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你彈琴我發現有個習慣,你彈完一曲都去洗手間,練一會琴就去洗手間,你難道前列腺有問題?",小軍看到王哥彈一會去趟洗手腳,忍不住開玩笑道。
"你滾一邊去,小屁孩懂得還不少,我這是泡泡手,放鬆放鬆,不然彈出來都是雜音,再說我手沒你那麼嫩!"王哥說道。今天就王哥講的彈吉他中的三個習慣分給大家,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習慣一:泡手
為什麼要泡手?因為彈吉他彈久了,手指上的繭子太厚,太硬,按到弦上容易產生雜音,你用水泡一下手指,繭子會變軟,你再彈時,雜音就會相應減少,按弦換把時,也不會因為繭子帶動琴弦產生雜音難聽。那麼,還有就是一次彈半個小時琴後,你的手指會僵硬,會感覺手指乾枯麻木,這時最好用溫水泡泡手,讓血液循環起來,這樣你再來彈琴,會發現手指飽滿,變得靈活,而且泡手期間,可以讓整個身心放鬆一下,再來練琴,你會發現又充滿活力,所以,我的習慣就是彈二十分鐘,泡一泡手,喝杯茶,放鬆一下,再去彈去練,這樣能事半功倍。
習慣二:修剪指甲
彈吉他一定要養成第二個好習慣,修剪左右手的指甲,很多朋友沒有修剪左手指甲的習慣,其實這是不對的,你如果左手留有指甲,會導致按弦時指甲按在弦上,彈出來的音就會產生雜音,劈音,所以,一定要養成定期修剪左手指甲的習慣,最好,不留指甲,這樣你用指肚按弦才會形成記憶。
右手的指甲如何修剪,民謠指彈的朋友,喜歡留很長的指甲,用指甲來撥弦,聲音清脆動聽,但作為初學吉他時,指甲不要留的太長,個人的感覺,留到一毫米左右,最好學琴歌那樣,不用指甲來彈,為什麼呢?因為初學吉他時,你的右手的力量沒練出來,發力的強弱沒達到均勻的狀態,因為右手手指每個手指撥弦的力度不同,中指最強,食指次子,無名指最小,所以,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你在用ipa每個手指在彈同一個音時,會出現音質音色音量不同的情況,因此,初期彈吉他,練爬格子時,最好不留指甲或留一毫米左右,採用正確的靠弦練習,把三個手指的力量練成一致的感覺,彈出的音色音質達到一致,這樣才算練好。在這裡要說一點,如果不帶指甲練習,會造成指肚吃進弦內,導致弦被撥斷,而且,彈出的聲音很小,所以,建議用一毫米的指甲。
指甲的修剪,指甲的修剪,彈民謠時,個人經驗修剪成撥片狀,也就匹克的那種圓三角形,古典吉他,個人經驗修剪成斜弧型,像彎月勾形,大家可以依據自己的彈奏習慣來修剪,目的是達到彈出的音色飽滿,音色清晰,音質統一。
習慣三:調弦
初學吉他時,不喜歡調弦來校正弦的聲音,這是一個壞習慣,一定要改過來,通常吉他放三天以上不彈,再拿起來彈,就要校音準, 這樣的好處是避免你的耳朵對音準有一個深刻的記憶,不然長期彈下來,不準的音也被你聽習慣後,成了準確的音,在經後的演奏中,容易鬧笑話。所以,要經常調弦來校音準,個人的經驗是每次彈之前,都會下意識地聽一遍空弦的音準不準,然後再在五品,三弦的四品來校正音準。很多人說我的吉他好,不會走音,但也一定要時常校一下,保證耳朵聽的音是準確的音。如果你買的是一個燒火棍吉他,那最好常校音,因為它易走音。
吉他養成好習慣,學會吉他不再難,吉他指彈提升快,全靠細節在裡面!感謝王哥的分享與講解。
彈琴說愛好,邊學邊分享,喜歡就請關注我,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