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鬥:很多年輕相聲演員根本不合格,基本功差,暗諷德雲社?

2020-08-28 華子愛吃娛

如今相聲界最火的非郭德綱和德雲社莫屬。如果有人想聽相聲,基本都會首選德雲社。在班主郭德綱的帶領下,德雲社這些年來可以說是一路高歌猛進,幾乎是壟斷了整個國內相聲商演市場。

我們經常聽說德雲社某某演員到哪裡開專場,卻很少聽說別的相聲同行大張旗鼓的開商演專場。即便有,也大都是公益性質,以贈票的形式進行。

反觀德雲社舉行的各種類型的商演,不僅沒有贈票而且還是一票難求。有些演員的門票低則幾百,高則上萬的都有。通過這方面,足以看出德雲社的市場號召力是非常強的,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但與此同時圍繞德雲社相聲的爭議一直不絕於耳,比如「三俗」「炒作」等問題。在此期間,也不乏一些相聲名家直言不諱地指出他們的問題所在。

但這些建議在某些人眼裡,卻成了打壓、嫉妒、報復的手段。 很多德雲社的粉絲也都會在第一時間發文譴責對方。

這不就在前段時間的某檔採訪節目中,李金鬥針對目前的相聲現狀公開發聲。他說道:目前的很多年輕相聲演員根本不合格,相聲基本功很差,就會蹭熱度。他們這些人只是享受到了相聲帶來的紅利,卻沒有做對相聲創新發展有益的事情。

同時他也補充道:我們這代人是真的愛相聲,看到對相聲不尊重的地方就會非常生氣和反感。

對此就有網友坐不住了,開始對號入座,直言:你這是暗諷德雲社吧,在業務上打不過,開始用道德譴責?

當然李金鬥先生的這一番言論,並不是特指德雲社,他只是諷刺當下的一種現象。但是目前只有德雲社的相聲最火,大家也都會不由得聯想到它。再者說這種現象也確實是客觀存在的,也是值得當下很多相聲演員警醒的。

客觀來說,李金鬥這代相聲藝人,確實是下過功夫的。他們也確實為振興相聲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說到這裡,很多人會反問道:這麼有能耐,為啥相聲還沒落了呢?

其實上世紀90年代相聲的沒落歸根結底,是因為相聲人才的匱乏。因為振興相聲絕非靠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就能做到的。比如郭德綱當年的師父侯耀文,也對此無能為力,不得不轉行演小品了。

低級的笑聲是容易的,高級的幽默是很難的。作為一個相聲演員要想能做到幽默、乾淨,是需要深厚的相聲功底的。而練就相聲功底並非一蹴而就,需要靜下心來踏實苦練才行。

但是當下的年輕人,能有幾個可以做到不甘寂寞苦練基本功呢?反觀當下最火的德雲社,他旗下的相聲演員確實個個名聲在外,但他們的相聲功底到底如何呢?想必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是德雲社之所以能夠如此成功,它在很多方面確實是之前一些相聲老藝人沒有做到的或者是沒有想到的。

首先來說,德雲社打破了相聲地方壟斷的格局,讓同行們有了危機和競爭意識。

我們都知道郭德綱的德雲社不僅僅在北京有分社,黑龍江、吉林、南京也都有分社。下半年郭德綱還要打算在濟南、上海、天津開分社,比如山東德雲文化廣場已經破土動工。

這種經營模式雖然在很多同行眼裡是壞了「規矩」,是跑到別人地界搶飯吃,是一種十分不地道的行為。但是在郭德綱看來,任何行業都是憑能耐吃飯,相聲行業也不例外。

這種模式在激起眾多同行反對的同時,也確實讓他們感受到了壓力。讓他們明白一點:光靠論資排輩和幾個老段子是混不下去的。

再者說,郭德綱的收徒模式也是打破常規。過去相聲演員都是圈內人相互介紹,而郭德綱則開闢了社會招聘的先河。

因為相聲藝術的發展最終還是靠相聲演員去完成,而相聲演員的綜合素質直接決定了這一結果。

過去那種拜「死人」為師,或者為了人情拜師等,早已失去了相聲傳承的真正意義。這種傳承並不能真正挖掘到好的相聲人才。

只有通過社會招聘,通過相互競爭,才會挖掘到好的相聲人才。比如當下德雲社最火的這些相聲演員,幾乎全是通過社會渠道招聘來的。

第三、老一輩相聲藝人的功底確實沒得說,但是他們的很多東西缺乏創新,與時代嚴重脫鉤。

我們都知道當下年輕人最多,所以說作為一個相聲演員創作的時候,當然要考慮他們喜歡什麼。如果一味的自以為是,依然不厭其煩地說著老段子,那必然會被年輕一代人所拋棄。

還比如我們的國粹京劇,為什麼同樣走向了沒落?最根本原因就是在於沒有創新,沒有創作適合當下觀眾的作品。沒有好的作品,僅僅靠呼籲依然是無濟於事。

而德雲社的成功則恰恰是做到了這一點。他們的演員很多都是80後,甚至90後,思想開放,能夠抓住年輕人關注的熱點。

當然德雲社在近些年的發展過程中,為振興相聲做出的貢獻不可磨滅,但同時也確實暴露了不少問題。比如上文提到的「三俗」問題,相聲過度商業化而忽視相聲演員基本功的培養等問題。

發展必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希望他們也能夠正視這個問題。因為靠媒體炒作,沒有真東西的相聲也不會走遠,只不過是「虛火」罷了!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李金鬥:很多年輕相聲演員根本不合格,基本功差,暗諷德雲社?
    這不就在前段時間的某檔採訪節目中,李金鬥針對目前的相聲現狀公開發聲。他說道:目前的很多年輕相聲演員根本不合格,相聲基本功很差,就會蹭熱度。他們這些人只是享受到了相聲帶來的紅利,卻沒有做對相聲創新發展有益的事情。
  • 李金鬥:相聲行業混子多,現在的年輕演員,根本就不合格
    作為一代相聲名家,李金鬥是被很多網友嚴重低估的相聲前輩,有些錯事是不能犯的,一旦犯了,這輩子就翻不了身,這也是李金鬥的尷尬。德雲社的郭德綱于謙,對李金鬥都尊敬有加。可以說郭德綱于謙對李金鬥還是非常尊重的,因為李金鬥是真正懂相聲的行家。李金鬥言道自己十三歲就已經開始坐科學相聲,很多相聲基本功練習起來非常的枯燥,非常的難,但是這是成為一名優秀的相聲演員,必須具備的東西。
  • 苗阜發文稱:相聲表演像演唱會,這已偏離相聲本質,德雲社躺槍
    如今說到相聲界,很多人都會不自主地將其分為主流和非主流。其中主流相聲界主要以體制內演員為主,而非主流相聲界則是以德雲社為代表的民營相聲團體為主。他們在相聲創作方面一直有較大分歧,為此一直爭議不斷。久而久之,就會讓很多年輕觀眾認為,這就是正宗的中國相聲。甚至很多人由此一度標榜郭德綱就是中國相聲的「救世主」。
  • 李金鬥:永不漲價的相聲劇場,票價一直20塊錢,德雲社遭網友吐槽
    因為很多老的傳統相聲段子,裡面幾乎全有髒話,很多婦女和兒童根本沒法聽。與此同時,他們也對從舊社會過來的相聲演員,通過教育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進而從根源上徹底改造相聲,讓其重新煥發生機。這不就在某檔訪談類節目中,李金鬥首次談到了這個問題。他首先回憶了「周末相聲俱樂部」成立之初的艱辛,他說當時為了堅持下去,很多相聲名家都是免費出演。
  • 高曉攀:有些相聲演員看似很紅,卻對相聲沒有貢獻,德雲社躺槍
    如今說到相聲界,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德雲社。因為很多人重新喜歡上相聲這門藝術,都是因為聽了德雲社的相聲。他們的相聲接地氣,有包袱,聽完讓人哈哈一笑,甚是開心。甚至很多德雲社的粉絲表示:如今睡前不聽上一段德雲社的相聲,都我無法入睡了。
  • 苗阜做客《群英會》,自稱是最火的相聲演員之一,遭網友留言嘲諷
    如今說到相聲界誰最火,很多人都會想到德雲社和郭德綱。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德雲社一直壟斷著國內相聲商演市場,很多其他相聲同行根本不是他的對手。也正是因為在這種缺乏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觀眾們所熟知的比較有名氣的演員,基本都是德雲社的演員。
  • 李宏燁發文否認劇場相聲,暗諷德雲社說的不叫相聲,網友唏噓一片
    說到「公式相聲」很多都會第一時間想到上海交大的這對博士夫妻,丈夫叫李宏燁,妻子叫鄭鈺。他其實是在暗諷郭德綱和德雲社這類小劇場說的相聲不叫相聲,因為他們的相聲上了大舞臺就不搞笑了。因為郭德綱曾經上過一次春晚,客觀來說現場效果確實相比在小劇場差了很多。為此很多相聲同行拿此大做文章,認為郭德綱的相聲離開小劇場,沒有了「髒包袱」就不搞笑了。
  • 曾獲姜昆肯定,暗諷德雲社相聲不是相聲,李宏燁發文論調遭質疑
    6月24日,「相聲大李」(李宏燁帳號)發了一篇非常有爭議的內容,暗諷郭德綱和德雲社,看來他真的殺回來了!走著瞧不是白說的。但是我們沒覺得一定要說出來啊,非說那些傳統相聲演員根本逗不笑普通觀眾,也沒什麼意義。讓你們粉絲自己聽自己樂也不錯哦。」
  • 德雲社一些青年相聲演員是不是過譽了?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越來越多的在抖音、快手等媒體上看到德雲社青年相聲演員。下面評論只有褒獎少有批評。你就說他是個好偶像不反駁,但他絕對不是個好相聲演員。拋開他砸掛和孫九香懟觀眾的事,他在小園子裡從有名氣到現在也兩三年了,相聲依舊說的稀碎。四五月份臺上說了段貫口被誇上了天。德雲社受網絡大數據影響 ,火了一批人。但是有的人好像真看不清,什麼是虛假繁榮。
  • 相聲名家李金鬥,四個關鍵詞讓他晚年不得不低調
    提到李金鬥,腦子裡面蹦出來的幾個關鍵詞,第一個就是顏值派小鮮肉,年輕時候的鬥爺帥的一批,細皮嫩肉一掐一兜水,比于謙水還多。第二個就是PC門,雖然後來被警察蜀黍破案,證實這是一次詐騙事件,鬥爺只是在房間做健康的保健按摩,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所以他還是個玉潔冰清的好藝術家。
  • 趙炎李金鬥從藝50、60年,郭德綱于謙合作20年,相聲圈最近很熱鬧
    首先是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周年的紀念活動。緊接著就是相聲名家李金鬥從藝60年的紀念演出。還有就是德雲社郭德綱于謙合作20周年的紀念專場。再然後就是孟鶴堂周九良合作10周年的專場演出。首先來看看趙炎老師從藝50周年的情況。
  • 苗阜發文章談相聲,暗諷德雲社飯圈化現象,矛頭直指張雲雷
    在當今的相聲界中,德雲社稱得上是一家獨大,不僅郭德綱等老一輩演員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連其培養的一批年輕藝人也足以獨當一面,深受當今年輕人的喜愛。然而除了德雲社之外,還有一家相聲社團也辦得有聲有色,雖然在體量和影響力上,比起龍頭老大德雲社還有不小的差距,但也在逐漸接近中,這就是西安青曲社。
  • 天津相聲春晚收視不佳深層原因,德雲社存短板,口碑有局限
    要知道,這次德雲社相聲春晚甚至請來了難得一見的馬志明站臺,而且是連續第二年舉辦,宣傳也是鋪天蓋地,不存在很多觀眾不知道的情況,現在這個成績只能算是收視不佳。筆者認為,如果深究一下德雲社相聲春晚收視不佳的原因,可以列出五個:
  • 說相聲未必儘是妖魔鬼怪,看一看相聲界的高顏值!
    相聲行業向來對相關從業者,不像其他演出行業對顏值有那麼高的要求,所以長相都是千奇百怪、體重超標的。。。。。。潘雲俠前德雲社演員,天賦極佳,臺上表演「驚為天人」,遺憾的是現在已不再從事演出行業了唱片十餘篇,相聲史上第一個出版個人相聲集的相聲演員。
  • 除了德雲社還有哪些優秀相聲演員和哪些拙劣相聲演員?
    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詼諧幽默反應人生百態。天津著名相聲演員楊議說過:相聲演員一定要練基本功,不能丟了傳統。郭老師說過:大家都會說話,觀眾憑什麼花錢聽你說話?當今德雲社可以說是相聲團體的一桿大旗,人才輩出,嶽雲鵬、郭麒麟、張雲雷、孟鶴堂,還有秦霄賢、張九齡、張九南、尚九熙等等,小角兒們也在飛速成長……那麼除了德雲社還有哪些相聲團體,或者優秀的青年相聲演員呢?相聲新勢力,盧鑫玉浩,綜藝節目《笑傲江湖》嶄露頭角,因創作新穎,節目善於結合年輕人的話題和時下熱點而被年輕觀眾喜歡。
  • 相聲大師李金鬥:因"嫖娼視頻"被敲詐80萬,晚節不保,今怎樣了?
    李金鬥依舊很負責也很盡心盡力,又像照顧養母一樣照顧第三位媽媽直到趙貴花去世。所以人們都知道李金鬥一生之中出現了三位媽媽,同時他的孝心也是感動了很多人。曾經北京曲藝團去美國演出,有人建議李金鬥隨行去找找親生父親,李金鬥想也不想就拒絕了,他認為沒必要惹自己的母親不高興。
  • 北京周末相聲俱樂部新春連演兩場,主席李金鬥攜劉洪沂王文林參演
    現在相聲可是相當的繁榮,各種類型的相聲社團層出不窮,作為相聲的起源地之一的北京,相聲社團是非常多的,想在這裡立下跟腳,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就像郭德綱的德雲社也是經歷了很對坎坷的。在2003年成立的北京相聲俱樂部是眾多相聲社團中的一個,也是全國首家相聲俱樂部,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鬥任該俱樂部主席,現共有相聲演員200餘人,郭德綱的德雲社也曾和北京相聲俱樂部有過很密切的合作,至於為何又「分手」不得而知。
  • 李金鬥是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郭德綱當初為什麼不拜他為師呢?
    李金鬥和楊志剛根本無法以兄弟相稱。所以說,傳言這東西可當不得真。 當然,郭德綱拜師這件事,也並非是空穴來風。當初,北京市曲藝團,因水平所限,在市內已經沒有了演出機會。為了生存,他們只能到周邊郊區去演出。
  • 當年如果是李金鬥收了郭德綱為徒,還會有現在的德雲社嗎?
    李金鬥在相聲界輩分很高,當年郭德綱非常希望能拜他為師,雖然現在流傳的最多的版本是郭德綱帶著禮物去見李金鬥,被李金鬥給趕了出來的故事,但是其實這是謠言。當年郭德綱想要拜師李金鬥的消息被人知道了,同行想方設法百般阻撓,郭德綱根本就沒見到李金鬥,也就不存在被轟出來的事情了。
  • 相聲大會成武林大會!相聲演員苗阜被打,對方竟是知名青年演員
    如今的相聲圈子,以郭德綱帶領的德雲社「一家獨大」。德雲社能發展到現在的地步,不得不佩服郭德綱的聰明才智,近幾年的德雲社逐漸「飯圈化」,聽相聲儼然成了追星,各大喜劇節目真人秀,處處可見德雲社的演員,難道相聲圈只剩德雲社了嗎?為何不見其他相聲演員呢?他們忙著在哪裡演出呢?答案是在忙著「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