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治癒系的小說、漫畫在中國也很流行,無論是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鋪》還是安倍夜郎的《深夜食堂》。近期,黃磊團隊翻拍的中國版《深夜食堂》火了,卻是被罵火的。
第一集剛開播,豆瓣評分居然低至2.3!雖然隨著劇情的發展和趙又廷、金士傑、張鈞甯、梁靜等戲骨的出現,評分逐漸回升,但也創下了黃磊所拍電視劇的評分低谷。作為黃磊老師的鑽石粉,小編深信兩點:這部戲是值得看的!這部戲是有價值的!
你問啥價值?小編靠它複習了我大中國各地深夜美食算不算?小編再愛學習一點,靠它複習了關於食堂的英文算不算?
上菜咯!
黃磊版的《深夜食堂》翻拍自2016年日本《深夜食堂》,來看看IMDB(世界上最大的影視劇資料庫)的介紹:
這段英文說得非常好,一句話概括了「深夜食堂」的故事梗概:
When people finish their day and hurry home, his day starts. His diner is open from midnight to seven in the morning. They call it "Midnight Diner".
當人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匆匆歸家之時,他的一天開始了。他的食堂從午夜營業,第二天早晨七點打烊。人們稱它為「深夜食堂」。
我們發現,「深夜食堂」的英文名也出來了:Midnight Diner
midnight很好理解,表示「半夜」,就是指「午夜12點鐘」;看到這個diner,有同學要問了,這不是「晚餐」的意思嗎?
親!別看錯了,dinner才是「晚餐」,diner中間只有一個n,而且發音是/ˈdaɪnər/,不是/ˈdɪnər/。先看看牛津詞典的解釋:
很清楚,diner有兩個意思:
1. 用餐者
2. 小的、便宜的餐廳
而第二個意思,很符合「深夜食堂」的特徵:一是「小」,二是「便宜」,看看貼在牆上的菜價就知道了:
但咱們中國人概念中「食堂」可不是這樣的。
一提到食堂兩個字,我們一下就能聯想到人頭攢動、人聲鼎沸、西紅柿比雞蛋多、土豆比牛肉多、偶爾會吃到頭髮絲的大學食堂。在英文中,這種食堂用cafeteria來表示:
咱們中國最正宗的,最接地氣的深夜食堂就是「大排檔」。在大排檔裡,和朋友們胡吃海喝,找到最原本的自己。
大排檔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僅僅是那一口美食,更是一個釋放心靈的場所。
中國式的「大排檔」又分兩種:一種是有固定店面的;另一種是流動的,但它們共同的特徵就是「在路邊」。
前一種雖然在風格上,跟日本的深夜食堂的很不一樣,但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英語仍然可以用midnight diner,如果真的要區分日本還是中國,那在最前面加上Japanese或Chinese就行了。
後一種,流動式的大排檔估計只有中國才有吧。通常就是夫妻檔,推著小車,來到路邊某個路燈下,鋪好攤位,支起小矮桌,放好塑料凳,就開始營業了。想必很多人都吃過大雞腿、烤茄子、炒粉幹吧,俗稱擼串的場所。
這種形式因為規模較小,夠不上diner(至少得是個店),通常也叫做「攤位」,可以用這麼三個詞:stall,stand,booth(對,電話亭也是這個詞)。
售賣食物的街邊小攤,可以是:food stall,street food stand,或是snack booth。
其實,在英語中還有一個十分形象的詞來描述大排檔,叫做:greasy spoon。字面意思是「油膩的勺子」,這個短語起源於美國,亦在全世界英語國家流行。greasy spoon通常指售賣油炸食品、衛生條件比較差的大排檔或路邊攤。
1. diner:規模小、且價格便宜的餐廳
2. Midnight diner:「深夜食堂」、「深夜大排檔」
3. cafeteria:食堂
4. roadside diner:大排檔
5. food stall/ street food stand/ snack booth:街邊售賣食物的小攤
6. greasy spoon:便宜且衛生條件不好的小飯館
-- end ----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最多最完備的詞彙何處尋?就收錄在涵蓋36萬個詞條的牛津官方詞典App中,
目前全球規模最大最權威的英漢雙解詞典,適合高中生、大學生、英語教師、研究人員、翻譯工作者等中級以上水平的英語學習者。
長按一下,快速擁有吧!
同時推薦牛津外研社英漢漢英詞典
共收錄英漢、漢英詞目145,000餘條,覆蓋面廣,查得率高,是英語學習、寫作、翻譯者的不二選擇。
海詞推出了薈萃眾多優質詞彙學習App的平臺——海笛,
現在關注"海笛"公眾號,免費獲得牛津官方app體驗激活碼,
每天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