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屏幕真的是越大越好嗎?用過大屏手機就用不回小屏手機了嗎?我懷著這樣的疑問從6.3寸的vivoX21換到5.9英寸的小米9se。
我初次拿到小米9se的時候就感覺到一種踏實的掌控感,和一種不需要擔心手機從褲子口袋裡掉出來的放心,雖然6.3英寸到5.9英寸變化不大,但是小米9se修長的機身使得橫向握持距離進一步縮短,單手打字也毫不費力,而單手打字是今年一眾6.5英寸的旗艦機難以做到的。
155克的輕便機身也使這款機型的手感更加討喜。去年購入這款手機的我怎麼也想不到190g的重量在今年的機型中都算的上是輕薄。前段時間我借朋友的小米10至尊紀念版玩了半天,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120hz屏幕刷新率的流暢,而是220g的機身累的手真酸呀。
在更優秀的屏幕以及更大的電池之前,手機廠商們在功能性以及舒適性的天平中選擇了功能性。但手機的性能還會不斷的前進,手機可真的不能再重了。要是手機繼續重下去,躺在床上玩手機的時候手一松都會造成慘劇。
但是隨著米9se的進一步使用,我也感受到了小屏手機的局限性,玩遊戲的時候,視野不可避免的被手指遮擋,看視頻的時候也沒有大屏手機的那種沉浸感。
還有最影響使用的一點就是續航。在目前電池行業沒有大的飛躍的情況下,手機越小就意味著電池越小續航越短。米9se3000毫安時的電池配合中端低能耗處理器都需要一天三衝,出門在外,充電寶肯定是少不了的。
米9se接近6英寸的大小在全面屏的加持下雖然手感以及遊戲等方面體驗都不夠極致,但是達到了一個不錯的平衡,既不像半斤機一樣累手,也不像iPhoneSE2一樣太過袖珍,以至於26鍵拼音輸入法下都有很大的誤觸率。所以我的下一部手機應該也會是6寸左右。
在其他方面,米9se搭載了驍龍712處理器,在暴力解鎖和平精英高畫質以及高幀率後,在超高清4K模式下平均幀率可以達到33幀,但是卻伴隨著嚴重的發熱。
米9se的相機配置在2019年上半年算得上是旗艦級別的,在1/2英寸大底的imx586傳感器的加持下,這款機型有不錯的夜景拍攝能力,1600萬像素的超廣角以及800萬像素的長焦鏡頭也完成了常用焦段的覆蓋。
在MIUI12的加持下,這款機型又獲得了重生,不那麼美觀的水滴屏在新版控制中心上線後作為物理分割,極大的減少了喚出控制中心與通知欄之間失誤率。用一些技巧破解了MIUI的超級壁紙之後,小米9se這塊19年上半年優秀oled屏幕的優勢也顯現了出來。
在其他方面,這款機型還配備了NFC與紅外遙控,解決了公交刷卡以及控制傳統家電的痛點。雖然性能跟不上時代,但是現在二手1000元左右的價格以及舒適的手感足以使這款手機成為備用機的不錯選擇。
最後我想說一句,如果手機行業的進步必然伴隨著手機使用舒適度的犧牲,那麼我不贊同這種進步。隨著5G的到來,憑藉極低的延遲,我們完全可以將運算交給雲端的伺服器,這樣手機就完全只是一個輸入以及顯示設備,也不會像現在一樣這麼厚重,強大的性能與輕薄的機身也可以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