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尚清
編輯 | 趙瑾
排版 | 敬師
「簡·方達」(Jane Fonda)這個名字,雖然在美劇和真人秀中被頻頻提起,但對年輕人來說,仍然是無法把名字和真人「對號入座」的存在。
然而在半個世紀以前,這個名字曾聞名世界。美國文藝界認為,自1910年起,美國只有兩位真正的演員,一位是伊莉莎白·泰勒,另一位便是簡·方達。
她曾七獲奧斯卡提名,兩次奪得影后,一生致力於反戰、民權運動與婦女權益運動。她有顏值有才華還有個性,能嫁億萬富豪,還能白手起家創業,被認為是新時代獨立女性的代表。
儘管簡·方達有一段輝煌傳奇的歷史,但她顯然並不生活在過去。
在最近的一則Tik Tok視頻中,這位82歲的「奶奶」身穿紅色緊身衣和喇叭褲,躺在瑜伽墊上,學著KOL網紅的神態和語氣,向網友打著招呼:
「TikTok上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簡·方達,我要把簡·方達健身帶回來!」
隨著在全美蔓延不斷的新冠疫情,簡·方達的老牌家庭健身視頻再次捲土重來。
虛假的金湯匙
簡·方達於1937年出生於紐約,父親亨利·方達(Henry Fonda)是因《十二怒漢》而聲名大噪的奧斯卡影帝,先後娶過五位妻子,簡·方達的媽媽是第二任。
簡的母親是上流社會交際名媛,但性格古怪多變,且熱衷整容。在方達12歲時,父親移情別戀,母親苦苦挽留卻無濟於事,最終二人離婚。不久,母親精神病復發,被送進精神病院,不久便割喉自殺了。
父親雖然尚在,但卻在同年迎娶了新的妻子,繼母只比她大7歲。自此,方達和父親的關係降至冰點。直到多年後,父女二人才漸漸和解。
由於雙親在成長過程中的缺位,方達缺少正確的人生指引,敏感自卑成為嵌在她身體中的刺,讓她太渴望從男人身上找回失去的愛,大半生都依附於男性。青少年時期,她會為了父親一句「女孩子只有苗條又好看,才能獲得愛」,而減肥過度患上飲食失調;在三次婚姻中,為了取悅對方,都會戴著面具,試圖表演出對方最想要的模樣。
她曾說:「從小我就被父親教導,如果要得到愛,女人就必須保持完美。」
方達口中的「完美」就是:漂亮,苗條,有一頭秀髮,願意為男人犧牲,永遠要比男人笨,永遠也不生氣。
1968年,電影《太空英雌芭芭麗娜》橫空出世,留著一頭深褐色短髮的方達搖身一變,成了滿頭金髮,穿著大膽的女英雄芭芭麗娜(Barbarella)。
在那個保守的年代,芭芭麗娜的形象瞬間作為性感的代名詞,方達也成為了好萊塢最耀眼的女星,美國的全民偶像,每個男人的夢中情人。
不過這個經典造型並不出自於方達本身的審美,而是來自於她的第一任丈夫,《太空英雌芭芭麗娜》的導演羅傑·瓦迪姆(Roger Vadim)。他對金髮少女有著一種近乎於瘋狂的迷戀。為了迎合丈夫的偏好,方達才染了一頭蓬鬆的金色大波浪。時隔多年之後,當她在艾倫秀上再次看到這個形象時,她堅定的搖頭表示,打死也不要回到那時候。
原生家庭的破碎、愛情的浮沉、事業的起伏、年歲的增長,讓她逐漸意識到:女性要先是自己,再是別人的女兒、妻子、母親。
「尋找自我」,這看似簡單的四個字,簡·方達足足用了六十多年。
硬核的下半場
隨著和羅傑·瓦迪姆的婚姻分崩離析後,方達的自我終於覺醒了。她說:「我突然發現自己不想再模仿瓦迪姆的其他女人了,我對理髮師說,做點什麼,讓我看起來像我自己。」
於是,理髮師把她的頭髮拉直,染回了褐色。換了髮型後的方達仿佛換了個人,渾身充滿了自在灑脫的中性帥氣感。
在簡·方達嫁給了第二任丈夫,政治活動家湯姆·海登後,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簡·方達開啟了自己的健身教練生涯,她的第二個經典形象也來源於此:褐色蓬鬆的亂發,Lycra條紋緊身衣配馬鐙褲和螢光色保暖襪。
簡·方達從事過不計其數的行業,每次都能做出一番事業來。做模特,她多次上過Vogue封面。做演員,拿過兩座奧斯卡小金人,其餘獎項更是不計其數。
上世紀八十年代,方達發現了女性健身市場的空白,開始錄製健身視頻供女性學習,塑身減脂,修練線條。
這一系列家庭健身錄影帶一經發布就火爆全美,銷售量高達1700萬張,兩年裡一直是時代周刊暢銷書的第一名。
沒想到,一次誤打誤撞的嘗試不僅給她的經濟民主活動帶來了資金,還讓她成為一代生活方式的倡導者,拜託了長達30年的暴食困擾。
2018年,年過80的方達聯手多渠道電視購物公司Evine,推出一個專為50歲以上的女性打造的兼運動、健康和營養於一身的生活品牌。
從好萊塢出走後的簡·方達,過著越來越「叛逆」的生活,成為了一名積極投身社會運動的「激進分子」。
「我曾經被強姦,很小的時候就遭到過性侵犯。我因為不同意和老闆睡覺而被解僱,而我當時卻以為這些都是我的錯。」在一期訪談節目上, 說出了自己的悲慘遭遇,呼籲社會能給予女性更多關懷。
去年10月,方達和其餘16名抗議氣候變化的示威者被華盛頓警方以「聚眾、阻礙或妨礙」的罪名逮捕,在繳納保釋金後獲得了釋放。
在一次演講中,方達表示自己這一想法主要是受到兩個人的影響。一是加拿大記者、社會活動價娜奧米·克萊恩,二是「環保少女」格雷塔·通貝裡。
其實早在1960-70年代,方達就活躍參與反越戰的示威活動,並曾在克利夫蘭被捕。1972年,她親赴北越河內慰問當地的兒童和士兵,透過廣播向美軍喊話,又因為一張坐在高射炮上的照片,被保守派打上「賣國賊」、「河內簡」的罵名,一度被稱為「全美最讓人憎恨的女人」。
在一期TED演講中,方達表達出自己對「變老」的見解。年過50的女性會對人生有了更深層的領悟、釋然與歡樂,所以能更好地將精力更好的放在相同而不是分歧上。方達重新看待並定義女性老去的意義——年老讓生命更完整,年老本身就值得慶祝。
演員、奧斯卡獎得主、製作人、模特、健身教練、社會活動家……簡·方達的生活充滿了爭議、悲情、光環和變故。
她曾經用上半場人生追求完美,一次次地自我推翻和自我重建,最終在人生下半場明白了:原來年齡不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而是由精神態度決定的。
在一部關於她的紀錄片的尾聲,她說:「當你活在自己的身體裡,你能感受到她。她正在擁抱你的所有:你的憤怒、你的仁慈、你的決斷……這所有的一切,構成了你。這個真是的你,可能比你的愛人更加勇敢,更加強大。」
TOP HER | 中國女性商業財經第一媒體
商業媒體 | 數據調研|投資顧問 | 整合營銷
北京· 上海· 香港· 紐約· 倫敦· 溫哥華 |topher@topherglob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