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火了
這檔耗時兩年製作的誠意之作,號召九大最具分量的國家級博物館(院),每家甄選出3件鎮館之寶亮相。每件國寶都有一個「保護人」,由明星演員演繹國寶的前世故事。在第五期《國家寶藏》,現場節目組還邀請到「中國第一騎士」華天從專業的角度講述馬鐙在古代戰爭和現代馬術運動的作用及意義。
有沒有瞬間被華天的英音驚豔到~
由馬鐙娓娓道來的馬文化
在這期《國家寶藏》中,我們見到了與馬息息相關的國寶、遼寧省博物館三件「鎮館之寶」之一——銅鎏金木芯馬鐙。中國奧運馬術三項賽騎手華天、影視明星關曉彤作為國寶的今生故事講述人,為全國的觀眾們講述了馬鐙的今生故事。
華天說道:
我從小聽中國的傳統故事長大,這對我的影響很深。我有很多優秀的戰馬都是以中國的英雄人物命名的,比如「孫悟空」、「武松」、「乾隆」,當然還有「花木蘭」。「花木蘭」是與我非常親近的一匹馬。
張國立老師對華天的做法給予極大的肯定:
華天為他的馬起這樣的名字,說明他身上雖然留著一半中國人的血,但他有濃濃的中國情結。剛剛提到的這些名字,哪一個不是我們中華文化中最鮮明的符號呢?所以我覺得,華天是心裡有中國!
華天在節目中講到:
我本人從來沒有見到過這件國寶,當看到照片的那一刻,感覺它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品。因為馬鐙是戰爭的工具,所以我不禁在想,它歷經千年,贏得過多少的戰爭。並且他與現在的馬鐙比起來並沒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我對於古老中國的創新精神和匠人精神感到十分的震驚。
華天帥氣騎士服搶眼入鏡,盡顯騎士精神
在這期《國家寶藏》中,相信所有觀眾僅憑穿著就可以對華天印象深刻—— 一身帥氣的奧運騎士服。
對於馬鐙與現代馬術的聯繫,華天解釋道:
現代的馬術比賽項目,也來源於軍隊。馬術起源於歐洲的軍事訓練,是為了測試馬匹的行軍作戰能力的。作為中國的馬術騎手,站在這裡為大家講述馬鐙的今生故事,我可以很驕傲的告訴全世界的人,馬術運動與中國深厚的歷史淵源,我感到十分榮幸。
沒有馬鐙,就沒有歐洲騎士
沒有騎士,自然也就沒有如今的馬術運動
更沒有騎士精神
「騎士精神」源自中世紀的歐洲,它構成了西歐民族中的「紳士風度」。這樣的精神被一代代傳承下來,使得現在歐洲的孩子們性格中既含有優雅的貴族氣質成分,又兼具信守諾言,樂於助人,自信樂觀,為理想和榮譽犧牲的豪爽品格。
簡單來說,騎士的八大美德就是謙卑、榮譽、犧牲、英勇、憐憫、誠實、公正、靈魂。而這些美好的品格,不也是每一個馬術人最希望擁有的嗎?
說了兩句騎士精神,就不得不說到騎士服,飼養員在這裡可有話聊了,在這裡給先大家上幾條騎士服的小貼士,簡單粗暴地介紹下騎士服的一些特點:
騎士服有點像緊身的休閒西服,由獵裝演化而來,穿起來特別有紳士氣質。在進行馬術場地障礙比賽時,必須穿著這種騎士服。深色上衣最常見,至於紅色的騎士服,大部分國家的馬術組織規定:必須獲得過全國性大賽個人冠軍的才可以穿著,可見紅色代表著榮耀。
盛裝舞步比賽則騎師要穿燕尾服,戴禮帽,很有宮廷貴族氣質。
男士一般內著淺色襯衣,白色領帶;女士一般著高領襯衣,無領帶。
馬褲的三個必配理由:
1、膝蓋內側的加厚防磨保護騎士的皮膚
2、收攏的褲型設計,可以避免在騎行中由於褲子上的褶皺加劇與皮膚之間的摩擦力
3、褲腿的收攏設計,方便穿脫馬靴
文章來源於:大陸馬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責編:胡筱桅
編輯:徐 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