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這門藝術,說簡單很簡單,有嘴就能說,就像李金鬥所言,教你三個小時,你就能上臺說相聲,但是相聲這行說好了不容易,這是任何一位相聲名家,共同的認知。
作為一代相聲名家,李金鬥是被很多網友嚴重低估的相聲前輩,有些錯事是不能犯的,一旦犯了,這輩子就翻不了身,這也是李金鬥的尷尬。
實際上,無論是主流相聲演員,還是德雲社的郭德綱于謙,對李金鬥都尊敬有加。于謙曾經在採訪中說過,自己得以拜師石富寬先生,多虧了鬥爺在其中的斡旋。
因為當時的石富寬不想收徒弟,是在李金鬥的勸說之下,才最終鬆了口,否則的話,現在的相聲舞臺上就缺了這位「無冕之王」「相聲皇后」,那麼郭德綱該有多孤單。
無獨有偶,郭德綱在節目中提到李金鬥的時候,都是尊稱其為「鬥爺」,現在還有很多的採訪視頻可以作證。可以說郭德綱于謙對李金鬥還是非常尊重的,因為李金鬥是真正懂相聲的行家。
李金鬥言道自己十三歲就已經開始坐科學相聲,很多相聲基本功練習起來非常的枯燥,非常的難,但是這是成為一名優秀的相聲演員,必須具備的東西。
在八十年代初直到九十年代中晚期,李金鬥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很多諷刺型相聲作品,不僅切入點非常的巧妙,迎合了當時的熱點,而且用辛辣的語言包袱,讓觀眾們記憶猶新。
有個詞叫代溝,古人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三五年」,隨著郭德綱的崛起,有些主流相聲演員,確實是相聲行業的「混子」,與此同時,很多有實力的名家們,也被網友「一棍子打死了」,其中就包括李金鬥。
李金鬥作為老一輩的相聲演員,早已過了創作的高峰期,因此在聽著德雲社成長起來的網友們看來,他也是不懂相聲的外行,實際上這是一種很大的誤解。
對於目前相聲行業的青黃不接,李金鬥也一直憂心忡忡。
李金鬥認為現在的相聲演員們,把相聲過度的娛樂化,根本就不合格,導致如今的年輕相聲演員,根本就不是嚴格意義上標準的相聲演員。