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語嫣冷落段譽,可能是因為他說一口大理方言?丨語言學午餐

2021-02-23 語言學午餐Ling-Lunch


央視版天龍八部劇照

在正式閱讀本文之前,相信有很多讀者都與筆者一樣,是堅定不移的武俠小說愛好者。

對於上個世紀已知的重要武術學研究者,如查良鏞(金庸)、熊耀華(古龍)、陳文統(梁羽生)等幾位先生,其個人成就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新近學者新垣平所著「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系列以細緻的考據和符合邏輯學的相關推理,對查良鏞先生所構建的武俠世界做了系統的回顧和分析,並由此引發出一陣以「劍橋史翻譯腔」為主要寫作手法的創作。


本研究所關注的主要在於如何以漢語的方言劃分為立足點,對「金庸武俠史」中所提及的一些較為重要的武術界事件進行重新分析,以期為讀者提供新的視角。

本文為本研究中的一小節,討論《天神與龍的戰爭史:北宋後期的武術世界》(即《天龍八部》)一書中的一個單一事件,希望能起到窺斑見豹之用。


註:本文所有金庸小說的翻譯名,全部來自新垣平博士的著作。一些經典的譯名如下所示:

新垣平版書名

原版書名


狐狸,飛過雪山

飛翔狐狸的青年時代

雪山飛狐

飛狐外傳



天神與龍的戰爭史:

北宋後期的武術世界

天龍八部




射鵰的英雄:

一部傳記

射鵰英雄傳



鹿鼎公爵傳

鹿鼎記


江河與湖泊上微笑而驕傲的漫遊:明代中期武術門派與教派的鬥爭

 

笑傲江湖



書本與劍的檔案:

乾隆帝與中國秘密社會

書劍恩仇錄


神聖的雕之羅曼史

神鵰俠侶


天之劍與龍之刀:

元代武術世界與地下宗教

射鵰英雄傳




綠色血液之劍:

袁承志與明朝政治

碧血劍





《天神與龍的戰爭史:北宋後期的武術世界》中所載故事的時間定位很明確——北宋後期,具體時間大致在公元1091-1094年間。但地緣背景十分複雜,涉及到北宋、大理、遼、西夏、吐蕃以及尚處於原始氏族部落時期的女真,書中提到的重要場景發生地包括大理、蘇州、河南嵩山、河北雁門關、遼東半島的長白山、北京、銀川以及於書中並未明言但卻很可能是事件發生地的崑崙山某處。

 

《天神與龍的戰爭史:北宋後期的武術世界》是查良鏞先生第一次嘗試同時設置三個男主角來講述歷史,事實證明這對於呈現當時紛繁複雜的武術界局面是非常有效的。


港版天龍八部劇照

故事的第一男主角為時任大理國王儲的段譽,也就是日後的大理憲宗宣仁皇帝。他的父親和伯父是當時的準一流武術家,父親同時也是出了名的浪蕩子,有著「南詔種馬」之稱的段正淳,身旁經常同時出入有多位情婦。


 

北宋晚期的大理距離建國已有百餘年,其官方語言主要有兩種——

一是以唐音為主的漢語;一是當地的南詔語,而南詔語中又以白蠻語方言為主。

大理國內通行的漢語依舊保持唐音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南詔-大理的國家體系與中原地區的漢民族關係太過密切,自南詔時期(中原地區為唐王朝)漢語就已經是官方語言;

二是北宋時期主要的對外交流(包括戰爭與進貢及其相關貿易)集中在北方地區,處於西南的大理因為地緣政治的原因保存了相對的封閉性。

依據查良鏞先生的記載,王儲段譽的生母為擺夷族。擺夷族是東南亞傣族的分支,源自中南半島地區,其語言屬於漢藏語系的壯侗語族下的傣語。那麼王儲段譽的語言構成主要有漢語(唐音)、屬於藏緬語族的白蠻語和壯侗語族的傣語,這顯然是一種十分複雜的構成。

註:關於大理方言音的記載參考了查良鏞先生的筆錄及部分專業文獻的考注。


根據史書的記載,當王儲段譽於公元1091年被來自西藏的「偉大法輪仁波切」鳩摩智綁架並挾持到位於今天蘇州的燕子塢,他第一眼看到了傳說中很可能是他同父異母的妹妹王語嫣時,就深深的愛上了她。但是,由於某種不可知的原因,導致王語嫣在開始的階段對段譽的愛情攻勢十分厭惡,使得中國的阿波羅與阿爾忒彌斯之戀得到了與希臘神話相似的開局。


查良鏞先生的解釋是王語嫣此時已經將自己歸位為其表哥慕容復的準夫人,因此下意識的回絕了段譽的示愛,對此我們並不表示完全贊同。當我們回顧王儲段譽之前的種種行為時,就會發現雖然他從未有過實際的性行為,但他對女性情感的掌控力已經不亞於他那有「南詔種馬」之稱的父親。

因此,我們可以斷定,即使從未考慮過接受段譽的可能,但王語嫣身上所表現出的排斥和厭煩也是不正常的。有一個側面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王語嫣的生母,也是段正淳情婦之一的「阿蘿」僅僅因為王儲段譽對茶花種植所發表的見解就對他另眼相看。

 

所謂「一切不正常現象的背後都有其成因」,我們認為這裡的因素即是二人所說的語言。

王語嫣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蘇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兩人的發音上有著極大的差距。因此當王語嫣面對操著一口以長安方言為標準音的唐音漢語、同時夾扎著大量白蠻語和傣語的奇怪發音的西南少數民族王儲真摯的示愛時,她實際上很可能是聽不懂的。

「語言是溝通的橋梁」,而「一切悲劇的源頭都是誤解」,當陷入愛河的王儲的真情表白從來就沒被理解過時,由此而產生厭惡也就不難解釋了。


與此同時,王語嫣的母親因為其身為段正淳情婦的背景,之前一定長時間接觸過這樣的方言並伴隨有十分甜蜜的回憶。因此,當段譽以他那一口濃鬱的西南特色方言品評茶花時,他可能並不知道,彼時的王夫人正在夢回清河,並由此而保全了他的性命。

 



鳩摩智(偉大法輪仁波切)表情包新鮮出爐

能夠維持這種觀點的另一證據是,根據「偉大法輪仁波切」後來的口述,王語嫣最終答應段譽的求愛是因為她之前墜入到一口枯井之中而腦部受到強烈撞擊。當今的醫學研究已經證明,當人類在重大疾病或頭部遭受猛烈刺激後,大腦皮層的某個區域有極小的機率會因為刺激而激發出某種潛意識的語言功能。


關於此種現象,可以參考下面這篇午餐文章:

一覺醒來說話突然有了外國口音是怎樣一種體驗?

我們認為正是由墜井引發的撞擊導致王語嫣的大腦皮層進行了某種短時性改組,在這一瞬間從她母親那裡繼承而來的,可以對段譽那一口奇怪方言進行感知的腦部神經完成了構建,使得王語嫣明白段譽之前的種種舉動都是源於對自己的愛,進而被深深感動,最終答應段譽的求愛。

現今的語言病理學研究認為,這種情況下獲得的語言並不能長久保持,而查良鏞先生在最新修改的著作中已經安排王語嫣最終仍然回到其表哥身邊。我們認為這樣的設計是合理的,因為當一個人逐漸開始無法理解伴侶所說的話時,那麼一切甜言蜜語都將失效,愛情也不過是一臺無聲機。

以上關於井底撞擊事件的描述,援引自《鳩摩智口述史·我這一輩子》。


依據查良鏞先生的史料記載,王儲段譽對王語嫣說的第一句話是這樣的:

「神仙姊姊,我……我想你好苦!弟子段譽拜見師父。」

這句話由北宋時的大理口音說出來,在蘇州人王語嫣聽來不易於是讓四川人聽「紅鯉魚綠鯉魚和驢」,效果可見一斑。由此得見,查良鏞先生史料中所記載的王語嫣的反應是十分值得相信的:

「那少女還道他是個瘋子,輕呼一聲,向後退了兩步,驚道:『你……你……』」

可惜此時王儲段譽依然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長時間處在一種忘我的興奮中,導致王語嫣自始至終對他存有誤解。

註:以上描述援引自查良鏞《天神與龍的戰爭史:北宋後期的武術世界》第二卷。


好像有什麼奇怪的版本混進來了🙄

以上例證僅僅是查良鏞先生史料中所記載的眾多經典案例中的一個。

當我們把腦洞打開,將一些專業學科的知識融入到小說情節中去,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精彩。

比如在《射鵰的英雄:一部傳記》中,查良鏞先生記載「中央先知」王重陽創造了一套威力巨大的劍陣,需要他的七位徒弟同時配合,除去武術水平相近之外,他們七位都是山東人這一點也很重要。同屬於膠遼方言山東片的「全真七子」配合起來自然十分默契,第一次面對「東方異教徒」黃藥師時可以佔盡上風,但當「七子」中的一位被殺死後,由同為山東人但功力較弱的「龍騎士」尹志平和「江南七怪」柯鎮惡時,威力就大打折扣了。


為了方便讀者自行腦補相關情節,我們將查良鏞先生幾本重要著作中的主人公所講方言例舉如下:

著作名

人物

方言

雪山飛狐

飛狐外傳

胡斐,胡一刀

遼東方言

苗人鳳

南方某地方言

 

天龍八部

段譽

唐音官話,白蠻語,傣語

蕭峰

官話(河南方言),後期通過手語交流獲得初步的女真土著語,契丹語

虛竹

官話(河南方言)

射鵰英雄傳

郭靖

蒙古語,吳方言

黃蓉

吳方言

鹿鼎記

韋小寶

揚州話,北京話

 

笑傲江湖

令狐衝

北方方言(陝西)

任盈盈

北方方言(河北)

書劍恩仇錄

陳家洛

吳方言,北方方言(西北)

神鵰俠侶

楊過

吳方言,北方方言(陝西)

射鵰英雄傳

張無忌

北方方言(湖北),官話

趙敏

蒙古語,官話

周芷若

北方方言(湖北),四川方言

碧血劍

袁承志

粵方言,客家方言

阿九

官話

註:以上關於人物的口音及方言大部分依據查良鏞先生的記載,當中有部分是推理而來。


通過以上表格內容的呈現,我們認為查良鏞先生對於那些沒有史料呈現的歷時細節的推理是有著極強的理性和內在邏輯的。

比如矛盾衝突的製造雙方,大多會操著不同的方言口音。著名的事件如《射鵰的英雄:一部傳記》中所記載的說膠遼方言的丘處機與說吳語的「江南七怪」之間的第一次醉仙樓戰役,正面史料的記載對於此次衝突爆發的原因諱莫如深,但查良鏞先生則敏銳的將矛盾起因歸因於雙方談話的失敗;

再比如在《天之劍與龍之刀》(即《倚天屠龍記》)一書中,查良鏞先生記載張無忌先後遇到周芷若與趙敏,但有一個細節是周芷若第一次在漢水舟中與張無忌相遇時只有十一、二歲,隨後便進入四川境內的峨眉山學藝。如果各位讀者對語言習得關鍵期的理論較為熟悉的話,不妨由此入手做一些大膽的假設;


另外一個經典的案例是明代晚期的著名遊俠袁承志與九公主之間的愛情故事,兩人完全不同的語言背景在一開始可能就註定了這場愛情悲劇的發生。

 

本文寫作的目的在於引發大家的腦洞,我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其實對語言的研究也不外如此。此外,金庸武俠人物的方言可能對人物關係、情節走向有著重要影響。

當我們經歷或回顧一些日常瑣事或是習以為常的場景時,往往會忽略了它們和語言的聯繫,而聰明者或是對語言敏感的人則會敏銳的把握這些小的話題,深挖下去,也許就是一篇好的論文。

金庸的小說當然只是小說家言,王語嫣若是真的聽不懂段譽說什麼,那恐怕《天龍八部》寫到四百頁也就結束了,但是身為讀者的我們為什麼不能幫他們把這個場景補出來呢?


當然,有的讀者不免仍然糾結於這只是我的腦洞,金庸的小說裡並沒有真的體現出方言的因素呀?

關於此,我們也不妨回想一下,金庸小說裡對方言的趣味性描寫頗多。

比如《書劍恩仇錄》中紅花會裡的五當家和六當家,就是滿嘴「先人板板」和「龜兒子」的四川人;楊過第一次見到郭靖,故意用家鄉土語說自己的名字叫「倪牢子(你老子)」,來佔人便宜。

此外,在筆者看來最經典的莫過於《神鵰俠侶》中描寫英雄大會上楊過模仿金輪法王的徒弟說話,最後用「移魂大法」戰勝達爾巴的故事了。


或許我們可以嘗試著用翻譯腔來重新描寫下,作為本文的結尾——

根據大量豐富史料的記載,南宋時期「偉大的雕之俠」楊過先生,就是一位語言天才。在發生於1243年的大勝關英雄大會上,楊過第一次展現了自己的語言天分,通過瞬時記憶準確的模仿出達爾巴的藏語發音,並利用對手可能存在的智商上的缺陷,輕易的獲得了勝利。毫無疑問,這是一次語言的勝利。

參考文獻: 

黃伯榮、廖序東(2011),《現代漢語(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教研室 編(2012),《現代漢語(重排本)》。

段伶(1993),大理語言史略,《大理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馬志遠(2010),雲南方言古語詞的歷史流變,《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毛玉玲(1996),試論雲南方言詞語的源流及事物名稱的由來,《雲南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學報》。

楊文輝(2005),南詔時期洱海地區的白蠻語地名考釋,《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本文行文風格模仿的是新垣平博士的「劍橋金庸武俠史」系列,內容上如有雷同,實屬巧合;手法上如有不妥之處,是作者水平所限。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值得王語嫣託付的是慕容復 而不是段譽?
    而尋找無果的王語嫣,最後落得掩面奔出。自此之後,兩人就分道揚鑣了。這有兩個理由,一是段譽明白自己真正愛的並不是王語嫣,所以分手;二是王語嫣明白自己無法靠青春永駐來綁住段譽的心,未來遲早會被冷落,長痛不如短痛,所以分手。事實證明,王語嫣的判斷是正確的。
  • 段譽對王語嫣是真愛嗎
    天龍八部新修版裡,王語嫣回到慕容復身邊,婉清和鍾靈成了大理王妃。
  • 為什麼說段譽當了大理皇帝後,越來越愛的人只會是鍾靈?
    最後,段譽娶了鍾靈,和王語嫣、木婉清一起。鍾靈是段譽邂逅的第一個姑娘,這可能是她對比王語嫣、木婉清唯一明顯的特別之處了。但我為什麼會說,段譽當了大理皇帝之後,他越來越愛的只會是鍾靈?王語嫣不是段譽的痴戀?
  • 王語嫣放棄段譽,回到慕容復身邊,是糊塗還是必然選擇?
    如果慕容復還是那個野心勃勃、冷酷無情的慕容復,王語嫣當然可以視他為逼死生父,導致生母死亡的仇人,即使離開段譽,也絕不會去跟從他。但發瘋後的慕容復,已經是痴痴傻傻,任由她擺布了。阿碧雖然痴心可憫,卻沒有任何與她相爭的可能。對於「手辦狂人"無崖子的外孫女來說,此刻的慕容復,怕是要比當初的表哥更加中意,亦未可知。
  • 段譽和王語嫣的「愛情」
    我們所熟知的劇情很簡單,就是段譽瘋狂的愛上了王語嫣,歷經千辛萬苦,然後最終將她感動抱得美人歸。看起來是個很完美的故事,但是在最新的世紀新修版之中,金老並沒有將王語嫣和段譽這一對璧人寫在一起,無數的讀者都為之動容。甚至有讀者寫信質問金庸說:「我這麼的喜歡這一對情侶,甚至把自己女兒都起名叫做王語嫣,你怎麼能這樣」。金老看過之後,一笑了之。
  • 在《天龍八部》中,段譽和王語嫣的愛情,最終結局怎麼樣了?
    在《天龍八部》中,段譽和王語嫣的愛情並不好看。雖然在修訂版中段譽和王語嫣走到了一起,但是段譽作為大理皇帝不應該做接盤俠。
  • 《天龍八部》中,段譽為何最後放棄王語嫣娶了木婉清?答案很現實
    我們知道段譽和王語嫣二人,都非常痴情,段譽一直愛著王語嫣,對王語嫣鍥而不捨,堅持追求,但是到了最後見到玉像,才發現自己心裡的那個人根本不是王語嫣,他愛的人其實是玉像神仙姐姐,再看王語嫣,她後來接受了段譽,但最後才發現自己心裡的人一直是自己的表哥慕容復,兩個人的感情最終破碎了。
  • 天龍八部中,段譽為何能追到王語嫣?
    書中的大理王子段譽,是一個非常奇特的藝術形象。他一生各種奇遇不斷,不喜歡武學卻偏偏成了武林高手,不喜歡糾纏卻遇見各種衝突。當喬峰受到馬夫人的陷害而被逐出丐幫,當虛竹在聾啞谷下棋救人而導致命運大變,當少室山群雄逐鹿,這樣的關鍵時刻,段譽無所不在。當然,這些經歷,都比不上他邂逅了王語嫣,並情不自禁地愛上對方。 但王語嫣心理念茲在茲的卻是慕容復,以至於對段譽熟視無睹。
  • 《天龍八部》:段譽那麼愛王語嫣,為何娶了木婉清?
    這個看似呆萌的白痴讓人忍俊不禁,是一個可愛的上流社會人物,在《天龍八部》中,大理段氏的家庭可謂是情種家庭,而段譽的很多戀情因為段正淳充滿喜劇,苦戀王語嫣的相思和最後的解脫,在《天龍八部》中或多或少都是一個遺憾。
  • 《天龍八部》中,段譽和王語嫣最終結局如何?
    《天龍八部》中,段譽和王語嫣最終結局如何? 段譽本來享受齊人之福,為何最終還是遁入空門? 段譽自無量洞中見到神仙姐姐以後,和無崖子一樣,一直對其念念不忘,就算鍾情於他的少女無數,他卻獨獨喜歡不愛他的王語嫣,這也正應證了「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最好的」這句話。
  • 為了王語嫣命都不要的段譽為何最後娶了木婉清?
    可見段譽當時應該娶了王語嫣。電視劇中總會有一些迎合觀眾的成分,大家都喜歡皆大歡喜的結局。但是金老頭在原著中卻並未將段譽和王語嫣最後在一起,而是寫成了一種遺憾。段譽愛的痴狂卻不得不放下,王語嫣雖然你已經開始對段譽有好感卻也不得不接受現實。
  • 段譽的第二任皇后,比王語嫣漂亮,曾被喬峰訓斥
    在《天龍八部》中,一代「掛王」段譽跟他父親段正淳一樣,都是花花公子,見一個愛一個,但是他比他的父親命好多了,他爹不敢做的事情,他都做了,比如把所有的老婆全部娶回了家,而且還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更厲害的是,段譽一路跌跌撞撞,不僅跟大英雄喬峰拜了把子,而且還練成了絕世武功,成為一代絕世高手,可以說簡直恍然一夢,一不小心就走向了人生巔峰
  • 段譽&王語嫣:好的愛情,不是霸佔,而是成全
    不可避免、退無可退,付出這樣愛情的人,便是段譽。而他深愛著的姑娘,便是王語嫣。段譽本在大理做著瀟灑王子,不意被貪圖六脈神劍的鳩摩智擒住,帶到了燕子塢。在這片江南水鄉中,他邂逅了曼陀山莊上令他此生難忘的王語嫣。
  • 《天龍八部》:段譽為了王語嫣命都不要,為何最後娶了木婉清?
    段譽,金庸先生筆下的"另類"主角,他生於皇家,又不受皇家規矩管束,自小便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大理段氏除了是皇族以外,還是武林世家,但段譽卻從小習文厭武。所以也沒經歷過,日復一日枯燥的練武生活。總之就是美滋滋。
  • 《天龍八部》中,王語嫣真的愛段譽嗎?修訂版結局給出了答案
    王語嫣多次為了表哥為難段譽,還多次置段譽於險境。並且在段譽與慕容復對峙時,她第一考慮的,總是表哥慕容復的安危。有人說,第一眼就喜歡的人,一輩子都不會忘。所以,王語嫣真的愛上了段譽嗎?段譽很容易抓住王語嫣的弱點,他用慕容復的名義,拐騙王語嫣跟自己去闖蕩江湖。雖然他拐騙這個懵懂少女出逃是有私心的,可王語嫣卻是心甘情願的。原著中說:「去幫表哥,就算回來給媽狠狠責打一場,那又有什麼要緊?當真她要殺我,我總也已經幫了表哥。」想到能為了表哥而受苦受難,心中一陣辛酸,一陣甜蜜,又想:「這人說他曾偷偷逃跑,嗯,我怎麼從來沒想過這種事?」
  • 段譽晚年選擇出家,他捨得王語嫣?金庸用這一細節說出了答案!
    金庸先生可謂一代武學大師,他的後人共創武學專著十五部,其著作前後共訂正三次。而當屬於小說新修訂版的《天龍八部》的修改最為成功!新書《天龍八部》中,金老將筆鋒大轉,讓本為「神仙眷侶」的段譽與王語嫣分道揚鑣,王語嫣最終「拋棄」了段譽,又回到慕容復的身邊。
  • 刀白鳳說段譽是段延慶的兒子,是為了保段譽的命,還是事實如此?
    第四,段譽沒有子嗣。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段譽與王語嫣、木婉清以及鍾靈實乃親兄妹關係,有名無實的夫妻關係。而曉蕾、梅蘭竹菊四女被充入段譽後宮,極有可能是為了掩人耳目。因為有了這五女存在,即便段譽有子嗣也可以解釋得通。
  • 天龍八部後傳:王語嫣對段譽不滿,委身慕容復,掃地僧被慕容復打殘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天龍八部》後傳中,江湖武林又有什麼變化呢?首先來說一說慕容復,很多人都以為慕容復在曼陀羅山莊被段譽六脈神劍射成傻屌了,實際上這不過是慕容復的苦肉計罷了,如果不裝瘋賣傻恐怕段譽不會放過他。而慕容復回到慕容山莊之後,復國的欲望更加強烈。本來慕容復家傳武功鬥轉星移威力巨大,但是無奈慕容復年紀尚輕,功力不足,因此無法駕馭鬥轉星移這種高深武功。
  • 《天龍八部》王語嫣為何要離開段譽?都是因為一個人!
    【思品時間(武俠時間)侃金庸第1098期:《天龍八部》王語嫣為何要離開段譽?都是因為一個人!】文/江湖百小聖大俠們好,本期話題我們來侃侃金庸《天龍八部》。本文的話題是段譽和王語嫣的愛情。我們都知道,段譽和王語嫣的愛情是《天龍八部》的主線,而段譽千辛萬苦方才獲得王語嫣的浪漫經歷,更是讀者們最為津津樂道的情節。
  • 【山哥聊情感】《天龍八部》中,段譽如此痴迷王語嫣,最後為何沒有娶她?
    不過,對他的了解和熟悉,我們更多是通過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段譽這個人物塑造得很成功,也很討人喜歡,包括金庸先生自己也是非常喜愛段譽這個人物,他為寫好這個人物可以說傾注了很大的心血。無論王語嫣走到哪裡,他都一門心思的想要跟隨到哪裡,如果不能在一起的話,他就會朝思暮想,一個人在那發呆,魂不守舍。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王語嫣在他的心中,已然成了一個讓他揮之不去的思念和感情寄託。為了這位王姑娘,他可以為她去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