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女童遭虐致死震動韓國社會
胡若愚
韓國一名16個月大的女童疑似遭養父母虐待,胰臟破裂,損傷程度堪比車禍,最終傷重不治,震動韓國社會。朝野政黨要求制定法律,嚴懲虐待兒童行為。總統文在寅4日呼籲更好地保護收養兒童,對收養程序加強監督。
【慘狀觸目驚心】
韓國《中央日報》5日報導,去年10月13日,正仁(音譯)被送到首爾梨花女子大學木洞醫院急診中心。急診科助理教授南宮仁說,孩子的養母沒有叫救護車,而是坐計程車把孩子送到醫院,但孩子「在途中心跳已停止」。
南宮仁說,急救人員看到正仁腹部凸起,面色蒼白,比同齡孩子瘦弱不少,還以為她患有先天性疾病。實際上,孩子腹部腫脹是因為內臟破裂,大量出血。醫護人員拼盡全力,仍然回天無力。正仁死亡時,出生482天,被收養254天。
根據首爾廣播公司《想知道真相》欄目2日播出的特別報導,養父母聲稱正仁是在沙發上跟姐姐玩耍時不慎跌落,但急救人員說,檢查結果顯示孩子胰臟完全破裂,雙臂、鎖骨、腿部等部位多處骨折,新舊傷交疊,遭虐待所致傷情「足以寫入醫學教科書」。
南宮仁說,胰臟位於腹部深處,正常情況下絕不可能出現胰臟斷裂,除非遭遇車禍或者從高處跌落。「看到這個天使般可愛的孩子被打得全身青紫,醫生們都感到氣血上湧,憤怒不已。」「任誰看來,這都是孩子遭到了虐待。她的養母卻在監護人等候室哀嚎『我們孩子死了怎麼辦啊』……」
《想知道真相》播出正仁死前一天在託兒所的監控錄像,孩子不是被班主任抱在懷裡,就是獨自一個人呆呆地坐在地上。
【朝野呼籲修法】
《想知道真相》製作組和韓國兒童虐待預防協會藉助社交網絡發起「正仁對不起」活動。不少知名藝人紛紛參與,表達憤怒,呼籲法院嚴懲正仁的養父母。
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最高委員會委員、國會議員盧雄來4日說,為了阻止這類憾事再發生,「我將尋求立法,將虐待兒童的刑期翻倍,並公開施暴者身份」。
盧雄來尋求把虐待兒童、酒駕、工傷導致死亡列為「無寬容三法」,要求對加害人不予任何寬待。
在野黨要求警方及執政黨承擔責任。
韓國媒體報導,警方曾就正仁遭虐待接獲三次舉報,但均以「無嫌疑」結案,讓傷痕累累的正仁回到養父母身邊。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原未來統合黨)議員河泰慶批評警方毫無作為,要求警方出面說明並道歉。
國民力量黨青年團體同樣提議就虐待兒童致死加強立法,同時要求政府對警方及保健福祉部等相關部門人員問責,主張警方主管引咎辭職。
【制度有待完善】
總統文在寅4日經由青瓦臺發言人表示,「非常不幸,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指示相關政府機構進一步完善兒童收養後的追蹤管理措施,必須加強對收養程序的監督。
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每年至少300名未成年人被收養,收養後的適應狀況追蹤等程序目前由民間機構主導。
正仁之死並非韓國近期唯一引發社會關注的虐童事件。去年還曾發生男童遭繼母鎖進行李箱而窒息身亡、女童遭繼父和生母虐待數年後離家出走等事件。
參與搶救正仁的南宮仁醫生說,正仁所受虐待與2018年發生的首爾陽川區「魔鬼寄養媽媽」事件相似。當時一名30多歲的女子對寄養在自家的15個月女童虐待,10天不給孩子吃飯,並施以暴力,最後致死女童。鄰居曾在聽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後報警,警方卻不認為發生虐待兒童事件,沒有及時處理。直到孩子離開人世,施暴者才被逮捕。
南宮仁說,由於兒童虐待發生在家庭內部,比較隱秘,曝光的只是少數,而且大多發現時已經太晚。
他認為,韓國允許匿名舉報兒童虐待事件,但對舉報人的保護力度不夠。「不少舉報人的身份遭洩露,引發施虐家長抗議。大醫院的醫生還好,如果是社區醫生舉報,可能遭到家長報復,比如造謠稱醫院『把好好的人治壞』,導致醫院陷入困境。」(完)(新華社專特稿)
關鍵詞:收養兒童(adoptee)、正仁(Jeon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