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市民徐寬蘇為許許送上愛心款。
「這位單親媽媽無怨無悔照顧患病女兒16年,感人!」6月8日,樂清日報全媒體刊發《她獨自照顧患病女兒16年,「媽媽願成為你的眼」》一文後,樂清市民在朋友圈裡爭相為這對可憐的母女轉發求助信息,短短10個小時,「e點愛」平臺就為她們籌得愛心款2萬元,線下籌款6507元。還有不少熱心市民撥打樂清日報新聞熱線61116222,想為這對母女獻上自己的一點心意(本報6月8日、9日相繼報導)。
愛心繼續發酵,市殘聯、百元公社等都聯繫樂清日報,希望給許許(化名)提供最需要的幫助。昨日下午,在記者的陪同下,市殘聯、百元公社負責人及部分熱心市民代表一起走訪慰問了陳賽蘭母女。
市殘聯幫忙裝修住房
陳賽蘭母女租住在市區郵電巷的一幢老樓房裡,小小的兩個房間就是她倆遮風擋雨的小家。屋子收拾得很清爽,前面是臥室,房內最顯眼的就是緊挨著的兩張床,家具只有一張小木桌和一個衣櫃,連一臺電視機也沒有,房頂用塑料布做的天花板已破了一個大洞。後面的小房間是廚房,沒有油煙機,夏天做飯時只能開窗排煙,到了冬天關上窗,屋裡全是油煙,苦不堪言。
待改造的廚房。
陳賽蘭向大家介紹,29歲的許許患上糖尿病已20年。因為糖尿病帶來的併發症,8年前,許許的眼睛開始變得模糊,聽力也不斷下降。現在許許眼睛失明,左耳失聰,右耳也要貼近大聲說話,才勉強聽到一點聲音。不僅如此,因患糖尿病的緣故,許許還需長期插著導尿管生活。平時,陳賽蘭去做保姆維持生計,許許都是一個人呆在家裡。
此時,家裡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多客人來探訪,面對眾人的到來,蜷縮在床上的許許被媽媽攙扶起來後,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在了解了許許的情況後,市殘聯理事長包建武在現場馬上撥通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黃賽瑜的電話,給她介紹了許許的情況。
包建武說,市殘聯會想方設法讓許許告別無聲的世界。樂清是全國首個人工耳蝸植入全免費城市,他建議陳賽蘭帶許許去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去做下檢查,如果符合手術條件,讓許許選擇國產的納入醫保的人工耳蝸,手術產生的費用除醫保外,樂清市政府將補助3萬元,其他費用由愛心組織予以解決,她不用掏一分錢。
「如因糖尿病不能做人工耳蝸手術,我們也可以免費提供助聽器給許許,讓她儘快聽見聲音!」包建武說。
在許許家轉了一圈,見她家這麼簡陋,包建武徵得陳賽蘭同意,打算資助她們裝修一下房子。「衛生間可擴大一點,方便洗澡。灶臺改造一下可裝個油煙機,再送個冰箱和洗衣機……」包建武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咔咔咔」地拍起照片來。他說,許許家的情況符合樂清市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條件,他要把這些照片傳給裝修隊的師傅們看看,怎麼改造比較好。
熱心人士探望資助
這兩天,樂清日報新聞熱線61116222不時接到熱心人想幫助許許的愛心電話。
「許許媽媽你好,我是百元公社的工作人員。今天我過來先了解一下你們的具體情況,看看有哪些方面需要幫助?」百元公社負責人「橋下」當天也去許許家走訪,對她下步的治療積極出謀劃策。「接下來醫療中產生的費用,除了政府補助外,還有需要資金的,儘管找我們,我們百元公社會盡力幫助你們解決!」「橋下」說。
愛心市民、城東黃良村民王良存和朋友徐寬蘇也來到許許家,將早就準備好的愛心款塞到陳賽蘭和許許母女手裡。「6月8日,我在中國樂清網上看到發出的報導後,本想在「e點愛」平臺捐款的,但晚了一步,系統上的募捐已結束,所以我就想親自給你們送過來,雖然只有2000元,但也是我的一份心意。」王良存說。徐寬蘇在「e點愛」平臺捐了150元,當天又送了500元慰問金,此前他還讓女兒在微信群廣發樂清日報全媒體的報導,發動身邊更多的人幫助許許。還有一些好心人則給許許一家送去了食用油和生活用品等。
「謝謝你們!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感謝的話比較好。」面對著眾人的幫助,陳賽蘭感動地在一旁抹起了眼淚。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