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姐姐的愛樂之程》,在這檔節目中,姐姐們談起了一些過往,也就是成名之前的故事。
鬱可唯表示自己當初唱歌一晚上才150塊,而孟佳跳個舞蹈拿800塊,至於黃齡一晚上要跑三個場子。
這些數字在娛樂圈來說可能不值一提,畢竟哪個明星出個場不是上百萬呢?不過也正是這些數字,才有了她們的今天。
但是最令人感動的是,談起這些過往的時候並不是滿眼的心酸和難過,而是從內心散發出來的開心,屬實有著一種舒適感。
看完第三期的《姐姐的愛樂之程》發現,其實這檔節目跟《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不一樣的風格以及質感。
不過這兩檔節目都有著同一個關鍵點,也就是:看。很多觀眾一開始在看《姐姐的愛樂之程》會非常的不適應,因為它的調性不一樣。
在節目中沒有什麼淘汰制,所以也就少了很多的緊張感,更沒有那些歇斯底裡的競爭。甚至連唱歌跳舞的任務也沒有之前那麼困難,整場節目看起來還是挺放鬆的。
甚至在第3期的節目中,這些姐姐們都跑去看別人演出了,好像就是在做著普通人的事情,如果她們依舊是人群中的焦點。
節目組並沒有要求姐姐們去做什麼事情,也沒有讓他們去完成什麼任務。反而是讓這些姐姐們去看別人在幹嘛。
想當初一直在舞臺上成為焦點的姐姐,現在也能夠坐在舞臺下面,開心的聽著別人唱歌跳舞,把身上的焦點轉移到了別人身上。
這種改變讓她們徹底開始了放鬆,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審視別人的世界,或者是去欣賞一下別人的世界。
不得不說這樣的形勢剛好也正是節目的核心,將不同的地理坐標勾勒成了一次路演,好像是提供了一個旅行的機會一樣。
姐姐們可以去體驗到當地不同的城市文化,也可以去聆聽那些普通人的演唱,成為他們的觀眾,甚至還能去了解一下他們的故事與歷程。
而在這次路演,姐姐們更能發掘出豐富的層次,看看別人的表演,聽聽別人的音樂,再路過別人的人生,甚至重新路過自己。
就像她們在挑選自己需要表演曲目的時候,選一些熟悉的歌,然後再一起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這種歌曲的傳唱度是一方面,而帶來的共同感受又是另一方面,不僅是在姐姐們之間,也是在姐姐們與觀眾之間。
所以《姐姐的愛樂之程》就是一檔以音樂為綜藝的節目,把音樂當作了橋梁,打通的是相同的人生體驗。
作為電視機前觀眾的我們,可以放鬆的去看姐姐們做一些漫無目的的事情,而這也是她們在尋求意義的過程。
而節目中姐姐們的反應能夠看明白,地鐵裡的司機可以寫歌,多年前的同桌也成為了同事。但最打動人的還是她們被這些故事以及音樂觸動的時刻。
但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黃齡的眼淚,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其實她不太愛哭。也就之前在《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之夜哭了。
在這次演唱會上,坐在最後一排的黃齡還是哭了,也並不是激動,而是被音樂感動了。而她也說自己非常容易被音樂感動。
其實也就是被這首歌勾起了過往吧,後來寧靜也哭了,上來之後的寧靜非常的緊張,眼神也很慌亂。
很顯然,寧靜並不是因為唱歌而緊張,也是跟黃齡一樣,因為歌曲讓她想起了很多時光。不過按照寧靜的性格來說,我們可能也不太知道原因。
就像開頭所說的一樣,那些成名之前的故事反而是她們覺得最開心的日子。所以這檔節目也正是串聯起了過去。
說這是一場綜藝節目,倒不如說是一場連續劇,從節目中各種細節,也能夠發現她們的各種情緒。
所以《姐姐們的愛樂之程》也是一檔冒險節目,不強調跟其他綜藝一樣高強度的刺激,反而用慢慢的方式來展現,走入姐姐們的人生體驗。
它重新定義了綜藝的形式,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總是需要留點時間留給這檔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