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女子隔離完14天,6天後又確診!真的存在「超長潛伏期」嗎?

2020-12-23 健康界

14天不發燒就能放寬心? 


是否存在「超長潛伏期」?


最近,幾則病例引發公眾對新冠病毒的「最長潛伏期」的討論


有的地方甚至把隔離時間再延長7天


  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救治組專家、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衛平對此進行一一釋疑  



對於隔離人員,儘可能進行多次檢測


女子隔離14天後解除觀察,6天後確診


患者,女,24歲。於1月22日與姐姐一起從武漢市武昌區火車站乘坐火車T127次14號車廂(4號鋪中鋪—患者、13號鋪中鋪—姐姐)回河源,於1月23日3:33時在河源火車站下站,走路前往河源市源城區河源大道北某一酒店住宿,當天與姐姐乘坐滴滴快車到河源市人民醫院就診,無異常。之後騎共享電動車回到酒店。


1月25日患者與姐姐於11:13乘坐滴滴快車到源城區越王大道某公館住宿一直到2月8日,期間點外賣或由朋友送餐和生活用品。患者在自我隔離期間進行健康監測,除2月2日自感咽部不適外無異常,2月2日採集患者兩姐妹鼻咽拭子核酸檢測均陰性,於2月8日隔離期滿,由永安居委會發出解除隔離觀察通知書。


2月8日解除醫學觀察後患者於15:09前往堅基商業中心某藥店購買口罩(雙方均佩戴口罩),15:18前往某連鎖便利店購買商品,並步行回公館辦理退房,然後乘坐滴滴快車回家。


2月14日患者開始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無痰,伴有咽部不適,無發熱。於2月15日到河源市人民醫院就診被收入住院隔離治療。



發現病例後,疾控部門已對患者居住公館、居家和車輛進行終末消毒,對周邊鄰居出具健康告知書。



解除隔離後確診

已經出現多起



1月23日凌晨,39歲的四川宜賓人曾小乙(化名)在武漢發布「封城」消息後,帶著母親和兒子登上火車返回四川宜賓市敘州區家中。


此後,曾小乙和64歲的母親文某、10歲兒子小傑(化名)、丈夫翁某一直居家隔離,其所在的宜賓敘州區南岸街道辦事處航天社區,對他們一家人很重視,社區醫生每天兩次上門測量體溫均正常。2月6日監測結束,2月7日社區開具解除隔離書。但出於保險起見,一家人仍在家中自我隔離。


然而在2月11日,居家隔離19天後,母親文某卻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隨即被收治入院。


廣東一保安從湖北回來28天後確診


黃某,男,66歲,常住珠海市鬥門區,小區保安。1月14日從湖北鄂州回到珠海。黃某平時都是一個人上班。1月30日經社區排查,發現為湖北來珠海人員,給予告知和籤訂承諾書,因已過14天隔離期,未強制隔離。


2月9日大排查病毒核酸檢測採樣無效,2月12日檢測結果陽性,送至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隔離治療。


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救治組專家、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衛平表示,公眾對「潛伏期」要有正確認識,不必過於緊張。同時,他建議,對於隔離人員,儘可能進行多次檢測。




「潛伏期」指從患者感染病毒到出現首發症狀的時間,而非按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來計算;必須是有症狀者才能界定「潛伏期」。


新冠肺炎患者的首發症狀不一定就是發燒,有些患者一開始只有輕微的呼吸道症狀,例如咽幹、乾咳,之後過了一個星期或十天才發燒。

例如珠海的一名患者,1月19日自駕到珠海,1月27日曾出現身體不適,自行服藥後緩解。他早期是有症狀的,只不過首發症狀在呼吸道,而發燒時間比較晚,「潛伏期」肯定沒超過14天。



就是因為一些患者前期的症狀較輕,被忽略了。有沒有「超長潛伏期」現在不好說,即使有也是個案,不是普遍現象。按照目前情況,「14天潛伏期」的觀點可以維持不變,大家不必過於緊張。



建議有接觸史或者從疫情重點地區回來的人,在隔離期間都應進行核酸檢測,且不止檢測一次。病例核酸檢測一次就測出陽性的概率在70%左右,經多次檢測才能更準確判斷。


因此,僅檢測出一次核酸陰性結果,其實不能作為排除疑似的條件。特別是對一些沒有症狀的人,其病毒量較少,一次就能測到的機率相對較低。



另外,要進行比較標準的取樣,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做鼻咽拭,沒有條件的話就做咽拭檢測,但要真正在咽部取樣。一些在醫學觀察期的人,甚至可以去做肺部CT檢測。一些人可能沒有出現症狀,但通過CT卻發現了很輕的肺炎。



按目前情況看,被感染者14天不出現症狀或者症狀輕微是有可能的。不能僅僅因為14天內沒發熱就完全排除,要避免單純憑症狀來解除隔離的做法。


但如果對所有隔離人員進行檢測,也要考慮到幾方面問題:一是工作量大;二要考慮會否增加暴露的風險。今後可以逐漸開放,讓一些專業的第三方公司參與這項工作。


核酸檢測的基礎上增加肺部CT檢測,以提高診斷準確率?


CT檢測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不能解決全部問題。肺部炎症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CT不能做病原學診斷,只能做臨床診斷。



加CT檢測,是多了一個檢測的手段而已。未來可能還會有抗體檢測,但也只是多了一個供參考的診斷手段。各種檢測方式都有自己的盲區,多種檢測方式疊加才能減少漏洞。


來源:科普中國綜合羊城晚報、廣州日報綜合河源發布、紅星新聞

編輯:曹思揚、趙然然、陳佳

責編:陳廣泰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到底有多長?超長潛伏期很可怕嗎?
    這也是為什麼隨著疫情的發展,全國多地都出現了超長潛伏期病例的原因之一。 不過,有些所謂的超長潛伏期病例,其實是網友的誤讀。比如,網上流傳河南有1例潛伏期為94天的新冠肺炎患者,而事實情況是,該名患者從接觸來自武漢的親人開始,到確診的時間間隔是94天,而且他中途有過外出,流行病學史還沒有追溯清楚,所以現在並不能確定潛伏期就是94天。
  • 全國新增確診648例!湖北突現27天「超長潛伏期」有多可怕?
    湖北神農架新增一確診病例潛伏期27天據湖北神農架林區官方網站消息,2月21日,神農架林區新增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患者姜某某,男,神農架人,現年70歲。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該患者在鄂州的妹妹於1月25日發病,2月2日在鄂州市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姜某某一家人在鄂州期間,與其妹妹同吃同住3天。1月24日與子女一起返回神農架林區後,未同其他人員密切接觸。同車家屬4人目前身體均無異常,核糖核酸檢測呈陰性,已接受隔離醫學觀察。
  • 隔離14天後檢出陽性,潛伏期變長了嗎?
    進入2021年以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加速,累計確診病例8970萬例(世界衛生組織1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南北半球同時出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國內多地報告本土散發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疫情呈現持續時間長、涉及範圍廣、傳播速度快、患者年齡大、農村比例高等特徵,防控形勢複雜嚴峻。
  • 超長潛伏期感染者引關注,多地對入境人員實行「14+7」隔離
    超長潛伏期感染者出現,本土疫情再起。近期,全國多個城市相繼出現入境人員在結束14天集中觀察後確診並引發本土病例的情況,為此多地疫情防控再度升級。1月5日,北京第202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透露,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決定對入境進京人員實施「14+7」健康管理措施。北京分類實施「14+7」措施,具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入境航班由海關檢測發現人員、物品或環境陽性的,對同航班入境人員在14天集中觀察期滿後,增加7天居家或集中觀察。
  • 入境男子解除隔離後復陽,曾在火車站停留3小時,超長潛伏期如何防?
    但是,境外輸入的人員在回國時需要有核酸檢測為陰性的結果,且在踏入國內後經過14天隔離且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才能順利回家。 那麼問題來了,結束了隔離是否就代表這類人安然無恙了?從最近出現的幾起結束隔離後核酸檢測卻呈陽性的案例來看,顯然並不簡單。病毒的狡猾程度超出大家預期,可能存在超長潛伏期。
  • 如何看待石家莊疫情中個別「超長潛伏期」病例問題?
    COVID-19的潛伏期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COVID-19存在「超長潛伏期」的問題並不是一個新課題,早在疫情發生之初就被提出了。隨著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愈演愈烈,有關潛伏期的問題逐漸被人們淡忘,直到石家莊疫情再次被指有病例存在超長潛伏期傳播的問題。
  • 14天入境隔離夠不夠?專家:不建議延長
    近期已有至少5名入境人員在14天隔離期後被檢出陽性目前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的態勢仍在持續。4日,國家衛健委通報昨日全國新增報告本土確診病例13例,其中遼寧6例,河北4例,北京2例,黑龍江1例。根據北京的溯源結果,自去年11月26日至去年12月28日,該病例經歷了一個完整的14日隔離期,整整32天後才被檢測出陽性,並將病毒傳染至他人。瀋陽此輪疫情與北京類似。第一例確診病例尹某11月29日由韓國抵達瀋陽機場入境,核酸檢測為陰性,隔離14天後解除。12月23日尹某被通報為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而此時,尹某已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 病毒潛伏期超14天?檢測6次才呈陽性,核酸檢測不靈了?最新解讀
    隔離14天後為何仍能查到病毒? 1月13日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 對近期民眾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 春節期間疫情會進一步反彈嗎?病毒潛伏期超過14天?最新研判→
    1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有關情況,針對春節期間疫情是否會反彈、隔離14天後為何仍能查到病毒等問題作出回應。 △1月6日,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正在核查超市冷鏈食品追溯信息。■ 隔離14天後為何仍能查到病毒?
  • 潛伏38天!恩施確診超長潛伏期無症狀病例;武漢養老院11名老人...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104例:香港特別行政區68例(出院6例,死亡2例),澳門特別行政區10例(出院6例),臺灣地區26例(出院2例,死亡1例)。(註:湖北省將2月19日核減的病例數重新加回到確診病例,並對當日新增病例數進行校正。據此,2月19日0—24時,全國新增確診病例訂正為820例,全國累計確診病例訂正為75002例,全國累計出院病例訂正為16157例。
  • 青島及時調整防疫措施:超長潛伏期人員實行「14+7」
    青島及時調整防疫措施:超長潛伏期人員實行「14+7」 2021-01-12 0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也有傳染性,潛伏期最短1天,最長約14天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在26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說,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在十天左右,最短1天,最長約14天。潛伏期具有傳染性,這與SARS有很大不同。延伸閱讀:新型肺炎潛伏期最長約14天 發現疑似病例應2小時內網絡直報22日,根據疫情形勢和研究進展,國家衛健委制定並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監測方案(第二版)》等一系列文件,其中對疑似病例、確診病例、聚集性病歷以及密集接觸者或可疑暴露者
  • 14天入境隔離夠不夠?專家:不建議全國範圍內延長隔離期但要加強監測
    而21天隔離期過長,可能會帶來入境者生活和工作上的不方便,因此全國不必「一刀切」。近期已有至少5名入境人員在14天隔離期後被檢出核酸陽性目前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的態勢仍在持續。4日,國家衛健委通報昨日全國新增報告本土確診病例13例,其中遼寧6例,河北4例,北京2例,黑龍江1例。
  • 山東濱州新增病例曾多次核酸陰性,14天入境隔離期夠不夠?專家這麼說
    4日,國家衛健委通報昨日全國新增報告本土確診病例13例,其中遼寧6例,河北4例,北京2例,黑龍江1例。記者就近期多地局部疫情特點進行梳理時發現,記者梳理公開信息發現,近期國內已至少有5名入境人員在14天隔離期結束後,被檢出陽性,個別人員所攜帶的病毒甚至仍具有傳染性在當地造成局部疫情,其中以北京、瀋陽最為典型,這無疑加大了疫情溯源及防控的難度。
  • 是否出現新冠患者超長潛伏期?
    最近有一些地方出現了新冠感染者在集中隔離14天以後被確診或者是被檢測出陽性,為何會出現這些現象?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有關情況。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解釋,最近有些長潛伏期的,在隔離期間14天以後仍然查到病毒,這是個別現象。因為潛伏期目前新冠基本是14天以內,大部分是在3-7天。個別超過14天的也是存在的,既往病例也是有的,目前看還是個別現象。是不是潛伏期延長了,還需要進一步的研判。
  • 青島調整防疫措施:超長潛伏期人員實行「14+7」
    此外,針對目前在全國多地出現的超長潛伏期人員(即集中隔離期將滿時檢測為陽性患者),青島市及時調整政策,在14天集中隔離基礎上再加7天居家管理期,居家管理結束前再做核酸檢測;同時加密集中隔離期內的核酸檢測,以此確保將風險降到最低。來源:半島網官微——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病毒潛伏期超過14天?官方發聲!
    問國內本輪疫情有什麼特點?△1月6日,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正在核查超市冷鏈食品追溯信息。問隔離14天後為何仍能查到病毒?答針對最近出現隔離14天後查出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潛伏期過長是個別現象,是不是潛伏期延長還需要研判。目前各地採取14+7的隔離措施,是為了最大限度避免潛伏風險。他還提醒,居家隔離也要做好各種防護。問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性低於確診患者?
  • 出現兩例潛伏期超14天超常規病例?專家這樣回應!
    針對近期媒體報導的河南信陽出現兩例潛伏期超過14天的超常規病例事件,有關專家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兩個患者屬於普通病例,目前傳染源尚不明確。據介紹,河南信陽新縣通報的確診病例吳某某自1月14日從武漢返回新縣至確診,時長達34天,先後3次進行核酸檢測,前兩次均為陰性。
  • 潛伏期20多天後青島港工人出現症狀,專家答疑
    潛伏期20多天後青島港工人出現症狀,專家答疑 2020-10-15 15: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女子1年內6次被隔離,幸運還是不幸?
    河北一女子1年內6次被隔離,網友很心疼。1月17日,在北京工作的石家莊人古娟(化名),終於結束了她在一年的時間裡的第六次隔離生活。據報導,一是古娟於2020年1月22日去雲南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因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她1月26日回到石家莊後就被通知居家隔離。二是居家隔離14天後,因其參加的旅行團有來自湖北鄂州的遊客被確診,古娟作為密切接觸者於2月9日被救護車拉到石家莊市正定縣三裡屯醫院進行定點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