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琴近20年才知道怎麼去彈吉他,以前都是吉他彈我!

2021-02-21 吉他專家

鄙人不是大師也不是高手,和大多朋友一樣學過音樂,後來學吉他、自學苦練、放棄、撿起來、找名師、又放下、總結反思、找方法、接著練!  糾結了這麼多年,琴沒彈好,嘴上卻「談」好了,說起音樂和吉他一套一套的,但真正拿起琴的時候就歇菜了,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哈哈。

從學吉他到現在光買教材幾千元了,家裡的書櫃基本都是這方面的,每次買回來一本新教材掃兩眼就放書櫃積累灰塵了, 歐美的、日本的、臺灣的、大陸的各種正版盜版,為了列印一些電子版還專門買了印表機,可以說我不是設備控卻實實在在是教材控了。

找老師上小課,從誤人子弟琴行小販的到國內知名樂手再到真正低調的吉他大師,學一段時間就放棄了,感覺還是治不了自己的病,學不到真東西,覺得自己總在兜圈子,報著希望出發了,等學了練了之後發現又回到了原地,其實還是不會彈琴,記得有一個朋友跟我說過一句話:我學琴彈琴近20年了才知道怎麼去彈吉他,以前都是吉他彈我!我一直沒悟懂這句話的意思,時至今日才明白了一絲,接下來的內容就解釋下,如果學琴為了彈幾首曲子的就不用接著往下看了,找幾首譜子練吧。下面的文字獻給那些和我一樣天賦不好、起步晚還糾結要不要放棄的琴友們。

無論學什麼樂器其實最終都是要為音樂服務的,到達真正玩音樂的狀態而不是被音樂玩。大家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診斷下自己,看到底欠缺什麼,同時我認為所謂的基本功也是這三方面:樂感、技巧、和聲樂理知識。

一、樂感

樂感是人類七大智能中的一種,具體內容包括:音高感,節奏感,和聲聽覺,旋律感等等。作為一種藝術,音樂就是要傳達某種感覺(非簡單的聽覺),而樂感就是人們了解這種感覺的感官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先天遺傳,也可以後天培養。之前在一次回帖中我把樂感形容成武學中的內功,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內功強大的人在稍加練習後就能成為高手甚至大師,可見樂感的重要性,有些人天生就被稱作未來的音樂家,就是因為樂感好,前面提到過,可以先天有也可以後天培養,也有打通任督二脈的(譬如澳大利亞的那位摔成腦震蕩後摔出了樂感,什麼樂器到他手裡很快就能玩轉,當然不建議大家去摔腦震蕩)。

究竟樂感怎麼後天培養?我個人建議先從以下兩方面去練,因為這兩方面練好後就為你的樂感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1、聽音練耳(音高感、初步和聲聽覺)

有條件的可以找個鋼琴老師專門練習聽音,不要覺得漫長、一般除了智障我相信在一個月你會有非常明顯的進步,對音高有一定的掌握對以後的扒帶和旋律分析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就給大家推薦一個軟體:EarMaster ,轉為聽音設計的一款軟體,每天堅持10-20分鐘;

還有一本非常不錯的教材:JODY FISHER編寫的《為現代吉他手設計的——聽音訓練手冊》,目前大陸還沒有正式出版,網上到是各種翻印的臺灣版,配合CD練,一天一條或者兩天一條。

可以用這三種方法其實的一種去訓練你的音高感和初步和聲聽覺

2、節奏感(律動)

記得在師範讀書時我的專業課老師第一節課說了一句話:你可以五音不全、可以不識譜不懂樂理,但千萬不能沒有節奏感,如果是這樣那我勸你別浪費時間了,音樂尤其是現代音樂,一旦沒有節奏感就完蛋了!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裡,因為我就是天生沒有節奏感的人,每次練琴都不忘練習節奏,我應該是那會班裡第一個買節拍器的人....原因你懂的。

除了練基本功卡節拍器外其實不要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節奏練習,這些可能看來很枯燥無聊,但是節奏練習中最重要的,尤其是節奏感不好的(拍子不穩、沒有小節感)。看了基本關於節奏的教材,他們都是把16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三連音作為最基本的訓練,因為當你的身體裡有這4下和3下的時候你就掌握了很準確的時值,最初的律動應該就是這麼來的。

記得在北京學琴時一位老師教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16分音符、三連音的刷弦、節拍器開60時的速度,每天給自己規定一個時間去刷弦練習,很多人認為這是針對funk風格的基本練習,其實這個練好了對什麼風格都有幫助,尤其是節奏感和律動。

還有一種比較有趣的方法:找一首你喜歡的曲子跟著去掃節奏,左手護弦,右手跟著節奏刷弦,直到你覺得曲子是你自己彈的,剛開始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傻非常二的節奏練習法,試著練習後發現我當初的看法非常傻非常二,這種方法的好處:熟悉曲子的段落劃分、節奏變化、有利於扒帶、提高節奏感。接下來的兩種方法相對比較難:休止符練習法和玩轉節拍器,這兩種方法都能提高你的時值準確性和基本律動,由於篇幅問題我就不寫了。

關於練習節奏給大家推薦基本不錯的教材,當然都是很枯燥很基礎的教材,節奏不好的朋友請看下:陳雲強的《節奏訓練》,個人認為是國內最專業的節奏教材,這裡可能沒有你想要的RIFF,但堅持練一段時間你會有驚喜。

翟黑山的爵士四書之《節奏練習》,這老先生是國內第一個畢業伯克利的,相當厲害,具體就不介紹了,他的視頻是免費公開的,書網上有賣,跟著視頻一起練你會學到很多非常實用的方法與技巧,引用他一句話:節奏!重中之重!

二、技巧

這方面是我想說又最不想說的,因為爭議很大,引用下武學概念:外功。強大的內功是需要用外功來發揮出來的。可見外功的重要性,在這裡我想說的技巧不是什麼高深複雜的花樣技巧,而是實打實的雙手練習。

有很多人在問彈吉他左右手哪個更重要一些?我想說的是右手,因為你感覺和力度全在你的右手上體現出來,當然左手也有很重要的揉弦技巧。建議大家把右手看的重要些,因為你的律動和音色力度都由右手決定,右手的練習方法我推薦前面講到的節奏練習,無論是掃弦、撥弦還是悶音都可以按上面的去練。

左手方面:有很多朋友摒棄半音階練習,認為是浪費時間,有這時間可以直接去練音階。我不太同意這種說法,我認為學吉他必須要有半音階這項練習,大家也可以看下國外大師出的一些教材,哪一本上沒有講到半音階,其實練習半音階就相當於武術初學者扎馬步,新兵蛋子踢正步一個道理,你的馬步扎穩了正步踢好了就為你一輩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半音階的好處:左手手指的獨立性、穩定性和規範性,建議大家練半音階時一定要用最慢的速度去練,節拍器60的速度,4分音符,保留指,這可能有些枯燥,等你熟練後可以把右手變成16分音符或其他節奏型,左手不變(每拍動一根手指),這樣既練習了左手又練習了右手的撥弦。

擊勾弦的練習:我建議大家看下網上李國標老師的視頻,有一集專門講左手擊勾弦練習,這應該是最好的方法了。

推弦的練習:主要是推弦的感覺和音高感,建議推弦不準的朋友按這個方法練,先彈響推弦目標音,然後記住這個音,再去推,心裡要想著目標音的音高(無論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推弦都這麼去練)。

音階、琶音方面:最好的方法是按五度圈練習,就不多說了,說多了都是淚.曾經走了那麼多彎路。其他關於掃撥、點弦、速彈之類的技巧大家可以看下美國MI音樂學校出版的《速彈基礎》,網上應該有英文版,或者看下李國標的視頻(他的視頻我認為很負責任),其他的高級技巧本大家可以在技術成熟時去練習下,上面講的幾種都是我認為最基礎的、對彈奏有幫助的。大家不要把發展技術作為首要目標,畢竟玩吉他不是搞體育、不是人體極限運動,技巧不在多,會運用才行,速度不在快,能聽清最好。

三、樂理、和聲知識、樂句的積累和即興

把這方面比作武學中的心法其實再恰當不過了,這方面不建議死記硬背,先去理解然後再去背。引用我的老師一句話:學樂理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一定要帶著疑問去學,沒有疑問的時候要麼就是你學會的時候,要麼就是還沒學會。

其實基礎樂理不是初學者想像的那麼難,理解了也就記住了,吉他本身就是很直觀的樂器。關於和聲方面其實越往後就越跟數學掛鈎了,有句笑話是和聲弄懂的同時數學也進步不少。當然學習和聲知識的時候一定要邊彈邊聽邊學,不要抱著一本書整天算啊算啊寫啊寫啊的,這樣等於背化學公式,沒用。

關於這方面的教材成千上萬,在這裡推薦幾個不錯的基礎樂理:MI音樂學校的《通琴達理》,直接以吉他為中心講解的樂理翟黑山的《基礎樂理》,其實這本並不基礎,建議搞明白了上面那本再學這本是最好的和聲方面:翟黑山的《和弦運用》、《旋律分析》都是很好的教材還有一本教材是很多老師都給我推薦的:任達敏的《流行音樂與爵士樂和聲學》,據說國內一線樂手都學習過這本。

積累樂句和即興:建議大家每天練一條SOLO,在練習前要知道這這句SOLO是在哪些和聲下進行的,用了哪些音階,轉個調要在什麼把位去彈,弄明白這些的時候再開始練。練熟後開始進行簡單的即興改編練習,譬如SOLO總共8小節,1、3、5、7小節保持不變,2、4、6、8小節根據所屬音階進行即興改編演奏,也可以前4小節保持不變,後4小節即興,或者自由結合,前提要體會原曲的味道。當然也可以按照喬伊的分句法來進行完全即興 練習,個人認為這是最好的即興練習方法,不但積累了樂句素材還練習了即興能力。對於初學者建議買本MI學校出版的《主音基礎》,每天一條,按照上面的方法練。即興其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麼遙不可及,看了一些國外的教材,在初學階段就已經讓學生試著即興了。即興:現場即時創作的意思,既 然你弄懂了和聲、音階等為什麼不能即興創作呢?難道這些只屬於高手和大師?

講到這裡基本把我想說的方法和心得說完了,沒有講高深的樂理、也沒有講過人的技巧,只想把自己覺得對的方法告訴大家,想起一句話:施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可能我還沒達到這境界,但希望大家都能把自己好的方法分享出來。這樣我們就能共同進步。總結下:其實無論音樂還是器樂都是這三樣:內功(樂感)、外功(技巧)、心法(知識素材)。我認為這三樣才是基本功,也許這三方面練好後我們才算真正的會玩吉他。囉嗦這麼多覺得自己講的還是很膚淺,沒辦法,語言和能力有限,但這是我個人在學音樂學吉他過程中的心得,拿來跟大家分享下。希望大家也都把自己不錯的方法拿出來分享,這樣我們都會得到進步。祝大家彈琴愉快!

(吉他中國 論壇)

相關焦點

  • 中國有多少人在彈吉他?
    雖然有14億人口,美國才3億,日本才一億,按照道理來說,中國彈吉他的人應該是美國和日本加起來的三、四倍,但事實肯定是沒有的,保守估計應該就和美國彈吉他的人差不多,最多和美日兩國的彈吉他的人總數差不多。在國內,我以前高中時候,整個氛圍給人的感覺就是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才去學音樂,美術,或者體育,做特長生考個本科好考一點,成績好誰學藝術?成績好的整個就瞧不起的藝術特長生的感覺。
  • 有一個會彈吉他的女朋友是什麼體驗?
    再也不愁找不到那些失蹤的撥片,也不會有譜子突然消失在異次元世界,一切都有人收拾。她還說結婚以後,要讓我父母也學會一些簡單的樂器,我們要在一起做一個家庭樂隊,到時候她就去彈貝斯吧,畢竟我的吉他比她玩的好太多,多生幾個寶寶......好了,好了,收住!不好意思,思維混亂了,有個會彈吉他的女朋友是什麼體驗?雖然我的體驗期很短,但是也算是人生的一種修行。我來大概說說吧!
  • 學長說過想把馬子要會彈吉他,又帥又酷又有才華就是彈吉他!
    不知道聽過這首歌的人有沒有對『T3231323』產生疑惑呢?這與吉他有什麼關係呢?哎,相信會彈吉他的人都對這串符號深有感觸吧,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說一下彈吉他的樂趣吧!古典吉他電吉他呢,則是20世紀的新產物啦。
  • 彈吉他手疼怎麼破?只有找到這些原因才知道解決的辦法!
    現在彈吉他的朋友和想學吉他的朋友是越來越多了,在有些朋友打算學吉他初期,估計都諮詢過一個問題,就是彈吉他手疼不疼,會不會傷手指。另外在吉他入門階段的朋友也會遇到彈吉他手指疼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彈吉他怎麼可以避免手疼。
  • 【吉他教學】彈吉他手指獨立性的練習方法介紹
    而對於解決手指的獨立與平均,用吉他是最好不過的了。帕格尼尼之所以有神出鬼沒般的小提琴演奏技巧,恐怕與他花工夫練了吉他有關係。我20餘年探索這個問題:怎樣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解決手指的獨立與平均的問題,且沒有負作用?現在,我可以說這個問題迄今的我所找到的最佳答案。
  • 現在的你是不是開始對練吉他感到疲憊?怎麼度過還不趕緊看看
    相信每一位熱愛吉他,喜歡彈吉他的吉他手,彈琴是他們最重要的日常,但是他們剛從小白開始的時候,相信和無數吉他愛好者一樣,一樣會有練琴的疲勞期,不想練琴,想放棄吉他,感覺彈吉他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怎麼度過練琴的疲勞期。
  • 苦練吉他沒有用?這幾點才是提高效率的關鍵,連吉他老師都服了
    這幾年來很多音樂愛好者都喜歡學吉他,畢竟相對於其他樂器來說,吉他體積比較小,除了比較容易攜帶之外,演出的效果也相當好。一把吉他就可以進行歌曲的彈唱或者精彩的指彈,總之吉他有很大的優勢讓音樂愛好者們為其瘋狂。會彈吉他的人一般有兩種,一個是真正的吉他高手,也就是所謂的專業吉他手。
  • 彈吉他久了,為什麼要養成這三個習慣,今天明白了
    "大王,你彈琴我發現有個習慣,你彈完一曲都去洗手間,練一會琴就去洗手間,你難道前列腺有問題?",小軍看到王哥彈一會去趟洗手腳,忍不住開玩笑道。"你滾一邊去,小屁孩懂得還不少,我這是泡泡手,放鬆放鬆,不然彈出來都是雜音,再說我手沒你那麼嫩!"王哥說道。
  • 彈吉他已經一年多了,一些感言
    少年時期一直想彈吉他,還記得小時候,還拿過很髒的掃把當吉他!可後來沉迷了遊戲,而後又想學,無奈條件不允許,出來工作多年,這2年才穩定些,終於開始彈吉他了!!我這人有點毛病,就跟打遊戲一樣,不管幹什麼,很容易痴迷。從學吉他到現在也1年多了,經常彈得忘記吃飯,忘記時間。
  • 經常彈吉他這9個地方會疼,中的越多說明你越努力(附帶建議)
    彈吉他時間長了會帶來一些疼痛,這個問題我是深有體會,下面我來列舉幾個。
  • 彈琴吧一周記 Ⅱ
    聖鬥士星矢:30年了,我特麼還在救雅典娜的路上…當聽到這段旋律的時候,你是否也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心裡依然住著那個吼著「天馬流星拳」「廬山升龍霸」的孩紙!青銅五小強一出現!瞬間燃爆了兒時的熱血!我想練習中的有幾個階段: (1) 能按實!注意不是用食指的指肚去按弦,而是稍偏一點的外惻去按.平常練習時左手大橫按,右手撥弦或掃弦,聽聽聲音,不斷去調整左手,會找到感覺的!進步不快的話,晚上睡覺也要抱著吉他,練大橫按!(2)能變換!一種從開放和弦到封閉和弦(大橫按).另一種是封閉和弦之間的轉換!
  • 彈吉他左手手指會痛嗎?
    如果你問身邊學過吉他的朋友或網友,99%會有如下答案:痛是一定會痛的,多忍忍,等手上長出繭來就不會痛了(這句話坑害了無數學生)。。。 如果我在論壇或微信群裡說彈吉他手不會痛,我有99%的機會被當成忽悠學生的騙子,並會被罵的生活不能自理。(默默舔傷中。。。)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反差,因為我們中小城市的吉他教育實在是太落後了!!!!
  • 本期封面人物|指彈吉他演奏家尹志偉:不要做一個彈琴機器
    尹志偉:那次演出我準備了很多最新的作品,包括我和Neil Zaza共同完成的合奏彩蛋,巡演安排了20餘場,包括大連、瀋陽、阜新、伊春、保定、肅寧、衡水、太原、平頂山、鹽城、泰州、蘇州、杭州、武漢等很多地方,覆蓋範圍非常廣,從五月份一直持續到6月份,也是希望能為更多的樂迷帶去好的音樂,與更多的樂迷面對面地交流。
  • 吉他如何保養?這些知識你都知道嗎?
    1、延緩琴弦老化:琴弦老化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手上的汗漬汙漬以及周圍環境的潮溼等等,演奏時指甲刮壞了琴弦表面的防鏽漆,都是會導致琴弦生鏽,因此在彈琴之前之後都應該用柔軟的幹布擦拭琴弦。琴不彈時放在琴包或琴盒,避免不必要的劃傷或磕碰,儘量放在平整的地上或者擺放好,吉他木材比較易損,儘量保護好自己的吉他,長時間不彈時需要把琴弦放鬆,標準音的琴弦拉力是特別大的,長時間不放鬆並不適用會導致琴頸彎曲,或琴頸和琴箱之間分離。3、保證環境溫度:溫度,溼度的突然變化會對吉他造成傷害。
  • 吉他伴我走過的三十年
    1985年的春節剛剛過去就接到了去天津去培訓學習的通知,那時候我十八歲,雖然天津離唐山不遠,但是也就去過一次,整理好行裝坐綠皮火車去了天津,在哪裡夏天的北寧公園晚上有消夏晚會,把舞臺搭建在了湖邊,非常好看,當時就是我視頻裡面的這首《遲到》用吉他和樂隊合作演唱的給我了特別深刻的印象,吉他的聲音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不過那時候還分不清是那類型的吉他。
  • 彈吉他爬格子方法討論 吉他爬格子練習
    但我幾年前練吉他時,網上的爬格子論就很盛行了。害的我爬了半年格子,可還是毛都不會。不是說爬格子沒一點作用,對訓練左手的靈活性,擴展手指跨度都有作用。但現在你們某些高手,是否誇大了他的作用呢。往往在解答新手任何問題時。就一個回答,你還沒有基礎,手沒力氣?吉他和弦按不住?撥弦老碰到別的弦?滾回家爬格子吧。想聽到某首歌的旋律就在吉他上彈奏出來,怎麼練啊,誰給我指個方向啊?
  • 吉他史上最強勵志人物—搖滾吉他傳奇-JASON BECKER
    3、Jason Becker和Yngwie在我還沒有聽過Yngwie時,一個大概14歲的孩子給了我一盤磁帶,裡面錄著很長的一段吉他solo(是Yngwie彈的),但是速度被他調快了近50bpm。這孩子說這是他彈的。那時我14歲,正不知道該找些什麼彈才好。所以我決定我要彈成磁帶裡的那樣。由於誤導我只好以雙倍的速度來演奏那段該死的solo。當我最後找到了原始的Yngwie彈的版本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被騙了。於是我開始在正常的速度下練習,很快就練好了。
  • 你是怎麼開始彈吉他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而正是這些經歷成就了我們或好,或壞的今天。但我們不想和大家探討人生,而是想問大家:你是怎麼開始彈吉他的?
  • 【一根手指彈100首歌曲】之安靜
    彈前須知:關於【一根手指彈吉他】:我們從第一期開始,就不斷在解釋我們做【一根手指彈吉他】的目的。我解釋一下,上面的話沒錯,但是——我們做的原因不是因為有受眾,而是因為我們做這行業有大概5年多,第一批客戶群體是大學生,然後後面通過在百度貼吧、騰訊興趣部落認識了大量的吉他愛好者,當然,放棄的比繼續玩的多N倍,為什麼?
  • 吉他彈唱應該怎麼入門,為什麼很多人學不好呢
    這些年,有多少吉他彈唱的歌曲風靡大街小巷呢,秋蟬,童年,同桌的你,真的愛你,外面的世界,嘀嗒,心願,成都,當你老了等等等等。其實,所有的歌曲都可以用吉他來彈唱,只要調選對,伴奏方法得當,都可以很好聽,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很少看見吉他彈唱很好的同學,朋友,反而覺得很多見到的都彈唱都很一般,有的還很難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