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子

2021-01-18 新華網客戶端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改決定近日通過,明年5月1日施行。

《條例》規定: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送外賣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快遞企業應使用環保包裝材料;個人不按要求投放垃圾,經勸阻拒不改正,還多次違法,將被處以罰款;生活垃圾要分類收集、運輸,嚴懲混裝混運。

近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改決定經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將從明年5月1日起開始施行。這是自2012年施行以來,首次對該條例進行修改。

「原有的《條例》主要針對當時垃圾處理能力嚴重不足等突出問題,重點規定加快設施建設、鼓勵開展垃圾分類、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等內容,但是對源頭減量措施和個人參與垃圾分類缺乏強制性約束,對混裝混運違法行為處罰力度不夠,對垃圾分類收運缺乏有效監督機制。本次修訂聚焦這些突出問題進一步完善,將為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提供堅實的法律支撐。」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保辦主任郝志蘭表示。

對源頭

限制一次性用品

鼓勵用環保包裝

北京是一個擁有2100多萬人口的超大城市。全市生活垃圾清運量從2012年的648萬噸,增長到2018年的929萬噸,6年間增長了43.4%。與日俱增的垃圾產生量,在侵佔了大量土地的同時,還極易形成二次汙染。源頭減量是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關鍵環節,此次修改進一步完善了源頭減量措施,增強了制度剛性約束。

《條例》規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推行無紙化辦公,提高再生紙的使用比例,不使用一次性杯具。餐飲經營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和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並應當設置醒目提示標識。違反規定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整改,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北京市城管委固廢處副處長馬建驥表示,在《條例》修訂的過程中,曾向餐飲協會、餐飲企業、外賣企業、賓館經營單位徵求過意見。有外賣企業提出,如果不能使用一次性的包裝餐盒,很難為顧客進行送餐。所以在此次修訂後的《條例》中,只提出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而沒有對一次性餐盒進行限制。

明年5月之前,市城管委將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商務部門、文化旅遊部門一起,制定一次性用品的詳細目錄,並出臺相關配套的工作方案。

同時,北京市將採取措施逐步推行淨菜上市,新建大型蔬菜果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單位應按照規劃、標準同步配置廢棄蔬菜、果品就地處理設施。

海量快遞包裝垃圾帶來的環境問題也不容忽視。《條例》規定,快遞企業應使用電子運單和可降解、可重複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鼓勵其採取措施回收包裝材料。同時要求,在北京市銷售商品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選擇使用環保包裝材料的快遞企業。

此外,《條例》禁止在北京生產、銷售超薄塑膠袋。明確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膠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馬建驥說,超薄塑膠袋指的是單層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膠袋。現在很多商場和超市所使用的收費塑料購物袋,以及蔬菜水果區提供的成卷保鮮袋,都是合規的。《條例》正式實施後,將主要由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對超薄塑膠袋進行監管,加大檢查力度。違規使用超薄塑膠袋的,將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立即整改,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對個人

倡導變為法定責任

多次違法將被罰款

《條例》修訂後,垃圾分類將不再停留在積極「倡導」層面上,而是作為垃圾產生者的全體居民和企事業單位的「法定責任」。修訂後的《條例》明確規定,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是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應當按照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投入相應垃圾收集容器。在處罰方式上,設定了處罰梯度,對違法受到處罰後再次違反規定的,處以更嚴處罰。

具體來說,對於違反規定的單位,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1000元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對於個人不按照分類要求投放垃圾的行為,遵循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由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先進行勸阻,對拒不聽從勸阻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應當向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報告,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給予書面警告,再次違反規定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同時還規定,自願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等社區服務活動的,不予行政處罰。

「這樣規定主要是體現以教育和引導養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為主,不以處罰為目的。比如執法部門做出處罰決定前,要被處罰的人先去街道報到,由街道指定某一個社區,讓他當一天垃圾分類指導員,指導社區居民開展垃圾分類。服務完成後,再回街道『打卡銷帳』,這樣就可以免於處罰了。只有極少數態度惡劣、經勸阻還拒不改正,且多次違法的,才會處以罰款。」郝志蘭表示。

馬建驥解釋,如何對處罰進行認定,以及社區服務活動的具體流程,下一步都需要會同城管執法部門一起溝通研究,進一步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和相關的執法保障方案。

對收運

嚴懲混裝混運

提倡破袋投放

居民遵守規定做好垃圾分類,但來收運的車輛卻混裝混運,這會嚴重打擊源頭分類的積極性。此次修改進一步提高了對此類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條例》規定,收集、運輸生活垃圾的單位應當將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至集中收集設施或符合規定的轉運、處理設施,不得混裝混運,不得隨意傾倒、丟棄、遺撒、堆放。對違反規定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清除,處罰額度由之前的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調整為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對情節嚴重的,可吊銷其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經營許可證。馬建驥表示,無論是哪個環節發現上一個環節的分類做得不好,或是市民直接看到垃圾收集、運輸單位在清運過程中存在「混裝混運」的現象,都可以向城管執法部門舉報。

對於市民高度關注的是否開展定時定點投放、是否需要「破袋」等問題,郝志蘭表示,定時定點投放垃圾有利於居民分類習慣養成和監管成本降低,《條例》不進行全市統一的強制性規定,對這一舉措採取因地制宜、引導的方式,規定各區政府可以採取設立固定桶站、定時定點收運等多種方式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廚餘垃圾「破袋」方面,郝志蘭介紹,根據上海市的經驗,破袋投放主要是為了監督檢查分類的質量,推動習慣養成。根據北方城市的實際情況,北京市推動和提倡居民進行「破袋」投放,但不進行硬性規定。

「北京的垃圾分類更多是從服務端發力,不會給市民造成更多的困擾和不便。我們不會輕易撤桶,更不會輕易限時,處罰的措施更多是刀口向內的,對機構和垃圾的收運處置企業嚴格要求。市民只要按照分類標準投放,剩下的就交給我們了,這點請大家放心。」北京市城管委主任孫新軍表示。

目前,北京市上下正緊鑼密鼓地開展《條例》的宣傳和相關的配套準備工作。配套制定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及黨政機關社會單位、居住小區、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和生活垃圾減量等相關配套實施辦法也將在年底前公布。今年年底,東城區、西城區、石景山區、通州區將率先開展垃圾分類全覆蓋的創建工作。

相關焦點

  • 五一起北京餐館賓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會有怎樣的效果?
    2020年4月27日,據北京市城管委消息,《北京市餐飲服務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餐具目錄》、《北京市賓館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錄》近日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按照規定,北京市餐飲服務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餐具目錄包括:筷子、勺子、刀具、叉子,外賣平臺默認「不勾選=不需要」模式。
  • 北京將嚴查市場商超免費提供塑膠袋 餐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
    北京將嚴查市場商超免費提供塑膠袋 餐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 2020-04-27 20:07:49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北京嚴查市場商超免費提供塑膠袋】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從5月1日起,北京市將重點在農貿市場、便利店、超市等商品零售場所,開展為期3個月的塑膠袋專項整治行動,對銷售、使用超薄塑膠袋,以及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予以查處
  • 對變相提供一次性用品要嚴厲懲處
    □許君強 從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飯館餐廳將不得再主動提供包括筷子、勺子、刀叉等一次性餐具,外賣平臺則默認「不勾選=不需要」模式。可記者注意到,大部分飯館餐廳送出外賣時已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但也有個別餐館推出了付費一次性餐具包,而且與套餐「捆綁銷售」,消費者想取消都沒門兒。(據《北京晚報》5月10日報導) 不許「主動提供」,乾脆捆綁銷售——這既是藉機搞霸王條款牟利,又相當於變相「鼓勵」大家購買一次性餐具。
  • 一次性筷子有保質期你知道嗎?教你鑑別過期筷子-廣西新聞網
    現場:不少一次性筷子沒「生日」 當天上午,聯合執法組對南寧市東葛路多家小型餐飲店提供的一次性筷子進行檢查。在一個米粉店內,一名女店員拎出一個鼓鼓囊囊、標有「複合肥料」字樣的袋子,袋內裝滿了尚未使用的一次性筷子。筷子上的小包裝袋顯示,這款一次性筷子品牌為「×發」,為黑龍江穆稜市某餐具廠生產,但小包裝袋未標註聯繫方式和生產日期。
  • 天津市旅遊住宿業不主動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
    日前,為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管理目標,推動我市旅遊住宿業減輕一次性日用品造成的環境汙染,合理利用資源,倡導綠色消費理念,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關於開展我市旅遊住宿業不主動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我市旅遊、住宿經營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
  • 麥當勞對一次性餐具收費了,網友議論紛紛
    結果一看原來是:麥當勞對一次性餐具收費深圳的麥當勞真的不提供一次性免費餐具了關於這次不再提供免費餐具深圳麥當勞是這樣說的↓如果顧客需要一次性餐具就得花但也有網友提出質疑蘋果不配充電器、耳機,麥當勞收費一次性餐具,繼續限塑令之後,「收費環保」又站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其實對一次性餐具收費,深圳不是第一個這樣規定的城市。
  • 一次性餐具收費0.5元,以後去麥當勞要不要自己帶勺?
    其中,一次性餐具的售價為0.5元,標註顯示每單僅需點一份,餐廳會根據訂單餐品提供對應餐具(刀叉勺)。無需餐具的話,消費者則需要選擇「不需要餐具」這一選項。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外賣平臺隨機在深圳市龍崗區一家麥當勞點餐,選擇奧利奧麥旋風等冰淇淋產品後,詢問該類產品是否提供勺子?麥當勞全國客服人員稱,此類產品包含勺子。
  • 深圳麥當勞對一次性餐具收費了,你怎麼看?
    深圳麥當勞對一次性餐具收費了,你怎麼看?深圳的麥當勞真的不提供一次性免費餐具了早在去年7月,上海就通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違者,「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 ...廣東全省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得...
    【廣東年底前禁用不可降解塑料餐具】近日,廣東省發改委官網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提出,到今年底,廣東全省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廣州、深圳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2年底,廣東全省快遞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
  • 一次性筷子也有保質期?醫生提醒:莫輕視!可致癌
    特殊社會背景下,你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頻次是不是增多了?你是否在意過一次性筷子的保質期問題?創業大學生小劉最近有一個困惑,經營一次性筷子的他發現,雖然自己品牌的筷子每雙只貴了5釐錢,但是餐飲經營者仍然不願為符合國家包裝規範的一次性筷子買單。中國好醫生、大連凌水地區醫院全科副主任醫師朱麗莉表示,所謂「病從口入」,一定不要輕視餐具的衛生和使用期限問題。
  • 一次性筷子也有保質期 國家規定:最多4個月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記者 張晴悅)出去吃飯,你習慣使用飯店裡的消毒筷還是一次性筷子?為什麼?       近日,三秦都市報記者就這一問題做了個小調查。不少人覺得,一次性筷子還未拆封,沒有使用過,應該更乾淨更放心一些。但你知道嗎,這些一次性筷子其實是有保質期的,並且我省曾明文禁止餐飲業提供一次性筷子。
  • 一次性餐具收取費用?真的是助力環保,還是成全了商家
    最近,廣大網友有沒有發現無論是美團還是在餓了嗎等外賣平臺點單,很多商家都會多收一份一次性餐具的額外費用,價格在1毛到兩毛錢不等。除了這些深圳等部分地區的的麥當勞肯德基等也不再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如果想用,也額外在收取5毛錢左右的費用。對此很多網友表示不能理解。
  • 廣西南寧搗毀一處一次性筷子分裝窩點
    執法人員掃描一次性筷子外包裝上的二維碼,出來的卻是一家浙江企業的信息。不少市民外出就餐時,更喜歡選用餐館提供的一次性筷子,覺得一次性筷子比反覆使用的消毒筷更乾淨衛生。8月12日,南寧市質監局在南寧市良慶區光明街西二巷搗毀一個一次性筷子分裝窩點,查扣包裝機器、一次性筷子成品及包裝紙箱若干件。被查扣的一次性筷子有的已經布滿黴斑,現場遺留的出貨單顯示,僅8月11日,不法人員就向北海、扶綏、大新等地發了120多件一次性筷子,共計超過12萬雙。
  • 用一次性筷子要識別包裝
    2013年04月17日 05:03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分享到:   最近網上盛傳的一條圖文並茂的「一次性筷子」微博刺激了不少人神經,尤其是家有小寶寶的年輕父母們。
  • 「麥當勞一次性餐具收費」上熱搜,網友炸鍋了!
    >一次性免費餐具了 9月15日起,深圳麥當勞不再提供免費餐具,顧客如需使用叉子、勺子、筷子等餐具需額外支付0.5元。 紅荔村 紅荔村也積極響應垃圾分類政策,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在收銀臺處放告示牌提醒顧客。
  • 東麗區文化市場行政執法支隊開展旅遊住宿業不主動提供客房一次性...
    召開支隊幹部會議學習《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關於開展我市旅遊業不主動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工作的通知精神》、《關於本市旅遊住宿業不主動提供客房一次性用品的相關解釋》等法規和規章。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成立了領導小組,劃分了檢查小組,制定了《東麗區文化市場行政執法支隊開展旅遊業住宿業不主動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檢查安排表》,明確了檢查內容、方法及標準。
  • 年底全省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具、塑膠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8月21日,廣東省發改委官網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到今年底,廣東全省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廣州、深圳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
  • @餐飲單位 打包外賣、剩菜 均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餐飲單位 打包外賣、剩菜 均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2020-12-22 1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次性塑膠袋即將禁止使用!逛超市、吃外賣…你打算怎麼辦?
    一次性塑膠袋即將禁止使用!逛超市、吃外賣…你打算怎麼辦?外賣包裝、一次性餐具快遞包裝袋……過去,這些一次性塑料製品在工作和生活中無處不在而自從上海今年2、一次性塑料吸管和餐具到2020年底,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3、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1年底,全市範圍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3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所有賓館、酒店、民宿。
  • 包裝不嚴、信息不全…… 餐飲市場上的一次性筷子衛生讓人憂
    15家餐企筷子僅一雙有生產日期  市場上使用的一次性筷子符合國標嗎?5月11日、12日,記者在走訪省城部分餐飲店發現,絕大多數餐飲企業提供的一次性筷子並不「達標」。  在合肥市潛山路、九龍路、繁華大道,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搜集了15家餐飲企業提供的一性筷子發現,絕大部分小餐飲店的一次性筷子大同小異:普通竹筷外的塑料包裝上既無生產日期也無保質期。其中一些塑料包裝也不嚴實,筷子輕易地就滑落出來。  而一些稍微有名氣的餐飲企業則提供了定製的一次性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