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以後看不到我們:
請務必點擊上方藍字【電影天堂】→右上角菜單【···】→設為星標★
鄭仁,
一個這些天一直在熱搜上徘徊的名字。
這個名字和憤怒、心痛、悲傷等詞彙相連。
這個名字最終指向了一種犯罪——
虐童。
01
鄭仁是誰?
一個僅有16個月大的韓國女童。
她出了什麼事?
去年10月,鄭仁被養母虐待致死。
虐待到什麼程度?
胃部積血,胰臟完全破裂,雙臂、鎖骨、腿部多處骨折。
這相當於,一個成人從沙發上跳到鄭仁身上,狠狠踩踏。
近日,案件開庭審理。
開庭前,韓國民眾發起了「鄭仁啊,對不起」運動,有23萬人請願,希望鄭仁的養父母得到嚴懲。
1月8日,《鄭仁法》修正案通過。
修正案規定,地方政府部門或調查機構在接到關於虐待兒童的舉報後,應立即著手調查。
託兒所員工、社會工作者、醫生等有義務舉報虐童行為。
進行調查時應將涉嫌虐待兒童的行為人和受害兒童隔離。
嫌疑人如果拒絕履行提供證詞、提交資料等義務,將被處以最高1000萬韓元(約合5.9萬元人民幣)罰款;
嫌疑人如果妨礙執行公務,將被處以最高5000萬韓元(29.6萬元人民幣)罰款或5年監禁。
這件案子為什麼受到如此大的關注?
不僅因為案件性質惡劣,更因為鄭仁之死本可以避免。
換句話說,鄭仁本有多次逃出魔窟的機會。
怎麼說?
在鄭仁生前,警方曾3次接到女童遭虐待的舉報,卻輕信養父母的辯解,沒有到家中探訪或深入調查,以「無嫌疑」結案。
這一問題,在兒童福利和收養機構的監督和回訪中也普遍存在。
就在鄭仁死前沒多久,她還跟著養父母上了一檔綜藝,展現一家人的其樂融融。
彼時,鄭仁已然精神不振、額頭上有傷。
如果說鄭仁的養父母是虐殺鄭仁的兇手,那不作為的機構和冷漠的「路人」就是幫兇。
在這起案件中,值得注意的是,
鄭仁的養父母不是不無學術、沒有教養的混混。
正相反,
鄭仁的養父在電視臺工作,鄭仁的養母是口譯員,兩人都是高收入者。
他們對人彬彬有禮,很有教養,看起來很可靠。
也正是這點多次迷惑了警察,讓他們輕信了夫妻倆的謊言。
什麼謊言?
鄭仁之所以營養不良,是因為挑食。
鄭仁之所以身上有傷,是不小心摔倒所致。
鄭仁之所以會死,也是不小心摔的。
就這樣,夫妻倆在外是模範父母,在家就變成了魔鬼。
比如把鄭仁獨自關在家裡,推著童車往牆上撞,掐著鄭仁的脖子提著她走。
就連鄭仁去世當天,養母也是先擼了個妝,才不慌不忙地帶鄭仁去了學校,以致鄭仁沒有得到及時救治。
不到兩歲的鄭仁,在養父母家住了271天。
從白白胖胖喜歡笑到面黃肌瘦一身傷,
沒有人可以想像,鄭仁是怎麼度過這漫長的一天又一天的。
271天後,鄭仁不僅沒有被救出,反而走向了死亡。
02
看到「鄭仁案」,影妹想到了一部電影——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同樣是虐童,同樣是集體之惡。
西爾維婭和詹妮的父母為了挽回感情決定參加嘉年華巡迴演出。
兩個女兒怎麼辦?
放到某個家庭寄養一段時間。
在沒有任何考察的情況下,父親把女兒們安置在了單親母親格特魯德家,每周付20美元生活費。
事實上,格特魯德已經無力撫養自己的一群孩子,而她的男友還總是找她要錢。
更要命的是,格特魯德的精神狀況並不穩定,一直在吃鎮定藥物。
就這樣,格特魯德把自己對生活的怨恨一股腦地砸向了西爾維婭。
因為生活費沒有準時寄到,西爾維婭和詹妮挨了一頓皮鞭。
因為大女兒說西爾維婭到處說自己的壞話,她就讓女兒扇西爾維婭的耳光。
因為聽說西爾維婭說自己女兒懷孕了,她就用菸頭燙西爾維婭。
因為看到西爾維婭和自己情人說話,她就逼西爾維婭把玻璃瓶塞入下體。
不僅如此,她還讓自己的孩子們把西爾維婭關進了地下室。
孩子們「繼承」了母親的惡,帶領小夥伴們一起肆意虐待和折磨西爾維婭。
這種虐待每天都在發生,整整持續了兩個月之久。
在得知自己女兒確實懷孕後,
格特魯德教唆喜歡西爾維婭的裡基在西爾維婭身上燙出了一行字:
「我是妓女,我自豪。」
最終,西爾維婭在父母來接她之前,死在了寄養家庭。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讓人感到憤怒的不止是西爾維婭被虐待致死這件事,
更是集體無意識的惡。
究竟是誰導致了西爾維婭的死亡?
顯然,不負責任的父母、冷血的兒童、冷漠的鄰居和格特魯德一起締造了這起慘案。
其中最讓人不寒而慄的是深受格特魯德影響的幾個孩子。
比如年幼的約翰。
是他在西爾維婭跟家人打電話時向母親告密,
是他帶頭虐待被關在地下室的西爾維婭。
是他慫恿同學們用菸頭燙西爾維婭,
是他拿水管和繩索折磨西爾維婭。
他知道自己是在作惡嗎?
他不知道。
他只是覺得媽媽說過西爾維婭需要教訓,
他只是覺得做這種事很爽並且不需要承擔責任,
他只是在模仿媽媽的所作所為。
就連格特魯德也一直在法庭上堅稱,自己什麼都沒做過。
這種無因無知無畏的惡,最是讓人膽寒。
讓人心驚的是,就連西爾維婭的親妹妹詹妮,
都一直眼睜睜看著姐姐受虐,從未想過報警。
但凡這麼多人中有哪怕一個人偷偷報警,西爾維婭就不會死去。
03
1965年,西爾維婭的死震驚了美國。
2020年,鄭仁的死震驚了韓國。
這並不是個例。
同樣在去年,遼寧撫順6歲女童遭生母及其男友虐待險喪命。
你沒看錯,就是親生母親。
虐待手段包括用熱水和菸頭燙、用拳腳和洗衣板毆打、用鉗子拔牙,用針扎大腿、逼其吃貓糧貓屎、逼其吞菸頭等。
鑑定結果表明,女童全身多處燙傷,胸部9根肋骨骨折。
就在今年,陝西西安3歲女童身上有29處針眼,疑似被幼兒園老師虐待。
具體真相還在調查。
前幾年,我們更是能看到女童被母親男友摔死、男童被母親虐待致死這樣讓人心痛又憤怒的新聞。
虐童案為什麼如此頻繁地發生?
虐童案為什麼難以被發現和定性?
調查顯示,大多虐童案的施暴者是被害人父母,而被虐待的兒童因年齡太小而無法反抗。
在很多路人看來,這種發生在家庭內部的事件屬於他人的私事,不願多加幹涉。
在很多警察看來,小孩子比家長更容易撒謊,他們更願意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論是日劇《母親》,還是日影《來了》,亦或是《小偷家族》,
都或多或少展現了親生母親虐待女兒的情節。
在《母親》裡,奈緒救了被親生母親虐待的憐南,卻以「誘拐罪」被通緝。
在《來了》中,在喪偶式育兒的家庭裡,母親只能把所有的怨氣發洩給女兒。
在《小偷家族》中,由裡最後被送回到了親生母親身邊,繼續過著動輒被打的生活。
近兩年,韓國也接連出了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白小姐》和《小委託人》。
《小委託人》看得人憤怒,
女童被繼母打,老師不管、警察不管、福利機構不管、律師不管,幾乎全員「惡人」。
《白小姐》中,
白尚雅救助被虐待兒童反被起訴,被虐兒童的父親殺女未遂卻只被判了10年。
關於虐童,我們除了要呼籲法律的完善,「棍棒出孝子」這類觀念的改變,
更要關注被虐待者的心理健康。
身上的傷或許還有得治,心理上的傷卻可能伴隨他們一生。
他們可能窮盡一生,也無法重新快樂起來。
在《白小姐》和《小偷家族》中,
已經成年的白尚雅和信代不得不帶著父母留下的傷痕度過一生。
在美劇《難以置信》裡,
瑪麗被寄養家庭虐待的經歷造成了她低自尊、不在乎自己內心想法的性格。
對被虐待的兒童來說,把他們從虐待環境中解救出來只是第一步。
社會需要做的,法律需要完善的,環境需要改變的,
還有很多。
/END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歡迎分享點讚在看三連,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