROBOTS簡介:這部名為《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動畫短片合集由18部分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
  • 豆瓣9.4,IMBD9.1,人人都在刷的重口劇| 《愛,死亡,機器人》
    這部新劇,就是由Netflix出品、大衛·芬奇和蒂姆·米勒(《死侍》導演)擔任監製,製作的動畫短片合集,《愛,死亡和機器人》。二人為這部野心之作,從開始的想法到最終落地成作品,用了足足10年的時間。「噢!
  • 《愛,死亡和機器人 第一季》全集在線觀看
    點擊下圖立即搶購劇情簡介:  這部名為《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動畫短片合集由18部分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  18部短片導演列表:  1.桑尼的優勢DaveWilson  2.三個機器人VíctorMaldonado&AlfredoTorres  3.證人AlbertoMielgo  4.機動裝甲FranckBalson  5.噬魂者OwenSullivan  6.當酸奶統治世界VictorMaldonado&AlfredoTorres
  • 《愛,死亡和機器人》——題材涉獵廣泛,類型片影迷的世紀大狂歡
    我猜,你們最近肯定都在看《愛,死亡和機器人》對不對!Netflix這部爆款動畫劇集聽名字平平無奇,但打開的每一分鐘都能讓人下巴驚掉。末日機器人、狼人戰士、遠古神魚、異形附體、妖狐靈獸的大混雜,好短!為什麼只有18集!
  • 愛死亡機器人/2019/科幻/動畫/百度雲盤
    這部名為《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動畫短片合集由18部分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
  • 【美劇】【愛,死亡和機器人】百度雲資源,1080P高清中字在線觀看
    【愛,死亡和機器人】導演: 維克多·馬爾多納多 / 加布裡埃爾
  • 【動畫推薦】Netflix最新神劇《愛,死亡和機器人》兒童不宜!血腥暴力又露點!
    Hi~大家好!
  • 豆瓣9.4 分,被吹爆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好看在哪?
    冷靜一下,愛範兒沒瘋,以上都是 Netflix 新劇《愛,死亡和機器人》在社交網絡上的刷屏好評,包括感嘆號本身 100% 還原。《愛,死亡和機器人》被國內網友親切地稱為《愛死機》,它由 18 部獨立動畫短片組成,每集時長 6 至 17 分鐘不等。
  • 愛,死亡和機器人 Love, Death & Robots (2019)
    Netflix新出品的成人動畫合集《愛,死亡和機器人》再一次酷到沒朋友。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劇,血腥、暴力和色情,最主要是全程高能、硬核,不經意間就讓人看得汗毛直立!簡介取自網飛:這個動畫系列劇中充滿了可怕的生物、令人驚訝的情節以及黑色幽默,由蒂姆·米勒和大衛·芬奇打造。
  • Netflix《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回歸!?
    近日,Netflix France官推發文宣布:《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開播!《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到來!!!最新消息來了!!!《愛,死亡和機器人》是目前世界動畫界最高質量短片合集,由18劇集組成,每集時長5-15分鐘。
  • 《愛,死亡和機器人》幕後大揭秘!神作背後的創作者到底是誰?
    《愛,死亡和機器人》徹底火了。這部動畫短片合集由18部分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其實,《愛、死亡和機器人》這種 「主題匯聚,各種角度和風格」的形式並不是業界首創。欲望+休眠倉+死亡幕後製作團隊是他用GIF動畫,展現了設計師和客戶之間的永恆鬥爭大咖專訪 | 插畫師蘇寒:帶著詩意,去末世流浪超全指南 | 2019年設計趨勢,這樣做準沒錯千萬別惹設計!vivo這波操作真是玩瘋了包浩斯100年,全世界最有名的LOGO都來致敬了!「失控的設計師」,一部漫畫道出了多少設計工作者的辛酸!
  • 被吹爆了的《愛、死亡和機器人》你看了麼?
    但最近,很多同行都安利我看《愛、死亡和機器人》,說是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想像力和創意,可以為自己的工作增添靈感和打開思路,不管是做H5、做設計、還是想創意,都有幫助。先看段關於這套劇的宣傳片吧:  2分鐘精簡宣傳片  3月15日,網飛Netflix放出了《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全18集,也就是宣傳片裡,大家看到的內容。
  • 愛死亡和機器人好看嗎豆瓣評分多少 愛死亡和機器人為什麼爆紅
    《愛死亡和機器人》自播出以來就好評不斷,不得不說這部劇腦洞是真的大,天馬行空的故事,畫面帶點黃bao官方也是很貼心了,建議不要在辦公室看。但並不以此為主,每一集只有十幾分鐘,但足以把整個故事推向高潮。那麼《愛死亡和機器人》豆瓣評分多少?一共有幾個故事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