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
文|讀客·熊貓君(內容經出版方授權)
眾所周知,熊貓君的老闆發量稀疏(簡稱禿頭),狗子經常看到他努力挽救自己的秀髮。
貼心的熊貓君為他想了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閹割是公認可以治療禿頭的方法」。
這是熊貓君從《人體簡史》裡讀到的,也為各位真愛整理了書裡的35條人體冷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作者:比爾·布萊森
來源:《人體簡史》(一部從億年前寫到今天的人體百科全書)
1.你每天眨眼14,000次——相當於你白天有14分鐘是閉著眼睛的。
2.你的身體每秒鐘會製造100萬個紅細胞,每個紅細胞在你身體裡遊蕩150,000次給細胞輸送氧氣,然後默默地被殺死。
3.把你的肺攤開,能覆蓋一座網球場,裡面的呼吸道能從倫敦延伸到莫斯科。把你所有血管的長度加起來,可繞地球兩圈半。
4.把你體內的DNA搓成一條線的話,它能延伸100億英裡,比地球到冥王星還遠。所以光靠你自己就足夠離開太陽系了,從字面意義來看你就是宇宙。
5.人早上起床都會口臭,因為睡覺時產生的唾液很少,微生物會大量滋生。所以最好不要一早醒來跟愛人接吻,因為你呼出的氣體裡可能有150種不同的化合物,包括甲硫醇(聞起來很像老白菜)、硫化氫(臭雞蛋)、二甲基硫化物(黏糊的海藻)、二甲胺和三甲胺(臭魚),以及名副其實的屍胺。這也是為什麼睡前刷牙是個好主意——可以減少你睡覺時的細菌數量。
6.所有人類共享99.9%的DNA,但沒有哪兩個人一模一樣。
7.黑暗DNA:只有2%的人類基因組負責編碼蛋白質,其餘的基因在做什麼,我們根本不知道。
8.人皮膚的最外層被稱為角質層,完全是死細胞組成的。身體每分鐘脫落25,000個外皮細胞,用手指在滿是灰塵的書架抹一下,基本上就等於從之前的自己的碎片裡清理出一條路來。在悄無聲息之中,我們堅持不懈地化為塵土。
9.女性手指的觸覺敏感性遠遠高於男性。大腦並不光是告訴你某樣東西感覺起來如何,還告訴你它應該是什麼感覺。所以愛人的愛撫感覺很好,但陌生人做同樣的撫摸,就會感覺毛骨悚然。
10.早在1000多年前,中國人就開始認識指紋識別技術了。
11.人身上的細菌會越洗越多:人體每平方釐米有10萬個微生物,泡澡會把它們從角落裡衝出來。
12.有些瘙癢無法用科學解釋,比如幻癢。有人因為幻癢抓掉了頭皮,甚至撓穿了顱骨,把脊髓炎都撓出來了,最後把皮膚上的神經纖維都撓沒了,仍然覺得癢。
13.閹割是一種公認的治療禿頭的方法。因為導致人禿頭的關鍵是一種叫二氫睪酮的激素。
14.大腸桿菌可以在一天內繁殖72次,三天內產生的新世代數量跟人類整個歷史繁衍出的同樣多。所以這是一個微生物的星球。我們能在這兒,多虧了它們心情好。它們完全不需要我們;可沒有它們,我們一天都活不了。
15.你身體裡的微生物總重約1.3公斤,跟大腦重量大致相同。微生物菌群可能是我們的一種器官。
16.你的大腦80%都是水,其餘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白質。另外你對世界所知的一切,都來自一個從未親眼見過這個世界的器官。
17.青少年中的神經連接只完成了80%,所以青少年會比成年人衝動得多,行為更欠反思,更容易受到酒精的影響。
18.人大腦的體積比一萬年前小了一個網球大小。
19.為什麼只有人類有下巴?這個謎題至今無解。
20.人吃辣會有灼燒感,因為嘴巴裡還有著疼痛和其他體感受體。此外,眼睛、肛門和陰道裡,也會對辛辣食物感到不適。
21.人一生心臟的工作量,相當於把重達1噸的物體抬升240千米,為了讓你活下去它已經拼盡全力,它才不在乎你的愛情生活呢。
22.寶寶的肚子為什麼圓溜溜?因為嬰兒的肝臟在體內大得不成比例,所以呈現可愛的圓溜溜形狀
23.人能創造出文明,只是因為大拇指比猩猩多出了三小塊肌肉,也就是人的對向拇指,這讓你抓握和操作工具。如果沒有它們,我們最大的成就不過是用棍子把螞蟻從巢穴裡趕出來。
24.發燒是你的身體在自救。體溫升高1℃,病毒的複製速度就會降低至此前的1/200。
25.和受凍相比,小孩更怕熱,因為他們的汗腺尚未發育完全。即使在溫暖的天氣裡,很多被留在汽車裡的孩子會死掉。
26.Y染色體可能會消失。但並不是說男性會消失,決定性別特徵的基因大概會轉移到另一條染色體。
27.製造一個人的所有化學物質,都可以在五金店買到。製造一個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卷福),全部成本需要9萬多英鎊。
28.沒有頭人還能活2~7秒,前提是乾乾淨淨一刀兩斷。蘇格蘭女王瑪麗的頭很細,但還是接受劊子手三記大力猛砍才斷掉。
29.一直笑為什麼會讓人覺得瘮得慌?真正的微笑十分短暫——介於2/3秒和4秒之間。笑容會變得像是威脅,讓人覺得害怕。
30.把你的眉毛剃掉,很多認識的人可能都認不出你了。
31.你的記憶並不可靠,錯誤的暗示能在人的腦袋裡植入完全錯誤的記憶。記憶就像維基百科,你可以動手修改,其他人也可以。
32.冬天更容易得感冒,因為我們在室內待的時間太長,更容易接觸到他人呼出的氣體。
33.你每天有5次得癌症的機會,但你的免疫系統從來沒放棄你,每天都在捕獲殺死可能癌變的細胞。
34.人通常把身體比喻成機器,但它遠不止如此。身體一天工作24小時,連軸轉上幾十年,基本上無須定期保養或安裝備件。
它柔軟可愛,有機動性和柔韌性,能講笑話,感受親情,欣賞鮮紅的落日和涼悠悠的微風。有多少種機器能做到這一切?所以,有一件事毫無疑問:你就是個真正的奇蹟!
我們該怎樣讚美這奇蹟呢?嗯……我們大多數人的做法是能少鍛鍊就少鍛鍊、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想想你往喉嚨裡塞了多少垃圾,想想在發光的屏幕前你以近乎植物人的狀態虛擲了多少時光。
然而,身體卻以某種神奇的方式照料著我們,從我們塞進肚裡的各種食物裡提取營養,讓我們緊密地維持團結,長達數十年。
35.我們的身體並不完美。我們的骨盆太小,不經歷極度的疼痛沒法生下孩子。幾乎所有動物能自己合成維生素C,我們人類卻不能。
人類生命的奇蹟不在於我們生而具備一些弱點,而在於我們沒有被弱點湮沒。別忘了,你的基因來源大部分不是人類的祖先,其中一部分是魚,以及各種生物。
你是30億年演變調整的產物,從漂浮在溫暖淺海裡的單細胞斑點開始,我們就踏上了這趟歷史之旅。自此以後發生的一切,是一場漫長而有趣的意外,但也不乏閃耀的榮光。
以上內容摘自比爾·布萊森的《人體簡史》,一部從30億年前講到今天的人體百科全書。
它是2019年最受歡迎的科普書,出版當周就空降《紐約時報》暢銷榜、亞馬遜科普榜第一。它的作者比爾·布萊森是世界上最有趣的科普作家,《衛報》對他的評價是:就算讓他寫份藥品說明書,都能把人笑得從沙發上跌下來。如果你對自己的身體充滿好奇,一定要看這本《人體簡史》。
和最有趣的科普作家比爾·布萊森一起,看看身體裡還有多少「你不知道的事」吧!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人生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